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治疗,在家里等待死亡降临的年轻妈妈。
呼啸着,救护车来了又走,扯着尖细的“嗓门”,村落间叫嚣声久久盘旋。
要知道一个艾滋病人住院有多难吗?中央政府启动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治疗”——国家对爱滋病患者最人性化的关怀是如何兑现的呢?根据县卫生系统的规定,艾滋病感染者发病时可以在村诊所接受免费治疗,经治疗无效,由村医生出具证明,感染者可以到乡卫生院再接受治疗;同样,若乡卫生院对病情也束手无策,经乡卫生院领导签字,病人可以转到规模较大的县中医院。然而资格的审批必须由县艾滋病防治办公室主要领导经手。大凡住到中医院的病人,都已病入膏肓。这繁复而漫长的入院申请对于他们来讲,无异于一次自杀。
经过重重审批入住中医院的感染者,病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便又“兑换”了一张入住更高一级县人民医院的“申请表”——又一次生命的考验。熬吧,熬的过的便能活着入住“高院”。而实际上,很多感染者在中医院就已熬得油尽灯枯,没能活着出院。
“签字”、“审查”,中国人最好这个!由中医院到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必须得到主治医生签字,所在医院领导签字,县卫生局领导签字,县艾防办(艾滋病防治办公室)领导签字,县防疫站领导签字……
有多少感染者在“讨字”、“求批”的路上,就这么耗着慢慢病倒了,真得快要不行了,生命再也不容等待了,呼叫的120急救车来了……
“底子足”、“脸皮厚”的终于“熬”进了县人民医院,又怎样呢?
上蔡县人民医院——“国家二甲医院”,新建的医院大搂上这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可就是这个国家二甲医院却不接受艾滋病感染者。
在这个艾滋病几乎成为“特产”,成为“品牌”的地方,艾滋病人不可改变的贴上了“另类”的标签。“反歧视”、“我们要关心艾滋病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些口号随处可见,而这里的感染者只能在医院老太平间改修的病房里“享受关爱”。
2004年,河南“拉网式普查”只上蔡一个县的感染者人数就接近7000人。
近7000名的感染者,共用28张病床,共享一个大夫(曾经在北京地坛医院培训过)。
简陋、肮脏的病房里,患者干耗着,等待死亡。
七八间10平米左右的病房,各自横着3、4张床,够几个患者使用呢?于是走廊,拐角、楼梯,厕所旁,货堆旁所有能用的空间都塞满了“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床,床上是一具具枯槁般的躯体。像一次艺术展览,主题是“脏乱与干涸”。
像极了非洲的难民营。
病房的走廊里有三个正在挂氧气的病人,面色蜡黄,瘦骨嶙峋,从外貌和特征上很难分辨出性别,他们都好像很累的样子,眼睛都紧闭着。
每个躺在床上的病人旁边都有一个他们的亲人或坐或站,失却了凝重和悲伤,他们的脸上一致的木无表情,仿佛那病床上躺着的是与他毫不相干的人……在充斥着药水和霉味的阴郁走廊里人们仿佛都冰冻了。
一楼过道口躺着一位中年男子,看上去病的不重,攀谈了,记得他的话:“来这里真不容易,来的都不打算走了。能活着出去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救护车拉着过来,架子车拉着回去,拉过来时候还能出气,拉出去的时候身子还是热的,就是不会出气了。”他说自己在这里住长了,见的死人比活人多,也有才看是活物转眼便僵死的。自杀是常有的:割腕的,跳楼的,喝农药的……他说他不怕,他也不会自杀。
他还给我讲了一件事,当天发生的。一个妇女,刚住院就叫嚷着要回家,说是害怕,因为同房一个和她年龄相当的女人死了。她就在旁边,听到那个女人临死前的叫喊,撕心裂肺的。对此,那个中年男子很不屑:“就这样的地界,胆小都吓死了,病在这里能治好吗”——这是他的话。
在医护办公室,我翻看了住院记录,2005年元1日入住85人,同年5月3日增至138人,床位始终只有28个
.
当班的医生给我说:“国家免费供应的药物如果不重复算的话也就83多种——重复的意思是:同样功能的药品分针剂,片剂——许多必须药品还是病人自己出钱的,譬如贫血的病人输血,白蛋白,球蛋白,这些都是很贵的药物,病人那有钱去买?这种情况在这里很多时候医生是没有回天之术。”
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32岁的感染者牛宽肝脏已经失去正常造血功能,需要住院输血,因为没有病床,他的父亲只好和医院住着的村里认识病人商议,两个人可不可以轮番住在一个床上,上午一个人住医院,另一个人用三轮车拉回家,下午住院的人回家,家里的另一个病人再拉过来,为了让儿子能住进医院,老人家把另一家病人家属叫到医院附近的饭店里“请了一顿”,对方才算答应。
躺在病床上输血的牛宽给我说:“是靠输血来维持生命的,每次需要输400cc,而100CC就医院就要200元钱,这血怎么到医院就这么贵了呢?俺卖血的时候400CC才给俺50块钱,每次来输血都是俺爹卖家里的粮食拼的钱,以前去医院卖血是为了(日子)过的好一点,现在来这个医院输血为了能活着,但怕的是钱也花光了,人也该死了。”
他还说医院的检查结果他已经知道了,他的免疫细胞就剩下3个了。
后记:2005年5月12日,当我再次来到县医院病房看望他们的时候,走廊里又换成似曾相识的面孔,几天前看到几个陪护病人家属的背影已经陌生,几个认识的病人给我说从3号到5号,三天死了6人,最大年级的50岁,小的2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