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上海清零失灵,民怨沸腾,警民冲突,习式抗疫正在失去民意支持

德国《新苏黎世报》一篇评论写道:“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仍坚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奥密克戎在中国造成大量死亡病例。因为今年秋季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上,他希望打破领导人任期上限继续当政。有鉴于此,他也只能继续沿用过时而严苛的防疫手段了:全盘封锁,群体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送去集中隔离。只有转阴之后,当事人才能离开人满为患的隔离中心。如此隔离,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

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评论作者Katrin Büchenbacher指出,清零政策造成的经济代价越来越高,以至于中国总理李克强都已对'超预期变化'提出警告。民间的不解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升温。评论最后写道:

“上海的混乱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香港疫情失控之后,就应当加强预防措施,比如对老年人群体施打疫苗加强剂。迄今为止,更为有效的辉瑞和莫得纳的mRNA疫苗仍未获得中国批准。而在此前,中国官媒曾发起针对外国mRNA疫苗的宣传攻势,宣称这类疫苗造成了死亡事件。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也在疫情中暴露无遗,这一点在中国乡村尤为明显。即便是在城市里,人们无论得什么病,通常都会选择去医院,提前缴费、长时间排队候诊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家庭医生试点,但这一尝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习近平显然不愿去改变这类制度性弊端,并有的放矢的对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好的保护,而是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做法。他要继续坚持清零政策,任何批评意见都会遭到扼杀。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提前修建大规模隔离中心。世界各国开始学习如何同病毒共存之际,中国的封城狂热仍看不到尽头。“

德国之声的另一篇评论写道:政治安全的考量压倒一切,这是北京制定防疫政策的根本,也是她不惜一切动员“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的前提,而不惜巨大社会代价,包括经济、民生和不可计量的次生灾害。尤其对习近平来说,这场抗疫如同他“一个人的战争”,与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一个人的战争”并无多大差别,都是借机考验官僚效忠和体制效率、提早促成一个非常体制的机会。对普京来说,一场闪电战的成功可以巩固他在2024年大选的优势,对习来说,“动态清零”就是“二十大体制”的热身。

▲美国之音(VOA)4月12日报道:上海居民: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蝼蚁,是韭菜

上海居民简敏出生没几年就赶上大跃进、大饥荒,整个少年时代都笼罩在文革的阴霾中。因为出身不好,那场举国疯狂的政治运动让她几乎家破人亡。

长大后她最怕听红歌。只要那种旋律响起,人就浑身发抖,必须立刻塞住耳朵。在公园打拳的朋友很识趣,从不在简敏面前唱什么《我爱我的祖国》,否则少不了挨她一顿臭骂。

如今小区里的人不再打拳了。因为政府的清零政策,大家已经被封锁在家近一个月。除了短暂地两次解封,人人足不出户,画地为牢。

眼下的景象让简敏觉得宛如昔日重现。“文化大革命”打着防疫的名义卷土重来:“红卫兵”摇身一变成了包裹防护服的“大白兵”;计划经济回来了;次生灾难层出不穷——同样的恐怖,同样的惨无人道,同样的日子望不到头。

“我感觉现在就是文革的2.0版,已经切切实实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对美国之音说。 “真的是一模一样。”

起初,没人料到这场封控会如此漫长。

3月15日,简敏所在的小区接到政府通知,封闭两天全员做核酸。简敏出去抢菜时,才发现菜已经抢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落脚货”。她没太放在心上,想着能撑个两天嘛也就够了。

18号凌晨,说好的解封没有等来。下午两点,居委会通知解封半天,大家可以去囤点物资。简敏到了菜场,队已经排得老长老长。平日买菜半小时搞定,那天花了她整整三个小时:排队一小时,挑菜一小时,结账一小时。

“里面乌泱乌泱的都是人啊,像这样的话,还封控个屁啊,”她说。“如果真的有阳性的话,不是就传播了吗,你前面的封控不是都白白做嘛?”

当时菜场一直在广播,让大家不要慌,说今天营业到半夜12点,货源充足。晚饭后,简敏又去采购,到了门口却被保安拦住,说刚接到通知,菜场只出不进。

“为什么出现抢菜,因为大家都有恐慌心理啊,都知道政府说话从来不算数的,都是骗人,”她说。

简敏不读报,不看新闻联播,她说那上面除了日期是真的,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信。

“我们已经不相信他们了。他们从来都是骗人,从来没有一句老实话跟你说的,”简敏对美国之音说。

第二次封小区原本也说的是封两天,却一连封了一个礼拜。等到月底她再去采购时,物价已经涨了十倍。

“本来两三块钱一斤的菜,变成20块一斤了,我买了三样菜,很少一点点东西啊,100多块钱,真的是昏过去啊,”她说。

简敏告诉美国之音,3月底的时候周围的超市就全关了,贴了封条,从那以后大家就只能自助。这可苦了小区里的老人,他们不会用手机支付,没法参加团购。还有那些租房打工的年轻人,平时从不开火,三餐全靠外卖,这几天上海所有的外卖都停了,团购也没了,他们在群里嗷嗷叫,喊饿。

“上海的疫情有多严重呢?如果再没有物资过来,我大概是活不过下周了。我从没想过自己距离饿死只有两天,”一位年轻的网络工程师几天前在推特上求助。

简敏把家里的两台冰箱都塞满了食物,本来撑上半个月不成问题,但上周看到通知说,上海会封到5月,她也慌了。4月1号彻底封控以来,小区发了两次菜。这算是好的。前几天,她问住在宝山区的亲戚发菜了没。

“发了个空气,”对方答。“20多天了,一样东西也没发过。家里一根菜叶子也没有了。”

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上海宝山区的居民对着警察大喊:“我们就想吃口饭,这么难吗? ”

几天前,有网民在网上贴出的照片显示,自己买到了宝山区的抗疫物资,由此引发当地官员倒卖物资,中饱私囊的质疑。官方回应称,是供货单位失误导致物资流入市场,并表示正在加快发放“爱心大礼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时间星期天(4月10日)下午,当地一个存放抗疫物资的仓库起火。起火原因尚未查明,让整起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简敏来说,封控生活像坐监狱,隔三差五的检测成了唯一的放风时间。三个多星期里,他们做了九次核酸检测,六次抗原检测,尽管小区里没有发现一例阳性病例,但人还是要关,检测还是要做。

“一点点自由都没有了,”她说。

今年2月,一段据称是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员黄万盛在饭局上的讲话录音流传到互联网上。黄万盛在录音中披露,中国当局采取目前的防疫政策,其中一大动机是捞取巨额利润。中共高层的白手套公司仅靠核酸检测一项就赚取了6700亿人民币。

在简敏的微信群里,大家对此也都议论纷纷,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医疗资源去对付一个普通的感冒?

“这就等于像发战争财一样,他们是发疫情财,一个道理呀,”她对美国之音说。“上海人脑子不要太清楚,清清楚楚地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眼下,简敏最担心的是丈夫的身体。他是危重的糖尿病患者,家里的胰岛素只够半个月了,如果一直封控下去,或者丈夫突然发病,后果不堪设想。

“拜上帝也好,拜菩萨也好,保佑他在这段时间不要发病。如果发病的话,那就是送命了,没办法了,”她说。

这些天来,上海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不断攀升。星期一,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发布微博证实,他98岁的母亲因为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延误了治疗,不幸离世。“我们都很悲痛,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他写道。

简敏对美国之音说,三年大饥荒是人祸,三年抗疫也一样是人祸。

“在他们的眼里,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蝼蚁,就是韭菜,就是给他们割的,”她说。“他们从来没有把人民放在眼里过。在他们眼里,这些代价是无所谓的,只要不伤害他们自己享乐就行了。死几个就死几个,哪怕死再多也无所谓的。”

十年前,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时候,简敏想,“完了,完了,文革要复辟了”。后来薄熙来被抓了,“哎呦,还好,还好,”她舒了一口气。

“哪里知道这个猪上去了以后,有过之无不及啊。他们两个是一丘之貉,只不过是要因为要抢皇位啊,都是一路货,”她对美国之音说。

尽管在网上能找到一些同道之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简敏觉得很孤独,周围都是些岁月静好的人。

“就是发了一点菜,都是要歌颂啊,都是要感谢啊。”她说。“你把我们关着,你是应该要给我们的。不解决我们民生问题,你把我们都给关死啊?!”

简敏认为,这次疫情的确让一些魔都人尝到了铁拳的滋味,砸到自己身上时他们也会喊疼,但是真正能醒来的人是不多的。

“真的不多的,都被洗脑洗坏了,”她说。

上海疫情还在持续飙升之时,星期一(4月11日)当局出台“分区分级”管理措施,部分放松对一些社区的严厉封控,试图化解日益沸腾的民怨,减缓疫情对民生的影响。不过,中国副总理孙春兰上周末第二次到访上海时,仍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简敏为化名。

▲德国之声(DW)4月12日报道:政协委员回应“夫妻阳性误判案” 美总领馆部分撤离

上海浦东一名政协委员针对引发争议的“上海夫妻误判阳性”录音档事件给出官方解释,但中国网民却不买单。与此同时,美国驻沪总领馆下令部分撤离。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中国网络流传一段录音档,上海浦东一对夫妻盡管表示持有阴性证明,仍被警方强指阳性,要带至方舱隔离。夫妻错愕,担心进入方舱恐交叉感染“由阴转阳”。录音档曝光后引发争议。

中国人民政协网官方微博“人民政协网”周一(4月11日)晚间引述浦东新区政协委员赵国宝说法解释事件原委。

在这段长约19分钟的录音档中,夫妻表示持有公立医院的阴性报告,也有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录音证明阴性;但警方称接获疾控通报,“两人阳性”,但并未出具相关证据,只称“我说你是(阳性)你就是”,要将民众带至方舱医院隔离。

面对民众不满质疑,警方在录音中仅反復重述“我现在接到的指令就是执行。”录音中妻子亦提到,她的孩子已被拉走,但她怀疑孩子的检测报告有误。德国之声无法独立何时该录音档的真实性。

赵国宝表示,当事人其实是浦东大道居民沙某,女性,13岁,核酸检测为阳性。“此前居委干部已多次上门劝说沙某前往方舱隔离治疗,并同意其母亲(即录音档中的女士)作为家长陪同前往隔离。但是该户居民坚决不同意前往方舱隔离。”为落实区防控办阳性感染者“应转应尽”的工作要求,劝说小组于是上门展开劝说工作。

根据赵国宝的说法,沙某的父母(即录音档中的夫妻)“始终以区疾控中心检测可能错误为由拒绝前往隔离治疗。劝说的过程中,工作小组当场告知区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解释了疾控下发结果和健康云显示情况可能不同的原因。在长时间劝说无果后,工作小组开展法制教育并告知拒绝配合转运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最终该户居民同意了由母亲陪同女儿沙某一起前往隔离治疗。”他表示,“这次事件,在我看来,一是并不存在误判问题;二是整个劝说过程始终由防控办、民警、居委会等部门配合,并全程录音;三是特殊时期,希望大家能从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多一些理解,至少是双方的声音都要听听。”

网民不买单

政协网贴文并未出示任何该对夫妇的阳性证明,也未能平息有关质疑:上海人口2500万之大,是否可能出现新冠病毒检测或通报误判?

该微博贴文下方有网民称“请给出证据,录音中人家夫妻是有证据,有报告的,要求执法人员给出证明是合理诉求……编写些文字谁不会”“你们上门转移没有阳性检测报告,人家手上有阴性报告,嘴巴一张就是谣言,真好笑”“你这还不如不辟谣,越描越黑了属于是”。

也有网民质疑,“疾控、健康云、检测机构关于阴性阳性结论不一致的后果为什么要居民承担?”“因为去了方舱就不存在误判了,阴也变成阳了”。

上海“微解封”

上海自3月28日无预警分区封控以来已过半个月,防疫乱象与几乎足不出户的“封城”生活令民怨积累。根据澎湃新闻,市政府11日在防疫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市将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个区域。其中,防范区允许人员“原则上在所在街道范圍内适当活动”。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全市分三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明报》报道,各区划定的第一批“三区”名单,封控区有7624个(约43%)、管控区2460个(约14%)、防范区7565个(约43%)。

“封控区”指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通报的小区、单位、场所,实施“7天封闭管理+7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封闭管理期间,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若无新增病例,才进入居家健康监测阶段,期间“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

“管控区”指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通报的小区、单位、场所,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出小区、严禁聚集。“原则上居家”,可在做好防护前提下,分流至指定区域无接触领取物资。

“防范区”指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通报的小区、单位、场所,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原则上在所在街镇范圍内适当活动,但严格限聚,且不得出入“封控区”和“管控区”。如“防范区”若出现确诊即调整为“封控区”。

截至12日中午,上海已有15区发布“三区”名单。但实际落实情形、防范区解封状况仍未能具体确认。

根据官方通报,上海4月11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2万3342例(含2万2348无症状感染者)。

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撤离工作人员

之前就有相关传闻,本周一,美国国务院终于下令除紧急政府雇员和其家属外,其他人员必须从上海总领事馆撤离。该通知尤其突出“强制性”,“我们现在强制某些雇员撤离上海,而不是任其自行决定。” 所涉及的雇员和家属将搭乘商业航班离境。

(综合报道)

▲德国之声(DW)4月13日援引德语媒体:奥密克戎毁了习近平的“抗疫战绩”

上海陷入封锁状态已经两周有余,但新增病例的数量并未出现下降趋势。尽管民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但当局似乎仍没有放松限制的迹象。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指出,上海封城导致的混乱场面,毫无掩饰地显示出了专制政权的疯狂,也暴露出了中国“清零政策”的种种弊端。这篇题为《奥密克戎毁了习近平的'抗疫战绩'》的评论写道: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仍坚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奥密克戎在中国造成大量死亡病例。因为今年秋季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上,他希望打破领导人任期上限继续当政。有鉴于此,他也只能继续沿用过时而严苛的防疫手段了:全盘封锁,群体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送去集中隔离。只有转阴之后,当事人才能离开人满为患的隔离中心。如此隔离,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

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评论作者Katrin Büchenbacher指出,清零政策造成的经济代价越来越高,以至于中国总理李克强都已对'超预期变化'提出警告。民间的不解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升温。评论最后写道:

“上海的混乱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香港疫情失控之后,就应当加强预防措施,比如对老年人群体施打疫苗加强剂。迄今为止,更为有效的辉瑞和莫得纳的mRNA疫苗仍未获得中国批准。而在此前,中国官媒曾发起针对外国mRNA疫苗的宣传攻势,宣称这类疫苗造成了死亡事件。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也在疫情中暴露无遗,这一点在中国乡村尤为明显。即便是在城市里,人们无论得什么病,通常都会选择去医院,提前缴费、长时间排队候诊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家庭医生试点,但这一尝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习近平显然不愿去改变这类制度性弊端,并有的放矢的对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好的保护,而是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做法。他要继续坚持清零政策,任何批评意见都会遭到扼杀。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提前修建大规模隔离中心。世界各国开始学习如何同病毒共存之际,中国的封城狂热仍看不到尽头。“

世贸组织周二下调了对2022年全球贸易的预估。除俄乌战争之外,新冠疫情在中国死灰复燃也被视为是影响全球贸易的重大因素。《法兰克福汇报》写道:

“中国的清零式防疫政策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额外的压力。北京咨询公司Gavekal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中国最大的一百座城市中,只有13座城市未受到禁足令等防疫措施的影响。而已采取防疫措施的城市和地区在中国国民经济总值中的占比高达54%.

其中防疫措施最为严格的首推上海,该市及其周边地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而在大众等汽车企业入驻的吉林省,过去几周来,很多工厂一直都处在停产状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德国之声(DW)4月13日长平观察:上海的饥饿实验

中国政府坚持“清零”防疫政策,丰衣足食的上海出现严重的饥饿现象。时评人长平指出,饥饿是一种政治实验。欧美通过社会来控制疫情,中国利用疫情来控制社会。

(德国之声中文网)“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这是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在他的名著《贫困与饥荒》第一章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这句常识性的判断可谓振聋发聩。1949年之后的几代中国人都一直在挨饿,但是他们深以为然的解释是“人口多、底子薄”和“三年自然灾害”。今天,历史从未如此形象生动地将这句话呈现在上海人面前。

中国政府为了执行严格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一夜之间将两千多万上海人囚禁在家中。即便家财万贯,而且超市尽在咫尺,人们也可能得不到基本的食物。

上海出现了严重的饥饿现象,但是还没有发生饥荒——这样说会让很多人认为,饥荒仅仅是指饥饿人群在数量上的升级。事实上,在政治经济学者的定义中,饥荒是指一种政治行为的后果。在《饥荒与政治》里,法国学者、反饥饿国际人道行动组织主席西尔维·布吕内尔(Sylvie Brunel)说,饥荒是指整个群体的食物完全中断而无任何力量制止这个进程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判断某地是否发生饥荒,除了饥饿人群的数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整个人群的食物中断是否能够得到制止。

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从武汉开始,先后在全中国20多个城市进行的封锁式疫情控制,是一场远离科学的政治实验。中国当局至今拒绝对病毒源头进行专业调查,也拒绝效果显著的西方疫苗,而坚持以规训人民为要义的“清零”政策,目的在于证明专制强于民主,也让丰衣足食时代的人们习惯传统控制模式。

在饿死至少三千万人的大饥荒年代,由于通过剥削农村来保护城市的歧视政策,上海被饿死的人口所占比例是相对很小。这也成为一些上海人攒聚优越感的历史原因之一。其实,专制政权对上海的羞辱并不比其他地方晚到半步。1951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上海就首当其中,大批资本家痛不欲生,近千人跳楼自杀,其中就包括至今还是上海食品骄傲品牌的冠生园创始人冼冠生。

生理上的饥饿已经让人难以忍受,但是,正如今天上海发生的情况,作为政治行为结果的饥饿从来都伴随着权力的滥用。“强迫命令风视民如草芥”——这是中国作家、前新华社记者杨继绳著作《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一个章节中的小标题。他写道:“在大饥荒期间,除了饥饿死亡以外,被拷打、折磨致死的不计其数。在本书各省的章节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重点介绍一下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发生的'上海奉贤县问题'”。

在这里,我只摘录其中和今天的“清零”运动极其相似的一些现象。1958年秋天,上海市奉贤县提出 “不完成任务拿头来见”,“要用杀人之心去搞生产”等口号,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发生了捆绑、吊打、乱罚、乱斗、乱关等现象。被逼得走投无路而自杀身死的有95人,昼夜连续劳动不准休息而累死的131人,生病不准请医治而导致死亡的205人,不准父母请假、使生病儿童失去护理而致死亡的411人,其它因严重强迫命令而造成死亡的114人。10月下旬,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公社和生产营都普遍设立了所谓“劳改队”,被劳改的农民就有2400多人,此外集训了2000多人。县公安局还举办了“儿童集训班”,集训了200多名儿童。进入集训班的儿童大都10岁左右,最小的仅6岁。11月间,该县在消灭红铃虫的工作中,认为放过棉花的房子都有红铃虫,就将放过棉花的2131间房屋烧掉,致使民众流离失所。

饥饿是一种社会控制策略

专制铁拳所到之处,无人可以幸免。但是,我列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要加入这样的讨论:上海比其他地方更应该遭到嘲讽。让人忘记历史,误解现实,本身就是专制政权的惯用手段。各地的选材和途径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同样是强化殖民记忆,在上海可能是美好的民国遗风,在香港则是痛苦的英国压迫。但是,在阿马蒂亚·森的描述中,很多东西都是共同的,其中包括食物从来都是掌控在权力者手里,经由权利来分配。因此,阿马蒂亚·森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这跟很多中国人理解的“吃好睡好、岁月静好”(意思是不管政治民主不民主)的幸福生活显然不一样。

在“清零”岁月里,我们终于可以理解政治经济学者的断言:饥饿其实“与食物实际拥有量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控制策略,是对付部分民众的武器,用以否定若干社会群体的生存权——我们也不妨仔细想想中国政府所宣传的“生存权就是最大的人权”到底是什么意思。

西尔维·布吕内尔还写道:传统的饥荒通常被用来消灭政治当局厌恶的人群,或者制伏那些桀骜不驯的人们。她还说,今天的饥荒形式之一是 “被否饥荒”,否认饥荒的存在可以用来阻碍外部世界组织援助行动。

网络流传的“金句”之一:“欧美防疫只有结束,没有胜利;中国防控只有胜利,没有结束。”这是因为,欧美通过社会来控制疫情,中国利用疫情来控制社会。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德国之声(DW)4月14日报道:上海新冠病例再创新高 疾控官员自杀

上海在持续封城、新病例屡创新高之下,民间和地方官员的压力与日倍增。中央仍然高调下达动态清零的最高指令,愈来愈难防控的也许不止是病毒,还有累积中的社会危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内地在4月13日新增逾2.9万宗本土新冠病例。重灾区上海的疫情继续恶化,占了逾2.7万宗,再创单日数字新高。上海的病例当中,2573宗属确诊,较前一天增加超过一倍,其余25146宗是无征状感染个案。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目前当地的确诊病例,绝大多数属轻症,重症只有9宗。当局指,家庭内传播持续出现,成为目前的主要传播途径,而虽然居民足不出户,但仍有很多物资流通,不排除有人因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在“动态清零”的最高指示下,地方防疾官员处于疫情危机的浪尖上,承受巨大压力。包括亲建制的香港01、头条日报和一些境外媒体报道,上海虹口区卫健委资讯中心主任钱文雄在办公室自杀身亡。报道刊登钱文雄微信帐号的讣告截图,写道钱文雄于4月12日下午一时十九分去世,并指“病情期间一切从简。家属目前悲痛不已,无法接待”。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4月14日凌晨在微博发文证实死讯,称“经向上海新闻同行求证,对方给我传来的确认资讯是:钱文雄已亡,其妻安好”。钱文雄轻生一事传出后,网络上接连出现其患癌妻子,以及原上海浦东区区委蔡永强自尽的消息。上海公安局在官方微博澄清这两则都是谣言,说会追究恶意造谣行为的法律责任,但没有提及钱文雄死讯的真伪。

胡锡进称,钱文雄离世令人悲痛唏嘘,此悲剧显然加剧了上海防疫让部分基层人员不堪重负的印像。他形容这两天网上关于上海各种令人不安的信息和影片,“共同指向是对抗疫次生悲剧和代价的强烈不满,以及长时间封控引发的焦躁感”。但他强调,国家大多数人支持动态清零,今天的上海除了为清零而奋斗,别无选择。

上海全面封城已经近半个月。本周初,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到住宅区视察封区和物资供应情况,官方微博指他探望和感谢前线基层干部和医护志工。包括星岛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内地社交平台和推特流传片段,有小区民众当面向李强抱怨粮食物资不足,更有人当面指骂他。

官媒在4月13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表示,全球疫情仍十分严重,不能放松防控工作,要坚持“动态清零”,“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他又称,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针对病毒变异完善应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央视以吉林病情减缓、中国去年经济增长在全球位居前列为例,指经过实践证明,“动态清零”完全有效,也必须坚持。

(综合报道)

▲美国之音(VOA)4月14日报道:美团、盒马、叮咚买菜难 上海断粮危机谁之过?

上海封城后居民从围栏上递送食用油。(2022年4月13日)


上海封城后居民从围栏上递送食用油。(2022年4月13日)

华盛顿 —因新冠疫情陷入大规模封控的上海,吃饭问题成了许多人的头等大事。以科技发达、生活便利著称的中国金融之都遭遇饥饿困境,分析认为,政府官僚政策和不作为正在持续给上海物流添堵。

魔都科技难解末端送货难题

疫情封控下的上海,“魔都”的科技防疫手段身影无处不在。上海嘉定一小区内,机器狗四处“喊话”,宣传防疫。当地党支部官员介绍说,通过这一科技防疫手段,可以减少志愿者人力,加强效率,从而减轻一线的抗疫压力和负担。

无人机也加入了防疫喊话的行列。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松江九亭家园某日夜晚飞过的一台无人机对居民喊话说:“在疫情期间请严格遵守市政府相关防疫规定。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不要开窗歌唱。”

网友透露,九亭家园的“开窗歌唱”,实际上是5日当晚有一些居民在阳台上大喊对物资缺乏的不满,没想到立刻招来了无人机警告。

多日封困下的上海居民面临的物资缺乏,直接体现在食品需求上。美团公司副总裁毛方上星期在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该公司调度的一批无人驾驶的自动配送车,已经在上海投入使用,帮助社区志愿者解决“最后一公里”。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师瓦莱丽·陈(Valarie Tan)说,这类科技目前只在居民集中的地区能发挥有限作用。

她对美国之音说:“我们可以说,上海的封锁让企业得以尝试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新作业方法。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都还处于实验阶段,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之前由人工手动进行和执行的操作相媲美,这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

送餐APP瘫痪 微信团购群成主流

在新浪微博的抗疫求助超话上,民众对食品和药品的急迫需求占据了大部分版面。

“哪能买到物资?断粮两天了,什么吃的都没了,京东囤货从12号送达更新到了14、16号了,估计是饿不到那时间点了。”一名微博用户4月10日发帖说。

另一位居住在闵行区的微博用户说:“宝宝出生50天,奶粉快断供了……(政府热线和街道)都是说,让我们自己找找各种平台和网站,说实话,现在出不去,超市也去不了,网上更是不能送到上海,就是要喝鲜牛奶,也得人出去才行吧……”。

目前大部分的上海居民仍处于严格的封控状态下。官方数字显示,截至星期二(4月12日),封控区涉及人口数1501万人;管控区涉及人口178万人;防范区涉及人口480万人。

对于封控区和管控区这1600多万无法出家门或出小区的居民来说,网上订餐和订菜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手机APP网购的需求激增,对于大多数上海居民来说,通过叮咚买菜、盒马、美团这些主流手机应用程序买菜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这些订餐服务程序常常告知用户,出现了运力紧张,网络拥堵或者商品售罄等问题。微信群通过团购、直接与卖家接洽,成为许多社区的主流买菜方式。

汤姆·沃德(Tom Ward)是上海一家从事咨询行业的美商公司负责人。他对美国之音说:“现在没有美团了……因为你现在说的是预制食品(prepared food),已经没有这种东西了……没有预制食品的快递服务。”

他说:“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还在运作的厨房……这与科技无关,是政府的政策让所有的厨房都关了。”

上海外籍教师布鲁斯(化名)对美国之音说:“现在,人们通过团购的方式购买东西,整个公寓聚集在一起,批量购买物资。比方说,现在有一个买鸡蛋的购物单,一次一盒(30个鸡蛋),540元一次买12盒。基本物资也有类似的购物单,比如牛奶、肉类等。你真的没有太多选择,所以能买到什么就买吧。”

“常规送货的应用程序现在没用了。大家都被封了,所以没有商店可以购买饭菜。所以美团和饿了么都不是选择。这不是科技的问题,重点是每个人都被封闭,所以这些都不可用。”

根据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报道,根据最新的防疫要求,居民不得自行组织团购群,而是需要由居委会牵头组织。而居委会无法亲自组织众多团购群,于是许多小区的各类团购群需要挂靠在居委会名下。

官僚体制效应下的劳动力短缺

许多分析认为,政府当局人为设置的官僚程序,阻碍了上海地区的物流。由于疫情管控,很多菜场被迫关停,许多上海附近的农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蔬菜腐烂。

上海政府设置的通行障碍也阻碍了送货劳动力的有效流动。上海市官员12日说,目前仍在加紧推动外卖等电商平台的骑手复工,但不少骑手因为封控原因还无法上岗,让市民感觉到末端配送不畅。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分析师瓦莱丽·陈说,目前上海的末端配送急缺人手。她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短缺,因为工人自己被困在家里。他们被封禁。或者工人在上海的外围地区,例如,在靠近浙江、宁波的上海郊区。他们无法进城去帮助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因为这个庞大的官僚程序要求他们必须获得批准才能获得健康通行证,他们需要每天接受检测。所以基本上这是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原因。”

她还提到,目前上海进行的官僚机制让工人、卡车和物流公司必须获得特批文件,才将食物杂货运送进上海。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上海市副市长陈通本星期也承认,在很多超市和菜市场无法正常营业的情况下,疫情防控措施让电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明显下降,让送货最后一公里的矛盾变得突出。

中国官方媒体说,为缓解App“买菜难”的问题,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盒马、美团等多家“保供企业”正从北京、武汉、广州、安徽等多地抽调集结数千名工作人员前来上海支援。

“但在现在这个非常新的环境中,政府为如何做事制定了新的规则,这确实阻碍了(科技平台)快速做出反应。”瓦莱丽·陈说:“与此同时,在实地工作中,它们受到了政府施加的大量官僚作风的打击。”

分析:决策者措手不及 为物流添堵

纽约WisdomTree资产管理公司量化投资专家任丽倩说,上海政府在这场封城危机中决策不定,阻碍了私营物流平台的有效活动。

“其实我觉得主要的问题就是,它这个delivery(配送)现有的这套系统,其实政府的作用是应该帮助这套系统去move on(持续运行)”。

她说,突如其来的清零封控措施,让上海的决策者措手不及。她说:“因为上海……它是在不同的系统的,过去两年都没有14天(封闭管理),管控区、封控区、防范区这个概念是没有的,所以它一下子要lock down(封闭),又要行使这个系统,中间就有很多miscommunication(沟通不畅)。”

与此同时,对于独居老人、外地民工和其他不熟悉手机操作的人来说,如何完成复杂的手机买菜程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据统计,上海有31.74万独居老人,他们成为疫情封困中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物流不畅通不仅造成了买菜难的问题,防疫物资和药品无法送达也让许多人陷入恐慌。

活动人士季孝龙4月13日在推特发帖说:“浦东陆家嘴地段梅园新村3月28日封至今,政府仅发给了4根萝卜,4根芹菜,一卷面条,一包香肠,2.5斤米。近2万人口……怎么办?”

