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作者“永远的草莓园”发布视频时表示自己“选取了4月上旬20多个事件的部分音频”,“做了一个视频当做一种尽量客观真实的纪录,来记住4月的这些声音,希望所有人都能挺过去”。然儿,就是这样一个不加评论的视频也难逃被删厄运。
聚合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站公布了一则据称是“北京网信”下达的相关通知:“请各平台对照样本全面清理'四月之声'相关视频截图信息,并举一反三清理清理变种图片。”
不仅视频,“四月之声”四个字很快被封禁,原作者的公众号和视频号遭到删除。记录或评论疫情的文章或视频在中国遭遇审查不足为奇,但是这段视频却引发了“越封杀越转发”的现象级传播。
“中国数字时代”发布的一张截图显示,永远的草莓园“周六发表声明称,自己也很意外事情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并呼吁:”希望大家不要再转发或者劝认识地朋友不用再转了“。
中国网络上,网民们普遍对视频的删除感到愤怒和不解。
“我们可以有嘴巴吗?可以有眼睛吗?可以有耳朵吗?在你的眼里我们可以是人吗?你删的过来吗?” 一位网民写道。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啊?因为医学救不了中国人。但是鲁迅肯定想不到如果他生在这个时代,会连话都讲不到,” 另一位网民说。
经常为中国言论自由状况辩护的中国外交部也受到批评。网民们贴出了发言人华春莹的原话“每个人也都有在网上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权利”以表示抗议。
有人为《四月之声》制作了海报。黑底灰字的海报上写着“四月之申”,但“申”字的设计却是两条胶带贴在“口”字上,意指四月的上海被禁言。
为了逃避审查以继续抗议,网民们贴出了一些古装剧和“爱国”历史剧的片段,通过片段中人物对当时政治腐败的评论,以古讽今。
电影《悲惨世界》的歌曲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你是否听到人民在歌唱)也受到大量转发。这首歌呼吁人们站起来反抗暴政。中国最大音乐平台之一网易云音乐已在2020年下架此歌。
“不想再隐晦地表达愤怒,不想再转发下一秒就会被删的视频,不想再听一首两年前的春天就被下架的歌,” 一位名叫小王尔德LittleWilde的微博博主写道。“想谈论自由、权利、歌颂真正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别人让我们歌颂的。同样也不想感谢是谁让我们吃上了饱饭,因为让我们吃上了饱饭的是我们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
▲德国之声(DW)4月22日报道:前有《武汉日记》 后无《上海日记》?
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封城期间,中国作家方方记录的所见所闻引起极大反响。如今上海已被封控数周,有人不禁要问:为何还没有《上海日记》?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身处当地的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以日记的方式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发广泛关注。外界对她的日记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她有良知且敢于直言,反对者却指责她的日记内容是道听途说,批评她居心叵测。尤其是当该日记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版本出版的消息传出后,这名作家更是背负了“汉奸”的骂名,其作品一度在中国国内遭到封禁。
如今,上海已被封控数周。有推特用户问道:“武汉有人写武汉日记,上海名人名作家更多,有人写上海日记吗?”帖子下面,有人回答:“现在的政治环境比两年前差了很多,别说上海日记,就算《上海宝贝》也出不来了! ”。
杀一儆百?
还有人分析:“打倒一个方方有杀一儆百的效果”。也有人讥讽道:“所以党的饿饭政策是多么的英明啊!饿得都要上吊跳楼了,看你们还能写出日记来?”更有人绝望地写道:“写日记救不了上海人!”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上海日记#,也只能看到少数用户的只言片语。有用户认为:“没人写上海日记,因为上海日记在抗疫求助里,面对这场疫情的遭遇,很多需救助的和疫情无关,只有亲历亲属、朋友、挚爱需救助,又无助的人才写的出。” ?
也有网民表示后悔:“很久之前真的误会了方方老师,惭愧可惜现在再没有一本上海日记。”
另一名微博用户坦言:“之前我没有喷过方方日记,但也觉得不提好事只提坏事是另有所图,直到我作为一个被封控在上海的普通人看到了上海日记……”
并非没有日记 而是已被“清零”?
