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代中国人从中学到大学都要学习的政治课内容。从课本上我们得知人类的发展有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规律。尽管一般人难以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原理,但至少都知道人类要经过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大型态。世界各国最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使五大阶段假说受到深刻的质疑甚至否定。但是否唯物历史观就毫无价值呢?实际上,如果我们抛弃哪些过时的教条,重新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历史,就会发现历史唯物论仍然是一个解释历史,预测未来的好工具。
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历史其实是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比如从外星人的立场看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演化。历史唯物论看通常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化是方向性的和规律性的,并且要从人的偶然意志之外寻找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的客观因素。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历史物论。它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形态和水平由地理环境决定。如果忽略不同人种生理差别的因素。它确实能解释很多人类社会现象,比如该理论认为寒带物产太少,人们辛苦劳作依然衣食不保,热带物产过于丰富,人们不必劳作也不会冻饿,因此,文明都是起原于热带,包括中国,印度北部、地中海沿岸。以提出现代民主政治的三权分立原则而著称的法国学者孟德斯鸠也是一位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应由风俗文化确定,而风俗文化又取决于地理环境,粱启超也曾利用洋流和气候因素说明中西文化不同的原因。
除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历史唯物论还有人口决定论,基因决定论,种族决定论等多种历史决定论。他们分别不同的自然因素解释。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人类文明有独的形态,可人毕竟起源于自然。包括人的欲望,情绪、性格、态度等在内的纯精神因素现在也基本上可以找到生理学的物质基础。人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在微观上完全遵循生理的,化学、物理的运动规律。因此设想人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是顺其自然的。用纯自然的因素解释人类社会虽然从原理上是没错的。但人类社会如此复杂,以至于在人类社会的一旦形成之后,它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越来越成为一种次要影响因素。政治、宗教、习俗等文化因素更直接而明显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当然,这些文化因素的形成也可以用更古老的历史中的自然环境来解释。甚至人的伦理道德也可以用进化了几亿年的基因加以说明。但人们更原意接受那些能够用直接而清晰的逻辑推理解释社会形态的理论。
马克思把生产力当作自主的因素,认为生产力的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上层建筑,而用用生产力这个客观因素解释了何以形成物定的社会形态。他从生产力决定论引出的五大社会形态和阶段的结论虽然可以弃之一边,但用生产力即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来解说与其相对应的政治、文化特征却有很强的说服力。生产力不象地理环境那么更客观,更自然,因为生产力甚至可以看成一个受制于文化的被动因素。因此生产力决定论不如其他历史决定论更唯物。但是人们普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逐渐积累的,尽管也存在着某些文明的衰落和消失。如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新疆的楼兰文明,但大体上从芡洲到东亚约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从落后走向先进,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是逐渐进步的。生产力的累进性就决定的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形态不会永远捉摸不定地或循环往复地变化下去,而是将趋近于某种比较稳定的社会形态,也许象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指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民主的意识形态,也许是与现代西方自由民主相似类似的其它形态。无论具体表现如何,它的轮廓已基本可以看出,总体的和平将取代二战以前人类反反复复的战争,宗教和政治宽容将取代势不两立的斗争,个人自由和尊严被赋予最高的人类价值。