“政府的工作不是去交付商品。政府的工作是帮助公司更好地交付商品,同时,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任丽倩说。

(美国之音记者魏之对本报道亦有贡献)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4日报道:上海民怨冲天 李强难替习近平化解

上海人日子难过,怨气冲天,都由“动态清零”引起。

星期三,『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央视异口同声,坚持“动态清零”毫不动摇! 好像在向习近平宣誓,也好像情况十分紧急!

当权者难道对上海清零清到如此悲惨的地步视而不见吗?上海东方卫视竟打算周三晚间播出名为『众志成城同心守沪』的特别节目,结果在网民一片骂声下暂停播出了。一位“暴躁的豌豆小面君”的留言,“上海人真的不需要晚会,上海人需要新鲜的蔬菜、牛奶和肉。”

封城以来上海发生的事匪夷所思,六零年代中国大饥荒,上海因地位特殊都未发生的事在21世纪发生了:社交网络上到处是上海人喊饿的消息,上海郊区宝山的居民本周敲打着锅和炒勺大喊,“我们要物资,我们要生存,我们不想活活饿死”。

每天都有急诊病人得不到就诊的悲剧。一位上海网民留言:“作为活在21世纪的人类,居然有人还会因为缺医少药、缺乏食物而死在家里,除了震惊之外,真的令人悲愤不已。”

被视为“正能量作家”的六六,即使在武汉疫情肆虐期间也能“释放正能量”,这次不得已在网上为身陷上海的年迈的父母深夜被命令下楼检测核酸大发怨言,“上海现在疯了吗?” “还有没有人性!”她甚至说想要“拿刀捅人”。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力赞政府实施的严苛政策:“今天,上海2500万,一人一管,全民核酸,各地驰援,全国一盘棋,这就是中国力量”,他还说:“比疫情更危险的,是对疫情的恐慌。换好心态,等待解封”。

没想到,他的98岁的有点肾脏病的母亲,本来打一针就管用,由于必须做核酸才能就医,在医院急诊室等待核酸结果等了4个小时过世了。郎咸平发帖说,“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封控了,所以我也没有见到我妈妈最后一面。我希望这个悲剧不要再发生”。

六六和郎咸平在中国相当知名,他们的遭遇本应得到同情,可是因为他们赞许当局政策的立场反而招致不少人的讽刺和挖苦。

上海清零清到这种地步,连赞颂体制的知名人士也都忍无可忍,连美国国务院都下令驻上海领事馆非必要人员撤出中国,连欧盟商会都给中国国务院写信希望修改封城政策:“目前为试图控制最近在中国爆发的COVID-19疫情而采取的措施,正在造成重大干扰,从物流和生产一直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供应链。”更不用说上海无数寻常百姓的付出。

被视为很有“组织性”,很听话的上海人愤怒了。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一行小区检查抗疫情况,遭到民众怒斥。网上视频显示,李强在浦西一个小区视察时,一位大妈指着李强等人开骂:“你们有罪于国家,愧对先烈、愧对天地”。他们在视察过程中,不断有市民出现在阳台上向李强一行高喊“救命啊”、“没吃的啦”、“没有油也没有米啦”…… 这是李强要倒台的节奏吗?

上海清零造成的灾难会不会影响李强的仕途,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李强在忠实地执行着习近平“清零不动摇”的命令,纽约时报分析,上海的这场危机不仅成为了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清零”政策“的一次政治考验,中共已将自己的合法性押在这个政策上。

结果,李强的个人前途与他的领导人习近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如果李强不能如一些观察人士所分析的入常甚至仕途出了问题,从一个角度似乎意味着:习近平承认上海清零失败,习近平承认自己的亲信无能为力,习近平不得不“忍痛割爱”?

这同时也意味着,李强的仕途很难出问题,逻辑很简单,习近平不能承认清零失败。因为他的合法性就押在清零政策上,习近平同时轻易不能让自己的亲信落败。让亲信落败,等于动摇他的统治核心。但是上海的局势再这样发展下去,习近平丢卒保车,找替罪羊的可能并非不存在。尽管那样做万不得已,因为会对他的威信和能力造成很大损害。

许多观察人士指出,清零手段,严酷过时,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集中隔离,隔离中心人满为患,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为什么不可以居家隔离呢?为什么不肯放弃清零呢?德国『新苏黎世报』评论说:“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官媒还在大喊坚决清零不动摇,因为这是习近平制定的政策。 因为这是他的指令,不得不执行,因此,孙春兰也好,李强也好,不得不执行清零。西安不得不清零,吉林不得不清零,上海也不能例外。清零螺旋式地恶性循环,人民水深火热,或许不是李强视而不见,而是习近平要清零到底。

大外宣多维也载文质疑: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说,抗疫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从中共的逻辑解释,所谓人民的战争,就是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但倘若没有中国全国上下的配合,这场抗疫战还能打赢吗?

面对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来袭,“无不是今日封五城,明日封十城,得一夕安寝,而新冠又至矣。” 结果:“企业倒闭、生产停产、民众失业、房屋断供。如今,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们最大的恐惧已不再是新冠病毒,而是更为棘手的生活失序、经济压力等问题。”该文呼吁:“中国到了必须进行防疫路线自我省思的时候”!

当官的最后的结局如何,风险难测,其实也不十分重要。至少可知的是,清零给上海民众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一个那样有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被活活窒息,次生灾害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疫情灾害,给有记忆的人民造成的痛苦永远难以弥补, 媒体人石扉客写道:“经此一役,上海滩神话算是破灭了差不多,两三个月前大卖的『爱情神话』就像一曲挽歌……伴随着正在徐徐拉上帷幕的新时代第一个十年,以前没想走的开始观望,犹豫不决的不再犹疑,已经登陆彼岸的正在庆幸。在彷徨、混乱、咒骂和绝望中,未来十年的灰暗底色已经一览无余。”

▲德国之声(DW)4月14日客座评论:从武汉到上海——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是什么?

政治安全的考量压倒一切,这是北京制定防疫政策的根本,也是她不惜一切动员“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的前提,而不惜巨大社会代价,包括经济、民生和不可计量的次生灾害。

(德国之声中文网)从武汉到上海,中国的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半。随着新冠病毒的演化到Omicron,传染性虽强但毒性减弱、鲜有重症,形同疫苗一般在继续扩散的同时却降低了日增感染率,国际社会因此纷纷放开管制,社会生活趋向正常。

但是在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没有发生丝毫变化,反而变本加厉,带来巨大的社会代价,封城中的上海人民正在经历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苦难。人们每天都能从社交媒体上发现新的悲剧:在这个最早进入老龄化的都市,每天都有数十万老年病人得不到从肾透析到日常护理的救治,甚至有老人饿毙家中的消息传出;穿着白色隔离服的防疫人员接管了城市,在街道上打死宠物狗,也闯入到私宅中强行隔离感染者;在匆匆建成的所谓“方舱”集中营里,超过十三万的“无症状感染者”被强制隔离,被迫忍受着与家人的分离和方舱生活的混乱。

这大概是和平时期一个城市能够遭遇的最大悲剧,堪比处在二战封锁下的列宁格勒或者今天战火中的马里乌波尔。但这只是上海一地的惨状,稍早封城的东北城市、还有云南瑞丽、河北邯郸等地的情形都如陷在信息黑洞之中,偶有居民上吊家中或者跳楼自杀的惨象传出,在在提醒世界,从武汉到上海,中国当局宣传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是连续的、常态化、和全国性的。

如果只是从阻断新冠疫情初期的较强致死率毒株向全国传播的角度来衡量,作为疫情爆发之初封城-冻结的武汉模式的复制,在新冠疫情的初期或许是有效的。它所倚重的制度优势在于从上而下层级化的行政资源动员能力,而且可能动员所有市场与社会资源,即“新举国体制”。在2020年2月疫情失控后,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召开十七万人规模的县级以上干部电话会议,举国动员,贯彻严格的“清零”政策。

“只唯上,表效忠”

而所谓清零,就是不断筛查感染者,无论有无症状,均以强制手段投入隔离方舱,追求所谓“社会面清零”,并美其名曰“动态清零”。这不过是将病毒视为恐怖主义,将感染者视为恐怖主义分子,将新疆的集中营模式扩展到防疫当中;精神上,则将执政党七十余年的“伟大斗争”传统发扬光大,搞文革式的“全面内战”;而具体实施则依赖警察和宣传两种暴力机器体制,代替公共医疗体系,也拒绝从国外引进更先进的疫苗和药物。而地方政府的执行,只唯上,表效忠,充满任意性,往往跳过法律程序任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另一方面,地域化的清零措施动辄上升为封城,也就是未经宣布的戒严,以扑灭森林大火的方式对待新冠病毒传播,试图在城市外围划出防火带。这种封城-围城的做法,形同将整个城市或者地理区域视作隔离区,物理上或许能够通过严格的管制断绝病毒的扩散,但也暴露出“动态清零”政策的政治目的:中国政府最关心的是病毒扩散的连锁反应——扩散性的医疗系统崩溃,最终可能将疫情转为大范围的民众不满,而变成一场政治危机。

习近平的“战争”

换言之,政治安全的考量压倒一切,这是北京制定防疫政策的根本,也是她不惜一切动员“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的前提,而不惜巨大社会代价,包括经济、民生和不可计量的次生灾害。尤其对习近平来说,这场抗疫如同他“一个人的战争”,与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一个人的战争”并无多大差别,都是借机考验官僚效忠和体制效率、提早促成一个非常体制的机会。对普京来说,一场闪电战的成功可以巩固他在2024年大选的优势,对习来说,“动态清零”就是“二十大体制”的热身。

其结果,中国政府以防止医疗系统崩溃的名义实行无差别的隔离政策,却造成封城所在地的医疗崩溃;以清零名义普查核酸,却造成大规模聚集性感染;以自研灭活疫苗为主试图展示制度优势,却耽误进口、普及高效疫苗的宝贵时间,丧失政策调整的窗口期。

虽然,从病毒演化的长时段来看,随着病毒毒性降低、传染性增强、逐渐迭代为近似流感的普通毒株,这种动态清零政策不仅无法防范病毒的扩散,而且无限放大了封城-冻结模式的社会成本,直至上海的危机化,必然导致“动态清零”政策的破产;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全国范围的隔离与封城、与邻为壑的封建主义防疫措施,却从下而上地固化了“动态清零”政策的坚持,从而可能导向清零“永久化”,也就是二十大体制的演习和固化。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统治集团完全有理由不断赞美防疫的胜利,而不是宣告疫情的结束。他们可能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清零政策,不仅“挟新冠以令诸侯”,继续消弱专业官僚的权力、剥夺公众的权利,号召国民进行一场“苦难行军”,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将新冠疫情的苦难归诸某些“敌对势力”、“不法阶级”,为清零政策的最终破产寻找替罪羊。

如同乌克兰战争进行一个多月之后,虽然在巨大压力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微调,但是宣传机器仍然开足马力造谣蛊惑、歪曲真相。他们明白,普京的政权存续和合法性关乎中国的威权政权。同样,上海人民的苦难,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布查的人道主义主义灾难。只是,发动战争的政治主体,更愿意将一场失败的闪电战转为一场持久战,而不是相反。对中国的统治者而言,他们所有的制度优势虽然是那么虚无,但唯一聊以自慰的就是他们的统治本身,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本文作者凯波为中国政治评论人。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美国之音(VOA)4月15日报道:清零失灵民怨沸腾,习式抗疫正在失去民意支持

中国的清零抗疫政策曾经取得过显著的效果,帮助中国最早进入经济恢复阶段。但是面对传染力超强的奥密克戎毒株,这种政策的效力大大折扣,它所带来的问题充分暴露,引起人们广泛而强烈批评。

上海2600多万居民已经被禁足、隔离半月有余,他们对清零防控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中国的各种社媒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的抱怨和批评。这些抱怨和批评涉及广泛,次生灾难频发,从食品短缺到就医困难,从家人分离到收入中断,从言论遭封杀到普通民众遭遇的种种不公正的对待等等。

周四晚上一段反映上海市民因拒绝搬离自己居住的公寓而与警察厮打的视频在上网热传。画面显示,身穿防护服的警察手持盾牌试图突破居民组成的防线。警方看样子逮捕了一些人,居民高喊“警察打人了”“这里是上海张江”。

张江镇公寓所有者上海张江集团的声明被媒体引用。声明称,“4月12日,接政府有关部门通知,为应对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征用九幢楼,作为集中管控隔离用房。”

这九幢楼里有39家住户。政府命令他们限期搬走。

另外,在中国山东烟台,鲁东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孙健上个月因在校园表达自己反对封城而被警方拘押,并被学校开除。他举着一个由硬质卡和木棍制作的标语牌在校园里行走,上面写着“鲁东解封” “我坚决反对封校;坚决反对如此高频的全员核酸检测;坚决反对对学生实施如此严格的管控;坚决反对校方一切以防疫至上。”

中国最早爆发疫情的武汉在2020年2月实施封城,经过两个多月,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也让习近平主导的清零防控在国内得到了相当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在奥密克戎毒株侵入中国之后明显减弱。这一方面跟防控效果不佳有关,另一方面就是长期的封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孙健不顾当局的威胁和个人安危公开站出来进行抗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愤懑和绝望。

从路透社提供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公众的不满程度在最近两个月显著上升。今年1月,中国警方在微博上公布的因违反防控规定而被警方拘捕和拘留的案件有59例,2月份数字比较少,但在3月份,这项数字增加到600多例,增加了十倍以上。

这些例子只是从微博上搜索到的,实际数字可能多出许多。从各种社媒体上可以看到,冲突不仅发生在警民之间,而且还发生在居民与医务人员、居民与志愿者和街道与地方官员之间。

美联社说,中国100个经济规模最大城市中,有87个都实施了某种形式的封控。

日本野村证券估计,中国有多达45个城市还处于全部或者部分“封城”之中,全国有将近四亿人口生活在那里。其中有大批人被送进集中隔离设施,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遭到封门闭户,居家隔离。

如此多的城市停止了正常生活,如此多的民众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收入,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巨大的经济风险。

观察人士指出,卡车运输因许多司机被困在家而受到严重影响。道路中断,港口和机场停摆迫使许多跨国企业停产,许多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中断削弱了经济增长动力,推高了通货膨胀。

多家经济预测机构认为,中国今年将无法实现其原定的经济增长5.5%的目标,也有机构认为,中国今年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5日报道:上海爆发警民冲突 墙内视频多被删除


上海爆发警民冲突2022年4月14日

上海一居民区被当局指作冠状病毒隔离点后,居民拒绝让出他们的公寓。4月14日该小区的居民与警方发生了冲突,视频显示有人被抓……

据法新社4月15日的报道,几段视频显示,上海的居民与前来强迫他们放弃公寓的警察发生了冲突。当局要将这些公寓用做隔离冠状病毒阳性者的地方。这次警民冲突,是人民对缺乏灵活性的清零政策日益不满的一个迹象。

4月初以来,上海的2500万居民几乎都被禁闭,难以获得食物。

上海当局正在隔离那些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即使没有症状也被安置在隔离中心。但最近几天,每天都有超过2万个新阳性病例,上海当局似乎跟不上局势的发展。

周四晚间发布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在一个住宅区外,居民对全副武装的警察喊话,这些警察试图强行穿过人群。在录像中,警察似乎逮捕了几个抗议者,居民们指责警察“打人”。

这些视频引起了极大反响,以至于该住宅区的开发商张江(Zhangjiang)集团就这一事件发表了声明。该声明说,在“一些租户阻挠修建隔离区之后,情况已恢复了平静”。

之前,上海当局说,已下令39户家庭离开他们的公寓,“以满足针对冠状病毒的防疫需要”。

在微信直播并被法新社检索到的一段视频中,一名哭泣的妇女说:“张江集团要把我们的住宅小区变成隔离区,把冠状病毒阳性的人放在那里!”

这个开发商声称,已向居民提供了补偿,并将他们重新安置到同一社区的另一栋楼。

法新社说,审查人员已删除了该事件的大部分视频。

不过,流传到墙外推特上的相关视频还能看到。

法新社的报道还提到,上海的居民似乎对获取食物的困难和阳性患者被强制隔离在舒适度和卫生状况堪忧的中心,越来越感到气愤。

此外,互联网流传的有关宠物被以防疫的名义暴力弄死的视频也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美国之音(VOA)4月15日报道:坚持清零政策 上海封控危及中国经济前景

华盛顿 —在中国新冠清零政策的背景下,上海仍然处于严格的封控中。考虑到上海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中心,以及封控很能蔓延到周边经济区,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正受到冲击。

自3月28日以来,中国官员对上海2600多万居民实施了封控,几乎所有人都被限制在家中。这是中国武汉在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后最大的一轮封锁。

长时间的封控令上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承压,商店和餐馆被迫停业,工厂关门或限产,货运拥堵情况越演越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在一周内第三次警告称,新冠激增对中国经济构成威胁。

上海还没有解封的迹象,周边及更多城市也面临随时被封锁的风险。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在海南表示,中国绝不能放松新冠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估计,中国有多达45个城市目前实施了全面或部分封锁,影响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0%.

上海疫情不断发酵

上海是中国经济重镇,2021年GDP达到6800亿美元。上海还是全球第三大股票交易市场,也是对中国大型企业和国际企业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然而,这一切都被封锁按下了暂停键。据CNN对上海、深圳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文件的统计,至少有40家中国公司被迫暂停在上海和其他地区的业务。

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夫鲍尔(Gary Hufbauer)告诉美国之音:“封锁使大上海地区的旅游业停滞不前,零售业、教育、医疗服务等都放缓了。这种不利影响相当严重,我很惊讶北京当局继续推行封锁模式。”

封控措施迫使工厂要么停止运营,要么通过“闭环”操作,即固定的工人留在工厂,以保持生产线的运行。但由于官方对采购材料和运输的限制,工厂即使“闭环”运转也受到影响。

据路透社周三报道称,富士康旗下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透露,该公司在与上海接壤的昆山的一家工厂一直处于闭环状态,只能以60%的产能运行。

封锁对运输行业的冲击尤其大。来自各地的卡车司机被要求遵守上海严格的防疫检测和隔离规定,这导致卡车大范围的排队和延误,推高了货运价格。

拥有最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由于港口工人短缺而出现严重的卸载延误。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卡车将货物从港口送到本地加工厂,很多船只被滞留在海上。

据彭博社的航运数据,截至4月11日,上海有222艘散装船在等待,比一个月前增加了15%.

数据还显示,由于一些船主试图将船只转移到中国国内其他港口,船只拥堵情况已经扩大到宁波舟山港和更北边的日照、董家口和青岛等港口,后者等待的船只数量同比增加了33%……

哈夫鲍尔说:“由于工人被封锁,港口无法承载正常的货物量。这当然减少了上海和中国内地工厂的各种产品的出口,还减少了工厂所需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以及消费品的进口。”

上海及周边的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和半导体制造的关键集群。如果政府延长封锁期,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该地区的企业可能会耗尽库存。

目前很多制造商在物流和供应链混乱的情况下停止了生产。特斯拉和大众汽车在上海的工厂已经关闭数周;超过30家主要生产电子零件的台湾公司报告暂停生产,其中包括组装苹果公司手机的台湾和硕公司。

随着中国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汽车生产也高度依赖电子产品和芯片供应。长三角地区占全国芯片产量的一半,其中江苏占33%,上海占10%.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周四在一份分析中表示,在过去封城和电力短缺期间,地方政府通常优先考虑芯片生产,尽可能减少受阻的情况。然而在最近的封控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宣布停产。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周三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写道:“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外国商业团体对该国公司受上海封控的影响感到担忧。中国欧盟商会上周致函中国政府,说明当前的新冠措施如何扰乱了欧洲公司的运营,并敦促中国官方修改政策。

商会主席援引中国德国商会近日展开的一项调查称,在中国,51%的德国公司的物流和仓储,以及46%的德国公司的供应链“完全被中国目前的新冠情况所扰乱或受到严重影响”。

全国经济承压

鉴于上海的持续封控,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近日削减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警告称中国清零政策的经济成本正在不断扩大。

世界银行上周将中国2022年的经济预测降至5%.低于中国官方设定的5.5%的经济增长目标。

世行在最新的经济预测中表示:“面对奥密克戎的变种,中国继续实行零新冠政策将损害中国的经济活动,并对该地区其他国家产生负面溢出效应。”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周二在一篇分析中表示,上海的生产和消费损失已经抹去中国GDP增长总量的0.2%.ING上周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8%下调至4.6%.

在上海发生疫情前,中国经济就受到难以从疫情中恢复的困扰。上周公布的财新服务业PMI显示,3月服务业活动大降8个百分点,跌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财新制造业PMI也以两年来最快的速度收缩。

此前,中国的技术中心深圳和东北工业区吉林也面临封锁,以便中国官方实施大范围的新冠检测,将新增病例降至零。

经济学家警告称,4月的经济数据可能更糟。封锁将导致更多商业被关闭,居民面临失业和储蓄消耗殆尽的困境,损害国内的消费需求。

艾西亚告诉美国之音:“出口侧的汽车、半导体遭受损失,接下来更多的是餐饮和航空旅行等行业。”

哈夫鲍尔说:“我不知道在目前的政策下,中国如何能够实现2022年5.5%的增长目标。4%的增长会更现实。”

▲美国之音(VOA)4月16日报道:不堪当局封锁镇压 越来越多外企考虑撤离中国

随着中国病毒清零政策导致城市封锁、工厂关闭、经济停摆,许多在中国的外商企业纷纷考虑撤离中国。与此同时,美国批准一项新计划,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实力,提高与中国等国家的竞争力。

周四(4月14日),美国官方出口信贷机构投票批准了一项新工具,该工具将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实力,缩小关键供应链缺口,并为美国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美国进出口银行董事会批准的 “在美国制造更多”(Make More in America)计划,是拜登总统推动的加强美国供应链的一部分。这项计划将允许公司利用现有的美国中长期贷款和贷款担保,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制造项目提供支持。

“‘在美国制造更多’计划将创造新的融资机会,刺激美国制造业,支持美国就业,并提高美国与中国等国家竞争的能力,”进出口银行总裁兼主席雷塔·乔·刘易斯(Reta Jo Lewis)在一份声明中说。

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四就该计划发表声明称,“由于美国制造商在海外与不公平的做法竞争,该计划是朝着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迈出的一步。这一举措将支持拜登-哈里斯政府努力扩大美国在未来行业——从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到半导体生产——的全球竞争力。”

受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这样的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以及在中国清零政策的抗疫做法造成全球供应链断裂加剧的冲击下,美国政府已经把投资国内制造当作不仅对美国经济而且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大事。

清零政策导致美国公司考虑离开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坚持新冠病毒清零政策,至少使44个中国城市处于完全或部分封锁状态,尤其对2500万人口的国际都市上海的严控,已经导致经济活动停摆,企业成本升高、盈利减少,许多美国公司正考虑搬离中国。

北京和上海美国商会4月初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包括76家制造商在内的167名受访者中,超过一半预计由于近几个月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COVID-19疫情,今年的收入将下降,而约16%的受访公司表示,他们会考虑将业务迁出中国。

超过一半受访者说,他们的生产下降、供应链中断;约81%的人表示,这些疫情控制措施影响了他们招聘或留住合格员工的能力。

产经新闻报道说:“在中国疫情爆发的中心上海,因为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城市进入封锁状态,导致商业活动几乎停止,工厂关闭,以及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的延误,这是该国自大流行开始以来最大的一次封锁。”

大规模停工影响了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等公司在那里的运营。特斯拉已延长超级工厂的停产时间,而上汽大众表示,由于难以确保零部件,将暂停上海和长春生产。

有经济学家表示:“如果病毒未能在4月份得到控制,或者上海未能如期完成两阶段封锁,经济影响可能会扩大。”

因当局镇压 游戏行业也考虑离开中国

于此同时,中国最近解除了对电子游戏牌照的为期九个月的冻结。路透社报道,一方面因为该行业领导者腾讯等公司完成了重大调整,另一方面也由于北京已无法忽视禁令导致的经济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市场,规模达470亿美元。8月,中国的监管机构停止了对游戏货币化至关重要的发行许可证的发放。周一,这一冻结被解除,45场比赛获得了许可。

但这并不意味着恢复原状。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备忘录显示,9月,一家由国家支持的游戏协会组织了一项针对开发者的培训计划,其中强调游戏必须突出“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不能包含任何暴力或宗教元素。官方媒体曾称这一行业 为“精神鸦片”。

一名高级分析师告诉路透社,目前已经有5000多家游戏公司接入了国家防沉迷系统,众多公司对游戏内容进行了更改,不合规的公司已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查和罚款。

对游戏行业的镇压已经产生日益恶化的经济影响。根据商业登记公司“天眼查”的数据,在许可证冻结期间,大约14,000家与视频游戏相关的公司——包括那些涉及商品推销、广告和出版的公司——关闭了。

“形势已经完全改变,促使一些人采取多元化措施,或考虑完全离开中国市场。”路透社报道。

Pillar Legal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皮拉罗夫斯基(Greg Pilarowski)表示,中国的小型游戏公司正在考虑转向西方的区块链游戏,尽管这可能意味着放弃中国市场,因为北京禁止未经批准的加密货币。