上海疫情爆发以来,面对与官方宣传不同的声音,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清零”的措施。在专门搜集被删除博文的“自由微博”网站,“上海”多次名列热搜榜首。有网民调侃称:“上海终于有个区清零了,那就是评论区。”
从专门搜集被删除微信文章的“自由微信”网站上也不难看出,许多评论和记录上海疫情的文章皆遭到删除。最新一篇广受转载却旋即被删除的文章是出自作家李承鹏笔下的“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文中也提到了上海疫情下的多重悲剧。
控诉和求救的声音遭到审查的同时,呼吁自救和抗议的文章更难逃被删厄运。例如,微信公众号“季风书园”发表的文章“让我们用清晰的声音喊出我们的不满”。文章强调:“我们必须做自己的拯救者,野蛮抗疫政策造成的危机没有终结,惨不忍睹的人道灾难还在继续,让我们用清晰的声音喊出我们的不满。用行动上的不服从表达我们的抗议,用各种形式的非暴力抗争来对峙扭曲失范的公共权力。”
国歌也被审查 且看其它文体
上海的封控措施导致民怨沸腾,控诉无门的网民甚至想到用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第一句歌词来表达不满。但是截止发稿,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只能得到“未找到相关结果”的回应。
虽然没有像方方那样声名大噪的《武汉日记》,但是有网民发现,民众在设法用其它方法记录疫情和表达不满。一名新浪微博用户注意到:“这次上海疫情里,录音几乎成为一种文体。许多听完直接抑郁的录音摆满了这个空间。”
微信公众号“柿油”近日整理公布了网络上曝光的上海疫情期间逝去的民众名单,这篇已被删除的文章一度受到广泛转载。文章下,不少人留言讲述自己身边亲友熟人因新冠疫情延误治疗、抑郁跳楼等死亡事件。
“当自由和思想意志被权力禁锢,当绿色的通道封锁上成为了禁路,当穿上了制服却只关心自己仕途,当生命当尊严都被他们视为粪土”,上海说唱歌手方略Astro在近日发布的原创歌曲“New Slave”(新奴隶)中如是唱道。然而,方略现在已经删除了这首引发关注的歌曲视频,并在YouTube频道上发表声明强调:“我写这首歌的本意,是因为我看到了生命的逝去和我的无能为力。而我感到深切的悲伤。我都来源于我对这一切的爱”。
▲美国之音(VOA)4月22日时事大家谈:上海货运停摆问题在哪?国务院刘鹤出手能破局?
时事大家谈:上海货运停摆问题在哪?国务院刘鹤出手能破局?
持续封城之下,上海2500万人的生命线被掐断,城郊食物遍地,市内却可望不可及。《21世纪经济导报》报道近期全行业公路货运量同比下降了30%以上,上海几乎全停,江苏下降一半,浙江广东下降20%左右。
4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上撂下重话: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
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卫健委党组书记马晓伟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与病毒共存和病毒流感化的“错误”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刘鹤能够从中央出手破局,是否是在大众反抗和经济双重压力下,习近平和马晓伟为代表的清零派和国务院务实派作出的一个小妥协?在动态清零几乎不可能,刘鹤和国务院基于民生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的破局思路是否会成为中国抗疫新政策的突破口?在国务院和刘鹤放出重话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媒体仍然不看好刘鹤们的抗疫新措施的落实?
刘鹤提出要求,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被中国媒体解读为中央层面的破局之举。
中国独立作家慕容雪村分析认为,上海的精准清零与动态清零变成了两条路线斗争;动态清零与保障物资充分供应二者无法共存。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严格防疫是否值得,应该深思。
他说:“在中国,这样的政治其实我觉得往往是不可分析的,因为一切都在黑幕之下。我们不知道他的某些决定是怎么样做出的,真的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出的。所以我在平常的日子,尽量不去谈论他们中共高层的这些人事、权斗这部分。但是从能力上来讲,我觉得这个可以评价,我觉得现在有两个巨大的矛盾。一个是要求各级进行特别严厉的防控,所谓的动态清零。在过去,上海是唯一一个允许有一点点自主范围的这么一个城市,它搞的叫‘精准防控’。现在看起来,显然是动态清零跟上海的精准防控变成了所谓的两条路线之争。你也注意到了,最近出的文件里边有旗帜鲜明地反对与病毒共存。因为每次提到旗帜鲜明,我想我们这些人都会联想到是不是又要路线斗争了?‘旗帜鲜明’这个词就是用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你既要求官员进行动态清零,如此残酷的防疫,又要求他们保障物资充足、充分供应,我认为这两个事情做不到,这两个事情不可能共存。现在为什么各地政府只做一件事,就只做防疫呢?我想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北京对他们的要求也只有‘防疫’两个字。所以你能看到,各地政府不再管经济、不再管民生、不再管投资、不再管开发、不再管基本建设,所有的人力、所有的物力、所有的财力,所有的人全都压上,全都在搞这个防疫。事实上,我觉得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很多还在赞同这种所谓的动态清零政策。但是即使赞同的人,也应该问一问,搭上这么多的意外死亡,搭上这么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如此多的苦难,值吗?”
