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标:衰退的公共抗议


公共抗议的衰退与公共领域的萎缩有关,政治当局打压舆论场已占上风。

 

 

 


十年前发生南都案的时候,对于这起借经济案打击报复报社的恶劣事件,社会给予了广泛的声援与抗议。人们搭建了专门的网站,用来搜集各种抗议的声音,包括法学专家的分析、律师的辩护意见、新闻界连署信、读者短暂而温暖的鼓励,蔚为大观。


到了十年后的南周事件,公共抗议的工具从bbs发展为拥有更多用户的社媒群落,所见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观:尽管也有较大规模的声援,但坚持不发声、只做观察的人多了起来。事态的发展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此事与自己没关系,不认为这是“公共的事”。


从事件与事件的迭起过程看,其中一些人物仿佛被历史选中,他们又走进了后来发生的事件中,比如南都案时的浦志强郭玉闪,后来成为以他们为主角的事件。然而,就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公共抗议本身暴露出衰退的迹象,甚至是“私有化”或圈子化。


在这十年间,依托于社交媒体的起起落落,有过多次以小成本实现的公共抗议。比如饭否所对应的石首事件、微博对应的宜黄拆迁事件。数码媒体与社交网路的演变,契合了公共抗议的早期发展历程。对照现在的情势看,这个势头显然未能保持。


公共抗议的衰退固然与公共领域的萎缩有关。十年间,借助于舆论技术工具的蔓延,政治当局开始了严密的学习与布防,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所用策略,都已经全面占据上风。线上与线下的联系与呼应被有效切断,这加剧了本身就有缺陷的公共抗议更至羸弱。


切断公共抗议所依赖的技术工具,是否就能断绝抗议本身,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但对管理者来说,一个直观的经验就是:断了公共抗议的“器”,也就遏制了它的势。这个经验是如此强烈,以致于将舆论作为争夺的重点、乃至于全部,这个影响暂且不表。


作为公共抗议衰退的后果之一,是社运的瓦解,群落的瓦解,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共用与释放难以发生、起效,逐渐变成小团体的甚至是个人持有的、类似于私有趣味一样的东西。这一点在知识份子为主导的宣导型活动中尤其显着,文人被打回原形。


这是一个十年流变的过程,很多人将原因推给当局的成功压制——这固然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公共抗议的萎缩与圈子化,值得考究的原因也应该包括这个群落内在的精气神、活动原则、对外关系(立场)的变迁,因为圈子化本身就是对抗议公共化的拒斥。


如果要举例子说明,浦志强被捕后围绕辩护策略的短暂且尖锐的争执,可以视作一个标志。这是发生在北京,当上海律师气斯伟江试图介入时,这件事一下子在一个焦点上冲突起来,那就是:要不要将此事变成公共抗议?后来的发展表明,是去公共化。


这一次事件对围观者的负面影响,加重了他们在南周事件中所获得的消极印象——在后一个事件中,围观者真的成为局外人,浦志强事件加重了这个形象与认知的养成,在负面影响上是一脉相承的。没有规模的人,就没有公共抗议,所以衰退也是内在的衰减。


公共抗议因为内外压抑而带来的衰退,其最大影响就是取消公共抗议本身。当北京的公议群落持续以去公共化来执行封闭操作时,也对持有开放立场的广州公议事件造成削弱——因为大家都不再关注,所以,无论是圈子立场还是公共立场,竟然对大众都不重要了。


因此,当将这些衰退了的公共抗议以XX运动来命名的时候,其实民众眼里给出的感受可能是两种:一是所托非人,二是不置可否。公共讨论就彻底成了底子薄弱、凌空虚蹈的东西,站不住脚。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知识人群体社运化活动的“终点”之一。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宋志标:衰退的公共抗议


公共抗议的衰退与公共领域的萎缩有关,政治当局打压舆论场已占上风。

 

 

 


十年前发生南都案的时候,对于这起借经济案打击报复报社的恶劣事件,社会给予了广泛的声援与抗议。人们搭建了专门的网站,用来搜集各种抗议的声音,包括法学专家的分析、律师的辩护意见、新闻界连署信、读者短暂而温暖的鼓励,蔚为大观。


到了十年后的南周事件,公共抗议的工具从bbs发展为拥有更多用户的社媒群落,所见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观:尽管也有较大规模的声援,但坚持不发声、只做观察的人多了起来。事态的发展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此事与自己没关系,不认为这是“公共的事”。


从事件与事件的迭起过程看,其中一些人物仿佛被历史选中,他们又走进了后来发生的事件中,比如南都案时的浦志强郭玉闪,后来成为以他们为主角的事件。然而,就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公共抗议本身暴露出衰退的迹象,甚至是“私有化”或圈子化。


在这十年间,依托于社交媒体的起起落落,有过多次以小成本实现的公共抗议。比如饭否所对应的石首事件、微博对应的宜黄拆迁事件。数码媒体与社交网路的演变,契合了公共抗议的早期发展历程。对照现在的情势看,这个势头显然未能保持。


公共抗议的衰退固然与公共领域的萎缩有关。十年间,借助于舆论技术工具的蔓延,政治当局开始了严密的学习与布防,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所用策略,都已经全面占据上风。线上与线下的联系与呼应被有效切断,这加剧了本身就有缺陷的公共抗议更至羸弱。


切断公共抗议所依赖的技术工具,是否就能断绝抗议本身,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但对管理者来说,一个直观的经验就是:断了公共抗议的“器”,也就遏制了它的势。这个经验是如此强烈,以致于将舆论作为争夺的重点、乃至于全部,这个影响暂且不表。


作为公共抗议衰退的后果之一,是社运的瓦解,群落的瓦解,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的共用与释放难以发生、起效,逐渐变成小团体的甚至是个人持有的、类似于私有趣味一样的东西。这一点在知识份子为主导的宣导型活动中尤其显着,文人被打回原形。


这是一个十年流变的过程,很多人将原因推给当局的成功压制——这固然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公共抗议的萎缩与圈子化,值得考究的原因也应该包括这个群落内在的精气神、活动原则、对外关系(立场)的变迁,因为圈子化本身就是对抗议公共化的拒斥。


如果要举例子说明,浦志强被捕后围绕辩护策略的短暂且尖锐的争执,可以视作一个标志。这是发生在北京,当上海律师气斯伟江试图介入时,这件事一下子在一个焦点上冲突起来,那就是:要不要将此事变成公共抗议?后来的发展表明,是去公共化。


这一次事件对围观者的负面影响,加重了他们在南周事件中所获得的消极印象——在后一个事件中,围观者真的成为局外人,浦志强事件加重了这个形象与认知的养成,在负面影响上是一脉相承的。没有规模的人,就没有公共抗议,所以衰退也是内在的衰减。


公共抗议因为内外压抑而带来的衰退,其最大影响就是取消公共抗议本身。当北京的公议群落持续以去公共化来执行封闭操作时,也对持有开放立场的广州公议事件造成削弱——因为大家都不再关注,所以,无论是圈子立场还是公共立场,竟然对大众都不重要了。


因此,当将这些衰退了的公共抗议以XX运动来命名的时候,其实民众眼里给出的感受可能是两种:一是所托非人,二是不置可否。公共讨论就彻底成了底子薄弱、凌空虚蹈的东西,站不住脚。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知识人群体社运化活动的“终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