▲美国之音(VOA)4月16日报道:“我想回国,但出不了小区”上海封城后的外籍人士众生相

在上海一个小区里,一位女士撑伞走过空旷的街头 (2022年4月13日)


在上海一个小区里,一位女士撑伞走过空旷的街头 (2022年4月13日)

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一,有十里洋场的声誉。这里的外国人来自不同国度,为了不同的目的,做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在上海疫情持续、中国严格防疫的情况下,他们中许多人过上了相似的日子——困守家中。

拖家带口的他想回国

这是外籍教师布鲁斯(化名)在上海居住的第8个年头。上海封城后,他和妻儿被困在公寓里。布鲁斯迫切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国家。

“自2019年以来,我就没有见过我的父母了,他们也从未见过我去年出生的二女儿。 我妻子的父母也从未见过他们的外孙女。”布鲁斯说。

虽然上海机场每天都有很多航班,但布鲁斯说,从家里到机场成了一段不可能的旅程。除了机票昂贵,还要克服三个障碍。

他对美国之音说:“首先,你必须被允许出你的公寓和小区去机场。在现阶段基本上,我们不能离开我们的公寓。我们楼关了,小区也关了。你真的没法出去。你必须请居委会批准。有一个特殊的通行可以让你出去,要拿到这些通行证非常有挑战性。”

布鲁斯去过居委会,还请大使馆和工作单位帮忙,结果都被拒。

其次是新冠检测。必须是搭机前48小时的阴性检测结果才有效,但检测的时间和出结果的时间都不确定,很难在上飞机前的限定时间内拿到测试结果。

第三是交通。布鲁斯说:“过去的几天里仍然没有前往机场的交通工具。没有地铁和公共汽车。没有出租车,没有优步。唯一运行的是上海机场一线,幸好离我家不太远,只有六公里。所以我们准备带着婴儿和孩子步行六公里到车站去。”

由于孩子年龄尚小,食品和饮水是布鲁斯家很头疼的问题。

他说:“上海的(自来)水一般是不能喝的,因为里面有重金属……一般我们喝瓶装水,所以很难买到……水的供应是当务之急……现在我们基本上必须通过网上食品购买服务来获取食物,但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买到太多。我们已经订购了几样东西,但还没有到货。所以我们仍然完全依赖在封城前购买的食物以及政府发放的食品,但那些根本没有多少,远不足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

封城两周后,布鲁斯一直在吃罐头和方便面。“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水果了,唯一的新鲜蔬菜是政府发放的。”

幸好有好心的邻居,大家非常团结。

布鲁斯说:“周围有些人,邻居们,非常乐于助人,自发地给我们鸡蛋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个人负责所有食物的购买,她联系了我,帮我买了几样东西。所以是的,当然有些帮助。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小区里的人本来就很团结,因为,我们显然都在经历同样的事。”

即便如此,由于小区里婴儿不多,布鲁斯无法通过团购买到婴儿用品。

布鲁斯说:“我在团购中从未见过婴儿用品和水,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如何能够买到这些东西。”


上海封城后居民在关闭的小区大门后等候递送的食物。(2022年4月13日)

独自被困 他生活在恐惧之中

布鲁斯有妻儿的陪伴和邻居的帮助,但欧洲来的博士生小马(化名)则没那么幸运。如果没有封城,他现在已经完成学业,踏上了归国路。封城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对美国之音说,他现在生活在恐惧之中:“我在这里感觉不安全。 我害怕被绑架到中央隔离设施并被关在那里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怕我的猫会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打死。我担心他们不会让我去机场离开这个地方。”

“我是大楼里唯一的外国人,而且可能是整个社区中唯一的外国人。与同龄人隔绝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里没有人跟我说话。”

如果说获得物资对上海本地人来说是难事,那对小马这种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来说是难上加难。

“因为我真的看不懂中文,下订单对我来说更加困难,最后我就被落下了。要订购任何东西,我都不得不等到深夜,那时所有的中国人都吃完饭并开始休息。这对我的自我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近,我的室友开始一起下大宗订单,但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是让我看着他们收到鸡蛋和蔬菜,而我所有的都是以前室友搬走时忘记扔掉的剩菜。”

小马只能依靠政府补给和学校获得食物。学校的食品包“主要包含方便面、一些新鲜蔬菜和猪肉罐头。我们从政府那里得到一些食物,但这些食物非常稀缺和随机。”

“我本应该完成博士论文的,但我的工作效率极低。前一个半星期都是因为饥饿。”小马说。


上海封城后静安区居民楼的夜景。(2022年4月9日)

久居上海 他生意受阻

相比布鲁斯和小马,美国商人汤姆·沃德(Tom Ward)在生活上似乎是轻松的。今年77岁的他已经在上海生活了24年,自称是上海本地人。

沃德说:“我想念能出门的日子,在附近小区散步,和朋友一起,享受我在上海的正常生活方式。我很怀念自己去挑我想买的东西。例如,在我家门外是一个很大的菜市场,我在那里买蔬菜,我和那个菜贩买菜也有12,13年了,他都认识我了,我去他的摊位,他知道我喜欢芦笋,总是把芦笋放在我的包里,我想念与摊贩建立的联系和友情。”

沃德承认,他现在的生活并不代表大多数上海人或中国人正在经历的生活。虽然他不认为外国人在上海得到了特殊优待,但是他说,“我只是认为我们有优势、经济和教育优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们住在一个管理良好的综合大楼里,有一家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所有的维修、安全和服务。我们在市中心。居民大部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因此,我们很快就能够获得管理公司的帮助,并能够组成我们自己的采购团队完成采买。”沃德说。

相比之下,老城区和不懂上网的老年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沃德说:“一个较老的社区,本地社区,没有专业管理的社区,可能有老年人不会上网,他们没有在线账户,不使用互联网。也缺乏有组织的努力来获得物资供应。他们可能也无法表达他们的需求。”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沃德虽然生活上没有过多烦恼,但作为上海一家从事咨询行业的美商公司负责人,他的生意却因为封城而受挫。由于无法出行,他的一个大项目被推迟,这个项目占他全年一半的营业额。

沃德说:“我们刚刚与日本一家大型制造商完成了一个项目,他们想继续进行另一个项目。但是,他们想要面对面,而不是在Zoom上见面。 他们想要亲自面对面谈,敲定工作范围并启动项目。他们远在浦东。我们去不了,所以现在已经推迟了几个月。”

沃德这样的情况在外籍商人圈中并不少见。

上海美国商会近期做的调查显示,商会大多数受访者对上海封城的做法不满。

沃德是上海美国商会的成员。他说:“我知道有很多不满的外国人想离开,或者他们的家人想离开。尽管从某些方面说,我是华人社区的一部分,那些和我每天交流的人,他们表达了对封城的不满。但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表达出反叛的意见。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接受,没有人喜欢,但他们只是接受。”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欧盟商会4月11日表示,已致函中国政府,详细说明中国对新冠的控制措施如何扰乱欧洲公司运作,并敦促中国修改政策,例如允许一些新冠患者居家隔离。

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签署的这封信说:“目前为遏制最近在中国爆发的新冠疫情而采取的措施正在造成重大破坏,从物流和生产一直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供应链。”

美国之音试图联系中国欧盟商会,但在本文发表前未得到回复。


上海静安区居民排队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路上有人打着中共与中国的旗帜走过。(2022年4月1日)

封城值得吗?上海的未来在哪里?

科学数据显示,奥密克戎、BA.2等新的病毒变体虽然传播性强,但重症率死亡率大大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质疑封城的必要。

布鲁斯说:“绝对不值得封城。 为了在上海甚至没有造成一人死亡的事情而封城,对经济和公民福祉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另一些人认为,香港今年二月以来疫情急剧恶化给了上海封城一个合理的理由。

同样被困浦东区的上海纽约大学访问教授、历史学家杰奎琳·阿密约(Jacqueline Armijo)说:“香港老人的死亡率很高。 人们已经计算过这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可能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是主要的担忧,这是一个合理的担忧。”

封城使上海经济停滞,许多人认为这有损东方明珠的声誉。

布鲁斯说,这次上海封城“显示一切自由都可能随时失去,严厉的措施可以落实到位。我认为,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外国人选择住在这里之前会三思而后行。”

但一些人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信心。

沃德说:“这是一个坚强有活力的社区,它会恢复……但在完全恢复之前,要经历痛苦。”

小马说,上海这次封城能给中国其它地方提供的经验是,“如果你做一件事不起作用,与其更加努力地重复相同的操作,不如反思这个政策并尝试其他方法才是更明智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16日报道:上海疫情:老年医院出现死亡,与官方说法矛盾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自2020年后没有人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致死,但BBC的调查发现,上海一家医院最少有数十名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死亡。

BBC采访了一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同时取得院方与去世病人家属的通讯。这些病人死于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大爆发期间。

BBC也取得官方纪录,显示单在一家医院,就有最少27名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病人死亡,官方将他们的死因归类为其他基础疾病。

拥有约2500万市民的上海目前仍然处于封城状态,至今已持续差不多三个星期。

BBC早前已经报道,上海当局正在竭力应对这场疫情大爆发,一名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护士和另一名护理人员,分别描述了他们如何尽力协助数十名老年病人,当中部份人死去。

社交平台之后流传,有证据显示当地另外12家机构的数百名病人中也发生了大规模感染。

BBC联络了其中数家护理院和医院,一名病人家属告诉BBC,他的亲人所在的这家上海护理院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曾告诉自己,所有住客都测出了阳性。这家护理院有约300个床位。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一名管理人员透过电话对BBC说,以上海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来说,死者中“肯定是有阳性病人的”。

医院管理层向病逝者家属发出信件道歉,承认院方“缺乏专业”,同时表达深切的罪恶感。

根据官方数据,整个上海在这轮疫情爆发中没有死亡。

在中国,要断定一名病人是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致死,需要符合很高的标准,包括要证明病毒有破坏肺组织,这需要以扫描方式确定。

如果病人生前有其它疾病,就会首先考虑它们是不是致死的原因。

一名72岁的老妇本月早些时候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去世,她的兄弟对BBC说,自己一直没有得到关于死因的完整解释。

他说这名老妇在4月3日离世前的数星期,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结果呈阴性,但他一直未能取得离世前的检测结果。

他又说老妇生前在医院内住的病房总共住有六人,当中五人病逝,形容医院内的爆发“就是这样严重”。

他说官方目前给出的说法是,这名老妇死去的时候,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是阴性。他声言在找到确切死因前不会把她的遗体火化。

另一名99岁的老妇在4月1日去世,死因同样引起关注,这名老妇的孙女说,她在死前一星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BBC取得的社交网站帖文和相关的语音讯息显示,她的孙女说这名老妇3月27日被转送到金山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第二天确诊新冠。

她接受了一些基础疾病的治疗,三天之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但再过一天后就去世。官方给出的死因是新冠感染令基础疾病恶化。

BBC多次就这些指控联络这家医院和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但未能取得回应。

中国目前正面对2020年武汉疫情后最严重的新冠病毒爆发。

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一直努力控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最初的封城措施原本预计只会维持九天,但至今已经延长许多。

当局又以不同方式称呼封城措施,包括“静态管理”、“封闭管理”等。

官方媒体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防控和管理的措施不能松懈,《人民日报》周五(4月15日)在头版刊登文章称“坚持就是胜利”。

▲美国之音(VOA)4月17日报道:上海抗疫乱象市民讥讽当局 “掩耳到零”,民怨鼎沸平头百姓已快到“零容忍”状态

华盛顿 —中国商业和金融之都上海被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攻克之后疫情持续飙涨,虽然目前单日新增本土感染人数比最高峰时期略有降低,席卷全市的封控措施丝毫未见真正缓解。

虽然从政策层面上海对浦东、浦西两区先后实施过为期四天的“分区封控”,之后又将全市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希望通过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给一些社区松绑透气,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封控措施加码容易、松绑难,许多市民两三个星期被禁足在家,不仅吃喝成问题,更有一些病患缺医少药遭受次生伤害。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星期六(4月16日)发布“告浦东新区全体居民书”,坦承整个浦东新区已经封控了20天,有些小区“封控了一个多月”,声称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付出了努力、作出了牺牲,“大家都很苦、很累”。

“但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么越是要坚持。一旦放弃,之前的所有努力和牺牲都将付诸流水,将来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浦东新区政府说。

上海一向给人果断高效和善于协调的良好印象,而且此前出现疫情时,也常常被视为防疫模范生。但是在这一波传染力超强、传播速度超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袭击下,上海的应对措施却黄腔走板,被打回了原形。

中国的互联网和社媒上充斥着上海居民愤怒的声音和图文。

周四晚上一段反映上海市民因拒绝搬离自己居住的公寓而与警察厮打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画面中身穿防护服的警察手持盾牌试图突破居民组成的防线。警方看样子逮捕了一些人,居民高喊“警察打人了”“这里是上海张江”。

上海浦东张江镇公寓所有者上海张江集团发表声明称,“4月12日,接政府有关部门通知,为应对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征用九幢楼,作为集中管控隔离用房。”

这九幢楼里有39家住户。政府命令他们限期搬走,从而引发民怨以及与警察的抗争。

华盛顿邮报引述一位家住普陀区的34岁李姓翻译的话说,她与70多岁的父母住在一起,从3月27日起就被禁足在家,整天除了到处订购寻求主副食等生活必需品外,就是跟居住在上海另一区、同样被禁足在家的男朋友辩论如此严厉的封控措施是否有必要,因为毕竟几乎所有的感染者症状都很轻微。李女士认为严格的封控没有必要,但是她的男朋友却支持迅速而严格的封控措施。

在上海这个拥有2600万居民的大都市里,长期的封控措施让居民足不出户,即使是健康的人也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或失控。网上另一段视频显示,上海普陀区一栋公寓大楼的居民集体跑到各自的阳台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吼叫。视频的旁白说,“整栋大楼都在吼叫…问题出在哪里?人们不知道这种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有一位上海居民的家人患了急性阑尾炎,打120来了救护车,医护人员下车就跟病人索取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否则不敢把病人拉走。还有人患了急病去医院,好不容易说通了小区的警卫,同意让他开车出门,出门后碰到警察,也说服了警察,让他继续前往医院。但是途中碰到穿着白色防护服、人称白卫兵的纠察,却死活都不让他继续前进。

上海市今年3月初以来全市共有大约30万人核酸检测呈阳性。按照规定,这30万人和他们的密接者都必须根据病情或症状的轻重程度前往隔离点或医院接受隔离或治疗。有些医院临时被用作新冠疫情专用医院,迫使当时住院的其他重病患者、包括八九十岁的高龄患者冒着受感染的风险立即转院。

中国全国各地都响应北京当局的号召或调配,向上海派出医护人员或派出工人帮助搭建临时的方舱医院。但是有些工人完成方舱医院建设,搭乘大巴返回原来城市时,发现这些城市因为担心这些人把上海疫情带回来而拒绝这些大巴入境,让这些工人进退不得、走投无路。

很多上海市民不仅抱怨封控措施,而且直接挑战和抱怨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仍在坚持的对病毒“动态清零”的政策。一些上海市民质疑,既然新冠变异株感染者的症状已经轻于流感,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不计成本、劳命伤财地封城呢?为什么不能参考一些中国医学专家的意见,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与病毒共存呢?

纽约时报在报道上海疫情时曾经指出,上海的疫情危机已经超越一项公共卫生挑战的范畴,并逐渐演变成对中国当局“零容忍”防疫政策的政治考验。

不过前往上海督导防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都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些列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互联网上有一张照片,呈现的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书写的四个大字“掩耳到零”。这四个大字道尽了中国民众、尤其是处于足不出户禁令中的上海市民对当局杂乱无序,甚至不近人情的疫情防控措施的讥讽与无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7日报道:上海清零 日本领事:日企撑不住了考虑转移

上海严格的清零措施导致当地日企无法正常运转,陷入困境。日本驻上海领事致函上海当局表示,日本企业可能转移国外。

据香港明报4月17日报道,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前日致函上海副市长宗明,指当地日资企业因防疫措施,面临诸多困难,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行已经一个多月,甚至“不得不开始将生产和制造向其他地区和国外转移”。

赤松秀一在信中指出,目前上海约有4万日侨,和1.1万家日企。“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长期化,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行的状态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明显日趋严重”,并“迫切希望疫情平稳后,迅速恢复经济正常运行”。

明报说,上海昨日发布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称,确保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

据共同社4月15日报道,由于中国上海因新冠疫情蔓延实施了封控,日本企业受到的打击日益扩大。不仅在当地的业务停了下来,而且供应链混乱,导致马自达和三菱汽车公司在日本的生产也遭遇阻碍。对新冠清零政策造成中国经济低迷的担忧情绪升温。

该报道说,在中国运营逾300家“无印良品”店铺的良品计划公司目前有约50家店铺停止营业。社长堂前宣夫表示,预计下半财年(3~8月)业绩会比设想的差很多。

迅销公司董事长兼社长柳井正说:“因为利润方面和员工的生活,非常困扰。”截至14日,上海的共86家优衣库和共8家GU店铺已全部停业。

罗森在上海市有约1000家便利店,8~9成处于停业状态。一部分店铺为了支撑市民生活,仅继续提供配送服务。萨莉亚社长堀埜一成表示“连地铁都停了,影响很大”。

索尼、三菱电机、夏普等制造业方面,当地工厂长期停工。从当地供应商采购零部件的工作滞后,马自达4月在总部工厂(广岛县府中町)和防府工厂(山口县防府市)停工了共8天。三菱汽车11~15日停止了冈崎制作所(爱知县冈崎市)的生产,还让员工暂时歇业。

共同社引述全日本空输和日本航空透露,上海航线的货运航班已部分停飞。据称是因为无法确保足够的装卸货和机修人员。此类航班从日本向上海运送半导体相关货物,从上海向日本运输电子零部件等。汽车行业相关人员叹息说:“零部件不足大概会长期持续。”

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樱田谦悟预测称,只要中国固守封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加严重”。他还认为“大概不会轻易解除”封控。

▲德国之声(DW)4月17日报道:上海封城:舆论控制与呼唤自由

上海封城后,社媒上很多尖锐的批评之声只活跃了很短时间便被消音。尽管如此,人们没有停止对言论自由的期盼。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从3月初开始,便有小区陆陆续续进入封控状态,3月底执行了浦东和浦西分区域封城的政策,但直到现在,解封依然遥遥无期。

政府照例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了删帖、封号、限流等严厉打击措施。4月8日白天,微信公众号上一篇由stormzhang撰写的名为《求救》的文章火爆了整个微信朋友圈。记者注意到在该文章发出约6个小时之后,就超过了10万阅读量,并有了9.5万多点赞。但很快,该文章因为被举报而被删除,存活了不到一天。4月13日,一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文章再次成为爆款,文章下的置顶留言获得了50多万个“点赞”,但亦一度被删除,后来内容被恢复,但却无法再转发。

网民们开始利用一切方式,在严格网络审查制度下发声。

4月14日凌晨,若干中国政府官媒使用“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权赤字国”话题发表微博,针对美国发布的“国别人权报告”,攻击美国的人权问题。但是当天凌晨,该话题迅速发酵,网友们开始在该话题下讽刺中国的官员,揭露中国的人权问题,网友热议的内容包括丰县疑似被拐卖女性生下8个孩子后被铁链拴住脖子,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去世的哮喘患者,和上海封城期间家长被迫与婴幼儿分开隔离等。许多微博回复都风趣幽默又暗藏讽刺。

一条用“太监讨论性生活”来进行影射的评论很快得到了几千个赞;一条“call you by my name”的回复完美化用了电影名称,被许多人转发;一条“我劝你还是多关心关心谷爱凌吃的什么馅的饼吧!”则讽刺了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人民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召开了冬奥表彰大会,营造了一种不符合上海现实的繁荣景象。还有评论直接针对习近平主席的执政能力和他修改宪法让自己能够继续连任的行为进行批判。

在近几年里,微博上民族主义的内容越来越多,一针见血批评政府的尖锐言辞已经很少见了,即使出现,也会立刻被其他网友攻击成“八千”“50万”“1450”(这三个词在中国的网络上代表了汉奸,背叛中国的间谍之意)。短暂的言论自由狂欢很快被豆瓣、推特、Reddit等社群上的中文用户转发。有人评论,这景象就像2020年2月6日,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传开来之后,从深夜到凌晨,网民们在微博用“武汉政府欠李文亮医生一个道歉”和“我们要言论自由”等话题进行发言,人们强烈呼唤言论自由,直到该话题下的内容被清空、话题本身无法显示为止。

你清场,那我在你的场地发言

4月14日凌晨的这场“狂欢”同样以言论被清除而收场。当天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记者注意到该话题冲到了微博实时热搜第一位,但此后,话题热度不断下降,网友的发帖和回复也不断被删除。现在,当记者在微博搜索该词条,只能搜到“央视新闻”“山西共青团”等被认证过的与政府有关的机构所发布的内容。

但对政府异常愤怒的网民转战到其他爱国内容的话题下面,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有不少人开始在同样由官媒发起的讨伐美国的话题“美国的人权手电筒该照照自己了”下面发言。有人写道“美国没有钉子户,美国没有恶意讨薪,美国没有寻衅滋事,美国没有计划生育,美国没有口袋罪,等等”。

而到了4月15日凌晨,话题“美国用乌克兰精神病患者做生物实验”被网友用同样的方式刷到了实时热搜榜的第十一位。

与此同时,拥有68万组员的,豆瓣上最出名的小组之一“豆瓣鹅组”被封停,不知是否与小组中转发微博上“翻车”的评论有关。

不过,熟悉审查体系的网民们亦有对策,“call me by your name”和印有赵立坚头像及他的言论“疫情期间,生活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的表情包已经成为网民间表达对政府不满的暗语。

这会是中国网民团结起来,反抗政府的言论审查制度的开始吗?

这个政策中确实有许多短板

记者采访了发表几条批评言论的张小姐。张小姐有海外留学背景,如今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疫情前经常往返上海和香港。张小姐表示,自己的许多外籍同事经常看西方媒体,今年3月前,她听到同事们批评中国的封城政策时不以为然,在金融业内的分析报告和西方媒体上看到把中国的严格清零政策列为2022年全球最大的风险时,觉得这是西方国家故意构陷中国。但自己在上海封城期间的经历,身边人吃不上菜、买不到药的切身遭遇,让她开始意识到这个政策中确实有许多短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自己原本只专注专业和工作,鲜少参与网络讨论,但最近开始在微博和微信群公开反对一些抗疫政策,科普正确的科学知识。他说,听到了许多在上海的医生同行讲述自己被调去做核酸,被迫隔离,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无法为需要诊治的病患提供救治的辛酸经历。

不过,另一方面,记者也在几个微信群里观察到了不少上海居民,虽然物资缺乏,被困家中而怨声载道,但仍然感谢政府派来做核酸的人员,以及发来的抗疫大礼包,表示相信政府的领导,相信上海的食物供应会越来越好。

▲德国之声(DW)4月17日墙外文摘:念出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

有媒体指出,中国“清零”政策让上海许多市民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防疫强制措施而死亡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我们要一一记录并念出这些逝者的名字或者身份。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动态清零”与基层的迷茫:一位中国防疫志愿者的近距离观察》,作者阮玲婧写道,直到亲身接触过中国基层防疫专班的工作流程以后,终于明白所谓大数据监测系统从来没有处理好信息的条块分割问题,上级大数据监控系统只管下放任务,而不理会信息的如何收集和横向共享。信息收集的各个环节相互之间并不联通,导致工作流程效率低下。 “数字化防疫”提升了上级部门对下级的监控和监督能力,却加剧了基层的内卷和形式主义。

作者认为,基层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缺乏协调和充分调动志愿者的权限和能力,导致工作推诿拖沓。由此可部分窥见为何上海空有物资而无人派送的窘况,毕竟大领导“靠前指挥”能解决一个或数个小区,但若一个城市封了大部分区,没有真正的社区自治支撑,这种动员模式不过是饮鸩止渴。

上海疫情因次生灾害中的逝者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中国数字时代》发表文章《【404档案馆】第92期:“没有死于新冠,却因新冠而死”——念出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作者王守义写道,上海本轮新冠疫情,从3月份爆发以来持续处于社区传播的高位,每天有超过2万名新增感染者。然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5日,至今只有一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与此同时,许多市民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防疫强制措施而死亡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文章讲述在上海疫情中因次生灾害而不幸去世的普通市民的故事。

作者写道,日本导演北野武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尽管许多疫情逝者连名字也没被记录下来,尽管他们的信息还需要查证和确认,我们还是要纪念他们,以表达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对每一次死亡的痛惜和对造成这些灾祸的政策的声讨”。文章一一记录并通过播客念出了一百多位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或者身份。

台湾抗疫学习上海还是韩国?

台湾《新新闻》发表文章《学上海还是韩国?防疫“新台湾模式”影响九合一大选》,作者顾尔德认为,要让上海这个大城市一夕封城,不是正常的国家做得到,也只有极权政体才有“胆识”下此决定。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自己的铁腕铁拳信心满满,但这次上海封城引发的民怨之高,应该也出乎他预期。文章引述阅读量超2000万的微信公号文章《上海人民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指出,一个想完全掌控社会的国家机器却在各个环结都失灵,从物资供应、民众就医都无法满足本需求。

顾尔德说,相对于上海的极端管控,目前还是新冠疫情重灾区的韩国决定大幅放宽管制。他说,很清楚,面对奥密克戎(Omicron),台湾不可能用上海模式,因为台湾不是威权政体,蔡英文也不是习近平。效法韩国呢?不要说像韩国一样单日确诊60万,即使像韩国宣布防疫将大幅松绑那天的单日12万确诊量,台湾社会一定会陷入恐慌,执政者要准备遭轮替下台了。陈时中虽然先为疫情可能上升打了预防针,防疫“新台湾模式”成败还是充满著许多变数,尤其年底九合一大选逼近,疫情的变化也为政局投下重量级的变数。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7日微言微语: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近日,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村的网文在全网疯转,七旬老作家日前因哮喘发作急需急救,但从叫救护车到进入医院却遭遇层层荒唐规则的阻碍,险些要了他的命,他在文章中斥责到:“也不知道是哪个昏官制定了这样一个丧尽天良,草营人命的规则。这完全就是一个无解的连环套,现实就是当一个人有病急性发作需要得到救助时,在这样的规则面前是不可能得到医治的。上救护车需要有核酸阴性证明,进医院同样需要核酸阴性证明。那么请哪个大老爷告诉我到哪里去做核酸检测呢?显然只有医院才具备核酸检测的能力。可是医院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进不去的呀!哪个昏官制定了这样的政策,必须出来向全体上海人民谢罪!!! ”

一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网文这样写道:“所有的专科医生都扑出去做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大部分医疗系统停摆,所有新冠以外的病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无法就诊、无法手术、无法配药,120要排队,出门单不给开,血透轮不上,化疗做不了,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为十五万里仅有一例重症的奥密克戎让路,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到今天这位在等核酸报告中离世的急诊患者,以及经济学家的高龄母亲、开不到抗抑郁药的病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

这也是习近平防疫清零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封禁区域病危者普遍面临的困境,也就是说,习近平的清零防疫非但不可能清零病毒,还将无数国民生命置于危险境地。

14号,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纳什国际社区,政府强征人才公寓做隔离方舱,爆发大规模抗议和警民冲突。现在,警察可以随便带警犬闯入民宅抓人去隔离,而且拒绝出示被隔离者核酸检测报告,这种对人权的普遍践踏只能做实新疆集中营管控模式的存在,因为类似的情形正在上海上演。那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网文,对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的卫生条件作出如下描述:今天上海大风暴雨,赶工完成的南汇方舱和高桥方舱全都屋顶漏水!阳性病人所在区域纷纷遭遇被褥床铺湿透,人员挨淋挨冻的惨况,更有甚者,一些方舱本就不堪的厕所在暴雨、停电、停水、爆筏等多重压力下,粪便横流,无人修理。这是方舱啊!既然把人抓来“治疗”,那也得当病人对待啊,为什么要让人毫无尊严?