刘鹤与国务院推行货运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全国有效,等于把各地一些防疫土政策废掉。独立时评人郑旭光分析说,刘鹤与孙春兰有本位冲突,李强与孙春兰调子不一样,原因是中国体制条条块块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习近平是最后负总责。
他说:“政治当然是个复杂现象,中国这个体制是条条块块,条和条之间是有矛盾的。比如刘鹤的工信部和孙春兰的卫纪委,这两个系统肯定是有冲突的。一个要搞防疫,一个要搞工业发展、经济发展,他们肯定会有冲突,有各自的立场。都可能是以对方的管辖为代价、为牺牲的,这是一个。但是我们可以有我们的判断。另外一个就是‘块’之间也是不同的,上海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上海的自主性向来是比较强。实际上我观察到了就是在前天和昨天两天,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大家经常说他是习近平的人,也可以观察到他是,但是他和孙春兰调子已经不一样了,是分工也分家。李强讲当前最迫切任务是保供和医疗,孙春兰讲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防疫。在前后两天,两个人都讲了当前最重要的、最急迫的,所以这个很清楚,这是下意识的、不自觉的一种本位主义。我不是试图讲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冲突,它是很清晰的一个本位。从刘鹤的角度来讲,他这样做是非常自然的。因为经济上出问题拿他是问,他是要负责任的,卫生出问题是孙春兰要负责任的。所以我的感觉,这种均衡可能最后得到常委会去。常委会实际上也做了一个表态,3月17号政治局常委会开了一个会。习近平讲了一个非常矛盾的话,叫最小的代价,最小的成本,就是对社会的正常经济生活破坏最小、损失最小、代价最小,还要最大的防疫成果。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他搞出一个不可能三角。所以他是一个总揽的、骑墙的,他讲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但这也是不可能的。按照动态清零的话,是不可能科学精准的。所以他实际上不管具体的人怎么难办这些事情,对他来讲,他最后负总责。”
中国民众用国歌表达对封控政策的愤怒不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话题标签遭封禁。
中国独立作家慕容雪村表示,目前上海的舆论压制比两年前的武汉更厉害。大多数中国人对动态清零不满,但不敢表达。各地官员纷纷上演“赵高指鹿为马”,玩忠诚测试游戏。
他说:“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被封,在我印象里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往往到了这种万众很愤怒的时候,这首歌就会被搜索搜不到,也不是完全彻底封,就是你搜不到这首歌。我觉得总体而言,现在对比两年前对言论的压制,中国的言论状况是大大的不如以前了。在2020年武汉封城的时候,作家方方还可以写武汉日记。我还可以在解封之前赶过去,我能采访,我能写一本书。但现在在上海,我认为不可能了 ,因为这种封控、这种压制比以前更加厉害。总体上我认为中国的平民心中其实是明白的,他们明白什么对自己最好。我相信大多数中国平民对这种所谓的动态清零政策,他们是不满的。当然在这种状况之下,没有太多人敢于说出来。而对官员来讲,这个事情变成了一个忠诚测试游戏。就像2000多年前赵高曾经在秦朝宫廷上做的那样,大家都知道动态清零不好,但我现在就问你这个好不好?所有人都说‘好好好’,所有人都动态清零就是好。就像所有人对着那只鹿说这就是一匹马,你一点办法没有。一看就是忠诚测试,事实上,你要不然支持上海原来的那种方式,叫精准防控。也可以叫与病毒共存,要不然呢就支持现在这种绝对严厉的动态清零。那么现在我觉得很多官员,肯出来表这个态,就是坚决支持动态清零,动态清零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你知道在中国,这些官员,特别是到了副部级以上的这些官员,他们最善于干的什么呢?叫揣摩上意,叫察言观色,叫揣摩风向。那事实上,我认为现在可能一部分人的这种表态是基于这样的心理。”
