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成国际弃儿,力挺还是切割?中国面临抉择时刻


中国时间 7:34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俄罗斯已成国际弃儿,力挺还是切割?中国面临抉择时刻


















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侵略的继续,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加强。对于上个月刚宣布与俄罗斯的合作“没有止境和没有上限”的中国来说,与俄罗斯的友谊越来越像一份“负资产”。在星期一(3月14日)结束的美中罗马会晤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 )警告说,如果中国帮助俄罗斯躲避制裁,必定面对严重后果。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类似前苏联解体的重大的历史关口。是力挺,是中立,还是与俄罗斯最终切割? 北京如何抉择不仅对中国的未来,甚至对全球的未来都至关重要。

俄罗斯被空前孤立成“国际弃儿”

星期二(3月15日),日本宣布,作为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一部分,从3月18日起,日本原则上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半导体等约300种物品及技术。同时,日本还决定对另外17名俄罗斯公民实施个人制裁,其中包括多名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商人及其家属等。

这只是日本与西方盟友保持一致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最新举措。事实上,在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以来, 美国和欧盟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的制裁,涉及经济、金融、科技、领空等多个领域。除日本外,亚太的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和台湾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

除了对中国发出警告外,美国和欧盟以及其他盟友如何团结一致,让俄罗斯付出代价也是沙利文向杨洁篪传递的讯息之一。 在会晤后的背景介绍会上说,美国官员说:“国家安全顾问向杨洁篪介绍了美国与盟友和伙伴的团结,特别是我们与欧洲和北约前所未有的协调行动,以及亚太盟国前所未有的密集参与,让俄罗斯的行动付出代价。”

俄罗斯已然是国际社会的弃儿。 3月2日,在联合国大会就要求俄罗斯撤离乌克兰的决议草案举行的紧急特别会议上,成员们以压倒性多数,141票赞成通过了决议。投了反对票的除了俄罗斯自己还有白俄罗斯、朝鲜、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 中国与印度等35个国家投了弃权票在西方的媒体上,已经不止一次地用“贱民国家”(Pariah State)或“国际弃儿” 来指代俄罗斯

中国目前的立场--貌似中立,实则亲俄

在沙利文和杨洁篪会晤前,有美国官员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入侵乌克兰后,曾向中国寻求军事和经济援助。不过,目前俄罗斯和中国都予以了否认。中国称其为“假消息”,而俄罗斯则表示,自己不需要援助。

虽然如此,在西方看来,中国貌似中立,实则支持俄罗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中心主席和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研究教授谢淑丽(Susan Shirk)星期一在该学院举办的一场有关乌克兰战争以及中国的角色的研讨会上说:“ 自从(俄罗斯)入侵以来,中国的立场一直模棱两可,但在宣传中又非常明确地偏向俄罗斯。”

虽然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在呼吁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强调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并在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上投了弃权,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中国的官方声明也一直在坚定地支持俄罗斯的立场,指责美国和北约造成了乌克兰危机。在中国社交网络上,亲普京的内容和呼吁乌克兰投降的言论不受审查地流传,而亲乌克兰的信息则被封锁。除此之外,中国还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当天放宽对俄罗斯的小麦进口政策。

继续与俄罗斯为伍,中国肯定被“株连”

耶鲁大学全球事务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中国与俄罗斯2月4日宣布的“没有上限”的友谊的确会让中国被“株连”。

他告诉美国之音:“战争爆发,普京和习近平于 2 月 4 日签署的这项新的伙伴关系协议无疑增加了中国被‘株连’的可能性。而且你知道,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对此已经有很多的讨论,如果这种伙伴关系持续下去,并为彼此在冲突状态下提供援助,你知道,这对中国来说真的是一种风险。”

3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就警告说,对于那些不遵守美国对俄罗斯出口管制措施的中国企业,必然会面对美国的严厉打击措施。

事实上,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迅速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北京在北约问题上对俄罗斯的支持已经令欧洲担忧。 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世界秩序的重新调整。现在中国这种“亲俄的中立”在欧洲更不会有好的印象。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的资深分析师罗德里克·克弗普茨(Roderick Kefferpütz)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一方面对俄罗斯友好,一方面又尝试中立,在布鲁塞尔不会有积极的看法。”

分析人士还认为,乌克兰危机已经成功地改变了欧洲一直以来对与威权政府打交道的不敏感。中长期来看,欧洲也会改变与同为威权国家的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中国对立陶宛的经济胁迫已经让欧洲意识到中国将其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武器化的风险,乌克兰危机会触发他们更深一步的思考,如何降低与中国打交道的风险。