一篇题为《上海逝者》的网文引发全网共鸣,文章将封城后上海死于防疫而非新冠的人名整理在案,一共数十人,网文留言区立刻变成上海哭墙,许多身边有死者的网友纷纷留言追加死亡案例,这个名单每天都在延长,每一个死者姓名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悲剧,每一个悲剧都源自习近平“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独裁暴政思维模式。正如网友@趙楚在帖文中所说:我们正在经历的上海事变已经清晰地展示出其残酷的性质:这是一场与公共卫生或防疫毫无关系的社会运动,精心设计,无情推行,坚定彻底,不在意任何社会,经济,乃至个体生命的代价。这一运动的理念,原自漫长的体制源头,在近年在香港等其他政策上再次成型,并充分展示了其钢铁意志与毁灭性效果。上海被选作这样残酷战争的核心目标,首先是因为上海的原罪:历史的现实的真实的文艺的,种种与新浪潮南辕北辙的社会与生活品质;这些长期被大众话语强化的“上海风”自然地唤醒并助燃一种极端歇斯底里的“上海仇恨”,一种誓必采用最显目的残忍以驯服,以摧毁之的邪恶激情。这与某种普遍流行的对香港,广州深圳及模糊的“南方”的负面感情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所谓的“ 东南互保区域”。因此,正在进行的上海事变实际上已成为一场残酷程度不亚于入侵乌克兰的征服战争, 其直接带来的社会,生活与财产的毁灭甚至大有过之;而最令人痛惜的代价是无辜的人民。唯一区别是:外部世界并没有给予上海应有的关注。瞬间冻结几千万人的日常生活与行动,强力执行,将几千万置于战俘营式的监管状态,这即使以现行法制也是完全于法无据的,是超越任何规章的“超限战”,是一种1967式的终结体制。其现实与历史的多方面后果都是全局性的和极其严重的。

转载: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Original 普通市民 摩耶夫人 2022-04-14 00:50

现在的上海人,每天晚上清点完冰箱忧心忡忡地睡下,每天早上抢完菜后忐忑不安地点开上海发布的数据,接着开启一天的核酸、抗原、团购、骂娘,以及求助。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有刷新底线的事件。

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居民,一个5岁孩子的爸爸,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的癌症患者,4月3日突感不适120去医院,在有前一天小区做的核酸报告情况下,被要求马上进行本院的核酸报告才可收治,在等待的过程中离开人世。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你去问问医生,我的核酸报告出来了吗?”在他离去两个小时后,核酸报告出来了,阴性。

网传某区卫健委的一位干部,一医毕业,聪颖专业,在巨大的压力中,在办公室自缢身亡。

一个刚出生14天的宝宝,被要求和阳性的父亲、母亲分开隔离,单独送去金山病房,孩子的奶奶试图跳上窗台以死相逼要求和宝宝在一起,产妇拖着孱弱的身体发出求助信息,仅仅请求妈妈能和宝宝隔离在一起,让孩子吃上一口母乳。这是在“阳性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隔离”的新闻发布会以后发生的事。

许多毗邻居民区的中小学突然变成了方舱,居民抗议,师生愕然,很多老师的书本还在学校里面,班级里存放着学生的私人物品,甚至有的寄宿学校还住着学生。这学期还能开学吗?马上中高考了,毕业班前途何在?

今天上海大风暴雨,赶工完成的南汇方舱和高桥方舱全都屋顶漏水!阳性病人所在的居所纷纷遭遇被褥床铺湿透,人员挨淋挨冻的惨况,更有甚者,一些方舱本就不堪的厕所在暴雨、停电、停水、爆筏等多重压力下,粪便横流,无人修理。这是方舱啊!既然把人抓来“治疗”,那也得当病人对待啊,为什么要让人毫无尊严?

打热线、找居委,遇到的标准答案永远是“已经报上去了”“等上面通知”。网民们自己做了一个求助文档我们来帮你 · 上海抗疫互助 (helpothers.cn)https://www.helpothers.cn/help/,将各方求助列进其中,自己互助,打开文档尽是不能再等的紧急情况,但凡有一位领导亲自看到这个文档,都不会好意思说那些空话。

一位居住在永康路大半辈子病痛难忍的老先生和居委工作人员的电话,“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答复“我无能为力”,一声悲愤长叹。

是啊,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全力配合政府要求,说停工就停工,说足不出户就足不出户,说每天核酸就每天核酸,说半夜再核酸就半夜再爬起核酸,说14天就14天,说加7就加7 ,说共克时艰就咬紧牙关,工作丢了就丢了,公司关了就关了,抗疫第一,说屏牢就屏牢,结果呢?

足不出户半个月、一个月,小区里的阳性一例一例地增加,本来没有阳性的小区也在长达一个月的严格封锁里出现了阳性。封控区解封无望,管控区不断出新,所谓防范区都只能一户出一人每天出门一小时,还不能走太远。

在上海市民认真、严格、克服了所有需求坚持配合抗疫的情况下,每日的公布数字仍是两万多两万多地跳出。

所有的专科医生都扑出去做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大部分医疗系统停摆,所有新冠以外的病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无法就诊、无法手术、无法配药,120要排队,出门单不给开,血透轮不上,化疗做不了,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为十五万里仅有一例重症的奥密克戎让路,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到120无视去世的老人家,到今天这位在等核酸报告中离世的急诊患者,以及经济学家的高龄母亲、开不到抗抑郁药的病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

相信政府只封四天就买了四天食物的市民,已纷纷陷入断粮危机。

运力严重不足,我所在的区域,几个买菜app已经停运,抢菜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依赖小区热心居民发起的团购,也仅限于最基本的米面油蔬菜,更多的生活需求无法解决。

甚至现在赖以维持生活刚需的团购都面临重重限制,“为了减少外来物品传播病毒风险”和“减轻志愿者负担”,许多小区物业和居委要求团购报批,居委和物业来审,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例如:居委会团购的可以买,自己发起的团购不能买;保供单位的菜可以买,私人老板的菜不能买;蔬菜挂面可以买,咖啡水果“非生活必需品”不能买等等规定。但什么是生活必需品?谁来定义能买不能买的范畴?一层一层的审批,权力寻租的空间又有多大?

做了几回团长,你会感觉从互联网时代倒退到了供销社时代,本就不多的选择,还得想办法去抢去申请,供货联系人给的是永远繁忙的电话号码,司机师傅脾气要多大有多大,菜品质量差强人意也不能有任何意见,只要能到货就得感恩戴德,价格也自然是飞起。

这种仅有的购物方式令人感到恐惧,令人极其不适。更可怕的是短期内,似乎没有其他的购物方式了。京东美团这些高调亮相政府发布会承诺要保障民生的平台,打入现实就变成了永远发不了货的渣男。

你仔细一看,周边的苏州昆山等地都在全域静止都封了高速都在天天全面核酸,那谁给你发货?上海市再强调保障物资有什么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物流受影响,行程码一带星就不让下高速,多少货车司机到上海吉林送完货就回不去了,滞留在高速路上,谁还敢给送货?哪个供应商愿意承担高昂的成本和风险?

我们可能再也无法自由地选购一瓶自己想要的酱油了。

更多的人,是啥也没得吃了。这几天,众多的独居老人守到弹尽粮绝才发出求救要一口吃的,他们中有老教授,老专家,经历过浩劫年代,为祖国做出过杰出贡献,也不缺钱的知识分子,结果困在2022年吃不上饭,荒不荒谬?

既然我们抗疫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老人,那这些吃不上饭、看不上病、甚至还要搭上命的老人现状是怎么造成的?

上海是服务业占比很重的城市,这里有大量手停口停的打工人,他们无法“居家办公”,他们也没有独立的住所,居住地不具备做饭的条件,收不到慰问物资,也没有财力长久支撑。

如果我们足不出户二十天,天天核酸抗原轮番做,阳性数字还在狂涨,那足不出户和天天核酸的效果又在哪?

所有的检测医生、居委、小区物业都在超负荷运转,基层一线已经承担了远超自己能力的任务、指令和骂声,上级朝令夕改随意传旨,轻巧地一声“服务上门”的时候,有没有设身处地替做事的人想过?

前天发布会出来一位民政局的领导,还以为要发布什么惠民政策,结果上来说创建“无疫小区”,滑天下之大稽,为什么不创建“无感冒小区”“无艾滋小区”“无痔疮小区”?

得阳性的人有罪吗?得阳性是故意传染的吗?“无疫小区”是可以靠人为努力就能做到的吗?现在匆忙赶成下雨天屎尿横飞的方舱是能让人安心去住的吗?让小区居民怨恨不幸染上阳性的邻居,制造阳性耻感,制造重重障碍,转移矛盾到群众内部,惩罚有阳性的楼栋不解封。这不是连坐陪罪制度是什么?

今天的心情实在沉重,我们热爱的、为之自豪、如此闪耀的城市,为何变得这般黯淡无光?我们付出的忍耐和血泪究竟是不是错付了?这所城市里还有没有像徐汇区志愿者老伯一样敢于据理力争的人?还有没有官员在倾听人民的心声?我们期盼的明天,还要熬多少个14天后才能到来?代价要付出多少,才能换一个求实的人民至上?!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8日报道:中国国家卫健委主任:反对“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4月18日在官媒撰文提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当前一些所谓的“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错误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马晓伟强调,要“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马晓伟在中共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文章。马晓伟在文章开头即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冠病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指挥、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在每个关键时刻都给予重要指导。文章还说,习近平3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一锤定音”,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信心信念,又明确了疫情防控的战略战术、目标任务和作风要求,为抗击疫情把关定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晓伟强调,“我们要坚决把思想行动再统一、防控要求再落实、疫情防线再加固、能力水平再提升、‘四方责任’再压紧,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到实处。”文章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如果不管“防”、放松“治”,医疗卫生资源将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人群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人民不会答应,党和政府也决不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文章强调,坚定不移贯彻“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方针。马晓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稳定的疫情防控形势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

文章强调,“‘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大局、基于科学、把握规律作出的重大决断。要旗帜鲜明反对当前一些所谓的‘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错误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持续优化防控措施,努力以最坚决、最果断、最彻底的举措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马晓伟最后写道,“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应急状态,以更快、更精准、更有效的举措,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情防控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任何松懈麻痹,任何降低要求,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针尖大的窟窿,都可能成为疫情发生的燃点、疫情扩大的风势,意味着要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价。”

马晓伟要求,“要完善疫情防控预案,加强疫情处置演练,确保突发疫情决策执行扁平化、高效率,事不过夜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要提高防控本领,深入把握防控规律,全面熟悉防控政策,看到问题主动拿对策、出实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要强化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对失职失责导致疫情失控的严肃问责。”

马晓伟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抗击疫情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哪里疫情紧急、问题突出,资源力量就要向哪里集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发扬敢打硬仗、连续奋战的优良作风,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随着上海等地连日来受疫情封城措施影响,有关“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的防疫措施比较再受舆论关注,中国国务院主办的《经济日报》昨日发表评论文章称,近期,面对“动态清零”带来的一些生产生活不便,出现了“躺平”“与病毒共存”等论调,“对奥密克戎产生轻敌思想,如果任其泛滥,后果将极其严重。”

▲德国之声(DW)4月18日报道:传周三有望解封:上海为清零付出了什么代价?

上海周一通报封城以来第一批新冠死亡病例。与此同时传出官方已下达“军令状”,要在周三之前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有望迎来解封。德国之声访问专家学者,请他们剖析上海封控松绑的可能性,以及“上海模式”幻灭带来哪些影响?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市卫健委周一(4月18日)证实,上海周日(4月17日)新增3例新冠本土死亡病例。官方表示,三名死者分别为两名89岁、91岁的女子,及一名91岁男子,各自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3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法新社指出,这是上海封城以来官方首次通报新冠死亡病例。中国最后一次通报新冠本土死亡病例,已是3月19日在吉林省东北部的两名确诊者。

与此同时,上海17日全市新增新冠病毒本土病例共2万2248例(含1万9831例无症状),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染疫数字仍处高位。

据路透社统计,自3月初病例激增以来,上海已记录超过32万例新冠病例。

社会面清零的“军令状”

上海封城本周进入第四周,民众的压抑与绝望加剧,政府面对的民怨压力越来越大。路透社周日(4月17日)报道,上海官方已设下目标要在4月20日前实现“社会面清零”,阻绝新冠病毒在“隔离区”以外的地方传播,并已向各级组织下达此一目标。报道称,这将使上海进一步松绑防疫政策,让这挫折的城市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路透社引述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上海要在4月20日之前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新目标,是在最近几天向该市的共产党干部和学校等组织传达。由于这些信息没有公开,他们不愿透露姓名。

“国务院工作小组、市委和市政府已要求在17日出现疫情转折点,并应在20日达成清零状态。”根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复本文件显示,上海市宝山区党委书记陈杰在周六(4月16日)的演说中形容,该命令下达的此刻,上海情势正来到“关键时刻”——大众深陷焦虑情绪,食物供给压力越来越大。

在演说中陈杰表示:“这是军令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只能咬紧牙关,为胜利而战。也可以说这是一次全面进攻,是扭转疫情趋势的最后一战。”为了达成此一命令目标,将要求官员们加速进行新冠筛检工作,尽快将阳性病例转移到隔离中心。

中国对社区层级的清零定义是:在隔离区外没有出现新的病例。结束社区传播已成为中国其他封城城市解封的转折点。例如深圳在上个月实现此一目标后不久,重新开放了公共交通,并让企业恢复工作。

一名上海居民告诉路透社,她所在的小区居委会周日向居民发出通知,已动员了更多的人力和巴士,以加快将社区的阳性病例转移到隔离中心。

许多民众抱怨上海隔离中心的环境不佳。

中国国务院、上海市政府、宝山区政府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评论请求。

企业复工的白名单

中国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因上海疫情遭遇冲击。路透社报道,许多企业领袖对于封城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直言不讳。有汽车制造商就警告称,如果他们在上海和邻近地区的供应商不能尽快恢复作业,将可能被迫完全停止生产。

随著压力加剧,中国的行业监管机构15日表示,已经确认了上海666家半导体、汽车和医疗行业公司,为需要优先复工的公司。 上海当局也就企业重启生产应采取的措施,如储备医疗用品和提交工厂的预防新冠感染计划,提供了指导。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附件中第一批复工的重点企业“白名单”中,包含台湾台积电、日月光在上海的工厂都名列其中。

此前路透社亦报道,特斯拉正准備在4月18日重启其上海工厂。 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的中国合作夥伴上汽集团表示,正准備恢复生产,并将于周一开始进行 “压力测试”。

封控松绑的微调信号

在北京“动态清零”的指示下,上海自3月28日宣布“分区分批封控”,许多居民对于防疫措施感到不满,抱怨食物短缺、隔离环境简陋、执法力度过于强硬,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涌现大量抨击当局的声音。

路透社报道,上周在网络发布并疯传的一段影片显示,有上海居民与身穿防疫服的警察发生争执,因为警察命令要将居民的房子强制“征收”收治病人。还有其他流传的影像片段显示,居民试图冲破路障要求食物供应的画面,表明了上海人们对于封城状态越来越绝望。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副教授陈希告诉德国之声,奥密克戎的高传播力注定了“清零”政策的成本效益平衡会迅速倾斜。他说:“由于准備不足,中国正用2020年初我们对该病毒知之甚少时的工具,来应对一场2022年的公共卫生危机。”食物供应短缺、新冠以外的疾病无法获得足够医疗照顾,种种压力和创伤都增加了社会成本。

但在过去的几天里,出现了一些微调的信号。比如:禁止封锁高速公路出口、缩短入境旅客以及与新冠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必要隔离时间。陈希认为,“随著公众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可能会有更多的调整。”但他也提醒,上海周边地区感染者的快速增长,可能会阻碍上海的政策调整。

上海模式“幻灭”

面对本波疫情袭击,曾经的“防疫模范生”显得应接不暇。人权观察的中国研究员王亚秋告诉德国之声,许多她认识的上海人本认为上海方式治理更有效率,“但其实现在证明没有这回事,因为上海依然受到中央控制。北京说你要清零,上海根本没有权力。所以这种认为上海自主能力高跟上海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看法,其实都是幻影。”


早前中国社群网络疯传一段影片,疑有防疫人员用无人机宣导居民不要开窗唱歌,“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她认为上海封城发展至今既荒谬也反应了非科学的做法,不只出现系统性违反人权的情况,许多苦难更是可以避免的,“这说明中国的体制僵化和不透明,完全没有将医学专家的意见或人们的要求和愿望纳入决策。”

中国独立学者吴强则告诉德国之声,现在看到的“上海模式”是中国政府不断探索所形成。上海过去两年一直实行“精准防控”,一个地区出现密集爆发后,尽量在小范圍内进行封锁,以免疫情扩张。

他说,这是中国地方官员在较发达城市发展出的一个防疫模式,以保持地方的经济活力,“但上海的大规模封城,代表上海官员的精准防控路线失败且被中央取代,这是在中央的抑制之下,不得不采取在中国内地其他地区所使用的防疫模式。”

上海配合中央强硬清零,造成民怨迅速累积,形成轻微反抗。吴强认为,这些虽不足以对中国政治造成根本性的影响,但过去被驯服的部分中国中产阶级在上海这次事件后,“会意识到美好生活的泡沫。”

“这个泡沫在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对各种行业的打击已经看到,而在封城期间任意极权主义的防疫,他们发现他们得到的政治许诺是泡沫化的。”吴强指出,他们会首先产生悲观与绝望,“中国在上海的中产阶级,都在疯狂搜索如何移民,如何往海外跑。这是上海中产阶级最想做的事,他们不是想要改变,而逃跑或移民是他们主要的想法。”

“在过去两年多的疫情间,20大的极权体制已经确立下来。上海在这次疫情中,提前看到20大之后极权体制的到来。”

(采訪记者:William Yang)

▲美国之音(VOA)4月18日报道:为迎接二十大习近平连任,中共誓将“清零”防疫进行到底

中国当局严厉的“清零”防疫政策造成封城下的上海等地区民怨沸腾,许多人公开表达对中共不满。中共喉舌人民日报4月18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呼吁全民支持习近平提出的防疫政策,显示对社会生活、经济增长和全球供应链都造成严重损害的“清零”政策不会改变。

人民日报在头版评论中表示,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提出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呼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此外,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4月18日在中共党校喉舌报刊学习时报上撰文,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当前一些所谓的“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错误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巩固防疫成果,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召开。

这表明,中共已将“动态清零”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变成与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挂钩的政治任务。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将打破自江泽民以后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只连任两届的惯例,在二十大上连任第三届。习近平2018年还让中共橡皮图章全国人大的常委会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两届任期的限制。

美国彭博社报道说,中共当局在努力防控日益恶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带来的疫情,但严厉的封城威胁减弱经济增长和打乱全球供应链。目前的疫情危机变成对习近平的最大的考验之一。

上海、吉林省等地的大规模封城把数以千万计的民众封禁家中,大批民众缺乏食物、无法获取必要的医护,许多人罕见地公开表达对中共的不满,激发了对当局严厉防疫奥密克戎病毒做法的广泛批评。

国家卫健委官4月18日通报说,全国新增确诊2742例,其中本土达2723例,以上海2417例最多,其次是吉林省166例,北京3例,境外移入19例。同时,新增无症状感染达2万零718例,上海最多达1万9831例,其次吉林省376例,江苏省90例,境外移入79例。

此外,上海4月18日首次通报自封城数周以来新增3个死亡病例,为两名89岁、91岁的女性和一名91岁的男性,都有慢性病病史,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同时,由于北京从17至18日下午4点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北京当局决定今年五一假期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提倡民众“非必要不出京”。今年五一节假期从4月30到5月4日共5天。

▲美国之音(VOA)4月19日报道:上海本轮疫情出现首批死亡病例,当局计划“社会面清零” 为复工复产做准备

华盛顿 —深受新冠疫情反弹之苦的中国商业与金融之都上海星期一(4月18日)报告说,在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的肆虐下,该市出现了本轮疫情的首批三位死亡病例。三位死者皆为高龄,而且伴有基础疾病。

上海市政府在星期一举行新冠疫情防控记者会上通报说,前一天上海新增死亡病例三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

“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上海市卫健委说。

这三例死亡病例使中国大陆全境自2019年年底疫情最早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以来的死亡病例累计增加到4641例。三例死亡病例分别为89岁女性一名,以及91岁男女各一名,三人生前都没有接种疫苗。

虽然中国是全球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民接种率高达90%,但是很多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却没有接种疫苗。以上海为例,上海60岁以上的老人中,只有62%的人接种了疫苗。美联社引述医学专家的话说,中国只有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才有可能安全地与病毒共存。

肆虐上海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虽然传染力和传播速度超强,其导致的重症率和致死率却比之前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要低。但是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虽然中国迄今为止的累计死亡病例远比美国98.8万的累计死亡病例要低,但外界对中国威权而又高度不透明的政府如何统计死亡病例始终抱持高度疑问。

此轮疫情3月中上旬在上海爆发以来,浦东、浦西两区先后实施过为期四天的“分区封控”,之后又将全市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希望通过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给一些社区松绑透气,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封控措施加码容易、松绑难,2600万市民两三个星期被禁足在家,不仅吃喝成问题,更有一些病患因缺医少药而遭受次生伤害。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星期六发布“告浦东新区全体居民书”,坦承整个浦东新区已经封控了20天,有些小区“封控了一个多月”,声称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付出了努力、作出了牺牲,“大家都很苦、很累”。

“但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持。一旦放弃,之前的所有努力和牺牲都将付诸流水,将来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浦东新区政府说。

星期天零时至24时,上海新增本土病例22248例,其中确诊病例2417例,无症状感染者19831例。自3月底以来,上海累计出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经超过30万人。上海虽然号称是中国最大的港口、最富庶、最干练和最有效率的城市,却在新冠疫情的突袭下手忙脚乱、应对措施荒腔走板。

被当局下令足不出户的居民抱怨缺吃少喝,而因为检测呈阳性或与阳性者有密接的人则被送往拥挤而又缺乏生活设施的大众隔离点接受医疗观察。很多隔离点上也是缺吃少喝,电灯昼夜开着,垃圾成堆而热水淋浴完全不存在。

由于整栋居民楼或小区为了防疫方便都有微信群组,任何人检测阳性都逃不过集体的眼光,而且还常常被大家指名驱离。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也不受邻居或微信群组的欢迎。

尽管中国的互联网和社媒上常常有对“动态清零”政策的抱怨和挑战,但中国政府仍在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动摇。

中国政府不计代价对病毒“动态清零”的强硬政策引起各界对今年经济成长以及供应链安全的担忧。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加4.8%,高于去年第四季的4%,但是低于今年全年成长5.5%的增长目标,而且第一季的GDP增长率还未完全体现本轮上海疫情的影响。

为了将上海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降至最低,上海市政府已经设下要在4月20日之前,实现新冠病毒“不在隔离区外传播”的目标,要求全市当天要将病毒在“社会面清零”,以便让部分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制造商星期一表示,随着上海将病毒在“社会面清零”以及逐渐部分解封,它们已经开始为上海工厂的复工复产做准备。

路透社引述两位消息人士的话说,特斯拉已经通知其上海工厂的员工准备回厂复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也表示他们也将于星期一对复工复产的计划做压力测试。

上海以及中国其他地方的严厉防疫封控措施,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冲击全球供应链,很多人还要应对停工在家无钱养家的窘况。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8日报道:上海疫情“掩耳到零”将在4月20日前实现吗?

