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中国粮食产量预测法

綦彦臣

 

  许多讨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人,并不知道中国粮食产量是怎么计算出来,便一通数据引证、分析,随后就是什么结论云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粮食产量问题,几乎比粒子物理学中的“测不准理论”还玄乎!

  中国粮食的预测产量是用一种叫做“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的方法,于每年4月进行测算的;事后,再用抽样实割产量来校正。

  这是一项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方法。2004年3月22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称此为“神话般”的方法,并宣称平均误差在3%以下。但到了2003年5月22日,技术网(chinatech)上则宣称,(自1980年以来的)23年平均预测误差率为1·9%,并且这篇报道是发明综合法的中国科学院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自己写的。

  两个月的时间,宣传口径就把精度提高了1·1%,这又是个神话!

  回溯到1997年,《经济日报(7月20日)》第二版的报道则说:“16年来的平均误差为1·4%。

  比较2003年的1·9%,似乎说明年份资料越长,预测偏差越大。为什么2003年的23年与1997年16年结果相差了0·5%呢?

  我对一个叫“www1.cei.gov.cn”网上1980年至1997年的《历年全国粮食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对照》表,进了再分析,发现:正向误差即预测产量高于实际产量的七个年份平均预差率为0·97%,负向误差即预测产量低于实际产量的十三个年份平均误差率为1·27%;两者的变动幅度为2·24%,基本上符合央视的宣传口径,但是,所谓的1·4%与1·9%就站不住脚了。特别是1990年的负向误差高达5·6%(1989年10月预测值),即实际产量远远大于预测产量。

  这套称之为“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的完全模型,没有公布出来,类于道士的秘笈炼丹术。它成为神话的原因,大体有三:1、每年4月份的粮食产量预测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必要的数据;2、中央领导对“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表示肯定,如一位副总理批示说(见中国技术网2003年5月23日报道):“首先向为祖国知识创新和民族进步发展而不懈努力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中科院同志表示真挚的敬意和感谢。”——这个科学成果是爱国主义的典范;3、外国人重视,美国国家基金会把此方法列入了合作计划,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也把它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不过报道该预测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的www1.cei.gov.cn又把该方法的准确率说为“误差为1·6%”左右。从3%到1·9%再1·4%而1·6%,这又是多么可怕的“精确”呀!

  而该方法一个核心的概念是“抽样实割产量”,以及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实际产量”。

  “抽样实割产量”是怎么来的,对外界而言,似乎仍是很神秘的“炼丹配方”,无人知晓。

  再看一下“实际产量”的产生,便更是“说破世事惊破胆”。实际上,自1980年“分队”(即土地承包)以来,几乎就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作过粮食实产统计。实际产量完全凭一个乡政府的统计员“大估摸”往上报。

  我为此问题,专门询问了村里的乡亲(支书、村委会主任),结果是:1、村里从不问每户产量(这应是统计“实际产量”的最基础工作);2、乡里从来也没要求村里报产量。

  那么,乡里的统计员又凭什么向县里报产量呢?——估计今年一亩地产800市斤麦子、1000市斤玉米,再乘上一个大概的亩数就有了。

  我说的是全国500个产粮大县之一的情况,其它地方的情况便可想而知了。

  乡统计的数字特别是亩数的误差,几乎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它从来就没考虑过水利条件改善即复种指数提高这样情况,亩数统计也是20年未变。1998年,我在农发行工作时,有意地调查过乡长、财政所长的统计观念,共问了十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复种指数”是什么。同样,农发行关于粮食产量数字也完全来自政府机构的估计,没有独立调查系统。

  多么粗糙的治术呀!

  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度,人们对说谎和粗糙不精没有负罪感;中国又是一个屡屡产生神话的国度,象什么大跃进、大炼钢、80年代解放台湾,等等。事后又没有任何一个人对神话的破产负责。

  前一段时间有人呼地一声就说:中国有500亿市斤的粮食缺口,这500亿的数据从何而来?

  这又是一个新的神话!

Copyright 1996-2005, Minzhu Zhong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