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中欧关系恶化 欧盟搁置欧中投资协议

欧盟官员们4日表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外交争执已经危及一项重要的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告诉法新社,该协议被搁置尚未批准。

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暂停欧盟委员会与该协议相关的政治宣传活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和中国的反制裁,这当中包括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制裁,显示环境不利于批准该协议。”

3月22日,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联手,就中共政权侵犯新疆维吾尔人权问题,对中共官员和实体实施制裁。中共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对欧洲10名个人包括欧洲议员、学者和4个实体制裁,其中包括要对中欧投资协定投票的欧洲议员。中共的做法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引发至少8个欧洲国家召集中国驻所在国的大使。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对法新社说,批准协议的努力“实际上将取决于更广泛的欧洲-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在北京宣布对欧盟多位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后,欧洲议会的多位政治家表示,一定要否决《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让其“胎死腹中”。

除此之外,欧盟也在采取行动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路透社的报道说,欧盟这个星期将公布的工业行动计划旨在减少六个战略领域对中国和其他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包括原材料、原料药、半导体、电池、氢能以及云计算等领先技术。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4日报道:欧委会:欧盟暂停敲定欧中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周二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环境“不利于”批准2020年底达成的欧中投资协议。欧盟已暂停敲定欧中投资协定的努力。

法新社消息,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对欧盟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实施反制裁,很明显,当前形势不利于欧洲议会讨论批准欧中投资协议”。他说,“我们已经停止了欧盟委员会的政治外联活动。”

欧委会副主席还表示:“我们不能忽视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广泛关系的背景。”

在经历了多年僵局之后,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底与北京达成欧中投资协议。但欧盟此后对中国实施制裁,指控中国在新疆地区侵犯人权,这是自六四事件以来欧盟首次对华实施制裁。作为报复,北京对欧洲议会议员以及学者和德国智囊机构MERICS实施了反制裁。

欧盟与中国达成的欧中投资协议还需欧洲议会和欧盟27个成员国批准。

欧委会副主席认为,要批准协定将视乎欧中关系如何发展。

欧盟委员会周三将提议,对受到国家支持压制欧洲企业的外国公司展开调查,此举被视为特别针对北京采取的立法行动。

另外,中欧关系日益紧张,欧盟预计在本周公布的工业行动计划中,在原材料、半导体、电池、云计算等6个战略领域,减少对中国及其他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草案,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暴露了欧洲供应链的脆弱性,欧盟委员会决定针对6个战略领域进行审查,包括原材料、半导体、电池、氢能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这份长达19页的文件指出,欧盟将尽可能依靠不同的贸易伙伴实现供需多样化,但也会在必要时进行储备和自主行动。而该份文件也披露另一个减少进口依赖的战略,即欧盟国家将在云计算、氢能、低碳工业、制药和先进半导体等“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扩大投资,包括允许欧盟各国政府根据较为宽松的国家援助规则注入资金,以及允许企业从上游设计到下游生产共同合作。

文件还指出,欧盟还需要带头制定电池、氢能、海上风电、安全化学品、网络安全和太空数据的标准,以确保欧盟工业具竞争力及弹性。

▲德国之声(DW)5月5日报道:默克尔计划受挫 欧盟搁置欧中投资协议

继欧盟议会之后,欧盟委员会也拒绝就与中国的投资协定开展进一步工作,并要求中方首先必须放弃制裁。欧盟宣布相关决定后,始终力挺欧中投资协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迅速表态,重申该份协议的重要性。

(德国之声中文网)就欧盟与中国投资协议,欧盟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宣布,“该协议已被我们放在冰箱里,将在那里待一段时间。”

必须批准与中国这一交易的欧洲议会的主要党团上周已决定,只要中国维持对一些欧盟议员的制裁,就不处理这一“全面投资协议”(CAI)。

欧委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本周二(5月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该协议 “将以某种方式被搁置”。他说,贸易政策不能同中方的制裁相分离。自3月以来,因批评中国的人权记录和对其维吾尔少数民族的镇压,欧盟议会遭到北京打击。“ 德国绿党议员毕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今天表示,”东布罗夫斯基先生其实并没有说什么新东西,但他此前从未说得这么清楚过。“

毕蒂科菲尔本人也受到中国入境制裁。作为欧盟议会中国工作小组负责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党专政的批评。正在伦敦出席七国集团外长会议的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 )就搁置欧中协议一事表示,“我认为这是布鲁塞尔的一个强硬反应”。

批评增加

在美国及七个最重要工业国集团(G7)对北京发出更强硬表态后,欧盟也强化了自己的立场。

对投资协议草案的批评始于今年年初。根据许多议员的说法,它没有为欧洲公司提供足够的利益和法律确定性,而中国也未做出任何重大让步。

欧盟议会贸易问题专家朗格指出,“该协议是强行通过的”。在2020除夕将至前,因默克尔总理急于求成,在法国帮助下,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宣布与中国就该协议达成了政治协议。绿党议员毕蒂科菲尔表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德国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公司,特别是汽车行业,将能从投资协议中受益。另一方面,较小的欧盟成员国们对该条约并无多少兴趣。

原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前与中方就条约的具体文本进行谈判,然后交由各欧盟成员国批准,最终进入欧盟议会批准程序。现在,此时间表将不可能实现。欧盟议会基督教民主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加勒(Michael Gahler)如此评估目前局势:“无明显缓和”,就不会有任何进展。他也受到北京的制裁。

三种说法:伙伴、竞争者、对手

欧盟去年已经决定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中国。作为气候政策和贸易问题的合作伙伴,作为未来技术和数据技术全球市场的竞争者,以及作为政治制度和人权方面的对手。这就是负责工业政策和内部市场的欧盟委员(Thierry Breton)布雷顿和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试图用一套新的经济政策来支撑的战略。

默克尔回应重申协议重要性

欧盟宣布相关决定后,始终力挺欧中投资协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迅速表态,重申该份协议的重要性。默克尔表示,尽管目前要批准协议必然面临种种困难,但这份协议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承诺”。欧中协商确定的规则中包括平等的市场准入资格,保障劳动条件以及特定地区产品的标识都是积极方面。

她在参与联邦议院联盟党党团关于跨大西洋关系的网络会议时表示,在讨论欧中投资协定时应该将更为广泛的问题纳入考量。欧盟在中国问题上的利益具有多样性,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必须纳入多边体系之中。“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世贸组织的问题,我们都无法在没有中国的合作,或与中国对抗的情况下解决。”默克尔同时表示,“另一方面针对中国人权状况当然有相当多值得批评之处”,并以新疆和香港问题为例。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不但要考虑人权和法治,也要考虑良好的经济合作和开放市场。

▲美国之音(VOA)5月5日报道:欧盟贸易主管:推动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努力已经暂停

欧盟官员说,欧盟委员会暂停了推动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努力。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星期二(5月4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我们如今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暂停了…来自欧洲委员会这边的政治外展活动。”

他说:“很明显,鉴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实施反制裁包括针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反制裁,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批准协定。”

他还对法新社说,批准协议的努力“实际上将取决于更广泛的欧洲-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去年12月末,在德国的最后推动下,欧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项有待欧洲议会批准的协定受到美国反对,在欧洲也引起批评。

前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负责欧盟委员会推动让欧洲议会批准该协议的努力,一些关键的欧洲议会成员之前已经对这项协定表示了反对。

今年3月,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联手,因为新疆践踏人权问题而制裁了中国官员。中国随后对欧盟政界人士、学者和研究机构实施了反制裁。

(本文依据了法新社的报道。)

▲德国之声(DW)5月5日报道:欧中关系恶化 投资协议批准暂无望

欧盟与中国即将达成的长期投资协议正面临重大障碍。欧盟经济官员告诉法新社,外交紧张局势使该协议通过的条件变得 “不利”。

根据该协定内容,其将为欧洲公司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促进中国在欧洲的投资。

(德国之声中文网) 欧盟官员们4日表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外交争执已经危及一项重要的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告诉法新社,该协议被搁置尚未批准。