在中国,也有人担心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联系会被西方一起围堵。3月5日,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胡伟在美国非营利机构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官网中美印象上发表文章呼吁中国尽快与俄罗斯切割,“不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绑在一起”。

他认为,俄乌战争将使美国重新获得西方世界领导权,并提升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力,其他国家不得不选边站,产生从众效应。他写道,“普京倒下后美国从面临中国与俄罗斯两个战略竞争对手转变为锁定中国一个进行战略遏制,欧洲将进一步与中国切割,日本成为反华急先锋,韩国进一步倒向美国,……台湾也将加入反华大合唱。”

不过,据报道胡伟的这篇文章在中国国内已经被全网删除。胡伟的担忧不无道理。 虽然日本还没有直接批评中国,但是日本目前的举措应该有将中国考虑在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3日说,通过与国际社会一起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日本不仅在捍卫欧洲的国际秩序,也是在捍卫亚洲的国际秩序。他说:“让我们不仅为了欧洲,而且为了亚洲的国际秩序的稳定而共同努力。”

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他认为日本应该讨论所谓“核共享”政策,即在日本部署并且共同运用美国的核武器。

中国面临重大岔路口,必须做出选择

曾担任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谢淑丽说,习近平现在面临重大的历史关口,类似面临苏联解体时的邓小平。

她说: “这确实是习近平和中国未来道路上的一个重大岔路口,有点类似于苏联解体时的邓小平的状况。当苏联失败时,他必须对中国如何反应作出决定。他采取了最克制的态度,以免挑起与西方的对抗,这就是习近平现在面临的选择。”

哈佛大学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教授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对美国之音说,习近平在与普京共同宣布中俄友谊时,即便了解普京出兵乌克兰的意图,他大概认为俄罗斯会像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那样迅速拿下乌克兰。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目前的“走钢丝”的办法有可能行得通。萨奇所说的“走钢丝”指的是中国一方面希望维持与俄罗斯之间增强的关系,同时,又不希望太疏远西方。

他说:“在那样的情况下,西方的愤怒很快就会平息,而中国将继续不受干扰地试图与俄罗斯建立统一战线,反对衰落和分裂的西方。乌克兰军队及其人民的抵抗打破了这种幻想,而西方的团结和相对强烈的应对使得这样的算计行不通。”

在此之前, 一份西方情报报告认为,中国官员曾在2月初告诉俄方对等官员,不要在北京冬季奥运会结束之前入侵乌克兰,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普京是否把任何计划直接告诉了习近平。中国官员驳斥了北京事先告诫过俄罗斯的说法,称其“纯属虚假信息”。

萨奇认为,中国其实还可以选择,但是,习近平本人对世界的看法—东升西降,以及习近平本人推动了中俄没有上限的关系的事实将限制中国的选择,使得习近平以及中国外交很难从这个关系中退却。

加州大学的谢淑丽也认为习近平本人可能会限制中国的选择。 她说,习近平是因为感受到了国际的孤立、对美国的憎恨以及对普京意识形态和情感上的认同才拥抱了俄罗斯和普京。她说,即便是中国现在认为与俄罗斯的友谊是习近平犯下的最大的外交失误,中国也不会承认。

她说: “我想,他们内部可能很沮丧。但是,因为习近平的强人统治,我们看不到。人们害怕公开批评他。也许这也是中国政策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他们不能承认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这是习近平个人的错误。”

她说,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存在巨大的情报失误。她说,她在政府任职的朋友告诉她,美国曾经向中国分享俄罗斯有入侵乌克兰意图的情报,但是,中国就是不相信。

中国应该怎样选择?

3月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中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愿意就乌克兰战争开展“必要”的斡旋。那是中国首次表示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扮演调解角色。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行动,更不愿意单独担负斡旋的责任。

耶鲁大学的罗奇认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阻止乌克兰战争继续的国家。他说:“中国处于独特的位置,因为它与俄罗斯签署了对普京有影响力的伙伴关系协议。这比美国和西方实施的制裁要大得多。面对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普京并没有改变他的军事姿态来,这让西方感到非常沮丧。但中国拥有西方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伙伴关系和来自这种伙伴关系的支持。俄罗斯是一个小经济体,它不可能支持对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而且它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这件事。”

不只是罗奇,欧洲的一些领导人也认为只有中国才有斡旋的能力。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不久前在接受西班牙《世界报》采访时就表示,只有中国才能在俄乌问题上居中调停。他说:“别无其他选择……一定是中国,我确信这一点。” 他说,欧洲和美国都无法充当俄乌冲突的调停人,只有中方能做到,而中国必须发挥作用。