与此同时,中国著名防疫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上海封城时刻发表了从长期来看动态清零不可能的看法。独立时评人郑旭光分析说,当大家明显看到鹿就是鹿,马就是马的时候,校正总有一天会发生。动态清零是习近平代表常委会的讲话,官员不能反对,钟南山也只能架着动态清零名义来调整说话。
他说:“实际上很多事情都会由量变到质变。当大家明显地看鹿是鹿、马是马的时候,认知上的校正总有一天会发生,实际上上海这么大的灾难看得非常明确。按照中共定出来的标准,现在的重症患者总共就是50多例。昨天公布死亡9例重症患者,这9例全部都有基础疾病。按照基础疾病这个说法,中共(统计的)死亡是不计入新冠肺炎的。所以现在很矛盾,现在把它叫做‘病例’,但这个病例按照卫健委的统计标准,是不应该列入新冠死亡的,因为直接原因是因为他的基础病。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对于)动态清零,这些官员为什么一致要保持支持的态度?因为它是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是习近平代表常委会的讲话。所以官员们是不能反这个的,一切包括理论工作者,都得架着动态清零的名义来调整、来说法。就相当于说,邓小平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钟南山也好,吴尊友也好,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得跟他的共同体有所沟通,有能沟通的界面。上海的缪晓辉, 原长征医院副院长,他说如果你能清零,我割腕自杀。他直接向梁万年和吴尊友叫板,说没有了奥密克戎,还会有‘友克戎’和‘年克戎’,就是讽刺他们俩,他俩是动态清零派。吴尊友马上就在他的社交平台上写了一篇文章——《动态清零不是病毒清零》。他解释这个过程,动态清零只不过是把盘子搞清楚谁是阴性、谁是阳性,不可能消灭病毒。不可能消灭病毒,你不就是和病毒共存吗?”
(美国之音记者尹暄对本文亦有贡献)
▲美国之音(VOA)4月23日报道:没完没了的核酸检测 能帮上海摆脱新冠病毒吗?
2022年4月22日,一名医护工作人员在上海街头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2022年4月22日,一名医护工作人员在上海街头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华盛顿 —27岁的美国人倪杰柯(Jackson Nemeth)去年9月来到上海,在这个中国的金融中心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像所有人一样,他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繁华的上海竟然会一夜之间空空荡荡。
“从4月1号我们开始隔离,最开始他们告诉我们就四天,所以我只储备了四天的口粮……算下来,到今天已经是整整第三个星期了”, 他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我们楼每天都有新病例,所以现在看起来解封遥遥无期。没人知道这什么时候会结束。”
倪杰柯居住的小区位于上海静安区,由于每天都出现新的病例已经被划分为封控区。4月11日,按照新冠病例的多少和分布,上海将全市分为三个区域,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封控区目前涉及1188万人,其管理最为严格,居民除了极特殊情况没有外出机会。从18日到21日,封控区的居民连续接受每日核酸检测,20日开始,管控区居民开始接受每日核酸筛查。
对于住在封控区的倪杰柯来说,测核酸是他唯一外出的机会。
“隔离期间,测核酸基本上就是唯一外出可能接触其他人的时候了。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一栋一栋楼下去,人们会排队,但是人们离的也不算远,” 他说。“我记得当时志愿者给我们发了快速检测盒,但是没有人会用,所以我们都围着志愿者看,检测盒从一个人手里递到了另一个人手里。”
核酸检测导致交叉感染?