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暂停欧盟委员会与该协议相关的政治宣传活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和中国的反制裁,这当中包括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制裁,显示环境不利于批准该协议。”

欧盟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告诉德国之声,批准程序还没有开始,还需要进行法律审查。该发言人说,批准程序现在实际上已经暂停了,因为协议“不能与更广泛的欧盟-中国关系的演变动态脱钩”。该发言人补充道,中国的制裁是不可接受也令人遗憾的。

欧中协议内容

经过7七年的谈判后,布鲁塞尔和北京在2020年12月正式签署了一项新的投资协议,旨在保证在彼此的市场上有一个稳定的贸易和投资条件框架。

协议正式生效前仍然必须得到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但在这个过程中面临强烈反对。根据该协定内容,其将为欧洲公司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促进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此外,该协议还制定了公平竞争规则,防止国家援助削弱竞争,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条款。

今年3月,欧盟因中国迫害新疆维吾尔人与其他少数民族而对其实施制裁。这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欧盟首次对中国进行人权制裁。北京立即做出回应,宣布对欧洲议会成员和其他人士进行反制裁。近几个月来,各界对这项投资协议提出了质疑,专家和人权倡导者呼吁欧盟放弃这项交易。

(法新社、德新社)

▲美国之音(VOA)5月6日报道:世界“顶回”中国(1): 欧洲对中国期待的幻灭

华盛顿 —从美国到欧洲,乃至亚洲和澳大利亚,中国不断挑战国际秩序的行为正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反对和抵制。

七国集团(G7)外长星期三(2021年5月5日)在伦敦呼吁中国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并谴责发生在新疆和西藏的“侵犯和践踏人权”行为以及中国“任意、胁迫性的经济政策”;星期二,欧盟贸易官员表示,将暂停批准中欧投资协议的工作;也是在星期二,印度发布参与5G试验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名单,华为和中兴不在其列;更早前一天,澳大利亚说正在审查一家中国公司对达尔文港有争议的租约。

分析人士说,欧洲国家不再“天真”,已经缓慢地意识到中国的威胁,尤其是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威胁。对欧洲来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保障欧洲繁荣和安全的工具。

“七国集团”外长一致谴责中国,德、意、法日趋强硬

七国集团外长们星期三在举行了两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议后呼吁中国“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G7外长在伦敦聚会(美联社2021年5月5日)

外长们在会晤后的联合声明中说:“我们呼吁中国依据其国际和国内法所规定的义务,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中国是七国集团外长们会晤的主要议题之一。彭博通讯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外交官员的话说,七国官员星期二用了大约90分钟的时间讨论了中国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经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按其意愿行事的行为。

星期三,外长们考虑美国提出的一项应对白宫认为的中国经济胁迫行为的提议。报道援引另一位外交官说, 美国希望建立一个七国集团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协商机制,以确保对中国的举动作出协调一致的反应,并以此增加七国家团的韧性。

此次七国外长会议正值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对中国的政策逐渐强硬,日趋接近美国的对华立场之际。拜登政府视中国为美国的最大挑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中国政府对内越来越压制,对外越来越咄咄逼人,而美国必须挺身捍卫基于秩序的国际规则。

今年2月,意大利新政府上台后,对中国的政策也越来越强硬。意大利政府4月阻止了中国收购一家意大利半导体公司。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在半导体、汽车、钢铁产业等领域,对中国的收购筑起了“篱笆和城墙”。

德国外长马斯3月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反制中国和俄罗斯。他说,国际局势的变化让西方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平等的竞争环境不复存在,并且正在走向对抗。媒体预测,默克尔9月份卸任后,她的继任者很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

中国与法国的关系也有些紧张。今年3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指责一名法国研究人员是“小流氓”和“喷子”,原因是他批评中国对台湾的政策。北京的作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被召见。

欧洲在觉醒

法国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雷高(Nicolas Regaud)星期三在美国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举办的一场有关欧美如何共同应对中国的研讨会上说,欧洲人意识到中国的威胁不只是局限在亚太地区,也侵蚀到了欧洲大陆。他说,欧洲国家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方面,与拜登政府利益趋同。

他说:“欧洲的政治架构非常独特,在很多方面都很脆弱,同时面临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多边主义和国际制度是保障欧洲安全和繁荣的根本工具,是欧洲保持经济、科技、创新以及军事的力量的驱动力。欧洲不是封建邦国,也不是帝国,它象征着法制。”

拜登总统自竞选之日起就表示,将把多边主义和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置于自己外交政策的中心。这与前总统特朗普被视为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同。雷高说,特朗普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欧洲与美国在过去四年当中的分歧。

欧洲对中国的警惕并非刚刚开始。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文件在承认中国是合作伙伴的同时,首次称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法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随后分别加强了对外资(中国)投资并购的审查。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欧洲公司因为股票下跌,沦为收购的目标。欧洲各国官员更是加大了对资产的保护力度。

法国军事学院的雷高说,对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大国来说,除了担心中国在欧洲大陆的做法之外,中国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做法,例如,用非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尊重协议,违背自由航行原则的做法则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英国、法国、德国近期先后宣布派舰艇通过南中国海,行使航行自由的权力。

欧盟暂停批准中欧投资协议的工作

欧盟最近对中国最大的顶回动作可能是暂停批准中欧投资协议的工作。去年12月底,在德国的最后推动下,欧盟与中国赶在拜登政府上台前签署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协定的签署被中国视为突破美国围堵的重要外交胜利。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星期二(5月4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我们如今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暂停了…来自欧洲委员会这边的政治外展活动。”

他说:“很明显,鉴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实施反制裁包括针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反制裁,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批准协定。”

3月22日,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联手,就中共政权侵犯新疆维吾尔人权问题,对中共官员和实体实施制裁。中共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对欧洲10名个人包括欧洲议员、学者和4个实体制裁,其中包括要对中欧投资协定投票的欧洲议员。中共的做法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引发至少8个欧洲国家召集中国驻所在国的大使。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对法新社说,批准协议的努力“实际上将取决于更广泛的欧洲-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在北京宣布对欧盟多位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后,欧洲议会的多位政治家表示,一定要否决《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让其“胎死腹中”。

除此之外,欧盟也在采取行动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路透社的报道说,欧盟这个星期将公布的工业行动计划旨在减少六个战略领域对中国和其他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包括原材料、原料药、半导体、电池、氢能以及云计算等领先技术。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托尔斯滕·贝纳(Thorsten Benner)曾告诉美国之音,如果继续与中国加大商业合作将发出错误的信号,证明人权和国际法对欧盟不重要。

他说:“北京在欧盟关注的关键问题上没有做出足够的改变,北京又一再被证明是一个不断侵犯人权和国际法的国家。”

欧洲的印太战略

除此之外,欧盟还决定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4月19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印太地区合作战略决议》,目的是在区域动荡之际,确保“区域稳定、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决议说,欧盟寻求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公平的竞争场地,开放公平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强抵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决议还表示要恪守国际法的自由开放海洋航行路线,将持续在安全与国防议题上开拓合作。决议呼吁27个成员国与印太地区的伙伴一起解决这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决议没有提到中国,欧盟的外交官们也强调,决议并非针对中国。不过,欧盟印太战略中的许多方面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类似,尤其在自由航行、安全和贸易多元化等方面。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国际关系教授哈什·庞特(Harsh Pant)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欧盟之所以要推出印太战略,是因为欧盟必须对印太地区日益改变的现状作出回应。他说:“每一个谈论印太地区的人都必须谈到中国, 这是现实。”

