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墨

 

空   山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思想的嫩芽長在歷史的空隙

反思只是想從這顛簸的鹿車上下來

再次品嚐無路可走時隱痛的潮汐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翠碧

杜鵑鳥不累,不如歸去芳心太急

懺悔的木魚能敲出一天雲霞?

超脱的翅膀不會讓你在山頂兀立

 

湘妃竹也許在每個月夜淅淅瀝瀝

斑斑點點的哀怨,浩浩渺渺的空寂

製箋的碓依舊晨晨昏昏起起落落

不眠的只是她求白時汲水的木屐

 

看山是山,看水依然還是水滴

空山只是哭窮途翻白眼的阮籍

吾猶昔人,然而並非昔人也

我終於知道《廣陵散》何以又名《何必》

 

 

1966.2

 

此詩第一句就借了唐·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中尾聯。其全詩如下:“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迹?”說的是他在衙内感到孤寂,忽憶起在山中清修的朋友;想必他此時正在溝底砍柴,好回得洞中去煮他的白石;俺想擕一壺洒去看望這位隱士,聊解彼此之寂寞,但满山落葉,路徑難覓,他的行迹,俺又能到哪裏去找尋呢?隱士之所以稱“隱”,豈是隨隨便便可以找到的?尤其像孫登那樣的雲遊隱,“今日許在此水住,明夕又於别洞停”,雲跡萍踪,飄渺無定矣。

 

聯係到下一句“思想的嫩芽長在歷史的空隙”,那麽上句就决非“懷友”或“隱友難覓之感概”的用典,而是一種象徵,象徵其自認之“道”之難尋。

 

禪宗至宋時,始有“三境界”說,乃對佛教“空”觀之三種不同或逐漸深入之理解:

第一境界: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迹?不知道“禪”爲何物,即使就在你身邊,也無從下手;

第二境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初窺門路,能以平常心修行,但身邊有草葉(草葉是禪語,代表在尋求真禪過程中的困難和迷茫);第三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大師境界,無相,世界爲“一”。

 

所以第三句、第四句就是用阮籍“臨窮途慟哭而返”之典。“窮途”就是“窮道”或“道窮”,没有路了。象徵人生之前途渺茫,没有選擇餘地,下一步不知怎麽走。於是只有“慟哭而返”。現在成語有“窮途末路”,源此。這兩句用“窮途末路”典,雖人生境遇相仿佛,但阮籍畢竟能“慟哭而返”,用“行為藝術”委婉地表逹了他的“隱痛”,而作者則不能“效仿”(時代不同),只能去“再次品嚐”,去“反思”這兩個不同時代的相同之處。如此看來,此詩第一段所要表達的,是“空山觀”(悟道)的“第一境界”。即“道就是路”,“行為藝術”也罷,“再次品嚐”也罷,都還未能跳出“個人遭際”,還停留在“人之本能反應”上。

 

第二段第一句,也是“借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翠碧”,借蘇東坡《十八羅漢畫頌第九》“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原句,只添了“翠碧”兩字。根據詞意,“水流”與“花開”屬並列關係,作者所潻“翠碧”,僅多一項而已,其關係不變。故嚴格標點,此句應為“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翠碧”。東坡原意,以“水流、花開”對“我執法執”(禪宗参悟)已有所“破除”(突破):因“水流、花開”乃“無欲非人”之聲色“空境”,自地球誕生以來,“水照常流,花照常開”,幾十億年來,年年如此;不會因人的存在和人的情感的存在、人的詩歌及藝術、哲學、宗教的存在而有所改變。——此所謂“恆理”者也。而任何一個“求道者”,只有如此看待“峯連翠碧”與“滿目凋零”,才能堪破生命,讀懂意義,才能進入“無人之域”與“空山之境”。如唐·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第二段第二句,用杜宇王死後化身杜鵑鳥“啼血染花”典;第二句用弘一法師寫完“長城外,古道邉,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後,遁入空門典。第四句用莊子“蝴蝶夢”典,但反其意,——蟲兒吐絲作繭,縱能飛翔,不外總繞着花飛;不如鷹,兀立山巓,腑瞰大地。這一段連用數典,表示歷史上那些能“堪破生命,讀懂意義”,“進入‘無人之域’與‘空山之境’”的唯美主義者們,仍有其局限。

 

第三段,按格律詩“起、承、轉、合”之内在邏輯,這段該“轉”了。可作者並未“轉”,而是仍承第二段,繼續用典,羅列唯美主義者們生命的“特立獨行”和“美學突圍”。這一段補充了兩位女性:一、二句用湘妃(娥皇、女英,等於一人)哭舜帝淚血染竹典;三、四句則用薛濤製箋典。

 

那麽,第四段總該“轉”了罷?“轉”當然“轉”了,不過在這段第三句。這段第一句“看山是山,看水依然還是水滴”,看似突兀,實乃照應、總束前三段。《指月録·六祖下第十四》載:宋代青原惟信禪師(實乃唐代青原行思禪師)跟弟子講道:“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就是前引禪宗“人生三重境界説”的另一版本:

 