但是由于每天都有阳性病例,楼里的人们恐慌情绪越来越严重。“现在人们排队都会间隔一米。不过我住的是老的筒子楼,没有电梯。人们觉得病毒就在楼梯上,出去的话就会得病,” 倪杰柯说。“很多人就在微信群里说,我们不去,他们叫我们测我们也不去。”
微博上,网友们也有相同的疑虑。
“现在上海又开始实行新的政策,封控区和管控区每天都要进行核酸检测,但是这个渠道产生的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大,但是却没有很好的防范这个漏洞,”网友toughtomatto说。
“两次核酸间都没有超过24个小时,请问核酸的意义在哪里?为核酸而核酸吗?”另一位网友糖糖白相相说。
新华社援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主任高春芳的话说,高频次的核酸检测“十分必要,” 原因是所有病原体都有潜伏期,同时如果病毒载量比较低,初次检测可能会漏掉一些病例。
虽然已经多次大规模检测,上海的病例数始终维持高位。据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报告,4月21日,上海新增病例193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698例。4月20日,上海新增2634例确诊病例以及15861例无症状感染者。
西方防疫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大规模的检测核酸似乎并没有必要。
“我确实认为大规模集中核酸检测有可能导致新冠传播,而不是遏制它的蔓延,”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法暨人权协调中心主任拉里·高斯廷(Lawrence Gostin) 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之音说。
“在我看来,中国应当采取核酸检测加快速检测的方法。快速检测能够在家完成,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工具,”他补充道,“核酸检测需要送到实验室,并且人们聚集起来接受检测会带来风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阿梅·阿达利亚医生(Amesh Adalja)致力于新型传染病和疫情准备研究。他对美国之音说,由于奥密克戎病毒的高度传染性,任何社交都是可能的传播机会。
“整个城市可能存在很多未知的传播链,而中国政府严厉的疾控手段并没有给人们动机来进行检测,特别是那些轻症患者,” 阿达利亚医生说。
医学专家:中国要走出新冠必须改变现有策略
上海政府在4月19日恳请公众继续配合接受大规模核酸检测,希望通过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和快速检测,并加快转移阳性患者来达到社区清零的目的。
而已经被困在家至少三周的上海居民越来越不满中国的清零政策,认为这对社会带来的损害大于其益处,特别是在大多数病例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下。
在微信上流传的一条视频中,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指出民生更重要。
“我们自己的城市,上海之间要不要进行交流呢?徐汇区和黄浦区之间,黄浦区和静安区之间要不要交流?你如果认为这种交流也不能有,那么问题就来了,整个城市可以停多久?”
“大家不吃不喝,没地方买菜,有病不能到医院去看,那这个时候死掉的人要远远高于冠状病毒的死亡人数,”他继续说。2021年8月,张文宏在呼吁中国应考虑“与病毒共存”后,受到了网络暴力攻击。
4月6日,主管2003年SAR疾控以及在2020年早期协助制定清零政策的中国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在《国家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署名文章,认为长期的动态清零无法实现,中国需要为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而重新开放。
钟南山在文章中说,由于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长期动态清零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应当采取的措施是提高疫苗接种率、在社区中优先使用抗原试剂盒、加快药物研发、对病例进行随访调查研究以调整最短隔离时间。
这篇英文文章的中文翻译19日开始在中国网络上流传。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网站在同一天发表了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变的文章。文章援引习近平的话说,动态清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阿达利亚医生认为,中国要走出新冠的阴影,必须改变现在的策略。这包括为高危人群提供疫苗,分发快速试剂盒,储备抗病毒药物以及单克隆抗体药物。
“与此同时,他们需要教导人们规避危害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威权工具,”他说。
对已经在家蹲了三周的上海人民来说,没完没了的检测和隔离让他们看不到任何解封的迹象。
倪杰柯说,封城以来,几乎每天都看到有人被带走。
“我经常看到人们被带走。我的桌子就在窗户前,每一天我都会看到大巴来,把拉着箱子的人们带走,”他说。
(美国之音记者文灏对本文亦有贡献)