法国、德国和荷兰在此之前已经制定了深化与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关系的方案。

除了与西欧国家的关系转冷之外,中国拉拢中东欧国家的努力也受挫。2月9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举行视频峰会。尽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亲自出席会议,但是,立陶宛、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与罗马尼亚的国家领导人决定回绝中国的邀请,派遣较低级官员与会。

有关世界对中国的抵制,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卢克·帕蒂(Luke Patey)专门写了一本书《中国如何失败、世界顶回中国的全球野心》。他最近在这本书的发布会上说,“我认为其他主要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意识到在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方面与中国接触确实带来利益,但是,同时也会威胁一个国家长期的竞争力,甚至他们的外交和国防政策的自主权”。

(美国之音记者杰西对本文也有贡献。)

▲亚洲新闻5月6日报道:欧盟:停止投资协议并限制中国国有企业


批准该协议的政治条件尚不成熟。建议立法阻止获政府补贴的外国企业并购欧盟企业。欧盟希望在关键领域,减少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等待中国和对此支持的欧洲各国政府的回应。

布鲁塞尔(亚洲新闻)- 投资协议获批暂无望;建议立法阻止获政府补贴的外国企业并购欧盟企业;审查工业战略,以减少关键部门对于进口的依赖。从前天到昨天,欧盟向中国发出了三个明确的信号。

在三月份,欧盟选择对侵犯新疆人权行为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后,欧盟与北京之间的关系突然变得紧张。亚洲巨人针对欧洲议会议员、学者和相关机构,采取了同样的方式来回应。

正如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所解释的那样,目前批准与中国的投资协议,缺乏政治条件。在德国和法国的倡议下,双方于去年12月30日在原则上达成协议。但是,该协议遭到欧盟议会大多数成员的反对。在北京宣布反制裁之后,欧盟议会议员的抵制情绪持续增强。

协议草案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对中国政府对于企业的补贴。据欧盟称,这实际上损害了欧洲公司,改变了市场。建议立法,欧洲有关部门决定单方面解决此事。将来,欧盟委员会将能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对那些获得国家补助超过五千万欧亚的企业进行阻拦,不允许其投资利润超过5亿欧元的欧洲公司。这一系列举措,其真正目标是针对中国的国有巨头。

欧盟将枪口还瞄准了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特别是稀土)和医药产品。在这两个行业中,欧盟不得不进口34种产品:其中一半来自中国。新的产业政策旨在减少这种依赖性。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告诉《亚洲新闻》:“这一切都归为平等竞争的需要,只是这次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他认为,新立法具有良好的要素,特别是只有欧盟委员会才能对其实施。伍德克认为,欧盟制定的文件将不会是贸易保护主义:“这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外投资者过多的受到国家干预,因此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同样也是为了防止因公共补贴而产生不公平竞争”。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投资协议对中国而言,在政治价值的价值大于经济(削弱欧洲与美国的联系),但是,对中国在欧洲的国有企业加以限制,可能会导致新的报复措施。无论是否严格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欧盟如何应用新规则。

剩下来的是各个成员国的因素。因为,这一切都需要它们的合作,使欧盟当局能够对中国的业务进行检查。像匈牙利这样亲北京的政府,可以所采取的措施会有所不同。上个月,布达佩斯已经阻止了联合谴责宣言和对镇压香港民主运动所采取的制裁措施: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匈牙利的这项工作如今仍在继续。

▲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6日报道:中欧关系:欧盟暂缓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曾被誉为“历史性投资协定”

欧盟(EU)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显紧张。周二(5月5日),历经7年于2020年底谈判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面临触礁,欧盟当天表示将“暂缓”将此协定交付欧洲议会审批,引起国际关注。

不过,欧盟强调暂缓并不代表“中止”协议。

欧盟同时表示,将提出新法案,防堵中资并购或参与招标饱受新冠疫情打击的欧洲企业。

外界分析,中欧关系急转直下主要来自新疆人权议题。今年3月,欧盟宣布就该议题制裁中国官员。北京随后宣布制裁10名欧洲议员、学者及4个实体,双方关系越显紧绷。

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就欧盟的这一举动做出官方回应,但各界评估北京有可能采取强烈反制。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教授冯仲平向香港《明报》分析,北京与欧盟并未放弃协定,未来双方都需适应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局面,“有合作就不会脱钩”。“只是说现在政治气氛不太好,先等一等不要着急,下一步取决于双方如何互动。”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什么?

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和欧盟领导人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晤,中欧共同宣布完成了投资协定谈判。

根据法新社,欧盟执行副主席东布洛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在周二接受采访时称:“欧盟委员会已暂停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相关的政治延伸活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中国也反击并制裁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在内的相关人士。目前环境无益于批准该协定。”

东布洛夫斯基又说,未来该协议的前景要看双方关系如何演变。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磋商过程长达7年,并经过35轮谈判。简单来说,该协议旨在放宽对在中国经营欧企的限制,譬如要求欧企须与中方企业合作营运,需分享技术等,同时争取扩大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领域,包括电动车,金融及医疗行业等。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还希望中国降低对欧洲投资的严格规定,至少逐渐达到欧洲市场对中国资金开放的水平。此外,中国被要求承诺遵守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关于强迫劳动之规定。

根据资料,2020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不过,位于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的智库布鲁盖尔中心(Bruegel)研究员艾西亚(Alicia García-Herrero)分析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旨在代替25项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根本上是为了减少欧洲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艾西亚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显示出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或竞逐关系。因为,欧盟似已意识到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比,欧盟的政治影响力仍不足。欧盟因此引入“战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策略,希望证明在不倚赖美国这盟友的情况下,亦能决定自身在世界的地位。而这“显然和当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时,美国与欧盟关系恶化有关。”

德国未来动作值得关注

事实上,许多分析都指出,多年来,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主导者,该协定对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十分关键。

今年九月将离职的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亦一直将该协定视为其离任前的最核心经济协议。

政治评论家克鲁斯(Andreas Kluth)在彭博社专栏称,就欧盟来说,与其具体签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不如将该协定置于悬而未决的情况,反而能维持与中国更大的谈判空间。他认为,德国与欧洲须明白,当下的问题是欧洲与中国在价值观上的冲突,而“欧洲无法假装中立下去”。

无论赞同或反对这一举动,如今协定已经宣布暂缓。一向强调要与欧盟修复关系的美国,如何回应欧盟此次行动,以及主导该协定的德国未来与中国及美国的互动如何,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6日援引法国世界报:欧盟 “暂停 ”与中国的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政治大环境是 “不利的”,因此决定暂停与中国的投资协议。法国世界报进行了专稿报道,以下是文章详细内容。

欧盟委员会(EC)执行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周二(5月4日)以他自己方式,有些简洁地宣布暂停中国和欧盟(EU)之间的投资协议。他向法新社解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和中国的反制裁,包括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制裁,环境不利于批准该协议”。在继续之前,他还说“暂时(……)我们暂停了欧盟委员会方面的一些政治外联工作。”

经过七年的谈判,欧盟和北京之间的投资协议于2020年12月30日匆匆通过。在新疆维吾尔人被强迫劳动和对香港的镇压之间,地缘政治的版图已经很是复杂。可德国总理默克尔热衷在这个问题上取得进展,因为在2020年底之前,柏林担任欧盟理事会的轮值主席,在这个健康危机和英国脱欧的时代,德国工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机会。

投资协议文本涉及各个领域,并规定根据具体情况,中国可以或多或少地取消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如建立合资企业或转让技术的义务。协议还规定,中国的国有集团公司应以非歧视的方式对待欧洲公司,向它们提供有偿服务。然而,有关这一问题的专家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落实这些承诺的机制基本上是不够的。此外,对于保护投资和解决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的争端没有任何规定,这个问题是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另一个谈判的主题。