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普通人境界,红塵中人,都這樣。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經人指點,若有善愿,己欲參悟。參悟漸深,既知如何參,復知爲何參,更知何算參。心中一經有數,果然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矣。此境有似佛祖睹明星而悟道。其所見即非所見,滿眼皆是山、水所蘊心,性、道,體,如來,真如,實相,佛等等等等。——外物與内心息息相通也。三、“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這老和尚算是整明白了。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所謂出來了,看透看破,自在,解脫,桶底掉了等等,皆第二層解脫,縱遍身法眼,百尺竿頭,終不動人。而今乾脆一切放下,連佛法也放下了,還是個普通人。所以“見山依然是山,見水依然是水”,好像又平庸了,其實心已變,血復熱,以“返本歸原”的形式,迂回地後空翻式地達到了如來的“隨順覺性”——佛法,也即人生的最髙境界。

 

    當然,“人生的三重境界說”,直接影響了唐以後的“中國傳統美學”及其“審美意識”。

 

於是,在前三段“人生、美學境界只達第二重者”的舖墊、烘托和第一句“人生、美學的三重境界說”的照應、總束下,作者終於给這些“只達第二重”的唯美主義者們代表的“空山之境”,作了界定:“空山只是哭窮途翻白眼的阮籍”!前面第一段不是指陳阮籍是常人麽?他的行為藝術(哭窮途、翻白眼)不也是“人之本能反應”麽?阮籍能跟已逹二重境界的杜宇、莊子、湘妃、薛濤劃等號麽?難道作者要我們都要具傋王維一樣的眼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阮籍上”?因此,作者在此詩的關鍵處設了一道密碼,解不開這道密碼,休想登堂入室。筆者對此密碼的破譯就是:只要給這句加個“?”號,全篇邏輯歸隊,意義貫通,而行文到此,作者不得不“轉”,非“轉”不可了!(全詩之“轉”,跟末段第三句固有之“轉”重疊!)

 

我們知道,“轉”兼有“承上”與“啓下”之功能。而此詩這句“轉”,真是“轉”絕了:“吾猶昔人,然而並非昔人也”,我就像是這些“牛鬼蛇神”,然而我又並非就是這些“牛鬼蛇神”。“為什麽?!”讀者差不多要喊出聲來。

 

然而,作者並未正面回答我們,而是布了個迷魂之陣:“我終於知道《廣陵散》何以又名《何必》”。讓好不容易“登堂入室”、“得窺全貌”者,根本打不到方向!我也是絞盡腦汁、翻爛閑書,好不容易借“百度”之力,才勉强找到一點點似是而非、似霏而逝的信息,才勉强把他“終於知道”的原因理出個頭緖。但鑒於這些信息異常蕪雜,託古既多,傳訛更甚,僅書名就有二、三十個,真真假假,一蹋糊塗。故不得已,皆以“傳説”視之:

 

1、嵇康如何得到《廣陵散》的?這點幸有《晉書》記載:“嘗遊會稽,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辨,因索琴彈之,爲廣陵散曲,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此授者太神秘,引人猜測聯想。故傳説為神為僊者、為鬼為怪者夥,亦有傳説為孫登者,地點也不在華陽亭,而是在嵇康向孫登學嘯時同居三月之山洞中。筆者傾向於此說。

2、《廣陵散》的内容是甚麽?甲傳説:記叙魏國之“散”(亡);乙傳説:記叙聶政剌韓王故事;丙傳説:同意乙傳説,並拿出漢時《琴譜》為證。(的確白紙黑字記着每個琴段之“提網”,諸如“衝冠”、“剌王”、“毁容”、“擲劍”等。本為提示操琴者注意輕重緩急之音色應與故事同步相契,不想反而坐實了聶政剌韓王之内容。但這漢時《琴譜》是真的嗎?)丁傳説:同意丙傳説,但在正曲“衝冠”、“剌王”、“毁容”、後,嵇康將其“擲劍”一段,改名為“何必”,擴而充之,並去掉“尾曲”,成全曲髙潮,且戞然而止。“何必”者何?聶政之姊“何必衝冠”、“何必剌王”、“何必毁容”、“何必惧姊命受牽累而甘英名永埋”之惨呼也。並拿出唐時《琴譜》為證。(天啊!這不是明顯的偽造麽?但好像又真説到了點子上:聶政剌韓王的故事,並不感人,聶政姐姐最後認尸、為弟揚名的“親情哭呼”才真正令人動容,並肅然起敬。筆者相信嵇康有這眼光,也有這水平讓《廣陵散》在藝術上有了質的飛躍,但我還是不相信這是真的……)

 

看來作者是相信了這個傳說。而且把嵇康巧妙地、不動聲色地推到了人生也是傳統美學的最髙境界!並且戞然而止。(似乎隱隱約約有點聶姊的味道……)

 

這首詩,立意這麽髙遠,内涵這麽深沉,感情這麽强烈,傾向這麽執着,語言這麽凝重,手法這麽老道,連音韻格律都這麽謹嚴,要說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才二十出頭且幹苦力謀生的青年在文革中所寫,打死我都不相信!除非……

 

除非作者像現在筆者這樣,年屆七老八十,有了一定的社會閲歷、人生經驗,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文字磨礪,才……我現在何嘗寫得出來呢?除非,除非他是冒名,冒他老師葉子之名!按正常邏輯,這首詩應該是葉子所寫。聽說他常常把李商隱《北青蘿》掛在嘴邉:“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很顯然,他恐怕連第一層都走不通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