中国互联网上流传一张照片显示一位书法爱好者书写的四个大字“掩耳到零”。有评论指出:“掩耳到零”这四个大字道尽了中国民众、尤其是处于足不出户禁令中的上海市民对当局杂乱无序,甚至不近人情的疫情防控措施的讥讽与无奈。不过,有未经证实的信息说:在经过三周以上的封城行动后,这种令人诟病的“掩耳到零”目标可能快在上海实现了。

官方自3月27日晚以黄埔江为界“分区分批”封控管理算起,至今超过3周却不见疫情好转。上海民众正常生活却受严重影响,怨声四起,因此中国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已设定目标”,要求上海20日以前实现社区“清零”。

路透社17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上海政府近日已要求市委干部、学校等组织,在4月20日以前实现清零目标,阻止武肺病毒在隔离区外继续传播。

据路透社掌握的一份上海宝山区委书记陈杰16日讲话中提到,该市疫情局势达到“关键时刻”,国务院工作组、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要求上海在本月17日出现疫情拐点,并要在20日实现清零。

陈杰还强调,这是“军令”,没有讨价还价余地,“我们只能咬紧牙关,争取胜利。也可以说,这是一场全面进攻,是扭转疫情走势的最后一战,我们只能赢不能输”。

所谓的“社会面清零”和“社区清零”是什么意思呢:传说中的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发言备份稿内容显示,就是上级要求负责防控的官员须加快病毒检测,然后将阳性者转移到方舱医院等隔离中心,让这些人离开正常居住社区后,逐步结束社区封闭状态。由于检测时间有限,此政令犹如应对“战争”。

有人从大陆搜狐网16日17日报导中汇集上海各区领导发言,发现不只宝山区,普陀区16日也召开“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面清零动员会”,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喊话“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以决战冲锋的执行力,动用全部资源、倾尽全部力量、穷尽全部手段,继续发扬苦战实干、连续作战的精神,咬紧牙关、迎难而上、背水一战”。

据“上观新闻”报导,松江区同日也发出公告,称“疫情防控是一场大仗、硬仗,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言胜利”,“在向社会面清零发起全面总攻的最后时刻,让我们所有人都再咬咬牙,再拼一拼,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

奉贤区也发出“关于一鼓作气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倡议”,表示将采取更迅速更坚决更果断的行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同时,该区宣布从4月16日起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发起清零攻坚”等措施,全面实现清零目标。

徐汇区政府“召开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动员会”,誓言全面清零,“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当前正处于攻坚决胜的关键阶段,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退路。”

综上所述,上海各区领导人号召各级人员发誓要使出最后的吃奶力气,从而早点结束令上海人无法忍受的封城防疫政策。目前上海疫情仍是中国最严重的地区。从3月初病例暴增至今官方通报已超过32万人染疫。

中国大陆总体疫情传播仍趋上升趋势,首都北京当时时间4月18日下午16时新增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5例。于是北京当局决定今年五一假期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京,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出京的,严格审批管理。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上海清零失灵,民怨沸腾,警民冲突,习式抗疫正在失去民意支持

德国《新苏黎世报》一篇评论写道:“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仍坚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奥密克戎在中国造成大量死亡病例。因为今年秋季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上,他希望打破领导人任期上限继续当政。有鉴于此,他也只能继续沿用过时而严苛的防疫手段了:全盘封锁,群体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送去集中隔离。只有转阴之后,当事人才能离开人满为患的隔离中心。如此隔离,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

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评论作者Katrin Büchenbacher指出,清零政策造成的经济代价越来越高,以至于中国总理李克强都已对'超预期变化'提出警告。民间的不解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升温。评论最后写道:

“上海的混乱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香港疫情失控之后,就应当加强预防措施,比如对老年人群体施打疫苗加强剂。迄今为止,更为有效的辉瑞和莫得纳的mRNA疫苗仍未获得中国批准。而在此前,中国官媒曾发起针对外国mRNA疫苗的宣传攻势,宣称这类疫苗造成了死亡事件。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也在疫情中暴露无遗,这一点在中国乡村尤为明显。即便是在城市里,人们无论得什么病,通常都会选择去医院,提前缴费、长时间排队候诊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家庭医生试点,但这一尝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习近平显然不愿去改变这类制度性弊端,并有的放矢的对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好的保护,而是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做法。他要继续坚持清零政策,任何批评意见都会遭到扼杀。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提前修建大规模隔离中心。世界各国开始学习如何同病毒共存之际,中国的封城狂热仍看不到尽头。“

德国之声的另一篇评论写道:政治安全的考量压倒一切,这是北京制定防疫政策的根本,也是她不惜一切动员“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的前提,而不惜巨大社会代价,包括经济、民生和不可计量的次生灾害。尤其对习近平来说,这场抗疫如同他“一个人的战争”,与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一个人的战争”并无多大差别,都是借机考验官僚效忠和体制效率、提早促成一个非常体制的机会。对普京来说,一场闪电战的成功可以巩固他在2024年大选的优势,对习来说,“动态清零”就是“二十大体制”的热身。

▲美国之音(VOA)4月12日报道:上海居民: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蝼蚁,是韭菜

上海居民简敏出生没几年就赶上大跃进、大饥荒,整个少年时代都笼罩在文革的阴霾中。因为出身不好,那场举国疯狂的政治运动让她几乎家破人亡。

长大后她最怕听红歌。只要那种旋律响起,人就浑身发抖,必须立刻塞住耳朵。在公园打拳的朋友很识趣,从不在简敏面前唱什么《我爱我的祖国》,否则少不了挨她一顿臭骂。

如今小区里的人不再打拳了。因为政府的清零政策,大家已经被封锁在家近一个月。除了短暂地两次解封,人人足不出户,画地为牢。

眼下的景象让简敏觉得宛如昔日重现。“文化大革命”打着防疫的名义卷土重来:“红卫兵”摇身一变成了包裹防护服的“大白兵”;计划经济回来了;次生灾难层出不穷——同样的恐怖,同样的惨无人道,同样的日子望不到头。

“我感觉现在就是文革的2.0版,已经切切实实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对美国之音说。 “真的是一模一样。”

起初,没人料到这场封控会如此漫长。

3月15日,简敏所在的小区接到政府通知,封闭两天全员做核酸。简敏出去抢菜时,才发现菜已经抢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落脚货”。她没太放在心上,想着能撑个两天嘛也就够了。

18号凌晨,说好的解封没有等来。下午两点,居委会通知解封半天,大家可以去囤点物资。简敏到了菜场,队已经排得老长老长。平日买菜半小时搞定,那天花了她整整三个小时:排队一小时,挑菜一小时,结账一小时。

“里面乌泱乌泱的都是人啊,像这样的话,还封控个屁啊,”她说。“如果真的有阳性的话,不是就传播了吗,你前面的封控不是都白白做嘛?”

当时菜场一直在广播,让大家不要慌,说今天营业到半夜12点,货源充足。晚饭后,简敏又去采购,到了门口却被保安拦住,说刚接到通知,菜场只出不进。

“为什么出现抢菜,因为大家都有恐慌心理啊,都知道政府说话从来不算数的,都是骗人,”她说。

简敏不读报,不看新闻联播,她说那上面除了日期是真的,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信。

“我们已经不相信他们了。他们从来都是骗人,从来没有一句老实话跟你说的,”简敏对美国之音说。

第二次封小区原本也说的是封两天,却一连封了一个礼拜。等到月底她再去采购时,物价已经涨了十倍。

“本来两三块钱一斤的菜,变成20块一斤了,我买了三样菜,很少一点点东西啊,100多块钱,真的是昏过去啊,”她说。

简敏告诉美国之音,3月底的时候周围的超市就全关了,贴了封条,从那以后大家就只能自助。这可苦了小区里的老人,他们不会用手机支付,没法参加团购。还有那些租房打工的年轻人,平时从不开火,三餐全靠外卖,这几天上海所有的外卖都停了,团购也没了,他们在群里嗷嗷叫,喊饿。

“上海的疫情有多严重呢?如果再没有物资过来,我大概是活不过下周了。我从没想过自己距离饿死只有两天,”一位年轻的网络工程师几天前在推特上求助。

简敏把家里的两台冰箱都塞满了食物,本来撑上半个月不成问题,但上周看到通知说,上海会封到5月,她也慌了。4月1号彻底封控以来,小区发了两次菜。这算是好的。前几天,她问住在宝山区的亲戚发菜了没。

“发了个空气,”对方答。“20多天了,一样东西也没发过。家里一根菜叶子也没有了。”

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上海宝山区的居民对着警察大喊:“我们就想吃口饭,这么难吗? ”

几天前,有网民在网上贴出的照片显示,自己买到了宝山区的抗疫物资,由此引发当地官员倒卖物资,中饱私囊的质疑。官方回应称,是供货单位失误导致物资流入市场,并表示正在加快发放“爱心大礼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时间星期天(4月10日)下午,当地一个存放抗疫物资的仓库起火。起火原因尚未查明,让整起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简敏来说,封控生活像坐监狱,隔三差五的检测成了唯一的放风时间。三个多星期里,他们做了九次核酸检测,六次抗原检测,尽管小区里没有发现一例阳性病例,但人还是要关,检测还是要做。

“一点点自由都没有了,”她说。

今年2月,一段据称是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员黄万盛在饭局上的讲话录音流传到互联网上。黄万盛在录音中披露,中国当局采取目前的防疫政策,其中一大动机是捞取巨额利润。中共高层的白手套公司仅靠核酸检测一项就赚取了6700亿人民币。

在简敏的微信群里,大家对此也都议论纷纷,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医疗资源去对付一个普通的感冒?

“这就等于像发战争财一样,他们是发疫情财,一个道理呀,”她对美国之音说。“上海人脑子不要太清楚,清清楚楚地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眼下,简敏最担心的是丈夫的身体。他是危重的糖尿病患者,家里的胰岛素只够半个月了,如果一直封控下去,或者丈夫突然发病,后果不堪设想。

“拜上帝也好,拜菩萨也好,保佑他在这段时间不要发病。如果发病的话,那就是送命了,没办法了,”她说。

这些天来,上海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不断攀升。星期一,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发布微博证实,他98岁的母亲因为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延误了治疗,不幸离世。“我们都很悲痛,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他写道。

简敏对美国之音说,三年大饥荒是人祸,三年抗疫也一样是人祸。

“在他们的眼里,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蝼蚁,就是韭菜,就是给他们割的,”她说。“他们从来没有把人民放在眼里过。在他们眼里,这些代价是无所谓的,只要不伤害他们自己享乐就行了。死几个就死几个,哪怕死再多也无所谓的。”

十年前,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的时候,简敏想,“完了,完了,文革要复辟了”。后来薄熙来被抓了,“哎呦,还好,还好,”她舒了一口气。

“哪里知道这个猪上去了以后,有过之无不及啊。他们两个是一丘之貉,只不过是要因为要抢皇位啊,都是一路货,”她对美国之音说。

尽管在网上能找到一些同道之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简敏觉得很孤独,周围都是些岁月静好的人。

“就是发了一点菜,都是要歌颂啊,都是要感谢啊。”她说。“你把我们关着,你是应该要给我们的。不解决我们民生问题,你把我们都给关死啊?!”

简敏认为,这次疫情的确让一些魔都人尝到了铁拳的滋味,砸到自己身上时他们也会喊疼,但是真正能醒来的人是不多的。

“真的不多的,都被洗脑洗坏了,”她说。

上海疫情还在持续飙升之时,星期一(4月11日)当局出台“分区分级”管理措施,部分放松对一些社区的严厉封控,试图化解日益沸腾的民怨,减缓疫情对民生的影响。不过,中国副总理孙春兰上周末第二次到访上海时,仍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简敏为化名。

▲德国之声(DW)4月12日报道:政协委员回应“夫妻阳性误判案” 美总领馆部分撤离

上海浦东一名政协委员针对引发争议的“上海夫妻误判阳性”录音档事件给出官方解释,但中国网民却不买单。与此同时,美国驻沪总领馆下令部分撤离。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中国网络流传一段录音档,上海浦东一对夫妻盡管表示持有阴性证明,仍被警方强指阳性,要带至方舱隔离。夫妻错愕,担心进入方舱恐交叉感染“由阴转阳”。录音档曝光后引发争议。

中国人民政协网官方微博“人民政协网”周一(4月11日)晚间引述浦东新区政协委员赵国宝说法解释事件原委。

在这段长约19分钟的录音档中,夫妻表示持有公立医院的阴性报告,也有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录音证明阴性;但警方称接获疾控通报,“两人阳性”,但并未出具相关证据,只称“我说你是(阳性)你就是”,要将民众带至方舱医院隔离。

面对民众不满质疑,警方在录音中仅反復重述“我现在接到的指令就是执行。”录音中妻子亦提到,她的孩子已被拉走,但她怀疑孩子的检测报告有误。德国之声无法独立何时该录音档的真实性。

赵国宝表示,当事人其实是浦东大道居民沙某,女性,13岁,核酸检测为阳性。“此前居委干部已多次上门劝说沙某前往方舱隔离治疗,并同意其母亲(即录音档中的女士)作为家长陪同前往隔离。但是该户居民坚决不同意前往方舱隔离。”为落实区防控办阳性感染者“应转应尽”的工作要求,劝说小组于是上门展开劝说工作。

根据赵国宝的说法,沙某的父母(即录音档中的夫妻)“始终以区疾控中心检测可能错误为由拒绝前往隔离治疗。劝说的过程中,工作小组当场告知区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解释了疾控下发结果和健康云显示情况可能不同的原因。在长时间劝说无果后,工作小组开展法制教育并告知拒绝配合转运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最终该户居民同意了由母亲陪同女儿沙某一起前往隔离治疗。”他表示,“这次事件,在我看来,一是并不存在误判问题;二是整个劝说过程始终由防控办、民警、居委会等部门配合,并全程录音;三是特殊时期,希望大家能从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多一些理解,至少是双方的声音都要听听。”

网民不买单

政协网贴文并未出示任何该对夫妇的阳性证明,也未能平息有关质疑:上海人口2500万之大,是否可能出现新冠病毒检测或通报误判?

该微博贴文下方有网民称“请给出证据,录音中人家夫妻是有证据,有报告的,要求执法人员给出证明是合理诉求……编写些文字谁不会”“你们上门转移没有阳性检测报告,人家手上有阴性报告,嘴巴一张就是谣言,真好笑”“你这还不如不辟谣,越描越黑了属于是”。

也有网民质疑,“疾控、健康云、检测机构关于阴性阳性结论不一致的后果为什么要居民承担?”“因为去了方舱就不存在误判了,阴也变成阳了”。

上海“微解封”

上海自3月28日无预警分区封控以来已过半个月,防疫乱象与几乎足不出户的“封城”生活令民怨积累。根据澎湃新闻,市政府11日在防疫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全市将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个区域。其中,防范区允许人员“原则上在所在街道范圍内适当活动”。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全市分三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明报》报道,各区划定的第一批“三区”名单,封控区有7624个(约43%)、管控区2460个(约14%)、防范区7565个(约43%)。

“封控区”指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通报的小区、单位、场所,实施“7天封闭管理+7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封闭管理期间,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若无新增病例,才进入居家健康监测阶段,期间“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

“管控区”指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通报的小区、单位、场所,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出小区、严禁聚集。“原则上居家”,可在做好防护前提下,分流至指定区域无接触领取物资。

“防范区”指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通报的小区、单位、场所,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原则上在所在街镇范圍内适当活动,但严格限聚,且不得出入“封控区”和“管控区”。如“防范区”若出现确诊即调整为“封控区”。

截至12日中午,上海已有15区发布“三区”名单。但实际落实情形、防范区解封状况仍未能具体确认。

根据官方通报,上海4月11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2万3342例(含2万2348无症状感染者)。

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撤离工作人员

之前就有相关传闻,本周一,美国国务院终于下令除紧急政府雇员和其家属外,其他人员必须从上海总领事馆撤离。该通知尤其突出“强制性”,“我们现在强制某些雇员撤离上海,而不是任其自行决定。” 所涉及的雇员和家属将搭乘商业航班离境。

(综合报道)

▲德国之声(DW)4月13日援引德语媒体:奥密克戎毁了习近平的“抗疫战绩”

上海陷入封锁状态已经两周有余,但新增病例的数量并未出现下降趋势。尽管民众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但当局似乎仍没有放松限制的迹象。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指出,上海封城导致的混乱场面,毫无掩饰地显示出了专制政权的疯狂,也暴露出了中国“清零政策”的种种弊端。这篇题为《奥密克戎毁了习近平的'抗疫战绩'》的评论写道: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仍坚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奥密克戎在中国造成大量死亡病例。因为今年秋季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上,他希望打破领导人任期上限继续当政。有鉴于此,他也只能继续沿用过时而严苛的防疫手段了:全盘封锁,群体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送去集中隔离。只有转阴之后,当事人才能离开人满为患的隔离中心。如此隔离,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

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评论作者Katrin Büchenbacher指出,清零政策造成的经济代价越来越高,以至于中国总理李克强都已对'超预期变化'提出警告。民间的不解和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升温。评论最后写道:

“上海的混乱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香港疫情失控之后,就应当加强预防措施,比如对老年人群体施打疫苗加强剂。迄今为止,更为有效的辉瑞和莫得纳的mRNA疫苗仍未获得中国批准。而在此前,中国官媒曾发起针对外国mRNA疫苗的宣传攻势,宣称这类疫苗造成了死亡事件。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也在疫情中暴露无遗,这一点在中国乡村尤为明显。即便是在城市里,人们无论得什么病,通常都会选择去医院,提前缴费、长时间排队候诊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了家庭医生试点,但这一尝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习近平显然不愿去改变这类制度性弊端,并有的放矢的对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好的保护,而是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做法。他要继续坚持清零政策,任何批评意见都会遭到扼杀。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提前修建大规模隔离中心。世界各国开始学习如何同病毒共存之际,中国的封城狂热仍看不到尽头。“

世贸组织周二下调了对2022年全球贸易的预估。除俄乌战争之外,新冠疫情在中国死灰复燃也被视为是影响全球贸易的重大因素。《法兰克福汇报》写道:

“中国的清零式防疫政策也给世界经济造成了额外的压力。北京咨询公司Gavekal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中国最大的一百座城市中,只有13座城市未受到禁足令等防疫措施的影响。而已采取防疫措施的城市和地区在中国国民经济总值中的占比高达54%.

其中防疫措施最为严格的首推上海,该市及其周边地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而在大众等汽车企业入驻的吉林省,过去几周来,很多工厂一直都处在停产状态。“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德国之声(DW)4月13日长平观察:上海的饥饿实验

中国政府坚持“清零”防疫政策,丰衣足食的上海出现严重的饥饿现象。时评人长平指出,饥饿是一种政治实验。欧美通过社会来控制疫情,中国利用疫情来控制社会。

(德国之声中文网)“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这是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在他的名著《贫困与饥荒》第一章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这句常识性的判断可谓振聋发聩。1949年之后的几代中国人都一直在挨饿,但是他们深以为然的解释是“人口多、底子薄”和“三年自然灾害”。今天,历史从未如此形象生动地将这句话呈现在上海人面前。

中国政府为了执行严格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一夜之间将两千多万上海人囚禁在家中。即便家财万贯,而且超市尽在咫尺,人们也可能得不到基本的食物。

上海出现了严重的饥饿现象,但是还没有发生饥荒——这样说会让很多人认为,饥荒仅仅是指饥饿人群在数量上的升级。事实上,在政治经济学者的定义中,饥荒是指一种政治行为的后果。在《饥荒与政治》里,法国学者、反饥饿国际人道行动组织主席西尔维·布吕内尔(Sylvie Brunel)说,饥荒是指整个群体的食物完全中断而无任何力量制止这个进程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判断某地是否发生饥荒,除了饥饿人群的数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整个人群的食物中断是否能够得到制止。

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从武汉开始,先后在全中国20多个城市进行的封锁式疫情控制,是一场远离科学的政治实验。中国当局至今拒绝对病毒源头进行专业调查,也拒绝效果显著的西方疫苗,而坚持以规训人民为要义的“清零”政策,目的在于证明专制强于民主,也让丰衣足食时代的人们习惯传统控制模式。

在饿死至少三千万人的大饥荒年代,由于通过剥削农村来保护城市的歧视政策,上海被饿死的人口所占比例是相对很小。这也成为一些上海人攒聚优越感的历史原因之一。其实,专制政权对上海的羞辱并不比其他地方晚到半步。1951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上海就首当其中,大批资本家痛不欲生,近千人跳楼自杀,其中就包括至今还是上海食品骄傲品牌的冠生园创始人冼冠生。

生理上的饥饿已经让人难以忍受,但是,正如今天上海发生的情况,作为政治行为结果的饥饿从来都伴随着权力的滥用。“强迫命令风视民如草芥”——这是中国作家、前新华社记者杨继绳著作《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一个章节中的小标题。他写道:“在大饥荒期间,除了饥饿死亡以外,被拷打、折磨致死的不计其数。在本书各省的章节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重点介绍一下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发生的'上海奉贤县问题'”。

在这里,我只摘录其中和今天的“清零”运动极其相似的一些现象。1958年秋天,上海市奉贤县提出 “不完成任务拿头来见”,“要用杀人之心去搞生产”等口号,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发生了捆绑、吊打、乱罚、乱斗、乱关等现象。被逼得走投无路而自杀身死的有95人,昼夜连续劳动不准休息而累死的131人,生病不准请医治而导致死亡的205人,不准父母请假、使生病儿童失去护理而致死亡的411人,其它因严重强迫命令而造成死亡的114人。10月下旬,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公社和生产营都普遍设立了所谓“劳改队”,被劳改的农民就有2400多人,此外集训了2000多人。县公安局还举办了“儿童集训班”,集训了200多名儿童。进入集训班的儿童大都10岁左右,最小的仅6岁。11月间,该县在消灭红铃虫的工作中,认为放过棉花的房子都有红铃虫,就将放过棉花的2131间房屋烧掉,致使民众流离失所。

饥饿是一种社会控制策略

专制铁拳所到之处,无人可以幸免。但是,我列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要加入这样的讨论:上海比其他地方更应该遭到嘲讽。让人忘记历史,误解现实,本身就是专制政权的惯用手段。各地的选材和途径有所不同而已。例如,同样是强化殖民记忆,在上海可能是美好的民国遗风,在香港则是痛苦的英国压迫。但是,在阿马蒂亚·森的描述中,很多东西都是共同的,其中包括食物从来都是掌控在权力者手里,经由权利来分配。因此,阿马蒂亚·森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这跟很多中国人理解的“吃好睡好、岁月静好”(意思是不管政治民主不民主)的幸福生活显然不一样。

在“清零”岁月里,我们终于可以理解政治经济学者的断言:饥饿其实“与食物实际拥有量无关”,而是一种社会控制策略,是对付部分民众的武器,用以否定若干社会群体的生存权——我们也不妨仔细想想中国政府所宣传的“生存权就是最大的人权”到底是什么意思。

西尔维·布吕内尔还写道:传统的饥荒通常被用来消灭政治当局厌恶的人群,或者制伏那些桀骜不驯的人们。她还说,今天的饥荒形式之一是 “被否饥荒”,否认饥荒的存在可以用来阻碍外部世界组织援助行动。

网络流传的“金句”之一:“欧美防疫只有结束,没有胜利;中国防控只有胜利,没有结束。”这是因为,欧美通过社会来控制疫情,中国利用疫情来控制社会。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德国之声(DW)4月14日报道:上海新冠病例再创新高 疾控官员自杀

上海在持续封城、新病例屡创新高之下,民间和地方官员的压力与日倍增。中央仍然高调下达动态清零的最高指令,愈来愈难防控的也许不止是病毒,还有累积中的社会危机。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内地在4月13日新增逾2.9万宗本土新冠病例。重灾区上海的疫情继续恶化,占了逾2.7万宗,再创单日数字新高。上海的病例当中,2573宗属确诊,较前一天增加超过一倍,其余25146宗是无征状感染个案。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目前当地的确诊病例,绝大多数属轻症,重症只有9宗。当局指,家庭内传播持续出现,成为目前的主要传播途径,而虽然居民足不出户,但仍有很多物资流通,不排除有人因接触受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在“动态清零”的最高指示下,地方防疾官员处于疫情危机的浪尖上,承受巨大压力。包括亲建制的香港01、头条日报和一些境外媒体报道,上海虹口区卫健委资讯中心主任钱文雄在办公室自杀身亡。报道刊登钱文雄微信帐号的讣告截图,写道钱文雄于4月12日下午一时十九分去世,并指“病情期间一切从简。家属目前悲痛不已,无法接待”。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4月14日凌晨在微博发文证实死讯,称“经向上海新闻同行求证,对方给我传来的确认资讯是:钱文雄已亡,其妻安好”。钱文雄轻生一事传出后,网络上接连出现其患癌妻子,以及原上海浦东区区委蔡永强自尽的消息。上海公安局在官方微博澄清这两则都是谣言,说会追究恶意造谣行为的法律责任,但没有提及钱文雄死讯的真伪。

胡锡进称,钱文雄离世令人悲痛唏嘘,此悲剧显然加剧了上海防疫让部分基层人员不堪重负的印像。他形容这两天网上关于上海各种令人不安的信息和影片,“共同指向是对抗疫次生悲剧和代价的强烈不满,以及长时间封控引发的焦躁感”。但他强调,国家大多数人支持动态清零,今天的上海除了为清零而奋斗,别无选择。

上海全面封城已经近半个月。本周初,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到住宅区视察封区和物资供应情况,官方微博指他探望和感谢前线基层干部和医护志工。包括星岛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内地社交平台和推特流传片段,有小区民众当面向李强抱怨粮食物资不足,更有人当面指骂他。

官媒在4月13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表示,全球疫情仍十分严重,不能放松防控工作,要坚持“动态清零”,“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他又称,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针对病毒变异完善应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

央视以吉林病情减缓、中国去年经济增长在全球位居前列为例,指经过实践证明,“动态清零”完全有效,也必须坚持。

(综合报道)

▲美国之音(VOA)4月14日报道:美团、盒马、叮咚买菜难 上海断粮危机谁之过?

上海封城后居民从围栏上递送食用油。(2022年4月13日)


上海封城后居民从围栏上递送食用油。(2022年4月13日)

华盛顿 —因新冠疫情陷入大规模封控的上海,吃饭问题成了许多人的头等大事。以科技发达、生活便利著称的中国金融之都遭遇饥饿困境,分析认为,政府官僚政策和不作为正在持续给上海物流添堵。

魔都科技难解末端送货难题

疫情封控下的上海,“魔都”的科技防疫手段身影无处不在。上海嘉定一小区内,机器狗四处“喊话”,宣传防疫。当地党支部官员介绍说,通过这一科技防疫手段,可以减少志愿者人力,加强效率,从而减轻一线的抗疫压力和负担。

无人机也加入了防疫喊话的行列。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松江九亭家园某日夜晚飞过的一台无人机对居民喊话说:“在疫情期间请严格遵守市政府相关防疫规定。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不要开窗歌唱。”

网友透露,九亭家园的“开窗歌唱”,实际上是5日当晚有一些居民在阳台上大喊对物资缺乏的不满,没想到立刻招来了无人机警告。

多日封困下的上海居民面临的物资缺乏,直接体现在食品需求上。美团公司副总裁毛方上星期在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该公司调度的一批无人驾驶的自动配送车,已经在上海投入使用,帮助社区志愿者解决“最后一公里”。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分析师瓦莱丽·陈(Valarie Tan)说,这类科技目前只在居民集中的地区能发挥有限作用。

她对美国之音说:“我们可以说,上海的封锁让企业得以尝试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新作业方法。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都还处于实验阶段,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之前由人工手动进行和执行的操作相媲美,这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

送餐APP瘫痪 微信团购群成主流

在新浪微博的抗疫求助超话上,民众对食品和药品的急迫需求占据了大部分版面。

“哪能买到物资?断粮两天了,什么吃的都没了,京东囤货从12号送达更新到了14、16号了,估计是饿不到那时间点了。”一名微博用户4月10日发帖说。

另一位居住在闵行区的微博用户说:“宝宝出生50天,奶粉快断供了……(政府热线和街道)都是说,让我们自己找找各种平台和网站,说实话,现在出不去,超市也去不了,网上更是不能送到上海,就是要喝鲜牛奶,也得人出去才行吧……”。

目前大部分的上海居民仍处于严格的封控状态下。官方数字显示,截至星期二(4月12日),封控区涉及人口数1501万人;管控区涉及人口178万人;防范区涉及人口480万人。

对于封控区和管控区这1600多万无法出家门或出小区的居民来说,网上订餐和订菜是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手机APP网购的需求激增,对于大多数上海居民来说,通过叮咚买菜、盒马、美团这些主流手机应用程序买菜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这些订餐服务程序常常告知用户,出现了运力紧张,网络拥堵或者商品售罄等问题。微信群通过团购、直接与卖家接洽,成为许多社区的主流买菜方式。

汤姆·沃德(Tom Ward)是上海一家从事咨询行业的美商公司负责人。他对美国之音说:“现在没有美团了……因为你现在说的是预制食品(prepared food),已经没有这种东西了……没有预制食品的快递服务。”

他说:“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还在运作的厨房……这与科技无关,是政府的政策让所有的厨房都关了。”

上海外籍教师布鲁斯(化名)对美国之音说:“现在,人们通过团购的方式购买东西,整个公寓聚集在一起,批量购买物资。比方说,现在有一个买鸡蛋的购物单,一次一盒(30个鸡蛋),540元一次买12盒。基本物资也有类似的购物单,比如牛奶、肉类等。你真的没有太多选择,所以能买到什么就买吧。”

“常规送货的应用程序现在没用了。大家都被封了,所以没有商店可以购买饭菜。所以美团和饿了么都不是选择。这不是科技的问题,重点是每个人都被封闭,所以这些都不可用。”

根据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报道,根据最新的防疫要求,居民不得自行组织团购群,而是需要由居委会牵头组织。而居委会无法亲自组织众多团购群,于是许多小区的各类团购群需要挂靠在居委会名下。

官僚体制效应下的劳动力短缺

许多分析认为,政府当局人为设置的官僚程序,阻碍了上海地区的物流。由于疫情管控,很多菜场被迫关停,许多上海附近的农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蔬菜腐烂。

上海政府设置的通行障碍也阻碍了送货劳动力的有效流动。上海市官员12日说,目前仍在加紧推动外卖等电商平台的骑手复工,但不少骑手因为封控原因还无法上岗,让市民感觉到末端配送不畅。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分析师瓦莱丽·陈说,目前上海的末端配送急缺人手。她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短缺,因为工人自己被困在家里。他们被封禁。或者工人在上海的外围地区,例如,在靠近浙江、宁波的上海郊区。他们无法进城去帮助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因为这个庞大的官僚程序要求他们必须获得批准才能获得健康通行证,他们需要每天接受检测。所以基本上这是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原因。”

她还提到,目前上海进行的官僚机制让工人、卡车和物流公司必须获得特批文件,才将食物杂货运送进上海。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上海市副市长陈通本星期也承认,在很多超市和菜市场无法正常营业的情况下,疫情防控措施让电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明显下降,让送货最后一公里的矛盾变得突出。

中国官方媒体说,为缓解App“买菜难”的问题,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盒马、美团等多家“保供企业”正从北京、武汉、广州、安徽等多地抽调集结数千名工作人员前来上海支援。

“但在现在这个非常新的环境中,政府为如何做事制定了新的规则,这确实阻碍了(科技平台)快速做出反应。”瓦莱丽·陈说:“与此同时,在实地工作中,它们受到了政府施加的大量官僚作风的打击。”

分析:决策者措手不及 为物流添堵

纽约WisdomTree资产管理公司量化投资专家任丽倩说,上海政府在这场封城危机中决策不定,阻碍了私营物流平台的有效活动。

“其实我觉得主要的问题就是,它这个delivery(配送)现有的这套系统,其实政府的作用是应该帮助这套系统去move on(持续运行)”。

她说,突如其来的清零封控措施,让上海的决策者措手不及。她说:“因为上海……它是在不同的系统的,过去两年都没有14天(封闭管理),管控区、封控区、防范区这个概念是没有的,所以它一下子要lock down(封闭),又要行使这个系统,中间就有很多miscommunication(沟通不畅)。”

与此同时,对于独居老人、外地民工和其他不熟悉手机操作的人来说,如何完成复杂的手机买菜程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据统计,上海有31.74万独居老人,他们成为疫情封困中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物流不畅通不仅造成了买菜难的问题,防疫物资和药品无法送达也让许多人陷入恐慌。

活动人士季孝龙4月13日在推特发帖说:“浦东陆家嘴地段梅园新村3月28日封至今,政府仅发给了4根萝卜,4根芹菜,一卷面条,一包香肠,2.5斤米。近2万人口……怎么办?”