敌意和怀疑态度

四个月前欧盟和中国的协议达成时,就已经很明显了,协议的批准不会是水到渠成的。至于欧盟成员国,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征求了它们的意见,但面对时不时不情愿的公众舆论,他们还必须能够接受结果。其中一些国家,如荷兰、奥地利、意大利和匈牙利,对协议涉及的真正范围表示保留,而其他国家则担心结论会向拜登政府发出错误的信号,布鲁塞尔希望与拜登政府重新启动跨大西洋关系。

至于欧洲议会的议员,他们远远没有觉得协议的目是理所当然。除了德国的欧洲议员和欧洲议会中保守派团体——欧洲人民党外,对投资协议的反应,从环保主义者或是激进左派代表的公然敌视到彻底的怀疑不等。甚至在传统上赞成这类协议的 “新欧洲 ”的自由派中也是如此。即使是来自执政的总统多数派的法国议员也没有被说服。

近几个星期以来,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加剧。3月22日,欧盟对四名侵犯维吾尔人权利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禁止签证的签发和资产冻结。北京方面对四个欧洲实体和十名欧洲官员进行了报复性制裁,除禁止进入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还被禁止与中国做生意。法国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鲁克斯曼(Rapha?l Glucksmann)和德国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主席莱因哈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榜上有名。欧盟理事会的政治和安全委员会以及欧洲议会的人权小组委员会也是如此。

协议 “可能已经死亡”

格鲁克斯曼议员对欧盟暂停投资协议感到满意,他说:“议会本应在两星期内就冻结协议进行投票。我们感觉将赢得这一票”。在周二(5月4日)晚间的一条推文中,他还提到是 “巨大的胜利”,他说:“欧盟委员会正在发挥领导作用”。从一开始就反对协议的欧洲议会绿党团体主席菲利普-朗贝尔(Philippe Lamberts)认为:“在制裁之前,协议的处境就已经很糟糕了,它有可能已经寿终正寝”。

欧盟委员会方面反驳了这种说法,解释只是一种简单的延迟。东布罗夫斯基斯周二(5月4日)说,欧盟和中国之间的 “关系总是不对称的”,“这项协议将帮助我们解决这种不对称性。”

欧盟27国目前正在讨论修订欧盟的贸易政策,以便在欧洲绿色协议的时代,更好地考虑到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对此,一位外交官解释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成员国希望在结论中增加一句话,这句话基本上是说,不能对贸易政策提出一切要求”。争论还没有结束。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7日报道:欧盟官员首说欧中投资协定不算协定更像是意向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布勒东说,欧盟与中国谈判多年的全面投资协定,与其说是协定,不如说是「意向」,且化为现实之前可能还要一段很长时间。欧盟执委会掌理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欧中全面投资协定历时7年才完成谈判,尚待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执委会稍早承认,由于近期北京与布鲁塞尔彼此实施报复性制裁,不得不中止争取批准这项协定的行动。

欧中投资协定不算协定,更像是意向。这是欧盟执委布勒东(Thierry Breton)周四的新的诠释。据法新社报道称,法国人布勒东对美国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表示:「我很诚实地说,这项协定不完全是一项协定。」布勒东曾任法国财政部长,现为欧盟执委,负责内部市场事务。他说:「最终…这是一个意向…仅此而已。」据布勒东指出,「所以我认为,当这个意向转为现实,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项协定的谈判在去年12月底、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届满前的最后时刻完成,令许多人深感意外。布勒东提到,完成谈判的时间点,正好也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前任总统特朗普和继任者拜登的政权交接过渡期。

法新社报道称,欧盟执委会掌理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欧中全面投资协定历时7年才完成谈判,尚待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执委会稍早承认,由于近期北京与布鲁塞尔彼此实施报复性制裁,不得不中止争取批准这项协定的行动。欧盟3月以中国镇压维吾尔穆斯林少数族群为由,出手制裁4名中共及新疆官员,双方争端突然恶化。北京随即报复,对欧洲政治人物和学者施以惩罚性措施,包括重要的欧洲议会议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8日报道:欧盟驻中国大使承认双边关系和意见分歧日益增加

欧洲联盟驻中国大使郁白7日对欧中关系表达最新看法,他说,欧中虽加强对话,也完成投资谈判,但很遗憾双边关系和意见分歧日益增加,盼中国尊重欧盟,不回避对多项议题的关切。稍早的报道称郁白表示,欧盟并没有寻求升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投资协定的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据中央社今天自布鲁塞尔报道称,根据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发布讯息,欧洲联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5月7日在欧洲日活动时,当着欧盟、各国来宾及中国官员面前表达对欧中关系看法。据郁白表示,欧盟及中国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风暴中进行接触,包括举行多次欧中领导人峰会、在环境与气候及数位领域建立高层级对话、签署地理标志协定,并完成长达7年的全面投资协定谈判。但他强调,令人遗憾的是,欧中关系即使在这前所未有的情势下,仍不足以克服基本价值观日益增加的意见分歧。

郁白说欧盟政策没有改变,仍致力与中国合作重新平衡双边经济关系、应对全球挑战和区域安全问题;但欧盟对中国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议题有所关切,将继续透过适当管道和行动提出并处理这些问题。展望未来,他呼吁中国能更了解欧盟的立场,创造双方所需要的政治空间推动共同目标,“同时相互尊重,不回避我们的关切”。他表示,欧洲联盟并不软弱,但也不高估自己且对地缘政治现状有务实看法;欧洲人充满希望和雄心去面对一个更安全、更平等的世界。

据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欧中美关系出现竞合,欧盟欲与美国重修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在人权等议题与中国加大对抗。当欧洲联盟3月以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受迫害为由,制裁4名中国官员,中国随即对欧洲政界人士、学者和研究机构实施报复性制裁,引起欧洲政坛愤怒,政治关系降温。

中央社说,欧盟执委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4日表示,针对欧中全面投资协定,“我们目前在某种意义上已中止政治接触”。欧洲联盟执行委员布勒东(Thierry Breton)6日进一步表示,欧盟与中国谈判多年的全面投资协定,与其说是协定,不如说是“意向”,且化为现实之前可能还要一段很长时间。

▲美国之音(VOA)5月9日报道:欧盟驻中国大使:不寻求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正与中国合作为投资协定创造“政治空间”

欧盟驻北京大使星期五(5月7日)表示,欧盟并不寻求升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投资协议陷入停滞的情况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令人紧张。

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发表声明,对中国在新疆侵犯人权进行制裁或谴责。其中,欧盟今年3月宣布对中国新疆官员实施制裁,这是1989年“六四天安门镇压”事件以来欧盟首次对中国的重大制裁行动。

北京否认在新疆侵犯人权,将10名欧洲议员、学者及4个实体列入反制名单。随着双边关系变得紧张,欧盟与中国历经7年才在2020年底谈判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面临触礁。欧盟5月5日表示,将“暂缓”将此协定交付欧洲议会审批。欧盟承认,在议员们受到制裁的情况下,投资协定很难获得欧洲议会的支持。欧盟同时强调,“暂缓”并不代表“中止”协议。

路透社报道,欧盟大使郁白( Nicolas Chapuis )星期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寻求……局势升级,但也没有什么能阻止欧盟说出它想说的话”。

谈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时,郁白对记者表示,这项协定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他补充说:欧盟“仍在与(中国)商务部密切合作”,为协定获得批准创造“政治空间”。

欧洲联盟驻中国代表团星期五举办“欧洲日”招待会。郁白大使首先讲话。他说,在去年大流行病的风暴中,“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二,欧盟和中国,证实了他们有能力进行富有成效的接触”。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出席并讲话,他希望欧盟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他表示,双方应推动投资协议早日实施。

1950年5月9日,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建议创建统一的欧洲,启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设立“欧洲日”是为了纪念舒曼的这一历史性倡议。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中欧关系恶化 欧盟搁置欧中投资协议

欧盟官员们4日表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外交争执已经危及一项重要的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告诉法新社,该协议被搁置尚未批准。

