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s

胡平:推荐徐友渔新著《革后余生——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四,完)

从1967年3月,我和友渔结识,转眼之间,就过去了57年。我们这一代人,除去离世者,其他的也步入余生。无论是言说还是行动,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友渔都不愧为我们这代人的典范。借此书评,谨表达我对友渔崇高的敬意,以及对我们半个多世纪友谊的美好留念。

阅读更多

胡平:推荐徐友渔新著《革后余生——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三)

《零八宪章》是体制内外精诚合作的高潮。友渔参与了《零八宪章》的发起和签名。刘晓波被捕后,他和一些朋友立即发表公开信“我们和刘晓波不可分割”。友渔是这样的一面的旗帜,无怪乎当局不顾起码的脸面也要把他罗织入狱。自那时起,大陆的报刊、媒体(包括网络)上就再也看不到友渔的文章的踪影了。

阅读更多

胡平:推荐徐友渔新著《革后余生——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二)

2024.04.30 学者徐友渔  记者章丽摄影 00:00/00:00   徐友渔这本《革后余生》的副标题是“从牛津大学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在前言里,友渔写道: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自从经历了六四屠杀之后,我再也无法以身为一个书斋学者而满足,今后我所有的研究、思考、写作,都必须与正在改变的中国现状相关,必须和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的目标相关。...

阅读更多

徐友渔:文革与内伤——读王艾小说《深渊》

就个人而言,文革把秦新强这样的人变成了精神上的畸形人,就整体而言,文革使全民族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道德损伤,这是一种内伤或暗伤,它不像文革中因为武斗或关牛棚造成的伤害那么直观和明显,初浅的观察觉察不到这种创伤,但从当今中国人中间广泛弥散的戾气、猜忌和敌意来看,中国还没有完全走出文革的阴影。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