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接马斯洛的5级划分法,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生产力水平低时,只能满足人们的较低的需要,而生产力发展提高后就可以满足人们较高的需要,据此,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大体为分以下几个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工业文明阶段(工业革命到一战前)、电气工业文明阶段(一战到20世纪八十年代)、信息工业文明阶段(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农业文明的社会的主要产品是维持生存的食品、衣物、只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机械工业文明社会可以利用机械力生产出大量的通用工业品,除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也可以满足一定的安全需要,电气工业文明的社会可以利用自动化生产大量削减人的体力劳动时间和强度,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社交的需要,信息工业文明的社会在生产能力上已完全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自尊的需要,美国学者奈斯比特所著的《为21世纪做准备》设想的一个机器人替人类做那些枯燥、重复的繁重的工作,人们便可以彻底从“劳动的异化”中解放出来,免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因而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便可以普遍得到满足。电子、生物、自动化等现代科技如果进一步提高,那么机器人工业文明将不只是幻想,其他学者包括马斯洛本人还提出过人的其它需要模型,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总可以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得到普遍满足。
用生产力的进步还可以证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必将从战争走向和平,人们之羊爆发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财富起引,古代生产力低下,财富主要以资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战争又通常表现为对土地等资源的争夺上,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对资源的加工能力上,生产力越发达,制成品和所耗资源的价值比较大,当然电子工业把原始的硅晶体加工成高价值的荧光芯片能使资源增值上万倍。许多服务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几乎不消耗资源。因此,在生产力发达到一定阶段以后,通过战争获得资源就不如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获得的利益更大。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自由贸易却成为世界第二富国。有人认为今后地球上的资源,尤其是能源会越来越少,因此,当资源少到不能支持所有人的正常生活时,世界大战必将爆发,某种特定资源确实会越来越少,但技术进步将提供替代资源并以更节约资源的方式创造财富,在世界市场上,资源的稀缺程度可以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当石油短缺造成油价大涨时,不仅使用替代能源更划算,而且节能产品会替代耗能产品。
享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秩序的重建》中认为今后的战争将围绕文化冲突展开,近期的伊拉克战争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民主、和平的伊拉克必将利用资源优势变成富裕的现代民主国家,成为一个稳定因素。现代的生产力如此发达,以至于无论自然资源多么匮乏的国家只要开发好本国的人力资源就足以过上穷人梦想中的生活。在成熟的自由民主宪法能够提供和谐稳定的框架情况下,人们还有什么理由把幸福生活的希望诉诸于永久的生死搏杀呢?
生产力影响社会文化的另一个例子是婚姻制度和两性道德的变化趋势。生产力水平低时,人们往往要靠稳固的婚姻和家庭提供生活保险,因此对性道德要求比较苛严,男人嫖妓对家庭的影响不是很大,社会容忍力还高一点,而女人偷情对家庭的影响更大,因而社会道德更难容忍。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上流社会,人们的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对家庭依赖相应减少,因而性道德非常宽松。但马恩预言的未来社会家庭会消失定不会实现,因为人们哺育自己的后代是由基因决定的,是不可更改的人性,假如再过若干世纪人类的生物进化使哺育后代的基因消失,那很可能引起人性的基因也会一同消失。婚姻和性都将不存在。
无论是生产力决定论还是其它决定论,唯物史观总是把人类历史看成自然演化的一部分,因为从人为意志之外寻找决定历史的客观因素。因而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因果之间的必然性。唯物主义的主义有更强的解释世界的能力,因为它更符合科学的范式,科学的成就受益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来源于经验主义,用唯物的方法解释历史之所以可信就在于符合人们的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在解释历史,预测未来时很有可信性,但在指导人类实践上却仅仅起到工具作用。在诸如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什么是幸福之类的问题上,唯物主义无能为力,历史唯物论者往往夸大唯物史观的作用,在发现一条或真或假的历史规律之后,便把此规律用于指导人的实践。且不说未经足够的实践经验检验的规律很可能是错误的。即便是正确的规律也不能上升到指导实践的目的性准则地位上来。比如,“人一定胜天”是一条道理,可人类应该按照此规律向死亡努力吗?假如本文前述的对人类将进入机器人工业文明阶段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也并不意味着目前就应该大力发展机器人工业。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自发地生产、消费、创造性享受生活和文化,所谓的规律不过是对这种历史预测的验证。假如按照某种乌托邦的美好设想强行改造现实,而不顾人类历史上的有益经验,往往会带来比无知还要大的灾难。
康德把人的理性分为认知理性和实现理性,认知理性使我们得以认识并解释世界,而实现理性使我们得以在道德法则的指引下改造世界。道德法则所包括的正义、善、公平等内容只能来自神的启示和人的良心,也就是说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正确地使用唯物主义研究历史,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唯物论无论在解释历史时多么有说服力,也不能代替我们内心的良知指导我们去创造历史。
2004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