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暂停欧盟委员会与该协议相关的政治宣传活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和中国的反制裁,这当中包括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制裁,显示环境不利于批准该协议。”

3月22日,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联手,就中共政权侵犯新疆维吾尔人权问题,对中共官员和实体实施制裁。中共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对欧洲10名个人包括欧洲议员、学者和4个实体制裁,其中包括要对中欧投资协定投票的欧洲议员。中共的做法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引发至少8个欧洲国家召集中国驻所在国的大使。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对法新社说,批准协议的努力“实际上将取决于更广泛的欧洲-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在北京宣布对欧盟多位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后,欧洲议会的多位政治家表示,一定要否决《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让其“胎死腹中”。

除此之外,欧盟也在采取行动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路透社的报道说,欧盟这个星期将公布的工业行动计划旨在减少六个战略领域对中国和其他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包括原材料、原料药、半导体、电池、氢能以及云计算等领先技术。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4日报道:欧委会:欧盟暂停敲定欧中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周二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环境“不利于”批准2020年底达成的欧中投资协议。欧盟已暂停敲定欧中投资协定的努力。

法新社消息,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对欧盟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实施反制裁,很明显,当前形势不利于欧洲议会讨论批准欧中投资协议”。他说,“我们已经停止了欧盟委员会的政治外联活动。”

欧委会副主席还表示:“我们不能忽视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广泛关系的背景。”

在经历了多年僵局之后,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底与北京达成欧中投资协议。但欧盟此后对中国实施制裁,指控中国在新疆地区侵犯人权,这是自六四事件以来欧盟首次对华实施制裁。作为报复,北京对欧洲议会议员以及学者和德国智囊机构MERICS实施了反制裁。

欧盟与中国达成的欧中投资协议还需欧洲议会和欧盟27个成员国批准。

欧委会副主席认为,要批准协定将视乎欧中关系如何发展。

欧盟委员会周三将提议,对受到国家支持压制欧洲企业的外国公司展开调查,此举被视为特别针对北京采取的立法行动。

另外,中欧关系日益紧张,欧盟预计在本周公布的工业行动计划中,在原材料、半导体、电池、云计算等6个战略领域,减少对中国及其他外国供应商的依赖。

据《路透社》获得的一份草案,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暴露了欧洲供应链的脆弱性,欧盟委员会决定针对6个战略领域进行审查,包括原材料、半导体、电池、氢能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这份长达19页的文件指出,欧盟将尽可能依靠不同的贸易伙伴实现供需多样化,但也会在必要时进行储备和自主行动。而该份文件也披露另一个减少进口依赖的战略,即欧盟国家将在云计算、氢能、低碳工业、制药和先进半导体等“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IPCEI)扩大投资,包括允许欧盟各国政府根据较为宽松的国家援助规则注入资金,以及允许企业从上游设计到下游生产共同合作。

文件还指出,欧盟还需要带头制定电池、氢能、海上风电、安全化学品、网络安全和太空数据的标准,以确保欧盟工业具竞争力及弹性。

▲德国之声(DW)5月5日报道:默克尔计划受挫 欧盟搁置欧中投资协议

继欧盟议会之后,欧盟委员会也拒绝就与中国的投资协定开展进一步工作,并要求中方首先必须放弃制裁。欧盟宣布相关决定后,始终力挺欧中投资协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迅速表态,重申该份协议的重要性。

(德国之声中文网)就欧盟与中国投资协议,欧盟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宣布,“该协议已被我们放在冰箱里,将在那里待一段时间。”

必须批准与中国这一交易的欧洲议会的主要党团上周已决定,只要中国维持对一些欧盟议员的制裁,就不处理这一“全面投资协议”(CAI)。

欧委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本周二(5月4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该协议 “将以某种方式被搁置”。他说,贸易政策不能同中方的制裁相分离。自3月以来,因批评中国的人权记录和对其维吾尔少数民族的镇压,欧盟议会遭到北京打击。“ 德国绿党议员毕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今天表示,”东布罗夫斯基先生其实并没有说什么新东西,但他此前从未说得这么清楚过。“

毕蒂科菲尔本人也受到中国入境制裁。作为欧盟议会中国工作小组负责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党专政的批评。正在伦敦出席七国集团外长会议的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 )就搁置欧中协议一事表示,“我认为这是布鲁塞尔的一个强硬反应”。

批评增加

在美国及七个最重要工业国集团(G7)对北京发出更强硬表态后,欧盟也强化了自己的立场。

对投资协议草案的批评始于今年年初。根据许多议员的说法,它没有为欧洲公司提供足够的利益和法律确定性,而中国也未做出任何重大让步。

欧盟议会贸易问题专家朗格指出,“该协议是强行通过的”。在2020除夕将至前,因默克尔总理急于求成,在法国帮助下,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宣布与中国就该协议达成了政治协议。绿党议员毕蒂科菲尔表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德国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公司,特别是汽车行业,将能从投资协议中受益。另一方面,较小的欧盟成员国们对该条约并无多少兴趣。

原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前与中方就条约的具体文本进行谈判,然后交由各欧盟成员国批准,最终进入欧盟议会批准程序。现在,此时间表将不可能实现。欧盟议会基督教民主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加勒(Michael Gahler)如此评估目前局势:“无明显缓和”,就不会有任何进展。他也受到北京的制裁。

三种说法:伙伴、竞争者、对手

欧盟去年已经决定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中国。作为气候政策和贸易问题的合作伙伴,作为未来技术和数据技术全球市场的竞争者,以及作为政治制度和人权方面的对手。这就是负责工业政策和内部市场的欧盟委员(Thierry Breton)布雷顿和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试图用一套新的经济政策来支撑的战略。

默克尔回应重申协议重要性

欧盟宣布相关决定后,始终力挺欧中投资协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迅速表态,重申该份协议的重要性。默克尔表示,尽管目前要批准协议必然面临种种困难,但这份协议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承诺”。欧中协商确定的规则中包括平等的市场准入资格,保障劳动条件以及特定地区产品的标识都是积极方面。

她在参与联邦议院联盟党党团关于跨大西洋关系的网络会议时表示,在讨论欧中投资协定时应该将更为广泛的问题纳入考量。欧盟在中国问题上的利益具有多样性,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必须纳入多边体系之中。“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世贸组织的问题,我们都无法在没有中国的合作,或与中国对抗的情况下解决。”默克尔同时表示,“另一方面针对中国人权状况当然有相当多值得批评之处”,并以新疆和香港问题为例。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不但要考虑人权和法治,也要考虑良好的经济合作和开放市场。

▲美国之音(VOA)5月5日报道:欧盟贸易主管:推动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努力已经暂停

欧盟官员说,欧盟委员会暂停了推动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努力。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星期二(5月4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我们如今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暂停了…来自欧洲委员会这边的政治外展活动。”

他说:“很明显,鉴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实施反制裁包括针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反制裁,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批准协定。”

他还对法新社说,批准协议的努力“实际上将取决于更广泛的欧洲-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去年12月末,在德国的最后推动下,欧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项有待欧洲议会批准的协定受到美国反对,在欧洲也引起批评。

前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负责欧盟委员会推动让欧洲议会批准该协议的努力,一些关键的欧洲议会成员之前已经对这项协定表示了反对。

今年3月,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联手,因为新疆践踏人权问题而制裁了中国官员。中国随后对欧盟政界人士、学者和研究机构实施了反制裁。

(本文依据了法新社的报道。)

▲德国之声(DW)5月5日报道:欧中关系恶化 投资协议批准暂无望

欧盟与中国即将达成的长期投资协议正面临重大障碍。欧盟经济官员告诉法新社,外交紧张局势使该协议通过的条件变得 “不利”。

根据该协定内容,其将为欧洲公司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促进中国在欧洲的投资。

(德国之声中文网) 欧盟官员们4日表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外交争执已经危及一项重要的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告诉法新社,该协议被搁置尚未批准。