耶鲁大学的罗奇说,如果中国能够真正参与斡旋,阻止战争,中国才真正实现了习近平一直所说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他说,习近平讲了十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也吸引了中国人民。但是说到底,说辞多于现实,但现在中国有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他说:“因此,这是中国展示其抱负、梦想和振兴的重要时刻,让行动与其言辞相匹配的时刻。如果这样做,那么中国将更接近实现其人民和国家的梦想。这是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之一,不仅对世界,而且对中国。”

他说,中国这样做也符合中国一直以来所宣扬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自19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在涉及他国的国际冲突以及中国台湾、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领土争端。

不过,加州大学的谢淑丽认为,美国不应该对北京的斡旋抱有很大的希望。她说,美国的最大期待应该是:“(中国)继续执行(西方的)制裁措施,即使他不出来公开批评入侵,即使是保持观望态度,我认为这可能是美国所能抱的最好的希望。这已经非常重要,中国不提供任何实实在在的支持,不为解除俄罗斯的困境而跑腿。”有报道说,美方在沙利文和杨洁篪会晤后对有效改变北京的挺俄立场开始持悲观的态度。

哈佛大学的萨奇教授认为,中国不会改变现在“骑墙”的状态,除非中国因为西方的制裁得到严厉的惩罚。萨奇去年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书,题目为《从反叛者到统治者,共产党百年》。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通。现在的关键是,西方的制裁会多大程度上让中国感觉痛。

他说:“中共将永远做出最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如果我们真的达到了那样的地步,不仅(中共的)声誉,而且经济受损,我相信他们会找到一种挽回面子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到那个时候,世界会看到中国更加积极地推动和平解决危机,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的叙事。

 






脸书论坛


美国之音不会基于意识形态或政治观点而删改评论。但所有评论请遵循以下网站守则:1. 以读者个人身份就美国之音的报道及报道所涉及的话题发表评论。2. 不得在读者讨论区散发纯属推销或宣传的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它媒体和网站的文章。3.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使用侮辱任何种族和民族的言语。4. 不得煽动暴力。5. 请使用汉语或英语发言。若使用其它语言,欢迎登陆美国之音其它语种的网站。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俄罗斯已成国际弃儿,力挺还是切割?中国面临抉择时刻


中国时间 7:34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俄罗斯已成国际弃儿,力挺还是切割?中国面临抉择时刻


















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侵略的继续,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加强。对于上个月刚宣布与俄罗斯的合作“没有止境和没有上限”的中国来说,与俄罗斯的友谊越来越像一份“负资产”。在星期一(3月14日)结束的美中罗马会晤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 )警告说,如果中国帮助俄罗斯躲避制裁,必定面对严重后果。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现在面临类似前苏联解体的重大的历史关口。是力挺,是中立,还是与俄罗斯最终切割? 北京如何抉择不仅对中国的未来,甚至对全球的未来都至关重要。

俄罗斯被空前孤立成“国际弃儿”

星期二(3月15日),日本宣布,作为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一部分,从3月18日起,日本原则上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半导体等约300种物品及技术。同时,日本还决定对另外17名俄罗斯公民实施个人制裁,其中包括多名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商人及其家属等。

这只是日本与西方盟友保持一致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最新举措。事实上,在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以来, 美国和欧盟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的制裁,涉及经济、金融、科技、领空等多个领域。除日本外,亚太的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和台湾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

除了对中国发出警告外,美国和欧盟以及其他盟友如何团结一致,让俄罗斯付出代价也是沙利文向杨洁篪传递的讯息之一。 在会晤后的背景介绍会上说,美国官员说:“国家安全顾问向杨洁篪介绍了美国与盟友和伙伴的团结,特别是我们与欧洲和北约前所未有的协调行动,以及亚太盟国前所未有的密集参与,让俄罗斯的行动付出代价。”

俄罗斯已然是国际社会的弃儿。 3月2日,在联合国大会就要求俄罗斯撤离乌克兰的决议草案举行的紧急特别会议上,成员们以压倒性多数,141票赞成通过了决议。投了反对票的除了俄罗斯自己还有白俄罗斯、朝鲜、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 中国与印度等35个国家投了弃权票在西方的媒体上,已经不止一次地用“贱民国家”(Pariah State)或“国际弃儿” 来指代俄罗斯

中国目前的立场--貌似中立,实则亲俄

在沙利文和杨洁篪会晤前,有美国官员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入侵乌克兰后,曾向中国寻求军事和经济援助。不过,目前俄罗斯和中国都予以了否认。中国称其为“假消息”,而俄罗斯则表示,自己不需要援助。

