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廷:延续民间投票精神 特首民投无得输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特首选战越来越热闹,民主派在这场小圈子选举中一如以往,持非常不同意见。意见分歧或说意见多元化,正是民主或民主化中社会的必然现象,实属正常。大家目标是一样,就是真普选。但对甚么才是实行真普选的最好制度、对手会采甚么策略、怎样才是响应对手的最佳长中短策略,因掌握信息有异、政治判断有别,而出现了很不同想法。

 

这些想法可由支持叶刘入闸以分林郑的票、绝不能让梁振英2.0当选故两害取其轻、害怕胡须曾在民意高企下当选令以后难以反对政府、不能放弃原则支持建制派候选人等。不过,大部份都是从结果的角度去看,而不太着重过程。

 

在香港的政治环境下,中共掌握了大部份政治资源,即使民主派破纪录地拿到选委会三百多席,但在这种小圈子游戏,最后还是由中共决定一切。既难知中共的真正底牌是甚么,我们无论想怎样,对结果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若我们能回到民主的本心,就明白结果不是最重要,过程才是。

 

在符合民主精神的选举下,若你支持的人不能当选,你也不能不承认选举的结果,正如不少美国人羞于由特朗普来做他们的总统,却不能不承认他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他们可批评选举人制度不是很好的民主选举制度,令得到最多选民投票的候选人也不能当选,却不能说那制度是不民主。你也可继续反对特朗普,但还是要承认他是美国总统,因民主看重程序更甚于结果。

 

延续民间投票精神

 

民主是关乎程序多于结果,那么民主运动呢?当然,民主运动的目标是要达到建立民主制度,那应是重视结果的。不过,要使民主运动结果,过程中如何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包括了认同及实践民主精神,那是同等重要。民主运动要成功,尤其是透过非暴力抗争去争取,就更加要重视程序。怎样能在运动的过程中让更多人参与,并透过参与去明白民主的精神,才能让最后建立起的民主制度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此场特首选战,与其猜度中共的真正底牌是甚么,或忧虑甚么的选举结果才是对民主派最有利,不如利用此选战去建立民间的民主程序。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搞包含民间提名及民间投票的特首民投,让公民能在提名阶段开始,至最后投票都有机会参与。提升公民的民主参与是特首民投的最重要目标,而不是对官方选举最后结果的影响能有多少。

 

如能加入一些诱因,若有些选委会参考民间提名去行使提名权,甚至会参考民间投票的结果去行使投票权,那么市民即使被排除于官方选举外,也能透过选委们间接参与,那就可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特首民投。故程序也不是与结果完全分开,只是孰轻孰重而已。

 

特首民投既是重视程序多于结果的民间民主程序,越多市民参与,特首民投就越成功。2012年由港大民研搞的民投有20多万人参与,2014年由「和平占中」搞的民投有80万人参与。今次民投,香港民情已有了很大变化,能否达到上一次的数目,实难预料,但只要有很多市民参与,延续民间投票的精神,让市民可通过民间投票系统去决定社会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成功了,分别只是成功有多大。换句话说,所有候选人都有可能输,但特首民投本身是无得输的。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戴耀廷:延续民间投票精神 特首民投无得输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特首选战越来越热闹,民主派在这场小圈子选举中一如以往,持非常不同意见。意见分歧或说意见多元化,正是民主或民主化中社会的必然现象,实属正常。大家目标是一样,就是真普选。但对甚么才是实行真普选的最好制度、对手会采甚么策略、怎样才是响应对手的最佳长中短策略,因掌握信息有异、政治判断有别,而出现了很不同想法。

 

这些想法可由支持叶刘入闸以分林郑的票、绝不能让梁振英2.0当选故两害取其轻、害怕胡须曾在民意高企下当选令以后难以反对政府、不能放弃原则支持建制派候选人等。不过,大部份都是从结果的角度去看,而不太着重过程。

 

在香港的政治环境下,中共掌握了大部份政治资源,即使民主派破纪录地拿到选委会三百多席,但在这种小圈子游戏,最后还是由中共决定一切。既难知中共的真正底牌是甚么,我们无论想怎样,对结果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若我们能回到民主的本心,就明白结果不是最重要,过程才是。

 

在符合民主精神的选举下,若你支持的人不能当选,你也不能不承认选举的结果,正如不少美国人羞于由特朗普来做他们的总统,却不能不承认他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他们可批评选举人制度不是很好的民主选举制度,令得到最多选民投票的候选人也不能当选,却不能说那制度是不民主。你也可继续反对特朗普,但还是要承认他是美国总统,因民主看重程序更甚于结果。

 

延续民间投票精神

 

民主是关乎程序多于结果,那么民主运动呢?当然,民主运动的目标是要达到建立民主制度,那应是重视结果的。不过,要使民主运动结果,过程中如何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包括了认同及实践民主精神,那是同等重要。民主运动要成功,尤其是透过非暴力抗争去争取,就更加要重视程序。怎样能在运动的过程中让更多人参与,并透过参与去明白民主的精神,才能让最后建立起的民主制度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此场特首选战,与其猜度中共的真正底牌是甚么,或忧虑甚么的选举结果才是对民主派最有利,不如利用此选战去建立民间的民主程序。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搞包含民间提名及民间投票的特首民投,让公民能在提名阶段开始,至最后投票都有机会参与。提升公民的民主参与是特首民投的最重要目标,而不是对官方选举最后结果的影响能有多少。

 

如能加入一些诱因,若有些选委会参考民间提名去行使提名权,甚至会参考民间投票的结果去行使投票权,那么市民即使被排除于官方选举外,也能透过选委们间接参与,那就可吸引更多市民参与特首民投。故程序也不是与结果完全分开,只是孰轻孰重而已。

 

特首民投既是重视程序多于结果的民间民主程序,越多市民参与,特首民投就越成功。2012年由港大民研搞的民投有20多万人参与,2014年由「和平占中」搞的民投有80万人参与。今次民投,香港民情已有了很大变化,能否达到上一次的数目,实难预料,但只要有很多市民参与,延续民间投票的精神,让市民可通过民间投票系统去决定社会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成功了,分别只是成功有多大。换句话说,所有候选人都有可能输,但特首民投本身是无得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