“政府的工作不是去交付商品。政府的工作是帮助公司更好地交付商品,同时,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任丽倩说。

(美国之音记者魏之对本报道亦有贡献)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4日报道:上海民怨冲天 李强难替习近平化解

上海人日子难过,怨气冲天,都由“动态清零”引起。

星期三,『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央视异口同声,坚持“动态清零”毫不动摇! 好像在向习近平宣誓,也好像情况十分紧急!

当权者难道对上海清零清到如此悲惨的地步视而不见吗?上海东方卫视竟打算周三晚间播出名为『众志成城同心守沪』的特别节目,结果在网民一片骂声下暂停播出了。一位“暴躁的豌豆小面君”的留言,“上海人真的不需要晚会,上海人需要新鲜的蔬菜、牛奶和肉。”

封城以来上海发生的事匪夷所思,六零年代中国大饥荒,上海因地位特殊都未发生的事在21世纪发生了:社交网络上到处是上海人喊饿的消息,上海郊区宝山的居民本周敲打着锅和炒勺大喊,“我们要物资,我们要生存,我们不想活活饿死”。

每天都有急诊病人得不到就诊的悲剧。一位上海网民留言:“作为活在21世纪的人类,居然有人还会因为缺医少药、缺乏食物而死在家里,除了震惊之外,真的令人悲愤不已。”

被视为“正能量作家”的六六,即使在武汉疫情肆虐期间也能“释放正能量”,这次不得已在网上为身陷上海的年迈的父母深夜被命令下楼检测核酸大发怨言,“上海现在疯了吗?” “还有没有人性!”她甚至说想要“拿刀捅人”。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力赞政府实施的严苛政策:“今天,上海2500万,一人一管,全民核酸,各地驰援,全国一盘棋,这就是中国力量”,他还说:“比疫情更危险的,是对疫情的恐慌。换好心态,等待解封”。

没想到,他的98岁的有点肾脏病的母亲,本来打一针就管用,由于必须做核酸才能就医,在医院急诊室等待核酸结果等了4个小时过世了。郎咸平发帖说,“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封控了,所以我也没有见到我妈妈最后一面。我希望这个悲剧不要再发生”。

六六和郎咸平在中国相当知名,他们的遭遇本应得到同情,可是因为他们赞许当局政策的立场反而招致不少人的讽刺和挖苦。

上海清零清到这种地步,连赞颂体制的知名人士也都忍无可忍,连美国国务院都下令驻上海领事馆非必要人员撤出中国,连欧盟商会都给中国国务院写信希望修改封城政策:“目前为试图控制最近在中国爆发的COVID-19疫情而采取的措施,正在造成重大干扰,从物流和生产一直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供应链。”更不用说上海无数寻常百姓的付出。

被视为很有“组织性”,很听话的上海人愤怒了。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一行小区检查抗疫情况,遭到民众怒斥。网上视频显示,李强在浦西一个小区视察时,一位大妈指着李强等人开骂:“你们有罪于国家,愧对先烈、愧对天地”。他们在视察过程中,不断有市民出现在阳台上向李强一行高喊“救命啊”、“没吃的啦”、“没有油也没有米啦”…… 这是李强要倒台的节奏吗?

上海清零造成的灾难会不会影响李强的仕途,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李强在忠实地执行着习近平“清零不动摇”的命令,纽约时报分析,上海的这场危机不仅成为了对公共卫生的挑战,也是对“清零”政策“的一次政治考验,中共已将自己的合法性押在这个政策上。

结果,李强的个人前途与他的领导人习近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如果李强不能如一些观察人士所分析的入常甚至仕途出了问题,从一个角度似乎意味着:习近平承认上海清零失败,习近平承认自己的亲信无能为力,习近平不得不“忍痛割爱”?

这同时也意味着,李强的仕途很难出问题,逻辑很简单,习近平不能承认清零失败。因为他的合法性就押在清零政策上,习近平同时轻易不能让自己的亲信落败。让亲信落败,等于动摇他的统治核心。但是上海的局势再这样发展下去,习近平丢卒保车,找替罪羊的可能并非不存在。尽管那样做万不得已,因为会对他的威信和能力造成很大损害。

许多观察人士指出,清零手段,严酷过时,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集中隔离,隔离中心人满为患,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极高,为什么不可以居家隔离呢?为什么不肯放弃清零呢?德国『新苏黎世报』评论说:“对于习近平来说,放弃清零政策,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等于承认自己并不是一贯正确。要知道,早在2020年,习近平就已经宣布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并以此证明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比西方更有优势。而现在的局势却显示,清零政策也给习近平本人带来了政治风险:因为面对奥密克戎,清零政策难以奏效,因为这种变异毒株的潜伏期很短,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来得及被检测,就已经开始传播病毒了。”

官媒还在大喊坚决清零不动摇,因为这是习近平制定的政策。 因为这是他的指令,不得不执行,因此,孙春兰也好,李强也好,不得不执行清零。西安不得不清零,吉林不得不清零,上海也不能例外。清零螺旋式地恶性循环,人民水深火热,或许不是李强视而不见,而是习近平要清零到底。

大外宣多维也载文质疑: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说,抗疫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从中共的逻辑解释,所谓人民的战争,就是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但倘若没有中国全国上下的配合,这场抗疫战还能打赢吗?

面对动态清零总方针,疫情来袭,“无不是今日封五城,明日封十城,得一夕安寝,而新冠又至矣。” 结果:“企业倒闭、生产停产、民众失业、房屋断供。如今,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们最大的恐惧已不再是新冠病毒,而是更为棘手的生活失序、经济压力等问题。”该文呼吁:“中国到了必须进行防疫路线自我省思的时候”!

当官的最后的结局如何,风险难测,其实也不十分重要。至少可知的是,清零给上海民众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一个那样有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被活活窒息,次生灾害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疫情灾害,给有记忆的人民造成的痛苦永远难以弥补, 媒体人石扉客写道:“经此一役,上海滩神话算是破灭了差不多,两三个月前大卖的『爱情神话』就像一曲挽歌……伴随着正在徐徐拉上帷幕的新时代第一个十年,以前没想走的开始观望,犹豫不决的不再犹疑,已经登陆彼岸的正在庆幸。在彷徨、混乱、咒骂和绝望中,未来十年的灰暗底色已经一览无余。”

▲德国之声(DW)4月14日客座评论:从武汉到上海——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是什么?

政治安全的考量压倒一切,这是北京制定防疫政策的根本,也是她不惜一切动员“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的前提,而不惜巨大社会代价,包括经济、民生和不可计量的次生灾害。

(德国之声中文网)从武汉到上海,中国的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两年半。随着新冠病毒的演化到Omicron,传染性虽强但毒性减弱、鲜有重症,形同疫苗一般在继续扩散的同时却降低了日增感染率,国际社会因此纷纷放开管制,社会生活趋向正常。

但是在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没有发生丝毫变化,反而变本加厉,带来巨大的社会代价,封城中的上海人民正在经历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苦难。人们每天都能从社交媒体上发现新的悲剧:在这个最早进入老龄化的都市,每天都有数十万老年病人得不到从肾透析到日常护理的救治,甚至有老人饿毙家中的消息传出;穿着白色隔离服的防疫人员接管了城市,在街道上打死宠物狗,也闯入到私宅中强行隔离感染者;在匆匆建成的所谓“方舱”集中营里,超过十三万的“无症状感染者”被强制隔离,被迫忍受着与家人的分离和方舱生活的混乱。

这大概是和平时期一个城市能够遭遇的最大悲剧,堪比处在二战封锁下的列宁格勒或者今天战火中的马里乌波尔。但这只是上海一地的惨状,稍早封城的东北城市、还有云南瑞丽、河北邯郸等地的情形都如陷在信息黑洞之中,偶有居民上吊家中或者跳楼自杀的惨象传出,在在提醒世界,从武汉到上海,中国当局宣传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是连续的、常态化、和全国性的。

如果只是从阻断新冠疫情初期的较强致死率毒株向全国传播的角度来衡量,作为疫情爆发之初封城-冻结的武汉模式的复制,在新冠疫情的初期或许是有效的。它所倚重的制度优势在于从上而下层级化的行政资源动员能力,而且可能动员所有市场与社会资源,即“新举国体制”。在2020年2月疫情失控后,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召开十七万人规模的县级以上干部电话会议,举国动员,贯彻严格的“清零”政策。

“只唯上,表效忠”

而所谓清零,就是不断筛查感染者,无论有无症状,均以强制手段投入隔离方舱,追求所谓“社会面清零”,并美其名曰“动态清零”。这不过是将病毒视为恐怖主义,将感染者视为恐怖主义分子,将新疆的集中营模式扩展到防疫当中;精神上,则将执政党七十余年的“伟大斗争”传统发扬光大,搞文革式的“全面内战”;而具体实施则依赖警察和宣传两种暴力机器体制,代替公共医疗体系,也拒绝从国外引进更先进的疫苗和药物。而地方政府的执行,只唯上,表效忠,充满任意性,往往跳过法律程序任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另一方面,地域化的清零措施动辄上升为封城,也就是未经宣布的戒严,以扑灭森林大火的方式对待新冠病毒传播,试图在城市外围划出防火带。这种封城-围城的做法,形同将整个城市或者地理区域视作隔离区,物理上或许能够通过严格的管制断绝病毒的扩散,但也暴露出“动态清零”政策的政治目的:中国政府最关心的是病毒扩散的连锁反应——扩散性的医疗系统崩溃,最终可能将疫情转为大范围的民众不满,而变成一场政治危机。

习近平的“战争”

换言之,政治安全的考量压倒一切,这是北京制定防疫政策的根本,也是她不惜一切动员“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的前提,而不惜巨大社会代价,包括经济、民生和不可计量的次生灾害。尤其对习近平来说,这场抗疫如同他“一个人的战争”,与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一个人的战争”并无多大差别,都是借机考验官僚效忠和体制效率、提早促成一个非常体制的机会。对普京来说,一场闪电战的成功可以巩固他在2024年大选的优势,对习来说,“动态清零”就是“二十大体制”的热身。

其结果,中国政府以防止医疗系统崩溃的名义实行无差别的隔离政策,却造成封城所在地的医疗崩溃;以清零名义普查核酸,却造成大规模聚集性感染;以自研灭活疫苗为主试图展示制度优势,却耽误进口、普及高效疫苗的宝贵时间,丧失政策调整的窗口期。

虽然,从病毒演化的长时段来看,随着病毒毒性降低、传染性增强、逐渐迭代为近似流感的普通毒株,这种动态清零政策不仅无法防范病毒的扩散,而且无限放大了封城-冻结模式的社会成本,直至上海的危机化,必然导致“动态清零”政策的破产;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全国范围的隔离与封城、与邻为壑的封建主义防疫措施,却从下而上地固化了“动态清零”政策的坚持,从而可能导向清零“永久化”,也就是二十大体制的演习和固化。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统治集团完全有理由不断赞美防疫的胜利,而不是宣告疫情的结束。他们可能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清零政策,不仅“挟新冠以令诸侯”,继续消弱专业官僚的权力、剥夺公众的权利,号召国民进行一场“苦难行军”,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将新冠疫情的苦难归诸某些“敌对势力”、“不法阶级”,为清零政策的最终破产寻找替罪羊。

如同乌克兰战争进行一个多月之后,虽然在巨大压力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微调,但是宣传机器仍然开足马力造谣蛊惑、歪曲真相。他们明白,普京的政权存续和合法性关乎中国的威权政权。同样,上海人民的苦难,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布查的人道主义主义灾难。只是,发动战争的政治主体,更愿意将一场失败的闪电战转为一场持久战,而不是相反。对中国的统治者而言,他们所有的制度优势虽然是那么虚无,但唯一聊以自慰的就是他们的统治本身,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本文作者凯波为中国政治评论人。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美国之音(VOA)4月15日报道:清零失灵民怨沸腾,习式抗疫正在失去民意支持

中国的清零抗疫政策曾经取得过显著的效果,帮助中国最早进入经济恢复阶段。但是面对传染力超强的奥密克戎毒株,这种政策的效力大大折扣,它所带来的问题充分暴露,引起人们广泛而强烈批评。

上海2600多万居民已经被禁足、隔离半月有余,他们对清零防控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中国的各种社媒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的抱怨和批评。这些抱怨和批评涉及广泛,次生灾难频发,从食品短缺到就医困难,从家人分离到收入中断,从言论遭封杀到普通民众遭遇的种种不公正的对待等等。

周四晚上一段反映上海市民因拒绝搬离自己居住的公寓而与警察厮打的视频在上网热传。画面显示,身穿防护服的警察手持盾牌试图突破居民组成的防线。警方看样子逮捕了一些人,居民高喊“警察打人了”“这里是上海张江”。

张江镇公寓所有者上海张江集团的声明被媒体引用。声明称,“4月12日,接政府有关部门通知,为应对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征用九幢楼,作为集中管控隔离用房。”

这九幢楼里有39家住户。政府命令他们限期搬走。

另外,在中国山东烟台,鲁东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孙健上个月因在校园表达自己反对封城而被警方拘押,并被学校开除。他举着一个由硬质卡和木棍制作的标语牌在校园里行走,上面写着“鲁东解封” “我坚决反对封校;坚决反对如此高频的全员核酸检测;坚决反对对学生实施如此严格的管控;坚决反对校方一切以防疫至上。”

中国最早爆发疫情的武汉在2020年2月实施封城,经过两个多月,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也让习近平主导的清零防控在国内得到了相当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在奥密克戎毒株侵入中国之后明显减弱。这一方面跟防控效果不佳有关,另一方面就是长期的封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孙健不顾当局的威胁和个人安危公开站出来进行抗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愤懑和绝望。

从路透社提供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公众的不满程度在最近两个月显著上升。今年1月,中国警方在微博上公布的因违反防控规定而被警方拘捕和拘留的案件有59例,2月份数字比较少,但在3月份,这项数字增加到600多例,增加了十倍以上。

这些例子只是从微博上搜索到的,实际数字可能多出许多。从各种社媒体上可以看到,冲突不仅发生在警民之间,而且还发生在居民与医务人员、居民与志愿者和街道与地方官员之间。

美联社说,中国100个经济规模最大城市中,有87个都实施了某种形式的封控。

日本野村证券估计,中国有多达45个城市还处于全部或者部分“封城”之中,全国有将近四亿人口生活在那里。其中有大批人被送进集中隔离设施,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遭到封门闭户,居家隔离。

如此多的城市停止了正常生活,如此多的民众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收入,这不仅增加了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巨大的经济风险。

观察人士指出,卡车运输因许多司机被困在家而受到严重影响。道路中断,港口和机场停摆迫使许多跨国企业停产,许多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中断削弱了经济增长动力,推高了通货膨胀。

多家经济预测机构认为,中国今年将无法实现其原定的经济增长5.5%的目标,也有机构认为,中国今年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5日报道:上海爆发警民冲突 墙内视频多被删除


上海爆发警民冲突2022年4月14日

上海一居民区被当局指作冠状病毒隔离点后,居民拒绝让出他们的公寓。4月14日该小区的居民与警方发生了冲突,视频显示有人被抓……

据法新社4月15日的报道,几段视频显示,上海的居民与前来强迫他们放弃公寓的警察发生了冲突。当局要将这些公寓用做隔离冠状病毒阳性者的地方。这次警民冲突,是人民对缺乏灵活性的清零政策日益不满的一个迹象。

4月初以来,上海的2500万居民几乎都被禁闭,难以获得食物。

上海当局正在隔离那些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即使没有症状也被安置在隔离中心。但最近几天,每天都有超过2万个新阳性病例,上海当局似乎跟不上局势的发展。

周四晚间发布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在一个住宅区外,居民对全副武装的警察喊话,这些警察试图强行穿过人群。在录像中,警察似乎逮捕了几个抗议者,居民们指责警察“打人”。

这些视频引起了极大反响,以至于该住宅区的开发商张江(Zhangjiang)集团就这一事件发表了声明。该声明说,在“一些租户阻挠修建隔离区之后,情况已恢复了平静”。

之前,上海当局说,已下令39户家庭离开他们的公寓,“以满足针对冠状病毒的防疫需要”。

在微信直播并被法新社检索到的一段视频中,一名哭泣的妇女说:“张江集团要把我们的住宅小区变成隔离区,把冠状病毒阳性的人放在那里!”

这个开发商声称,已向居民提供了补偿,并将他们重新安置到同一社区的另一栋楼。

法新社说,审查人员已删除了该事件的大部分视频。

不过,流传到墙外推特上的相关视频还能看到。

法新社的报道还提到,上海的居民似乎对获取食物的困难和阳性患者被强制隔离在舒适度和卫生状况堪忧的中心,越来越感到气愤。

此外,互联网流传的有关宠物被以防疫的名义暴力弄死的视频也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美国之音(VOA)4月15日报道:坚持清零政策 上海封控危及中国经济前景

华盛顿 —在中国新冠清零政策的背景下,上海仍然处于严格的封控中。考虑到上海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中心,以及封控很能蔓延到周边经济区,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正受到冲击。

自3月28日以来,中国官员对上海2600多万居民实施了封控,几乎所有人都被限制在家中。这是中国武汉在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后最大的一轮封锁。

长时间的封控令上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承压,商店和餐馆被迫停业,工厂关门或限产,货运拥堵情况越演越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在一周内第三次警告称,新冠激增对中国经济构成威胁。

上海还没有解封的迹象,周边及更多城市也面临随时被封锁的风险。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在海南表示,中国绝不能放松新冠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估计,中国有多达45个城市目前实施了全面或部分封锁,影响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0%.

上海疫情不断发酵

上海是中国经济重镇,2021年GDP达到6800亿美元。上海还是全球第三大股票交易市场,也是对中国大型企业和国际企业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然而,这一切都被封锁按下了暂停键。据CNN对上海、深圳和北京的证券交易所文件的统计,至少有40家中国公司被迫暂停在上海和其他地区的业务。

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夫鲍尔(Gary Hufbauer)告诉美国之音:“封锁使大上海地区的旅游业停滞不前,零售业、教育、医疗服务等都放缓了。这种不利影响相当严重,我很惊讶北京当局继续推行封锁模式。”

封控措施迫使工厂要么停止运营,要么通过“闭环”操作,即固定的工人留在工厂,以保持生产线的运行。但由于官方对采购材料和运输的限制,工厂即使“闭环”运转也受到影响。

据路透社周三报道称,富士康旗下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透露,该公司在与上海接壤的昆山的一家工厂一直处于闭环状态,只能以60%的产能运行。

封锁对运输行业的冲击尤其大。来自各地的卡车司机被要求遵守上海严格的防疫检测和隔离规定,这导致卡车大范围的排队和延误,推高了货运价格。

拥有最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由于港口工人短缺而出现严重的卸载延误。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卡车将货物从港口送到本地加工厂,很多船只被滞留在海上。

据彭博社的航运数据,截至4月11日,上海有222艘散装船在等待,比一个月前增加了15%.

数据还显示,由于一些船主试图将船只转移到中国国内其他港口,船只拥堵情况已经扩大到宁波舟山港和更北边的日照、董家口和青岛等港口,后者等待的船只数量同比增加了33%……

哈夫鲍尔说:“由于工人被封锁,港口无法承载正常的货物量。这当然减少了上海和中国内地工厂的各种产品的出口,还减少了工厂所需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以及消费品的进口。”

上海及周边的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和半导体制造的关键集群。如果政府延长封锁期,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该地区的企业可能会耗尽库存。

目前很多制造商在物流和供应链混乱的情况下停止了生产。特斯拉和大众汽车在上海的工厂已经关闭数周;超过30家主要生产电子零件的台湾公司报告暂停生产,其中包括组装苹果公司手机的台湾和硕公司。

随着中国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汽车生产也高度依赖电子产品和芯片供应。长三角地区占全国芯片产量的一半,其中江苏占33%,上海占10%.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周四在一份分析中表示,在过去封城和电力短缺期间,地方政府通常优先考虑芯片生产,尽可能减少受阻的情况。然而在最近的封控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宣布停产。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周三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写道:“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外国商业团体对该国公司受上海封控的影响感到担忧。中国欧盟商会上周致函中国政府,说明当前的新冠措施如何扰乱了欧洲公司的运营,并敦促中国官方修改政策。

商会主席援引中国德国商会近日展开的一项调查称,在中国,51%的德国公司的物流和仓储,以及46%的德国公司的供应链“完全被中国目前的新冠情况所扰乱或受到严重影响”。

全国经济承压

鉴于上海的持续封控,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近日削减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警告称中国清零政策的经济成本正在不断扩大。

世界银行上周将中国2022年的经济预测降至5%.低于中国官方设定的5.5%的经济增长目标。

世行在最新的经济预测中表示:“面对奥密克戎的变种,中国继续实行零新冠政策将损害中国的经济活动,并对该地区其他国家产生负面溢出效应。”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周二在一篇分析中表示,上海的生产和消费损失已经抹去中国GDP增长总量的0.2%.ING上周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8%下调至4.6%.

在上海发生疫情前,中国经济就受到难以从疫情中恢复的困扰。上周公布的财新服务业PMI显示,3月服务业活动大降8个百分点,跌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财新制造业PMI也以两年来最快的速度收缩。

此前,中国的技术中心深圳和东北工业区吉林也面临封锁,以便中国官方实施大范围的新冠检测,将新增病例降至零。

经济学家警告称,4月的经济数据可能更糟。封锁将导致更多商业被关闭,居民面临失业和储蓄消耗殆尽的困境,损害国内的消费需求。

艾西亚告诉美国之音:“出口侧的汽车、半导体遭受损失,接下来更多的是餐饮和航空旅行等行业。”

哈夫鲍尔说:“我不知道在目前的政策下,中国如何能够实现2022年5.5%的增长目标。4%的增长会更现实。”

▲美国之音(VOA)4月16日报道:不堪当局封锁镇压 越来越多外企考虑撤离中国

随着中国病毒清零政策导致城市封锁、工厂关闭、经济停摆,许多在中国的外商企业纷纷考虑撤离中国。与此同时,美国批准一项新计划,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实力,提高与中国等国家的竞争力。

周四(4月14日),美国官方出口信贷机构投票批准了一项新工具,该工具将扩大美国制造业的出口实力,缩小关键供应链缺口,并为美国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美国进出口银行董事会批准的 “在美国制造更多”(Make More in America)计划,是拜登总统推动的加强美国供应链的一部分。这项计划将允许公司利用现有的美国中长期贷款和贷款担保,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制造项目提供支持。

“‘在美国制造更多’计划将创造新的融资机会,刺激美国制造业,支持美国就业,并提高美国与中国等国家竞争的能力,”进出口银行总裁兼主席雷塔·乔·刘易斯(Reta Jo Lewis)在一份声明中说。

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四就该计划发表声明称,“由于美国制造商在海外与不公平的做法竞争,该计划是朝着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迈出的一步。这一举措将支持拜登-哈里斯政府努力扩大美国在未来行业——从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到半导体生产——的全球竞争力。”

受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这样的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以及在中国清零政策的抗疫做法造成全球供应链断裂加剧的冲击下,美国政府已经把投资国内制造当作不仅对美国经济而且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大事。

清零政策导致美国公司考虑离开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坚持新冠病毒清零政策,至少使44个中国城市处于完全或部分封锁状态,尤其对2500万人口的国际都市上海的严控,已经导致经济活动停摆,企业成本升高、盈利减少,许多美国公司正考虑搬离中国。

北京和上海美国商会4月初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包括76家制造商在内的167名受访者中,超过一半预计由于近几个月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COVID-19疫情,今年的收入将下降,而约16%的受访公司表示,他们会考虑将业务迁出中国。

超过一半受访者说,他们的生产下降、供应链中断;约81%的人表示,这些疫情控制措施影响了他们招聘或留住合格员工的能力。

产经新闻报道说:“在中国疫情爆发的中心上海,因为这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城市进入封锁状态,导致商业活动几乎停止,工厂关闭,以及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的延误,这是该国自大流行开始以来最大的一次封锁。”

大规模停工影响了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等公司在那里的运营。特斯拉已延长超级工厂的停产时间,而上汽大众表示,由于难以确保零部件,将暂停上海和长春生产。

有经济学家表示:“如果病毒未能在4月份得到控制,或者上海未能如期完成两阶段封锁,经济影响可能会扩大。”

因当局镇压 游戏行业也考虑离开中国

于此同时,中国最近解除了对电子游戏牌照的为期九个月的冻结。路透社报道,一方面因为该行业领导者腾讯等公司完成了重大调整,另一方面也由于北京已无法忽视禁令导致的经济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市场,规模达470亿美元。8月,中国的监管机构停止了对游戏货币化至关重要的发行许可证的发放。周一,这一冻结被解除,45场比赛获得了许可。

但这并不意味着恢复原状。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备忘录显示,9月,一家由国家支持的游戏协会组织了一项针对开发者的培训计划,其中强调游戏必须突出“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不能包含任何暴力或宗教元素。官方媒体曾称这一行业 为“精神鸦片”。

一名高级分析师告诉路透社,目前已经有5000多家游戏公司接入了国家防沉迷系统,众多公司对游戏内容进行了更改,不合规的公司已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查和罚款。

对游戏行业的镇压已经产生日益恶化的经济影响。根据商业登记公司“天眼查”的数据,在许可证冻结期间,大约14,000家与视频游戏相关的公司——包括那些涉及商品推销、广告和出版的公司——关闭了。