虽然如此,在西方看来,中国貌似中立,实则支持俄罗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中心主席和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研究教授谢淑丽(Susan Shirk)星期一在该学院举办的一场有关乌克兰战争以及中国的角色的研讨会上说:“ 自从(俄罗斯)入侵以来,中国的立场一直模棱两可,但在宣传中又非常明确地偏向俄罗斯。”

虽然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在呼吁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强调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并在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上投了弃权,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中国的官方声明也一直在坚定地支持俄罗斯的立场,指责美国和北约造成了乌克兰危机。在中国社交网络上,亲普京的内容和呼吁乌克兰投降的言论不受审查地流传,而亲乌克兰的信息则被封锁。除此之外,中国还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开战当天放宽对俄罗斯的小麦进口政策。

继续与俄罗斯为伍,中国肯定被“株连”

耶鲁大学全球事务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说,中国与俄罗斯2月4日宣布的“没有上限”的友谊的确会让中国被“株连”。

他告诉美国之音:“战争爆发,普京和习近平于 2 月 4 日签署的这项新的伙伴关系协议无疑增加了中国被‘株连’的可能性。而且你知道,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对此已经有很多的讨论,如果这种伙伴关系持续下去,并为彼此在冲突状态下提供援助,你知道,这对中国来说真的是一种风险。”

3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就警告说,对于那些不遵守美国对俄罗斯出口管制措施的中国企业,必然会面对美国的严厉打击措施。

事实上,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迅速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北京在北约问题上对俄罗斯的支持已经令欧洲担忧。 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世界秩序的重新调整。现在中国这种“亲俄的中立”在欧洲更不会有好的印象。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的资深分析师罗德里克·克弗普茨(Roderick Kefferpütz)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一方面对俄罗斯友好,一方面又尝试中立,在布鲁塞尔不会有积极的看法。”

分析人士还认为,乌克兰危机已经成功地改变了欧洲一直以来对与威权政府打交道的不敏感。中长期来看,欧洲也会改变与同为威权国家的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中国对立陶宛的经济胁迫已经让欧洲意识到中国将其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武器化的风险,乌克兰危机会触发他们更深一步的思考,如何降低与中国打交道的风险。

在中国,也有人担心继续与俄罗斯保持联系会被西方一起围堵。3月5日,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胡伟在美国非营利机构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官网中美印象上发表文章呼吁中国尽快与俄罗斯切割,“不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绑在一起”。

他认为,俄乌战争将使美国重新获得西方世界领导权,并提升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力,其他国家不得不选边站,产生从众效应。他写道,“普京倒下后美国从面临中国与俄罗斯两个战略竞争对手转变为锁定中国一个进行战略遏制,欧洲将进一步与中国切割,日本成为反华急先锋,韩国进一步倒向美国,……台湾也将加入反华大合唱。”

不过,据报道胡伟的这篇文章在中国国内已经被全网删除。胡伟的担忧不无道理。 虽然日本还没有直接批评中国,但是日本目前的举措应该有将中国考虑在内。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3日说,通过与国际社会一起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日本不仅在捍卫欧洲的国际秩序,也是在捍卫亚洲的国际秩序。他说:“让我们不仅为了欧洲,而且为了亚洲的国际秩序的稳定而共同努力。”

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他认为日本应该讨论所谓“核共享”政策,即在日本部署并且共同运用美国的核武器。

中国面临重大岔路口,必须做出选择

曾担任美国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谢淑丽说,习近平现在面临重大的历史关口,类似面临苏联解体时的邓小平。

她说: “这确实是习近平和中国未来道路上的一个重大岔路口,有点类似于苏联解体时的邓小平的状况。当苏联失败时,他必须对中国如何反应作出决定。他采取了最克制的态度,以免挑起与西方的对抗,这就是习近平现在面临的选择。”

哈佛大学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教授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对美国之音说,习近平在与普京共同宣布中俄友谊时,即便了解普京出兵乌克兰的意图,他大概认为俄罗斯会像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那样迅速拿下乌克兰。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目前的“走钢丝”的办法有可能行得通。萨奇所说的“走钢丝”指的是中国一方面希望维持与俄罗斯之间增强的关系,同时,又不希望太疏远西方。

他说:“在那样的情况下,西方的愤怒很快就会平息,而中国将继续不受干扰地试图与俄罗斯建立统一战线,反对衰落和分裂的西方。乌克兰军队及其人民的抵抗打破了这种幻想,而西方的团结和相对强烈的应对使得这样的算计行不通。”