▲德国之声(DW)4月23日报道:“四月之声”:封得越凶 转得越猛
一部收集了多个上海疫情期间录音对话的短视频在中文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载,很快便遭到全面封杀。然而,审查似乎并未止住这段视频传播的脚步。
疫情下的上海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是一段不到6分钟的短视频,以航拍上海城市的黑白画面为主,配以该市疫情下的多段录音片段。影片发布后于周五(4月22日)刷屏各大中文社交媒体,也随即遭到全网删除。
影片作者“永远的草莓园”发布视频时表示自己“选取了4月上旬20多个事件的部分音频”,“做了一个视频当做一种尽量客观真实的纪录,来记住4月的这些声音,希望所有人都能挺过去”。然儿,就是这样一个不加评论的视频也难逃被删厄运。
封杀下的现象级传播
聚合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站公布了一则据称是“北京网信”下达的相关通知:“请各平台对照样本全面清理'四月之声'相关视频截图信息,并举一反三清理清理变种图片。”
不仅视频,“四月之声”四个字很快被封禁,原作者的公众号和视频号遭到删除。记录或评论疫情的文章或视频在中国遭遇审查不足为奇,但是这段视频却引发了“越封杀越转发”的现象级传播。
“中国数字时代”发布的一张截图显示,永远的草莓园“周六发表声明称,自己也很意外事情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并呼吁:”希望大家不要再转发或者劝认识地朋友不用再转了“。
网民的不解与愤怒
许多网民对这段视频的评价是“温和”、“令人泪目”、甚至“正能量”,他们纷纷表示无法理解视频遭到删除的原因。一篇题为“到底为什么要全网删除那则视频?”的文章备受关注。
微信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在文章中问道:“那视频全部都是公开可以获取的素材,也是大部分上海人这些天都听过的录音、经历过的事情,把这些素材剪在一起,咋就不能发了?”该文作者还发现:“从结果来看,删除反而让这样一则视频传播得更广,我自从注册微信以来,从来没见过朋友圈这样夸张的刷屏。”
“视频号发不出来,就转成二维码。二维码被屏蔽了,就上区块链。区块链被屏蔽了,就发网盘链接。原视频看不到了,就上镜像版、翻转版、诺基亚版、逐帧截屏版、万花筒版”,文章作者如此描述转发“盛况”。然而,这篇文章最终也遭到了屏蔽。
微博用户“小黑夜之睛”在没有提到“四月之声”的情况下评论说:“昨天朋友圈号称上海人的春晚,发一个视频就被封一个,就好像打地鼠一般,老百姓把怨气发在朋友圈,因为实在是没地方发泄,越堵越是让人倔强。”
不少网民注意到审查带来的适得其反的效果——越封越出名。名为“解放狐妖”的用户则在推特上感慨道:“但凡把删封'四月之声'的精力拿出来控制疫情都不至于闹成这样吧。”
推特用户“小黄”批评道:“这连审查都不是,压根就没有审,没有查,说删就删,不带犹豫,甚至都没有一句像样的”违反规定'.这才是最令人愤怒的。“
名为“ExpiredButt”的推特用户则认为:“四月之声的转发,充分说明了大家仍然想要体面的对抗政府,以及这个视频里没有辱骂,没有激烈的对抗,更像是广大普通人的委屈,想要把委屈给谁看?共产党么?对抗微信/微博/抖音,就是我们最愚蠢的表现,最愚蠢的抵抗。”
网民“绍伊古-封神榜上排名第三”也在推特上指责:“朋友圈发四月之声,看起来好像很悲怆的样子。但是实际上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很早就知道的吗?一个个装着外宾,表现的义愤填膺,又不是第一天知道国家是什么德行。”
“四月之声”的“副产品”
“四月之声”被疯传和遭封杀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被网民所称的“副产品”,其中包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去年3月在回应H&M舆情中的发言。她当时表示:“中国有14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脑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也都有在网上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权利。”
另外,电影《悲惨世界》中演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可听到人民在高歌) ”的片段以及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为开头的《国际歌》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大量点赞和转载。
针对“四月之声”被删一事,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评论道:“封控久了,上海人有一些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在他看来:“网络管理者删帖,不意味着各地政府不重视意见。恰恰相反,在中国互联网上表达意见,比在西方国家抱怨管用得多。中国的实情经常是这样的:一边删帖,政府一边关注帖子的内容和传递的情绪,改进的努力会随之而来。”
胡锡进还表示:“互联网是西方发明的,与他们的制度是量体裁衣关系,进入中国,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化',与我们这里的现实对接。中国的网络管理必须有,否则互联网就会在政治上'改造'中国。一些删帖也是必要的。”
终归会遗忘?