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暂停欧盟委员会与该协议相关的政治宣传活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和中国的反制裁,这当中包括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制裁,显示环境不利于批准该协议。”

欧盟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告诉德国之声,批准程序还没有开始,还需要进行法律审查。该发言人说,批准程序现在实际上已经暂停了,因为协议“不能与更广泛的欧盟-中国关系的演变动态脱钩”。该发言人补充道,中国的制裁是不可接受也令人遗憾的。

欧中协议内容

经过7七年的谈判后,布鲁塞尔和北京在2020年12月正式签署了一项新的投资协议,旨在保证在彼此的市场上有一个稳定的贸易和投资条件框架。

协议正式生效前仍然必须得到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但在这个过程中面临强烈反对。根据该协定内容,其将为欧洲公司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促进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此外,该协议还制定了公平竞争规则,防止国家援助削弱竞争,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条款。

今年3月,欧盟因中国迫害新疆维吾尔人与其他少数民族而对其实施制裁。这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欧盟首次对中国进行人权制裁。北京立即做出回应,宣布对欧洲议会成员和其他人士进行反制裁。近几个月来,各界对这项投资协议提出了质疑,专家和人权倡导者呼吁欧盟放弃这项交易。

(法新社、德新社)

▲美国之音(VOA)5月6日报道:世界“顶回”中国(1): 欧洲对中国期待的幻灭

华盛顿 —从美国到欧洲,乃至亚洲和澳大利亚,中国不断挑战国际秩序的行为正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反对和抵制。

七国集团(G7)外长星期三(2021年5月5日)在伦敦呼吁中国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并谴责发生在新疆和西藏的“侵犯和践踏人权”行为以及中国“任意、胁迫性的经济政策”;星期二,欧盟贸易官员表示,将暂停批准中欧投资协议的工作;也是在星期二,印度发布参与5G试验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名单,华为和中兴不在其列;更早前一天,澳大利亚说正在审查一家中国公司对达尔文港有争议的租约。

分析人士说,欧洲国家不再“天真”,已经缓慢地意识到中国的威胁,尤其是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威胁。对欧洲来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保障欧洲繁荣和安全的工具。

“七国集团”外长一致谴责中国,德、意、法日趋强硬

七国集团外长们星期三在举行了两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议后呼吁中国“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G7外长在伦敦聚会(美联社2021年5月5日)

外长们在会晤后的联合声明中说:“我们呼吁中国依据其国际和国内法所规定的义务,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中国是七国集团外长们会晤的主要议题之一。彭博通讯社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外交官员的话说,七国官员星期二用了大约90分钟的时间讨论了中国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经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按其意愿行事的行为。

星期三,外长们考虑美国提出的一项应对白宫认为的中国经济胁迫行为的提议。报道援引另一位外交官说, 美国希望建立一个七国集团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参与的协商机制,以确保对中国的举动作出协调一致的反应,并以此增加七国家团的韧性。

此次七国外长会议正值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对中国的政策逐渐强硬,日趋接近美国的对华立场之际。拜登政府视中国为美国的最大挑战。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中国政府对内越来越压制,对外越来越咄咄逼人,而美国必须挺身捍卫基于秩序的国际规则。

今年2月,意大利新政府上台后,对中国的政策也越来越强硬。意大利政府4月阻止了中国收购一家意大利半导体公司。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在半导体、汽车、钢铁产业等领域,对中国的收购筑起了“篱笆和城墙”。

德国外长马斯3月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反制中国和俄罗斯。他说,国际局势的变化让西方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平等的竞争环境不复存在,并且正在走向对抗。媒体预测,默克尔9月份卸任后,她的继任者很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

中国与法国的关系也有些紧张。今年3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指责一名法国研究人员是“小流氓”和“喷子”,原因是他批评中国对台湾的政策。北京的作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被召见。

欧洲在觉醒

法国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雷高(Nicolas Regaud)星期三在美国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举办的一场有关欧美如何共同应对中国的研讨会上说,欧洲人意识到中国的威胁不只是局限在亚太地区,也侵蚀到了欧洲大陆。他说,欧洲国家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方面,与拜登政府利益趋同。

他说:“欧洲的政治架构非常独特,在很多方面都很脆弱,同时面临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多边主义和国际制度是保障欧洲安全和繁荣的根本工具,是欧洲保持经济、科技、创新以及军事的力量的驱动力。欧洲不是封建邦国,也不是帝国,它象征着法制。”

拜登总统自竞选之日起就表示,将把多边主义和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置于自己外交政策的中心。这与前总统特朗普被视为单打独斗的方式不同。雷高说,特朗普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欧洲与美国在过去四年当中的分歧。

欧洲对中国的警惕并非刚刚开始。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文件在承认中国是合作伙伴的同时,首次称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法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随后分别加强了对外资(中国)投资并购的审查。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欧洲公司因为股票下跌,沦为收购的目标。欧洲各国官员更是加大了对资产的保护力度。

法国军事学院的雷高说,对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大国来说,除了担心中国在欧洲大陆的做法之外,中国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做法,例如,用非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尊重协议,违背自由航行原则的做法则直接影响着他们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英国、法国、德国近期先后宣布派舰艇通过南中国海,行使航行自由的权力。

欧盟暂停批准中欧投资协议的工作

欧盟最近对中国最大的顶回动作可能是暂停批准中欧投资协议的工作。去年12月底,在德国的最后推动下,欧盟与中国赶在拜登政府上台前签署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协定的签署被中国视为突破美国围堵的重要外交胜利。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星期二(5月4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我们如今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暂停了…来自欧洲委员会这边的政治外展活动。”

他说:“很明显,鉴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而中国实施反制裁包括针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反制裁,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批准协定。”

3月22日,欧盟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联手,就中共政权侵犯新疆维吾尔人权问题,对中共官员和实体实施制裁。中共迅速作出回应,宣布对欧洲10名个人包括欧洲议员、学者和4个实体制裁,其中包括要对中欧投资协定投票的欧洲议员。中共的做法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引发至少8个欧洲国家召集中国驻所在国的大使。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对法新社说,批准协议的努力“实际上将取决于更广泛的欧洲-中国关系将如何演变”。

在北京宣布对欧盟多位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后,欧洲议会的多位政治家表示,一定要否决《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让其“胎死腹中”。

除此之外,欧盟也在采取行动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路透社的报道说,欧盟这个星期将公布的工业行动计划旨在减少六个战略领域对中国和其他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包括原材料、原料药、半导体、电池、氢能以及云计算等领先技术。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托尔斯滕·贝纳(Thorsten Benner)曾告诉美国之音,如果继续与中国加大商业合作将发出错误的信号,证明人权和国际法对欧盟不重要。

他说:“北京在欧盟关注的关键问题上没有做出足够的改变,北京又一再被证明是一个不断侵犯人权和国际法的国家。”

欧洲的印太战略

除此之外,欧盟还决定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4月19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印太地区合作战略决议》,目的是在区域动荡之际,确保“区域稳定、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决议说,欧盟寻求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公平的竞争场地,开放公平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强抵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决议还表示要恪守国际法的自由开放海洋航行路线,将持续在安全与国防议题上开拓合作。决议呼吁27个成员国与印太地区的伙伴一起解决这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决议没有提到中国,欧盟的外交官们也强调,决议并非针对中国。不过,欧盟印太战略中的许多方面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策类似,尤其在自由航行、安全和贸易多元化等方面。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国际关系教授哈什·庞特(Harsh Pant)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欧盟之所以要推出印太战略,是因为欧盟必须对印太地区日益改变的现状作出回应。他说:“每一个谈论印太地区的人都必须谈到中国, 这是现实。”