“形势已经完全改变,促使一些人采取多元化措施,或考虑完全离开中国市场。”路透社报道。

Pillar Legal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皮拉罗夫斯基(Greg Pilarowski)表示,中国的小型游戏公司正在考虑转向西方的区块链游戏,尽管这可能意味着放弃中国市场,因为北京禁止未经批准的加密货币。

▲美国之音(VOA)4月16日报道:“我想回国,但出不了小区”上海封城后的外籍人士众生相

在上海一个小区里,一位女士撑伞走过空旷的街头 (2022年4月13日)


在上海一个小区里,一位女士撑伞走过空旷的街头 (2022年4月13日)

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一,有十里洋场的声誉。这里的外国人来自不同国度,为了不同的目的,做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在上海疫情持续、中国严格防疫的情况下,他们中许多人过上了相似的日子——困守家中。

拖家带口的他想回国

这是外籍教师布鲁斯(化名)在上海居住的第8个年头。上海封城后,他和妻儿被困在公寓里。布鲁斯迫切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国家。

“自2019年以来,我就没有见过我的父母了,他们也从未见过我去年出生的二女儿。 我妻子的父母也从未见过他们的外孙女。”布鲁斯说。

虽然上海机场每天都有很多航班,但布鲁斯说,从家里到机场成了一段不可能的旅程。除了机票昂贵,还要克服三个障碍。

他对美国之音说:“首先,你必须被允许出你的公寓和小区去机场。在现阶段基本上,我们不能离开我们的公寓。我们楼关了,小区也关了。你真的没法出去。你必须请居委会批准。有一个特殊的通行可以让你出去,要拿到这些通行证非常有挑战性。”

布鲁斯去过居委会,还请大使馆和工作单位帮忙,结果都被拒。

其次是新冠检测。必须是搭机前48小时的阴性检测结果才有效,但检测的时间和出结果的时间都不确定,很难在上飞机前的限定时间内拿到测试结果。

第三是交通。布鲁斯说:“过去的几天里仍然没有前往机场的交通工具。没有地铁和公共汽车。没有出租车,没有优步。唯一运行的是上海机场一线,幸好离我家不太远,只有六公里。所以我们准备带着婴儿和孩子步行六公里到车站去。”

由于孩子年龄尚小,食品和饮水是布鲁斯家很头疼的问题。

他说:“上海的(自来)水一般是不能喝的,因为里面有重金属……一般我们喝瓶装水,所以很难买到……水的供应是当务之急……现在我们基本上必须通过网上食品购买服务来获取食物,但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买到太多。我们已经订购了几样东西,但还没有到货。所以我们仍然完全依赖在封城前购买的食物以及政府发放的食品,但那些根本没有多少,远不足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

封城两周后,布鲁斯一直在吃罐头和方便面。“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水果了,唯一的新鲜蔬菜是政府发放的。”

幸好有好心的邻居,大家非常团结。

布鲁斯说:“周围有些人,邻居们,非常乐于助人,自发地给我们鸡蛋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个人负责所有食物的购买,她联系了我,帮我买了几样东西。所以是的,当然有些帮助。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小区里的人本来就很团结,因为,我们显然都在经历同样的事。”

即便如此,由于小区里婴儿不多,布鲁斯无法通过团购买到婴儿用品。

布鲁斯说:“我在团购中从未见过婴儿用品和水,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如何能够买到这些东西。”


上海封城后居民在关闭的小区大门后等候递送的食物。(2022年4月13日)

独自被困 他生活在恐惧之中

布鲁斯有妻儿的陪伴和邻居的帮助,但欧洲来的博士生小马(化名)则没那么幸运。如果没有封城,他现在已经完成学业,踏上了归国路。封城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对美国之音说,他现在生活在恐惧之中:“我在这里感觉不安全。 我害怕被绑架到中央隔离设施并被关在那里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我怕我的猫会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打死。我担心他们不会让我去机场离开这个地方。”

“我是大楼里唯一的外国人,而且可能是整个社区中唯一的外国人。与同龄人隔绝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里没有人跟我说话。”

如果说获得物资对上海本地人来说是难事,那对小马这种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来说是难上加难。

“因为我真的看不懂中文,下订单对我来说更加困难,最后我就被落下了。要订购任何东西,我都不得不等到深夜,那时所有的中国人都吃完饭并开始休息。这对我的自我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近,我的室友开始一起下大宗订单,但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是让我看着他们收到鸡蛋和蔬菜,而我所有的都是以前室友搬走时忘记扔掉的剩菜。”

小马只能依靠政府补给和学校获得食物。学校的食品包“主要包含方便面、一些新鲜蔬菜和猪肉罐头。我们从政府那里得到一些食物,但这些食物非常稀缺和随机。”

“我本应该完成博士论文的,但我的工作效率极低。前一个半星期都是因为饥饿。”小马说。


上海封城后静安区居民楼的夜景。(2022年4月9日)

久居上海 他生意受阻

相比布鲁斯和小马,美国商人汤姆·沃德(Tom Ward)在生活上似乎是轻松的。今年77岁的他已经在上海生活了24年,自称是上海本地人。

沃德说:“我想念能出门的日子,在附近小区散步,和朋友一起,享受我在上海的正常生活方式。我很怀念自己去挑我想买的东西。例如,在我家门外是一个很大的菜市场,我在那里买蔬菜,我和那个菜贩买菜也有12,13年了,他都认识我了,我去他的摊位,他知道我喜欢芦笋,总是把芦笋放在我的包里,我想念与摊贩建立的联系和友情。”

沃德承认,他现在的生活并不代表大多数上海人或中国人正在经历的生活。虽然他不认为外国人在上海得到了特殊优待,但是他说,“我只是认为我们有优势、经济和教育优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们住在一个管理良好的综合大楼里,有一家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所有的维修、安全和服务。我们在市中心。居民大部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因此,我们很快就能够获得管理公司的帮助,并能够组成我们自己的采购团队完成采买。”沃德说。

相比之下,老城区和不懂上网的老年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沃德说:“一个较老的社区,本地社区,没有专业管理的社区,可能有老年人不会上网,他们没有在线账户,不使用互联网。也缺乏有组织的努力来获得物资供应。他们可能也无法表达他们的需求。”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沃德虽然生活上没有过多烦恼,但作为上海一家从事咨询行业的美商公司负责人,他的生意却因为封城而受挫。由于无法出行,他的一个大项目被推迟,这个项目占他全年一半的营业额。

沃德说:“我们刚刚与日本一家大型制造商完成了一个项目,他们想继续进行另一个项目。但是,他们想要面对面,而不是在Zoom上见面。 他们想要亲自面对面谈,敲定工作范围并启动项目。他们远在浦东。我们去不了,所以现在已经推迟了几个月。”

沃德这样的情况在外籍商人圈中并不少见。

上海美国商会近期做的调查显示,商会大多数受访者对上海封城的做法不满。

沃德是上海美国商会的成员。他说:“我知道有很多不满的外国人想离开,或者他们的家人想离开。尽管从某些方面说,我是华人社区的一部分,那些和我每天交流的人,他们表达了对封城的不满。但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表达出反叛的意见。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接受,没有人喜欢,但他们只是接受。”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欧盟商会4月11日表示,已致函中国政府,详细说明中国对新冠的控制措施如何扰乱欧洲公司运作,并敦促中国修改政策,例如允许一些新冠患者居家隔离。

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签署的这封信说:“目前为遏制最近在中国爆发的新冠疫情而采取的措施正在造成重大破坏,从物流和生产一直延伸到中国境内的供应链。”

美国之音试图联系中国欧盟商会,但在本文发表前未得到回复。


上海静安区居民排队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路上有人打着中共与中国的旗帜走过。(2022年4月1日)

封城值得吗?上海的未来在哪里?

科学数据显示,奥密克戎、BA.2等新的病毒变体虽然传播性强,但重症率死亡率大大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质疑封城的必要。

布鲁斯说:“绝对不值得封城。 为了在上海甚至没有造成一人死亡的事情而封城,对经济和公民福祉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另一些人认为,香港今年二月以来疫情急剧恶化给了上海封城一个合理的理由。

同样被困浦东区的上海纽约大学访问教授、历史学家杰奎琳·阿密约(Jacqueline Armijo)说:“香港老人的死亡率很高。 人们已经计算过这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可能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是主要的担忧,这是一个合理的担忧。”

封城使上海经济停滞,许多人认为这有损东方明珠的声誉。

布鲁斯说,这次上海封城“显示一切自由都可能随时失去,严厉的措施可以落实到位。我认为,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外国人选择住在这里之前会三思而后行。”

但一些人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信心。

沃德说:“这是一个坚强有活力的社区,它会恢复……但在完全恢复之前,要经历痛苦。”

小马说,上海这次封城能给中国其它地方提供的经验是,“如果你做一件事不起作用,与其更加努力地重复相同的操作,不如反思这个政策并尝试其他方法才是更明智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16日报道:上海疫情:老年医院出现死亡,与官方说法矛盾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自2020年后没有人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致死,但BBC的调查发现,上海一家医院最少有数十名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死亡。

BBC采访了一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同时取得院方与去世病人家属的通讯。这些病人死于上海奥密克戎疫情大爆发期间。

BBC也取得官方纪录,显示单在一家医院,就有最少27名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病人死亡,官方将他们的死因归类为其他基础疾病。

拥有约2500万市民的上海目前仍然处于封城状态,至今已持续差不多三个星期。

BBC早前已经报道,上海当局正在竭力应对这场疫情大爆发,一名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护士和另一名护理人员,分别描述了他们如何尽力协助数十名老年病人,当中部份人死去。

社交平台之后流传,有证据显示当地另外12家机构的数百名病人中也发生了大规模感染。

BBC联络了其中数家护理院和医院,一名病人家属告诉BBC,他的亲人所在的这家上海护理院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曾告诉自己,所有住客都测出了阳性。这家护理院有约300个床位。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一名管理人员透过电话对BBC说,以上海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来说,死者中“肯定是有阳性病人的”。

医院管理层向病逝者家属发出信件道歉,承认院方“缺乏专业”,同时表达深切的罪恶感。

根据官方数据,整个上海在这轮疫情爆发中没有死亡。

在中国,要断定一名病人是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致死,需要符合很高的标准,包括要证明病毒有破坏肺组织,这需要以扫描方式确定。

如果病人生前有其它疾病,就会首先考虑它们是不是致死的原因。

一名72岁的老妇本月早些时候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去世,她的兄弟对BBC说,自己一直没有得到关于死因的完整解释。

他说这名老妇在4月3日离世前的数星期,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结果呈阴性,但他一直未能取得离世前的检测结果。

他又说老妇生前在医院内住的病房总共住有六人,当中五人病逝,形容医院内的爆发“就是这样严重”。

他说官方目前给出的说法是,这名老妇死去的时候,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是阴性。他声言在找到确切死因前不会把她的遗体火化。

另一名99岁的老妇在4月1日去世,死因同样引起关注,这名老妇的孙女说,她在死前一星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BBC取得的社交网站帖文和相关的语音讯息显示,她的孙女说这名老妇3月27日被转送到金山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第二天确诊新冠。

她接受了一些基础疾病的治疗,三天之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但再过一天后就去世。官方给出的死因是新冠感染令基础疾病恶化。

BBC多次就这些指控联络这家医院和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但未能取得回应。

中国目前正面对2020年武汉疫情后最严重的新冠病毒爆发。

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一直努力控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最初的封城措施原本预计只会维持九天,但至今已经延长许多。

当局又以不同方式称呼封城措施,包括“静态管理”、“封闭管理”等。

官方媒体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防控和管理的措施不能松懈,《人民日报》周五(4月15日)在头版刊登文章称“坚持就是胜利”。

▲美国之音(VOA)4月17日报道:上海抗疫乱象市民讥讽当局 “掩耳到零”,民怨鼎沸平头百姓已快到“零容忍”状态

华盛顿 —中国商业和金融之都上海被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攻克之后疫情持续飙涨,虽然目前单日新增本土感染人数比最高峰时期略有降低,席卷全市的封控措施丝毫未见真正缓解。

虽然从政策层面上海对浦东、浦西两区先后实施过为期四天的“分区封控”,之后又将全市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希望通过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给一些社区松绑透气,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封控措施加码容易、松绑难,许多市民两三个星期被禁足在家,不仅吃喝成问题,更有一些病患缺医少药遭受次生伤害。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星期六(4月16日)发布“告浦东新区全体居民书”,坦承整个浦东新区已经封控了20天,有些小区“封控了一个多月”,声称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付出了努力、作出了牺牲,“大家都很苦、很累”。

“但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么越是要坚持。一旦放弃,之前的所有努力和牺牲都将付诸流水,将来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浦东新区政府说。

上海一向给人果断高效和善于协调的良好印象,而且此前出现疫情时,也常常被视为防疫模范生。但是在这一波传染力超强、传播速度超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袭击下,上海的应对措施却黄腔走板,被打回了原形。

中国的互联网和社媒上充斥着上海居民愤怒的声音和图文。

周四晚上一段反映上海市民因拒绝搬离自己居住的公寓而与警察厮打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画面中身穿防护服的警察手持盾牌试图突破居民组成的防线。警方看样子逮捕了一些人,居民高喊“警察打人了”“这里是上海张江”。

上海浦东张江镇公寓所有者上海张江集团发表声明称,“4月12日,接政府有关部门通知,为应对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征用九幢楼,作为集中管控隔离用房。”

这九幢楼里有39家住户。政府命令他们限期搬走,从而引发民怨以及与警察的抗争。

华盛顿邮报引述一位家住普陀区的34岁李姓翻译的话说,她与70多岁的父母住在一起,从3月27日起就被禁足在家,整天除了到处订购寻求主副食等生活必需品外,就是跟居住在上海另一区、同样被禁足在家的男朋友辩论如此严厉的封控措施是否有必要,因为毕竟几乎所有的感染者症状都很轻微。李女士认为严格的封控没有必要,但是她的男朋友却支持迅速而严格的封控措施。

在上海这个拥有2600万居民的大都市里,长期的封控措施让居民足不出户,即使是健康的人也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或失控。网上另一段视频显示,上海普陀区一栋公寓大楼的居民集体跑到各自的阳台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吼叫。视频的旁白说,“整栋大楼都在吼叫…问题出在哪里?人们不知道这种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有一位上海居民的家人患了急性阑尾炎,打120来了救护车,医护人员下车就跟病人索取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否则不敢把病人拉走。还有人患了急病去医院,好不容易说通了小区的警卫,同意让他开车出门,出门后碰到警察,也说服了警察,让他继续前往医院。但是途中碰到穿着白色防护服、人称白卫兵的纠察,却死活都不让他继续前进。

上海市今年3月初以来全市共有大约30万人核酸检测呈阳性。按照规定,这30万人和他们的密接者都必须根据病情或症状的轻重程度前往隔离点或医院接受隔离或治疗。有些医院临时被用作新冠疫情专用医院,迫使当时住院的其他重病患者、包括八九十岁的高龄患者冒着受感染的风险立即转院。

中国全国各地都响应北京当局的号召或调配,向上海派出医护人员或派出工人帮助搭建临时的方舱医院。但是有些工人完成方舱医院建设,搭乘大巴返回原来城市时,发现这些城市因为担心这些人把上海疫情带回来而拒绝这些大巴入境,让这些工人进退不得、走投无路。

很多上海市民不仅抱怨封控措施,而且直接挑战和抱怨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仍在坚持的对病毒“动态清零”的政策。一些上海市民质疑,既然新冠变异株感染者的症状已经轻于流感,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不计成本、劳命伤财地封城呢?为什么不能参考一些中国医学专家的意见,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与病毒共存呢?

纽约时报在报道上海疫情时曾经指出,上海的疫情危机已经超越一项公共卫生挑战的范畴,并逐渐演变成对中国当局“零容忍”防疫政策的政治考验。

不过前往上海督导防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都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些列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互联网上有一张照片,呈现的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书写的四个大字“掩耳到零”。这四个大字道尽了中国民众、尤其是处于足不出户禁令中的上海市民对当局杂乱无序,甚至不近人情的疫情防控措施的讥讽与无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7日报道:上海清零 日本领事:日企撑不住了考虑转移

上海严格的清零措施导致当地日企无法正常运转,陷入困境。日本驻上海领事致函上海当局表示,日本企业可能转移国外。

据香港明报4月17日报道,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前日致函上海副市长宗明,指当地日资企业因防疫措施,面临诸多困难,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行已经一个多月,甚至“不得不开始将生产和制造向其他地区和国外转移”。

赤松秀一在信中指出,目前上海约有4万日侨,和1.1万家日企。“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长期化,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行的状态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明显日趋严重”,并“迫切希望疫情平稳后,迅速恢复经济正常运行”。

明报说,上海昨日发布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称,确保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落实“闭环管理”。

据共同社4月15日报道,由于中国上海因新冠疫情蔓延实施了封控,日本企业受到的打击日益扩大。不仅在当地的业务停了下来,而且供应链混乱,导致马自达和三菱汽车公司在日本的生产也遭遇阻碍。对新冠清零政策造成中国经济低迷的担忧情绪升温。

该报道说,在中国运营逾300家“无印良品”店铺的良品计划公司目前有约50家店铺停止营业。社长堂前宣夫表示,预计下半财年(3~8月)业绩会比设想的差很多。

迅销公司董事长兼社长柳井正说:“因为利润方面和员工的生活,非常困扰。”截至14日,上海的共86家优衣库和共8家GU店铺已全部停业。

罗森在上海市有约1000家便利店,8~9成处于停业状态。一部分店铺为了支撑市民生活,仅继续提供配送服务。萨莉亚社长堀埜一成表示“连地铁都停了,影响很大”。

索尼、三菱电机、夏普等制造业方面,当地工厂长期停工。从当地供应商采购零部件的工作滞后,马自达4月在总部工厂(广岛县府中町)和防府工厂(山口县防府市)停工了共8天。三菱汽车11~15日停止了冈崎制作所(爱知县冈崎市)的生产,还让员工暂时歇业。

共同社引述全日本空输和日本航空透露,上海航线的货运航班已部分停飞。据称是因为无法确保足够的装卸货和机修人员。此类航班从日本向上海运送半导体相关货物,从上海向日本运输电子零部件等。汽车行业相关人员叹息说:“零部件不足大概会长期持续。”

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樱田谦悟预测称,只要中国固守封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会更加严重”。他还认为“大概不会轻易解除”封控。

▲德国之声(DW)4月17日报道:上海封城:舆论控制与呼唤自由

上海封城后,社媒上很多尖锐的批评之声只活跃了很短时间便被消音。尽管如此,人们没有停止对言论自由的期盼。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从3月初开始,便有小区陆陆续续进入封控状态,3月底执行了浦东和浦西分区域封城的政策,但直到现在,解封依然遥遥无期。

政府照例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了删帖、封号、限流等严厉打击措施。4月8日白天,微信公众号上一篇由stormzhang撰写的名为《求救》的文章火爆了整个微信朋友圈。记者注意到在该文章发出约6个小时之后,就超过了10万阅读量,并有了9.5万多点赞。但很快,该文章因为被举报而被删除,存活了不到一天。4月13日,一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文章再次成为爆款,文章下的置顶留言获得了50多万个“点赞”,但亦一度被删除,后来内容被恢复,但却无法再转发。

网民们开始利用一切方式,在严格网络审查制度下发声。

4月14日凌晨,若干中国政府官媒使用“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权赤字国”话题发表微博,针对美国发布的“国别人权报告”,攻击美国的人权问题。但是当天凌晨,该话题迅速发酵,网友们开始在该话题下讽刺中国的官员,揭露中国的人权问题,网友热议的内容包括丰县疑似被拐卖女性生下8个孩子后被铁链拴住脖子,因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去世的哮喘患者,和上海封城期间家长被迫与婴幼儿分开隔离等。许多微博回复都风趣幽默又暗藏讽刺。

一条用“太监讨论性生活”来进行影射的评论很快得到了几千个赞;一条“call you by my name”的回复完美化用了电影名称,被许多人转发;一条“我劝你还是多关心关心谷爱凌吃的什么馅的饼吧!”则讽刺了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人民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召开了冬奥表彰大会,营造了一种不符合上海现实的繁荣景象。还有评论直接针对习近平主席的执政能力和他修改宪法让自己能够继续连任的行为进行批判。

在近几年里,微博上民族主义的内容越来越多,一针见血批评政府的尖锐言辞已经很少见了,即使出现,也会立刻被其他网友攻击成“八千”“50万”“1450”(这三个词在中国的网络上代表了汉奸,背叛中国的间谍之意)。短暂的言论自由狂欢很快被豆瓣、推特、Reddit等社群上的中文用户转发。有人评论,这景象就像2020年2月6日,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传开来之后,从深夜到凌晨,网民们在微博用“武汉政府欠李文亮医生一个道歉”和“我们要言论自由”等话题进行发言,人们强烈呼唤言论自由,直到该话题下的内容被清空、话题本身无法显示为止。

你清场,那我在你的场地发言

4月14日凌晨的这场“狂欢”同样以言论被清除而收场。当天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记者注意到该话题冲到了微博实时热搜第一位,但此后,话题热度不断下降,网友的发帖和回复也不断被删除。现在,当记者在微博搜索该词条,只能搜到“央视新闻”“山西共青团”等被认证过的与政府有关的机构所发布的内容。

但对政府异常愤怒的网民转战到其他爱国内容的话题下面,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有不少人开始在同样由官媒发起的讨伐美国的话题“美国的人权手电筒该照照自己了”下面发言。有人写道“美国没有钉子户,美国没有恶意讨薪,美国没有寻衅滋事,美国没有计划生育,美国没有口袋罪,等等”。

而到了4月15日凌晨,话题“美国用乌克兰精神病患者做生物实验”被网友用同样的方式刷到了实时热搜榜的第十一位。

与此同时,拥有68万组员的,豆瓣上最出名的小组之一“豆瓣鹅组”被封停,不知是否与小组中转发微博上“翻车”的评论有关。

不过,熟悉审查体系的网民们亦有对策,“call me by your name”和印有赵立坚头像及他的言论“疫情期间,生活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的表情包已经成为网民间表达对政府不满的暗语。

这会是中国网民团结起来,反抗政府的言论审查制度的开始吗?

这个政策中确实有许多短板

记者采访了发表几条批评言论的张小姐。张小姐有海外留学背景,如今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疫情前经常往返上海和香港。张小姐表示,自己的许多外籍同事经常看西方媒体,今年3月前,她听到同事们批评中国的封城政策时不以为然,在金融业内的分析报告和西方媒体上看到把中国的严格清零政策列为2022年全球最大的风险时,觉得这是西方国家故意构陷中国。但自己在上海封城期间的经历,身边人吃不上菜、买不到药的切身遭遇,让她开始意识到这个政策中确实有许多短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自己原本只专注专业和工作,鲜少参与网络讨论,但最近开始在微博和微信群公开反对一些抗疫政策,科普正确的科学知识。他说,听到了许多在上海的医生同行讲述自己被调去做核酸,被迫隔离,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无法为需要诊治的病患提供救治的辛酸经历。

不过,另一方面,记者也在几个微信群里观察到了不少上海居民,虽然物资缺乏,被困家中而怨声载道,但仍然感谢政府派来做核酸的人员,以及发来的抗疫大礼包,表示相信政府的领导,相信上海的食物供应会越来越好。

▲德国之声(DW)4月17日墙外文摘:念出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

有媒体指出,中国“清零”政策让上海许多市民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防疫强制措施而死亡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我们要一一记录并念出这些逝者的名字或者身份。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动态清零”与基层的迷茫:一位中国防疫志愿者的近距离观察》,作者阮玲婧写道,直到亲身接触过中国基层防疫专班的工作流程以后,终于明白所谓大数据监测系统从来没有处理好信息的条块分割问题,上级大数据监控系统只管下放任务,而不理会信息的如何收集和横向共享。信息收集的各个环节相互之间并不联通,导致工作流程效率低下。 “数字化防疫”提升了上级部门对下级的监控和监督能力,却加剧了基层的内卷和形式主义。

作者认为,基层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缺乏协调和充分调动志愿者的权限和能力,导致工作推诿拖沓。由此可部分窥见为何上海空有物资而无人派送的窘况,毕竟大领导“靠前指挥”能解决一个或数个小区,但若一个城市封了大部分区,没有真正的社区自治支撑,这种动员模式不过是饮鸩止渴。

上海疫情因次生灾害中的逝者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中国数字时代》发表文章《【404档案馆】第92期:“没有死于新冠,却因新冠而死”——念出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作者王守义写道,上海本轮新冠疫情,从3月份爆发以来持续处于社区传播的高位,每天有超过2万名新增感染者。然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5日,至今只有一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与此同时,许多市民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防疫强制措施而死亡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文章讲述在上海疫情中因次生灾害而不幸去世的普通市民的故事。

作者写道,日本导演北野武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尽管许多疫情逝者连名字也没被记录下来,尽管他们的信息还需要查证和确认,我们还是要纪念他们,以表达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对每一次死亡的痛惜和对造成这些灾祸的政策的声讨”。文章一一记录并通过播客念出了一百多位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或者身份。

台湾抗疫学习上海还是韩国?

台湾《新新闻》发表文章《学上海还是韩国?防疫“新台湾模式”影响九合一大选》,作者顾尔德认为,要让上海这个大城市一夕封城,不是正常的国家做得到,也只有极权政体才有“胆识”下此决定。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自己的铁腕铁拳信心满满,但这次上海封城引发的民怨之高,应该也出乎他预期。文章引述阅读量超2000万的微信公号文章《上海人民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指出,一个想完全掌控社会的国家机器却在各个环结都失灵,从物资供应、民众就医都无法满足本需求。

顾尔德说,相对于上海的极端管控,目前还是新冠疫情重灾区的韩国决定大幅放宽管制。他说,很清楚,面对奥密克戎(Omicron),台湾不可能用上海模式,因为台湾不是威权政体,蔡英文也不是习近平。效法韩国呢?不要说像韩国一样单日确诊60万,即使像韩国宣布防疫将大幅松绑那天的单日12万确诊量,台湾社会一定会陷入恐慌,执政者要准备遭轮替下台了。陈时中虽然先为疫情可能上升打了预防针,防疫“新台湾模式”成败还是充满著许多变数,尤其年底九合一大选逼近,疫情的变化也为政局投下重量级的变数。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7日微言微语: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近日,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村的网文在全网疯转,七旬老作家日前因哮喘发作急需急救,但从叫救护车到进入医院却遭遇层层荒唐规则的阻碍,险些要了他的命,他在文章中斥责到:“也不知道是哪个昏官制定了这样一个丧尽天良,草营人命的规则。这完全就是一个无解的连环套,现实就是当一个人有病急性发作需要得到救助时,在这样的规则面前是不可能得到医治的。上救护车需要有核酸阴性证明,进医院同样需要核酸阴性证明。那么请哪个大老爷告诉我到哪里去做核酸检测呢?显然只有医院才具备核酸检测的能力。可是医院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进不去的呀!哪个昏官制定了这样的政策,必须出来向全体上海人民谢罪!!! ”

一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网文这样写道:“所有的专科医生都扑出去做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大部分医疗系统停摆,所有新冠以外的病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无法就诊、无法手术、无法配药,120要排队,出门单不给开,血透轮不上,化疗做不了,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为十五万里仅有一例重症的奥密克戎让路,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到今天这位在等核酸报告中离世的急诊患者,以及经济学家的高龄母亲、开不到抗抑郁药的病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

这也是习近平防疫清零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封禁区域病危者普遍面临的困境,也就是说,习近平的清零防疫非但不可能清零病毒,还将无数国民生命置于危险境地。

14号,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纳什国际社区,政府强征人才公寓做隔离方舱,爆发大规模抗议和警民冲突。现在,警察可以随便带警犬闯入民宅抓人去隔离,而且拒绝出示被隔离者核酸检测报告,这种对人权的普遍践踏只能做实新疆集中营管控模式的存在,因为类似的情形正在上海上演。那篇题为《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的网文,对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的卫生条件作出如下描述:今天上海大风暴雨,赶工完成的南汇方舱和高桥方舱全都屋顶漏水!阳性病人所在区域纷纷遭遇被褥床铺湿透,人员挨淋挨冻的惨况,更有甚者,一些方舱本就不堪的厕所在暴雨、停电、停水、爆筏等多重压力下,粪便横流,无人修理。这是方舱啊!既然把人抓来“治疗”,那也得当病人对待啊,为什么要让人毫无尊严?