另有一些人已经开始担心:上海解封后,现在响彻天际的“四月之声”终究会被遗忘。推特用户ArimaTepe坦言:“《四月之声》不停地转发不停地被删除。让我想起了大概99.999%上海人不记得的2020年也是反复被转发删除的《吹哨子的人》。可以预见的是6月份解封后上海人马上骄傲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了,好像从未发生过灾难一样。可见这个民族一点反思和记忆都没有,可以被肆意修改的。”
名为“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的网民也指出:“所有的社交平台都在转发四月之声你觉得他们会听到吗?你觉得他们会接下来去改变吗?不会的。他们只会紧急安排一场阅兵,让大家重新回到感动当中。”
长期关注中国时事的德国作家雷克(Christoph Rehage)在其YouTube中文频道上也就中国网民目前的“抗议”行为预测:最终“会不了了之”,“到时候还是会向前看”,甚至“会有自豪感”,“没有人会记得各种大小悲剧”。学汉学出身的雷克在视频中还问观众是否曾为武汉的方方或张展以及新疆和西藏民众发过声。
▲美国之音(VOA)4月23日报道:上海《四月之声》遭全网封杀 中国网民发怒接力转
华盛顿 —中国时间周五(4月22日)一部记录上海疫情的短视频《四月之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走红,受到大量网民转发。但审查机构紧随其后,不断对这部视频和相关讨论进行限制和删除。这在全网点燃怒火,网民们通过各类方式强烈批评官方对言论自由的打压。
四月之声
这部不到6分钟的视频将多段上海民众的声音片段编辑在一起,反映上海自封城后,普通居民遇到的各类生活困难和不公,包括物资短缺、捐赠食物遭贩卖、幼儿和家长被强迫分开隔离、宠物被打死、病人得不到及时医疗救助、方仓医院环境恶劣等。
视频以3月15日和26日的上海疫情发布会作为开头。录音里,一位官员表示上海作为全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会封城。这段录音与视频稍后反映的封城问题形成对比。
视频作者Cary并没有在他的作品里加入自己的观点。他所采用的声音片段全部来自于过去半个多月来,在中国网络上流传的录像和电话录音。视觉上,短片以航拍上海城市的黑白画面为主,配合白色文字为每段录音的背景做介绍。
视频用乐观态度收尾,引用上海市政府的说法,称疫情正在缓解,并祝上海“早日康复”。
这部短片最先在社媒平台微信上流传开,也在微博上引发讨论。
“上海静默”
但审查机构紧随其后,不断在各个平台上删除该视频并限制讨论。许多在微信上转发或重新发布该视频的用户发现,他们的视频很快就无法被观看。
微博上,关键字“四月之声”也很快被封禁。连“四月”也难逃审查,该关键字的搜索结果仅显示来自官方账号的博文。
微博网民们自创了热搜话题“上海静默”表达愤怒。但这一热搜话题很快被官方封禁,这一关键字的搜索结果也被限制。
网络上流传着来自官方的审查指令。其中一份写道:“对相关涉及‘四月之声’视频一律禁发禁转,全面清理”。另一份指令要求各平台全面清理“四月之声”相关视频截图信息,“并举一反三清理变种图片”。
前微博审查员、中国数字时代编辑刘力朋在推特上表示,这两份指令分别来自广东网信办和北京网信办。
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为对《四月之声》的审查做辩护。他表示,“互联网是西方发明的……进入中国,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化’……中国的网络管理必须有,否则互联网就会在政治上‘改造’中国。一些删帖也是必要的。”
他呼吁民众相信政府,并称:“什么事不管当时多么轰轰烈烈,但很可能很快翻篇,被新的热点替代。”
“你可听到人民在歌唱”
胡锡进的评论受到网民们的强烈批评。微博下点赞最高的评论直言:“你放屁”。
“所以删掉有理”,另一位点赞颇高的评论反问。“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一位网民引用前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名言说道。
中国网络上,网民们普遍对视频的删除感到愤怒和不解。
“我们可以有嘴巴吗?可以有眼睛吗?可以有耳朵吗?在你的眼里我们可以是人吗?你删的过来吗?” 一位网民写道。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啊?因为医学救不了中国人。但是鲁迅肯定想不到如果他生在这个时代,会连话都讲不到,” 另一位网民说。
经常为中国言论自由状况辩护的中国外交部也受到批评。网民们贴出了发言人华春莹的原话“每个人也都有在网上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权利”以表示抗议。
有人为《四月之声》制作了海报。黑底灰字的海报上写着“四月之申”,但“申”字的设计却是两条胶带贴在“口”字上,意指四月的上海被禁言。
为了逃避审查以继续抗议,网民们贴出了一些古装剧和“爱国”历史剧的片段,通过片段中人物对当时政治腐败的评论,以古讽今。
电影《悲惨世界》的歌曲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你是否听到人民在歌唱)也受到大量转发。这首歌呼吁人们站起来反抗暴政。中国最大音乐平台之一网易云音乐已在2020年下架此歌。