在此之前, 一份西方情报报告认为,中国官员曾在2月初告诉俄方对等官员,不要在北京冬季奥运会结束之前入侵乌克兰,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普京是否把任何计划直接告诉了习近平。中国官员驳斥了北京事先告诫过俄罗斯的说法,称其“纯属虚假信息”。

萨奇认为,中国其实还可以选择,但是,习近平本人对世界的看法—东升西降,以及习近平本人推动了中俄没有上限的关系的事实将限制中国的选择,使得习近平以及中国外交很难从这个关系中退却。

加州大学的谢淑丽也认为习近平本人可能会限制中国的选择。 她说,习近平是因为感受到了国际的孤立、对美国的憎恨以及对普京意识形态和情感上的认同才拥抱了俄罗斯和普京。她说,即便是中国现在认为与俄罗斯的友谊是习近平犯下的最大的外交失误,中国也不会承认。

她说: “我想,他们内部可能很沮丧。但是,因为习近平的强人统治,我们看不到。人们害怕公开批评他。也许这也是中国政策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他们不能承认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这是习近平个人的错误。”

她说,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存在巨大的情报失误。她说,她在政府任职的朋友告诉她,美国曾经向中国分享俄罗斯有入侵乌克兰意图的情报,但是,中国就是不相信。

中国应该怎样选择?

3月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中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愿意就乌克兰战争开展“必要”的斡旋。那是中国首次表示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扮演调解角色。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行动,更不愿意单独担负斡旋的责任。

耶鲁大学的罗奇认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阻止乌克兰战争继续的国家。他说:“中国处于独特的位置,因为它与俄罗斯签署了对普京有影响力的伙伴关系协议。这比美国和西方实施的制裁要大得多。面对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普京并没有改变他的军事姿态来,这让西方感到非常沮丧。但中国拥有西方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伙伴关系和来自这种伙伴关系的支持。俄罗斯是一个小经济体,它不可能支持对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发动大规模常规战争,而且它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这件事。”

不只是罗奇,欧洲的一些领导人也认为只有中国才有斡旋的能力。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不久前在接受西班牙《世界报》采访时就表示,只有中国才能在俄乌问题上居中调停。他说:“别无其他选择……一定是中国,我确信这一点。” 他说,欧洲和美国都无法充当俄乌冲突的调停人,只有中方能做到,而中国必须发挥作用。

耶鲁大学的罗奇说,如果中国能够真正参与斡旋,阻止战争,中国才真正实现了习近平一直所说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他说,习近平讲了十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也吸引了中国人民。但是说到底,说辞多于现实,但现在中国有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他说:“因此,这是中国展示其抱负、梦想和振兴的重要时刻,让行动与其言辞相匹配的时刻。如果这样做,那么中国将更接近实现其人民和国家的梦想。这是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之一,不仅对世界,而且对中国。”

他说,中国这样做也符合中国一直以来所宣扬的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自19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在涉及他国的国际冲突以及中国台湾、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领土争端。

不过,加州大学的谢淑丽认为,美国不应该对北京的斡旋抱有很大的希望。她说,美国的最大期待应该是:“(中国)继续执行(西方的)制裁措施,即使他不出来公开批评入侵,即使是保持观望态度,我认为这可能是美国所能抱的最好的希望。这已经非常重要,中国不提供任何实实在在的支持,不为解除俄罗斯的困境而跑腿。”有报道说,美方在沙利文和杨洁篪会晤后对有效改变北京的挺俄立场开始持悲观的态度。

哈佛大学的萨奇教授认为,中国不会改变现在“骑墙”的状态,除非中国因为西方的制裁得到严厉的惩罚。萨奇去年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书,题目为《从反叛者到统治者,共产党百年》。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通。现在的关键是,西方的制裁会多大程度上让中国感觉痛。

他说:“中共将永远做出最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如果我们真的达到了那样的地步,不仅(中共的)声誉,而且经济受损,我相信他们会找到一种挽回面子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到那个时候,世界会看到中国更加积极地推动和平解决危机,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的叙事。

 






脸书论坛


美国之音不会基于意识形态或政治观点而删改评论。但所有评论请遵循以下网站守则:1. 以读者个人身份就美国之音的报道及报道所涉及的话题发表评论。2. 不得在读者讨论区散发纯属推销或宣传的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它媒体和网站的文章。3.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使用侮辱任何种族和民族的言语。4. 不得煽动暴力。5. 请使用汉语或英语发言。若使用其它语言,欢迎登陆美国之音其它语种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