搜索结果:%s

张博树: 人性、历史、帝国的多重变奏——“十月革命”百年祭

2017年,“十月革命”一百年了。这场革命引发的后果深刻影响、形塑了20世纪人类史。它曾经被认为代表着人类的希望,最终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20世纪三大极权主义政权,它孕育了两个,但这场革命本来是要“消灭阶级”、乃至“消灭国家”的。它的使命中还包括和私有制、甚至私有观念“彻底决裂”,这不啻于要向人性挑战,当然,同样败得很惨。 那么,从历史哲学看,这一...

阅读更多

张博树:“六四”并未离我们远去

资料图片:1989年6月2日,大批民众在天安门广场聚集,要求中国民主化图片版权AFP28年,就人类个体生命而言已经是一代人的间隔。在哥伦比亚大学,我所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出生于“六四”以后,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六四”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当然是党国封杀历史记忆的极大成功。记得“六四”天安门屠城刚发生后的那些年,李鹏作为国务院总理每年都会遭遇“两会”结束时答记者问的尴...

阅读更多

张博树:“六四”并未离我们远去

张博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28年,就人类个体生命而言已经是一代人的间隔。在哥伦比亚大学,我所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出生于“六四”以后,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六四”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当然是党国封杀历史记忆的极大成功。  ...

阅读更多

张博树:党专制逻辑的马克思主义起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社会革命学说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深刻的。“科学共产主义”理想曾激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渴望,并把这种渴望转变为行动。然而,历史的诡秘却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中国化”并没有真的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福音,反倒促成了以一党专制为根本特征的中国现代专制主义的形成;革命者本来要造就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民主,结果反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独...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