法国、德国和荷兰在此之前已经制定了深化与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关系的方案。

除了与西欧国家的关系转冷之外,中国拉拢中东欧国家的努力也受挫。2月9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举行视频峰会。尽管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亲自出席会议,但是,立陶宛、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与罗马尼亚的国家领导人决定回绝中国的邀请,派遣较低级官员与会。

有关世界对中国的抵制,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卢克·帕蒂(Luke Patey)专门写了一本书《中国如何失败、世界顶回中国的全球野心》。他最近在这本书的发布会上说,“我认为其他主要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意识到在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方面与中国接触确实带来利益,但是,同时也会威胁一个国家长期的竞争力,甚至他们的外交和国防政策的自主权”。

(美国之音记者杰西对本文也有贡献。)

▲亚洲新闻5月6日报道:欧盟:停止投资协议并限制中国国有企业


批准该协议的政治条件尚不成熟。建议立法阻止获政府补贴的外国企业并购欧盟企业。欧盟希望在关键领域,减少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等待中国和对此支持的欧洲各国政府的回应。

布鲁塞尔(亚洲新闻)- 投资协议获批暂无望;建议立法阻止获政府补贴的外国企业并购欧盟企业;审查工业战略,以减少关键部门对于进口的依赖。从前天到昨天,欧盟向中国发出了三个明确的信号。

在三月份,欧盟选择对侵犯新疆人权行为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后,欧盟与北京之间的关系突然变得紧张。亚洲巨人针对欧洲议会议员、学者和相关机构,采取了同样的方式来回应。

正如欧盟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洛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所解释的那样,目前批准与中国的投资协议,缺乏政治条件。在德国和法国的倡议下,双方于去年12月30日在原则上达成协议。但是,该协议遭到欧盟议会大多数成员的反对。在北京宣布反制裁之后,欧盟议会议员的抵制情绪持续增强。

协议草案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对中国政府对于企业的补贴。据欧盟称,这实际上损害了欧洲公司,改变了市场。建议立法,欧洲有关部门决定单方面解决此事。将来,欧盟委员会将能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对那些获得国家补助超过五千万欧亚的企业进行阻拦,不允许其投资利润超过5亿欧元的欧洲公司。这一系列举措,其真正目标是针对中国的国有巨头。

欧盟将枪口还瞄准了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特别是稀土)和医药产品。在这两个行业中,欧盟不得不进口34种产品:其中一半来自中国。新的产业政策旨在减少这种依赖性。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告诉《亚洲新闻》:“这一切都归为平等竞争的需要,只是这次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他认为,新立法具有良好的要素,特别是只有欧盟委员会才能对其实施。伍德克认为,欧盟制定的文件将不会是贸易保护主义:“这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外投资者过多的受到国家干预,因此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同样也是为了防止因公共补贴而产生不公平竞争”。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投资协议对中国而言,在政治价值的价值大于经济(削弱欧洲与美国的联系),但是,对中国在欧洲的国有企业加以限制,可能会导致新的报复措施。无论是否严格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欧盟如何应用新规则。

剩下来的是各个成员国的因素。因为,这一切都需要它们的合作,使欧盟当局能够对中国的业务进行检查。像匈牙利这样亲北京的政府,可以所采取的措施会有所不同。上个月,布达佩斯已经阻止了联合谴责宣言和对镇压香港民主运动所采取的制裁措施: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匈牙利的这项工作如今仍在继续。

▲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6日报道:中欧关系:欧盟暂缓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曾被誉为“历史性投资协定”

欧盟(EU)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显紧张。周二(5月5日),历经7年于2020年底谈判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面临触礁,欧盟当天表示将“暂缓”将此协定交付欧洲议会审批,引起国际关注。

不过,欧盟强调暂缓并不代表“中止”协议。

欧盟同时表示,将提出新法案,防堵中资并购或参与招标饱受新冠疫情打击的欧洲企业。

外界分析,中欧关系急转直下主要来自新疆人权议题。今年3月,欧盟宣布就该议题制裁中国官员。北京随后宣布制裁10名欧洲议员、学者及4个实体,双方关系越显紧绷。

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就欧盟的这一举动做出官方回应,但各界评估北京有可能采取强烈反制。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教授冯仲平向香港《明报》分析,北京与欧盟并未放弃协定,未来双方都需适应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局面,“有合作就不会脱钩”。“只是说现在政治气氛不太好,先等一等不要着急,下一步取决于双方如何互动。”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什么?

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和欧盟领导人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晤,中欧共同宣布完成了投资协定谈判。

根据法新社,欧盟执行副主席东布洛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在周二接受采访时称:“欧盟委员会已暂停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相关的政治延伸活动。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实施制裁,中国也反击并制裁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在内的相关人士。目前环境无益于批准该协定。”

东布洛夫斯基又说,未来该协议的前景要看双方关系如何演变。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磋商过程长达7年,并经过35轮谈判。简单来说,该协议旨在放宽对在中国经营欧企的限制,譬如要求欧企须与中方企业合作营运,需分享技术等,同时争取扩大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领域,包括电动车,金融及医疗行业等。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还希望中国降低对欧洲投资的严格规定,至少逐渐达到欧洲市场对中国资金开放的水平。此外,中国被要求承诺遵守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关于强迫劳动之规定。

根据资料,2020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不过,位于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的智库布鲁盖尔中心(Bruegel)研究员艾西亚(Alicia García-Herrero)分析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旨在代替25项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根本上是为了减少欧洲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艾西亚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显示出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或竞逐关系。因为,欧盟似已意识到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比,欧盟的政治影响力仍不足。欧盟因此引入“战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策略,希望证明在不倚赖美国这盟友的情况下,亦能决定自身在世界的地位。而这“显然和当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时,美国与欧盟关系恶化有关。”

德国未来动作值得关注

事实上,许多分析都指出,多年来,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主导者,该协定对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十分关键。

今年九月将离职的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亦一直将该协定视为其离任前的最核心经济协议。

政治评论家克鲁斯(Andreas Kluth)在彭博社专栏称,就欧盟来说,与其具体签订《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不如将该协定置于悬而未决的情况,反而能维持与中国更大的谈判空间。他认为,德国与欧洲须明白,当下的问题是欧洲与中国在价值观上的冲突,而“欧洲无法假装中立下去”。

无论赞同或反对这一举动,如今协定已经宣布暂缓。一向强调要与欧盟修复关系的美国,如何回应欧盟此次行动,以及主导该协定的德国未来与中国及美国的互动如何,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6日援引法国世界报:欧盟 “暂停 ”与中国的投资协议

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政治大环境是 “不利的”,因此决定暂停与中国的投资协议。法国世界报进行了专稿报道,以下是文章详细内容。

欧盟委员会(EC)执行副主席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周二(5月4日)以他自己方式,有些简洁地宣布暂停中国和欧盟(EU)之间的投资协议。他向法新社解释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和中国的反制裁,包括对欧洲议会成员的制裁,环境不利于批准该协议”。在继续之前,他还说“暂时(……)我们暂停了欧盟委员会方面的一些政治外联工作。”

经过七年的谈判,欧盟和北京之间的投资协议于2020年12月30日匆匆通过。在新疆维吾尔人被强迫劳动和对香港的镇压之间,地缘政治的版图已经很是复杂。可德国总理默克尔热衷在这个问题上取得进展,因为在2020年底之前,柏林担任欧盟理事会的轮值主席,在这个健康危机和英国脱欧的时代,德国工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机会。

投资协议文本涉及各个领域,并规定根据具体情况,中国可以或多或少地取消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如建立合资企业或转让技术的义务。协议还规定,中国的国有集团公司应以非歧视的方式对待欧洲公司,向它们提供有偿服务。然而,有关这一问题的专家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落实这些承诺的机制基本上是不够的。此外,对于保护投资和解决国家与投资者之间的争端没有任何规定,这个问题是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另一个谈判的主题。