一篇题为《上海逝者》的网文引发全网共鸣,文章将封城后上海死于防疫而非新冠的人名整理在案,一共数十人,网文留言区立刻变成上海哭墙,许多身边有死者的网友纷纷留言追加死亡案例,这个名单每天都在延长,每一个死者姓名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悲剧,每一个悲剧都源自习近平“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独裁暴政思维模式。正如网友@趙楚在帖文中所说:我们正在经历的上海事变已经清晰地展示出其残酷的性质:这是一场与公共卫生或防疫毫无关系的社会运动,精心设计,无情推行,坚定彻底,不在意任何社会,经济,乃至个体生命的代价。这一运动的理念,原自漫长的体制源头,在近年在香港等其他政策上再次成型,并充分展示了其钢铁意志与毁灭性效果。上海被选作这样残酷战争的核心目标,首先是因为上海的原罪:历史的现实的真实的文艺的,种种与新浪潮南辕北辙的社会与生活品质;这些长期被大众话语强化的“上海风”自然地唤醒并助燃一种极端歇斯底里的“上海仇恨”,一种誓必采用最显目的残忍以驯服,以摧毁之的邪恶激情。这与某种普遍流行的对香港,广州深圳及模糊的“南方”的负面感情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所谓的“ 东南互保区域”。因此,正在进行的上海事变实际上已成为一场残酷程度不亚于入侵乌克兰的征服战争, 其直接带来的社会,生活与财产的毁灭甚至大有过之;而最令人痛惜的代价是无辜的人民。唯一区别是:外部世界并没有给予上海应有的关注。瞬间冻结几千万人的日常生活与行动,强力执行,将几千万置于战俘营式的监管状态,这即使以现行法制也是完全于法无据的,是超越任何规章的“超限战”,是一种1967式的终结体制。其现实与历史的多方面后果都是全局性的和极其严重的。

转载: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Original 普通市民 摩耶夫人 2022-04-14 00:50

现在的上海人,每天晚上清点完冰箱忧心忡忡地睡下,每天早上抢完菜后忐忑不安地点开上海发布的数据,接着开启一天的核酸、抗原、团购、骂娘,以及求助。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有刷新底线的事件。

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居民,一个5岁孩子的爸爸,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的癌症患者,4月3日突感不适120去医院,在有前一天小区做的核酸报告情况下,被要求马上进行本院的核酸报告才可收治,在等待的过程中离开人世。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你去问问医生,我的核酸报告出来了吗?”在他离去两个小时后,核酸报告出来了,阴性。

网传某区卫健委的一位干部,一医毕业,聪颖专业,在巨大的压力中,在办公室自缢身亡。

一个刚出生14天的宝宝,被要求和阳性的父亲、母亲分开隔离,单独送去金山病房,孩子的奶奶试图跳上窗台以死相逼要求和宝宝在一起,产妇拖着孱弱的身体发出求助信息,仅仅请求妈妈能和宝宝隔离在一起,让孩子吃上一口母乳。这是在“阳性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隔离”的新闻发布会以后发生的事。

许多毗邻居民区的中小学突然变成了方舱,居民抗议,师生愕然,很多老师的书本还在学校里面,班级里存放着学生的私人物品,甚至有的寄宿学校还住着学生。这学期还能开学吗?马上中高考了,毕业班前途何在?

今天上海大风暴雨,赶工完成的南汇方舱和高桥方舱全都屋顶漏水!阳性病人所在的居所纷纷遭遇被褥床铺湿透,人员挨淋挨冻的惨况,更有甚者,一些方舱本就不堪的厕所在暴雨、停电、停水、爆筏等多重压力下,粪便横流,无人修理。这是方舱啊!既然把人抓来“治疗”,那也得当病人对待啊,为什么要让人毫无尊严?

打热线、找居委,遇到的标准答案永远是“已经报上去了”“等上面通知”。网民们自己做了一个求助文档我们来帮你 · 上海抗疫互助 (helpothers.cn)https://www.helpothers.cn/help/,将各方求助列进其中,自己互助,打开文档尽是不能再等的紧急情况,但凡有一位领导亲自看到这个文档,都不会好意思说那些空话。

一位居住在永康路大半辈子病痛难忍的老先生和居委工作人员的电话,“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答复“我无能为力”,一声悲愤长叹。

是啊,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全力配合政府要求,说停工就停工,说足不出户就足不出户,说每天核酸就每天核酸,说半夜再核酸就半夜再爬起核酸,说14天就14天,说加7就加7 ,说共克时艰就咬紧牙关,工作丢了就丢了,公司关了就关了,抗疫第一,说屏牢就屏牢,结果呢?

足不出户半个月、一个月,小区里的阳性一例一例地增加,本来没有阳性的小区也在长达一个月的严格封锁里出现了阳性。封控区解封无望,管控区不断出新,所谓防范区都只能一户出一人每天出门一小时,还不能走太远。

在上海市民认真、严格、克服了所有需求坚持配合抗疫的情况下,每日的公布数字仍是两万多两万多地跳出。

所有的专科医生都扑出去做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大部分医疗系统停摆,所有新冠以外的病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无法就诊、无法手术、无法配药,120要排队,出门单不给开,血透轮不上,化疗做不了,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为十五万里仅有一例重症的奥密克戎让路,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到120无视去世的老人家,到今天这位在等核酸报告中离世的急诊患者,以及经济学家的高龄母亲、开不到抗抑郁药的病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

相信政府只封四天就买了四天食物的市民,已纷纷陷入断粮危机。

运力严重不足,我所在的区域,几个买菜app已经停运,抢菜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依赖小区热心居民发起的团购,也仅限于最基本的米面油蔬菜,更多的生活需求无法解决。

甚至现在赖以维持生活刚需的团购都面临重重限制,“为了减少外来物品传播病毒风险”和“减轻志愿者负担”,许多小区物业和居委要求团购报批,居委和物业来审,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例如:居委会团购的可以买,自己发起的团购不能买;保供单位的菜可以买,私人老板的菜不能买;蔬菜挂面可以买,咖啡水果“非生活必需品”不能买等等规定。但什么是生活必需品?谁来定义能买不能买的范畴?一层一层的审批,权力寻租的空间又有多大?

做了几回团长,你会感觉从互联网时代倒退到了供销社时代,本就不多的选择,还得想办法去抢去申请,供货联系人给的是永远繁忙的电话号码,司机师傅脾气要多大有多大,菜品质量差强人意也不能有任何意见,只要能到货就得感恩戴德,价格也自然是飞起。

这种仅有的购物方式令人感到恐惧,令人极其不适。更可怕的是短期内,似乎没有其他的购物方式了。京东美团这些高调亮相政府发布会承诺要保障民生的平台,打入现实就变成了永远发不了货的渣男。

你仔细一看,周边的苏州昆山等地都在全域静止都封了高速都在天天全面核酸,那谁给你发货?上海市再强调保障物资有什么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物流受影响,行程码一带星就不让下高速,多少货车司机到上海吉林送完货就回不去了,滞留在高速路上,谁还敢给送货?哪个供应商愿意承担高昂的成本和风险?

我们可能再也无法自由地选购一瓶自己想要的酱油了。

更多的人,是啥也没得吃了。这几天,众多的独居老人守到弹尽粮绝才发出求救要一口吃的,他们中有老教授,老专家,经历过浩劫年代,为祖国做出过杰出贡献,也不缺钱的知识分子,结果困在2022年吃不上饭,荒不荒谬?

既然我们抗疫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老人,那这些吃不上饭、看不上病、甚至还要搭上命的老人现状是怎么造成的?

上海是服务业占比很重的城市,这里有大量手停口停的打工人,他们无法“居家办公”,他们也没有独立的住所,居住地不具备做饭的条件,收不到慰问物资,也没有财力长久支撑。

如果我们足不出户二十天,天天核酸抗原轮番做,阳性数字还在狂涨,那足不出户和天天核酸的效果又在哪?

所有的检测医生、居委、小区物业都在超负荷运转,基层一线已经承担了远超自己能力的任务、指令和骂声,上级朝令夕改随意传旨,轻巧地一声“服务上门”的时候,有没有设身处地替做事的人想过?

前天发布会出来一位民政局的领导,还以为要发布什么惠民政策,结果上来说创建“无疫小区”,滑天下之大稽,为什么不创建“无感冒小区”“无艾滋小区”“无痔疮小区”?

得阳性的人有罪吗?得阳性是故意传染的吗?“无疫小区”是可以靠人为努力就能做到的吗?现在匆忙赶成下雨天屎尿横飞的方舱是能让人安心去住的吗?让小区居民怨恨不幸染上阳性的邻居,制造阳性耻感,制造重重障碍,转移矛盾到群众内部,惩罚有阳性的楼栋不解封。这不是连坐陪罪制度是什么?

今天的心情实在沉重,我们热爱的、为之自豪、如此闪耀的城市,为何变得这般黯淡无光?我们付出的忍耐和血泪究竟是不是错付了?这所城市里还有没有像徐汇区志愿者老伯一样敢于据理力争的人?还有没有官员在倾听人民的心声?我们期盼的明天,还要熬多少个14天后才能到来?代价要付出多少,才能换一个求实的人民至上?!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8日报道:中国国家卫健委主任:反对“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4月18日在官媒撰文提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当前一些所谓的“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错误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马晓伟强调,要“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马晓伟在中共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文章。马晓伟在文章开头即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冠病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指挥、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在每个关键时刻都给予重要指导。文章还说,习近平3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一锤定音”,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信心信念,又明确了疫情防控的战略战术、目标任务和作风要求,为抗击疫情把关定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晓伟强调,“我们要坚决把思想行动再统一、防控要求再落实、疫情防线再加固、能力水平再提升、‘四方责任’再压紧,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到实处。”文章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如果不管“防”、放松“治”,医疗卫生资源将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人群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人民不会答应,党和政府也决不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文章强调,坚定不移贯彻“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方针。马晓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稳定的疫情防控形势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

文章强调,“‘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大局、基于科学、把握规律作出的重大决断。要旗帜鲜明反对当前一些所谓的‘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错误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持续优化防控措施,努力以最坚决、最果断、最彻底的举措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马晓伟最后写道,“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应急状态,以更快、更精准、更有效的举措,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情防控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任何松懈麻痹,任何降低要求,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针尖大的窟窿,都可能成为疫情发生的燃点、疫情扩大的风势,意味着要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价。”

马晓伟要求,“要完善疫情防控预案,加强疫情处置演练,确保突发疫情决策执行扁平化、高效率,事不过夜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要提高防控本领,深入把握防控规律,全面熟悉防控政策,看到问题主动拿对策、出实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要强化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对失职失责导致疫情失控的严肃问责。”

马晓伟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抗击疫情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哪里疫情紧急、问题突出,资源力量就要向哪里集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发扬敢打硬仗、连续奋战的优良作风,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随着上海等地连日来受疫情封城措施影响,有关“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的防疫措施比较再受舆论关注,中国国务院主办的《经济日报》昨日发表评论文章称,近期,面对“动态清零”带来的一些生产生活不便,出现了“躺平”“与病毒共存”等论调,“对奥密克戎产生轻敌思想,如果任其泛滥,后果将极其严重。”

▲德国之声(DW)4月18日报道:传周三有望解封:上海为清零付出了什么代价?

上海周一通报封城以来第一批新冠死亡病例。与此同时传出官方已下达“军令状”,要在周三之前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有望迎来解封。德国之声访问专家学者,请他们剖析上海封控松绑的可能性,以及“上海模式”幻灭带来哪些影响?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市卫健委周一(4月18日)证实,上海周日(4月17日)新增3例新冠本土死亡病例。官方表示,三名死者分别为两名89岁、91岁的女子,及一名91岁男子,各自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3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法新社指出,这是上海封城以来官方首次通报新冠死亡病例。中国最后一次通报新冠本土死亡病例,已是3月19日在吉林省东北部的两名确诊者。

与此同时,上海17日全市新增新冠病毒本土病例共2万2248例(含1万9831例无症状),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染疫数字仍处高位。

据路透社统计,自3月初病例激增以来,上海已记录超过32万例新冠病例。

社会面清零的“军令状”

上海封城本周进入第四周,民众的压抑与绝望加剧,政府面对的民怨压力越来越大。路透社周日(4月17日)报道,上海官方已设下目标要在4月20日前实现“社会面清零”,阻绝新冠病毒在“隔离区”以外的地方传播,并已向各级组织下达此一目标。报道称,这将使上海进一步松绑防疫政策,让这挫折的城市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路透社引述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上海要在4月20日之前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新目标,是在最近几天向该市的共产党干部和学校等组织传达。由于这些信息没有公开,他们不愿透露姓名。

“国务院工作小组、市委和市政府已要求在17日出现疫情转折点,并应在20日达成清零状态。”根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复本文件显示,上海市宝山区党委书记陈杰在周六(4月16日)的演说中形容,该命令下达的此刻,上海情势正来到“关键时刻”——大众深陷焦虑情绪,食物供给压力越来越大。

在演说中陈杰表示:“这是军令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只能咬紧牙关,为胜利而战。也可以说这是一次全面进攻,是扭转疫情趋势的最后一战。”为了达成此一命令目标,将要求官员们加速进行新冠筛检工作,尽快将阳性病例转移到隔离中心。

中国对社区层级的清零定义是:在隔离区外没有出现新的病例。结束社区传播已成为中国其他封城城市解封的转折点。例如深圳在上个月实现此一目标后不久,重新开放了公共交通,并让企业恢复工作。

一名上海居民告诉路透社,她所在的小区居委会周日向居民发出通知,已动员了更多的人力和巴士,以加快将社区的阳性病例转移到隔离中心。

许多民众抱怨上海隔离中心的环境不佳。

中国国务院、上海市政府、宝山区政府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评论请求。

企业复工的白名单

中国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因上海疫情遭遇冲击。路透社报道,许多企业领袖对于封城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直言不讳。有汽车制造商就警告称,如果他们在上海和邻近地区的供应商不能尽快恢复作业,将可能被迫完全停止生产。

随著压力加剧,中国的行业监管机构15日表示,已经确认了上海666家半导体、汽车和医疗行业公司,为需要优先复工的公司。 上海当局也就企业重启生产应采取的措施,如储备医疗用品和提交工厂的预防新冠感染计划,提供了指导。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附件中第一批复工的重点企业“白名单”中,包含台湾台积电、日月光在上海的工厂都名列其中。

此前路透社亦报道,特斯拉正准備在4月18日重启其上海工厂。 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的中国合作夥伴上汽集团表示,正准備恢复生产,并将于周一开始进行 “压力测试”。

封控松绑的微调信号

在北京“动态清零”的指示下,上海自3月28日宣布“分区分批封控”,许多居民对于防疫措施感到不满,抱怨食物短缺、隔离环境简陋、执法力度过于强硬,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涌现大量抨击当局的声音。

路透社报道,上周在网络发布并疯传的一段影片显示,有上海居民与身穿防疫服的警察发生争执,因为警察命令要将居民的房子强制“征收”收治病人。还有其他流传的影像片段显示,居民试图冲破路障要求食物供应的画面,表明了上海人们对于封城状态越来越绝望。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副教授陈希告诉德国之声,奥密克戎的高传播力注定了“清零”政策的成本效益平衡会迅速倾斜。他说:“由于准備不足,中国正用2020年初我们对该病毒知之甚少时的工具,来应对一场2022年的公共卫生危机。”食物供应短缺、新冠以外的疾病无法获得足够医疗照顾,种种压力和创伤都增加了社会成本。

但在过去的几天里,出现了一些微调的信号。比如:禁止封锁高速公路出口、缩短入境旅客以及与新冠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必要隔离时间。陈希认为,“随著公众的不满情绪不断上升,可能会有更多的调整。”但他也提醒,上海周边地区感染者的快速增长,可能会阻碍上海的政策调整。

上海模式“幻灭”

面对本波疫情袭击,曾经的“防疫模范生”显得应接不暇。人权观察的中国研究员王亚秋告诉德国之声,许多她认识的上海人本认为上海方式治理更有效率,“但其实现在证明没有这回事,因为上海依然受到中央控制。北京说你要清零,上海根本没有权力。所以这种认为上海自主能力高跟上海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看法,其实都是幻影。”


早前中国社群网络疯传一段影片,疑有防疫人员用无人机宣导居民不要开窗唱歌,“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她认为上海封城发展至今既荒谬也反应了非科学的做法,不只出现系统性违反人权的情况,许多苦难更是可以避免的,“这说明中国的体制僵化和不透明,完全没有将医学专家的意见或人们的要求和愿望纳入决策。”

中国独立学者吴强则告诉德国之声,现在看到的“上海模式”是中国政府不断探索所形成。上海过去两年一直实行“精准防控”,一个地区出现密集爆发后,尽量在小范圍内进行封锁,以免疫情扩张。

他说,这是中国地方官员在较发达城市发展出的一个防疫模式,以保持地方的经济活力,“但上海的大规模封城,代表上海官员的精准防控路线失败且被中央取代,这是在中央的抑制之下,不得不采取在中国内地其他地区所使用的防疫模式。”

上海配合中央强硬清零,造成民怨迅速累积,形成轻微反抗。吴强认为,这些虽不足以对中国政治造成根本性的影响,但过去被驯服的部分中国中产阶级在上海这次事件后,“会意识到美好生活的泡沫。”

“这个泡沫在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对各种行业的打击已经看到,而在封城期间任意极权主义的防疫,他们发现他们得到的政治许诺是泡沫化的。”吴强指出,他们会首先产生悲观与绝望,“中国在上海的中产阶级,都在疯狂搜索如何移民,如何往海外跑。这是上海中产阶级最想做的事,他们不是想要改变,而逃跑或移民是他们主要的想法。”

“在过去两年多的疫情间,20大的极权体制已经确立下来。上海在这次疫情中,提前看到20大之后极权体制的到来。”

(采訪记者:William Yang)

▲美国之音(VOA)4月18日报道:为迎接二十大习近平连任,中共誓将“清零”防疫进行到底

中国当局严厉的“清零”防疫政策造成封城下的上海等地区民怨沸腾,许多人公开表达对中共不满。中共喉舌人民日报4月18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呼吁全民支持习近平提出的防疫政策,显示对社会生活、经济增长和全球供应链都造成严重损害的“清零”政策不会改变。

人民日报在头版评论中表示,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提出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呼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此外,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4月18日在中共党校喉舌报刊学习时报上撰文,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当前一些所谓的“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错误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巩固防疫成果,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的召开。

这表明,中共已将“动态清零”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变成与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挂钩的政治任务。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将打破自江泽民以后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只连任两届的惯例,在二十大上连任第三届。习近平2018年还让中共橡皮图章全国人大的常委会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两届任期的限制。

美国彭博社报道说,中共当局在努力防控日益恶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带来的疫情,但严厉的封城威胁减弱经济增长和打乱全球供应链。目前的疫情危机变成对习近平的最大的考验之一。

上海、吉林省等地的大规模封城把数以千万计的民众封禁家中,大批民众缺乏食物、无法获取必要的医护,许多人罕见地公开表达对中共的不满,激发了对当局严厉防疫奥密克戎病毒做法的广泛批评。

国家卫健委官4月18日通报说,全国新增确诊2742例,其中本土达2723例,以上海2417例最多,其次是吉林省166例,北京3例,境外移入19例。同时,新增无症状感染达2万零718例,上海最多达1万9831例,其次吉林省376例,江苏省90例,境外移入79例。

此外,上海4月18日首次通报自封城数周以来新增3个死亡病例,为两名89岁、91岁的女性和一名91岁的男性,都有慢性病病史,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同时,由于北京从17至18日下午4点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北京当局决定今年五一假期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提倡民众“非必要不出京”。今年五一节假期从4月30到5月4日共5天。

▲美国之音(VOA)4月19日报道:上海本轮疫情出现首批死亡病例,当局计划“社会面清零” 为复工复产做准备

华盛顿 —深受新冠疫情反弹之苦的中国商业与金融之都上海星期一(4月18日)报告说,在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的肆虐下,该市出现了本轮疫情的首批三位死亡病例。三位死者皆为高龄,而且伴有基础疾病。

上海市政府在星期一举行新冠疫情防控记者会上通报说,前一天上海新增死亡病例三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

“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上海市卫健委说。

这三例死亡病例使中国大陆全境自2019年年底疫情最早在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以来的死亡病例累计增加到4641例。三例死亡病例分别为89岁女性一名,以及91岁男女各一名,三人生前都没有接种疫苗。

虽然中国是全球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全民接种率高达90%,但是很多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却没有接种疫苗。以上海为例,上海60岁以上的老人中,只有62%的人接种了疫苗。美联社引述医学专家的话说,中国只有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才有可能安全地与病毒共存。

肆虐上海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虽然传染力和传播速度超强,其导致的重症率和致死率却比之前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要低。但是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虽然中国迄今为止的累计死亡病例远比美国98.8万的累计死亡病例要低,但外界对中国威权而又高度不透明的政府如何统计死亡病例始终抱持高度疑问。

此轮疫情3月中上旬在上海爆发以来,浦东、浦西两区先后实施过为期四天的“分区封控”,之后又将全市划分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希望通过分区分级差异化管理,给一些社区松绑透气,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封控措施加码容易、松绑难,2600万市民两三个星期被禁足在家,不仅吃喝成问题,更有一些病患因缺医少药而遭受次生伤害。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星期六发布“告浦东新区全体居民书”,坦承整个浦东新区已经封控了20天,有些小区“封控了一个多月”,声称每一个人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付出了努力、作出了牺牲,“大家都很苦、很累”。

“但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持。一旦放弃,之前的所有努力和牺牲都将付诸流水,将来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浦东新区政府说。

星期天零时至24时,上海新增本土病例22248例,其中确诊病例2417例,无症状感染者19831例。自3月底以来,上海累计出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经超过30万人。上海虽然号称是中国最大的港口、最富庶、最干练和最有效率的城市,却在新冠疫情的突袭下手忙脚乱、应对措施荒腔走板。

被当局下令足不出户的居民抱怨缺吃少喝,而因为检测呈阳性或与阳性者有密接的人则被送往拥挤而又缺乏生活设施的大众隔离点接受医疗观察。很多隔离点上也是缺吃少喝,电灯昼夜开着,垃圾成堆而热水淋浴完全不存在。

由于整栋居民楼或小区为了防疫方便都有微信群组,任何人检测阳性都逃不过集体的眼光,而且还常常被大家指名驱离。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也不受邻居或微信群组的欢迎。

尽管中国的互联网和社媒上常常有对“动态清零”政策的抱怨和挑战,但中国政府仍在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动摇。

中国政府不计代价对病毒“动态清零”的强硬政策引起各界对今年经济成长以及供应链安全的担忧。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加4.8%,高于去年第四季的4%,但是低于今年全年成长5.5%的增长目标,而且第一季的GDP增长率还未完全体现本轮上海疫情的影响。

为了将上海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降至最低,上海市政府已经设下要在4月20日之前,实现新冠病毒“不在隔离区外传播”的目标,要求全市当天要将病毒在“社会面清零”,以便让部分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制造商星期一表示,随着上海将病毒在“社会面清零”以及逐渐部分解封,它们已经开始为上海工厂的复工复产做准备。

路透社引述两位消息人士的话说,特斯拉已经通知其上海工厂的员工准备回厂复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也表示他们也将于星期一对复工复产的计划做压力测试。

上海以及中国其他地方的严厉防疫封控措施,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冲击全球供应链,很多人还要应对停工在家无钱养家的窘况。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18日报道:上海疫情“掩耳到零”将在4月20日前实现吗?

中国互联网上流传一张照片显示一位书法爱好者书写的四个大字“掩耳到零”。有评论指出:“掩耳到零”这四个大字道尽了中国民众、尤其是处于足不出户禁令中的上海市民对当局杂乱无序,甚至不近人情的疫情防控措施的讥讽与无奈。不过,有未经证实的信息说:在经过三周以上的封城行动后,这种令人诟病的“掩耳到零”目标可能快在上海实现了。

官方自3月27日晚以黄埔江为界“分区分批”封控管理算起,至今超过3周却不见疫情好转。上海民众正常生活却受严重影响,怨声四起,因此中国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已设定目标”,要求上海20日以前实现社区“清零”。

路透社17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的话称,上海政府近日已要求市委干部、学校等组织,在4月20日以前实现清零目标,阻止武肺病毒在隔离区外继续传播。

据路透社掌握的一份上海宝山区委书记陈杰16日讲话中提到,该市疫情局势达到“关键时刻”,国务院工作组、上海市委和市政府要求上海在本月17日出现疫情拐点,并要在20日实现清零。

陈杰还强调,这是“军令”,没有讨价还价余地,“我们只能咬紧牙关,争取胜利。也可以说,这是一场全面进攻,是扭转疫情走势的最后一战,我们只能赢不能输”。

所谓的“社会面清零”和“社区清零”是什么意思呢:传说中的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发言备份稿内容显示,就是上级要求负责防控的官员须加快病毒检测,然后将阳性者转移到方舱医院等隔离中心,让这些人离开正常居住社区后,逐步结束社区封闭状态。由于检测时间有限,此政令犹如应对“战争”。

有人从大陆搜狐网16日17日报导中汇集上海各区领导发言,发现不只宝山区,普陀区16日也召开“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面清零动员会”,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喊话“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以决战冲锋的执行力,动用全部资源、倾尽全部力量、穷尽全部手段,继续发扬苦战实干、连续作战的精神,咬紧牙关、迎难而上、背水一战”。

据“上观新闻”报导,松江区同日也发出公告,称“疫情防控是一场大仗、硬仗,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言胜利”,“在向社会面清零发起全面总攻的最后时刻,让我们所有人都再咬咬牙,再拼一拼,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

奉贤区也发出“关于一鼓作气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倡议”,表示将采取更迅速更坚决更果断的行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同时,该区宣布从4月16日起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发起清零攻坚”等措施,全面实现清零目标。

徐汇区政府“召开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动员会”,誓言全面清零,“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当前正处于攻坚决胜的关键阶段,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退路。”

综上所述,上海各区领导人号召各级人员发誓要使出最后的吃奶力气,从而早点结束令上海人无法忍受的封城防疫政策。目前上海疫情仍是中国最严重的地区。从3月初病例暴增至今官方通报已超过32万人染疫。

中国大陆总体疫情传播仍趋上升趋势,首都北京当时时间4月18日下午16时新增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5例。于是北京当局决定今年五一假期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京,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出京的,严格审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