敌意和怀疑态度

四个月前欧盟和中国的协议达成时,就已经很明显了,协议的批准不会是水到渠成的。至于欧盟成员国,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征求了它们的意见,但面对时不时不情愿的公众舆论,他们还必须能够接受结果。其中一些国家,如荷兰、奥地利、意大利和匈牙利,对协议涉及的真正范围表示保留,而其他国家则担心结论会向拜登政府发出错误的信号,布鲁塞尔希望与拜登政府重新启动跨大西洋关系。

至于欧洲议会的议员,他们远远没有觉得协议的目是理所当然。除了德国的欧洲议员和欧洲议会中保守派团体——欧洲人民党外,对投资协议的反应,从环保主义者或是激进左派代表的公然敌视到彻底的怀疑不等。甚至在传统上赞成这类协议的 “新欧洲 ”的自由派中也是如此。即使是来自执政的总统多数派的法国议员也没有被说服。

近几个星期以来,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加剧。3月22日,欧盟对四名侵犯维吾尔人权利的中国官员实施制裁,禁止签证的签发和资产冻结。北京方面对四个欧洲实体和十名欧洲官员进行了报复性制裁,除禁止进入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还被禁止与中国做生意。法国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鲁克斯曼(Rapha?l Glucksmann)和德国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主席莱因哈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榜上有名。欧盟理事会的政治和安全委员会以及欧洲议会的人权小组委员会也是如此。

协议 “可能已经死亡”

格鲁克斯曼议员对欧盟暂停投资协议感到满意,他说:“议会本应在两星期内就冻结协议进行投票。我们感觉将赢得这一票”。在周二(5月4日)晚间的一条推文中,他还提到是 “巨大的胜利”,他说:“欧盟委员会正在发挥领导作用”。从一开始就反对协议的欧洲议会绿党团体主席菲利普-朗贝尔(Philippe Lamberts)认为:“在制裁之前,协议的处境就已经很糟糕了,它有可能已经寿终正寝”。

欧盟委员会方面反驳了这种说法,解释只是一种简单的延迟。东布罗夫斯基斯周二(5月4日)说,欧盟和中国之间的 “关系总是不对称的”,“这项协议将帮助我们解决这种不对称性。”

欧盟27国目前正在讨论修订欧盟的贸易政策,以便在欧洲绿色协议的时代,更好地考虑到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对此,一位外交官解释说:“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成员国希望在结论中增加一句话,这句话基本上是说,不能对贸易政策提出一切要求”。争论还没有结束。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7日报道:欧盟官员首说欧中投资协定不算协定更像是意向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布勒东说,欧盟与中国谈判多年的全面投资协定,与其说是协定,不如说是「意向」,且化为现实之前可能还要一段很长时间。欧盟执委会掌理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欧中全面投资协定历时7年才完成谈判,尚待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执委会稍早承认,由于近期北京与布鲁塞尔彼此实施报复性制裁,不得不中止争取批准这项协定的行动。

欧中投资协定不算协定,更像是意向。这是欧盟执委布勒东(Thierry Breton)周四的新的诠释。据法新社报道称,法国人布勒东对美国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表示:「我很诚实地说,这项协定不完全是一项协定。」布勒东曾任法国财政部长,现为欧盟执委,负责内部市场事务。他说:「最终…这是一个意向…仅此而已。」据布勒东指出,「所以我认为,当这个意向转为现实,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项协定的谈判在去年12月底、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届满前的最后时刻完成,令许多人深感意外。布勒东提到,完成谈判的时间点,正好也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前任总统特朗普和继任者拜登的政权交接过渡期。

法新社报道称,欧盟执委会掌理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欧中全面投资协定历时7年才完成谈判,尚待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执委会稍早承认,由于近期北京与布鲁塞尔彼此实施报复性制裁,不得不中止争取批准这项协定的行动。欧盟3月以中国镇压维吾尔穆斯林少数族群为由,出手制裁4名中共及新疆官员,双方争端突然恶化。北京随即报复,对欧洲政治人物和学者施以惩罚性措施,包括重要的欧洲议会议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8日报道:欧盟驻中国大使承认双边关系和意见分歧日益增加

欧洲联盟驻中国大使郁白7日对欧中关系表达最新看法,他说,欧中虽加强对话,也完成投资谈判,但很遗憾双边关系和意见分歧日益增加,盼中国尊重欧盟,不回避对多项议题的关切。稍早的报道称郁白表示,欧盟并没有寻求升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投资协定的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据中央社今天自布鲁塞尔报道称,根据欧盟驻中国代表团发布讯息,欧洲联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5月7日在欧洲日活动时,当着欧盟、各国来宾及中国官员面前表达对欧中关系看法。据郁白表示,欧盟及中国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风暴中进行接触,包括举行多次欧中领导人峰会、在环境与气候及数位领域建立高层级对话、签署地理标志协定,并完成长达7年的全面投资协定谈判。但他强调,令人遗憾的是,欧中关系即使在这前所未有的情势下,仍不足以克服基本价值观日益增加的意见分歧。

郁白说欧盟政策没有改变,仍致力与中国合作重新平衡双边经济关系、应对全球挑战和区域安全问题;但欧盟对中国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议题有所关切,将继续透过适当管道和行动提出并处理这些问题。展望未来,他呼吁中国能更了解欧盟的立场,创造双方所需要的政治空间推动共同目标,“同时相互尊重,不回避我们的关切”。他表示,欧洲联盟并不软弱,但也不高估自己且对地缘政治现状有务实看法;欧洲人充满希望和雄心去面对一个更安全、更平等的世界。

据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欧中美关系出现竞合,欧盟欲与美国重修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在人权等议题与中国加大对抗。当欧洲联盟3月以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受迫害为由,制裁4名中国官员,中国随即对欧洲政界人士、学者和研究机构实施报复性制裁,引起欧洲政坛愤怒,政治关系降温。

中央社说,欧盟执委会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4日表示,针对欧中全面投资协定,“我们目前在某种意义上已中止政治接触”。欧洲联盟执行委员布勒东(Thierry Breton)6日进一步表示,欧盟与中国谈判多年的全面投资协定,与其说是协定,不如说是“意向”,且化为现实之前可能还要一段很长时间。

▲美国之音(VOA)5月9日报道:欧盟驻中国大使:不寻求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正与中国合作为投资协定创造“政治空间”

欧盟驻北京大使星期五(5月7日)表示,欧盟并不寻求升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投资协议陷入停滞的情况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令人紧张。

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发表声明,对中国在新疆侵犯人权进行制裁或谴责。其中,欧盟今年3月宣布对中国新疆官员实施制裁,这是1989年“六四天安门镇压”事件以来欧盟首次对中国的重大制裁行动。

北京否认在新疆侵犯人权,将10名欧洲议员、学者及4个实体列入反制名单。随着双边关系变得紧张,欧盟与中国历经7年才在2020年底谈判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面临触礁。欧盟5月5日表示,将“暂缓”将此协定交付欧洲议会审批。欧盟承认,在议员们受到制裁的情况下,投资协定很难获得欧洲议会的支持。欧盟同时强调,“暂缓”并不代表“中止”协议。

路透社报道,欧盟大使郁白( Nicolas Chapuis )星期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寻求……局势升级,但也没有什么能阻止欧盟说出它想说的话”。

谈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时,郁白对记者表示,这项协定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他补充说:欧盟“仍在与(中国)商务部密切合作”,为协定获得批准创造“政治空间”。

欧洲联盟驻中国代表团星期五举办“欧洲日”招待会。郁白大使首先讲话。他说,在去年大流行病的风暴中,“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二,欧盟和中国,证实了他们有能力进行富有成效的接触”。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出席并讲话,他希望欧盟能“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他表示,双方应推动投资协议早日实施。

1950年5月9日,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建议创建统一的欧洲,启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设立“欧洲日”是为了纪念舒曼的这一历史性倡议。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