“不想再隐晦地表达愤怒,不想再转发下一秒就会被删的视频,不想再听一首两年前的春天就被下架的歌,” 一位名叫小王尔德LittleWilde的微博博主写道。“想谈论自由、权利、歌颂真正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别人让我们歌颂的。同样也不想感谢是谁让我们吃上了饱饭,因为让我们吃上了饱饭的是我们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
▲美国之音(VOA)4月23日报道:上海新增12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市民沮丧情绪高涨
华盛顿 —上海4月22日报告新增12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高于前一天的11例。在严厉的封锁和严格的网上审查下,居民的不满情绪持续高涨。
星期五,上海全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634人,较前一天的15698人有所反弹。官方数据显示,4月22新增确诊病例2736例,比一天前的1,931例确诊病例有所上升。
上海市政府说,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龄为88岁。所有人都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没有人接种过疫苗。
“一项需要立即实施的措施是,加大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加强针的接种率,并且探讨是否可以使用mRNA疫苗,”监测上海疫情爆发的澳大利亚公共卫生专家、科廷大学国际卫生教授丹塔斯(Jaya Dantas)说。
中国尚未推出自己的mRNA疫苗,并选择不进口海外开发的疫苗。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五发布的一项研究中,最近另一起疫情爆发地、中国东北部城市吉林的医学专家表示,中国的疫苗迄今为止是有效的,尽管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种仍不可预测。
他们说:“数据足以表明全面和加强疫苗接种战略对公众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老年人口。”
尽管上海被封锁的居民区仍四处充满着失望情绪,但当地官员坚称,除非隔离区以外的新病例全部清零,否则不会放松防疫措施。
周五晚些时候,上海市政府微信公众号援引上海市市长龚正的话说:“越是关键时期,我们越需要咬紧牙关,集中力量。”
星期五,隔离区域外的新增确诊病例为218例,比前一天的250例有所减少。
上海的全面封城始于4月初,不过许多居民被困在家里的时间要长得多。
但即使在关闭了30多天之后,一些居民区仍然报告了新的病例,这让人对中国做法的有效性产生怀疑。
丹塔斯说:“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确实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人们感到疲惫和沮丧。”
在社交媒体上,网民连夜与审查机构抗争,分享了一段6分钟的视频,名为《四月之声》,这个短视频将多段上海民众的声音片段编辑在一起。在这段视频中,上海寂静无声的摩天大楼里,居民们抱怨食物和药品短缺,以及市政府的高压手段。
截至周六上午,微博上所有直接提到这部段视频的内容都被删除,不过一些批评审查制度的评论有幸没被删掉。
“我只能说,如果你甚至不想听一小部分真实的声音,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其中一人说。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美国之音(VOA)4月24日报道:上海当局出新招 搭建两米围栏封楼封小区封街道 引发市民愈加不满
近一个月来一直试图封控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上海当局开始在许多居民楼外搭建围栏,这引发市民对封城措施进一步的不满。上海自3月底开始部分、4月1日起开始全面封城。
身穿危险物品防护服的工人用约两米高的绿色围栏封堵小区入口和整条街道的视频图像在网上疯传。这种做法促使居民提出疑问和抱怨。
路透社报道说,有居民在微博上抱怨说,用铁围栏将人像牲口一样圈起来,太不尊重里面人的权利。还有人指责这是火灾风险。
有视频显示,一些人试图拉倒围栏,还有许多居民从阳台上对搭建者喊话阻止。
许多这样的围栏搭建在被定为“封锁”地带的居民区,这意味楼里至少有一位阳性感染,所有的居民不许离开家门。
报道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当局为何强制搭建围栏。不过,网上流传的一个地方政府的公告说,需要在一些地区实施“强制隔离”。报道表示,目前无法独立核实该公告和其他视频图像的真实性,但周日在上海中心地带一条街道上亲眼看到绿色的围栏。
身穿防护服的警察站在运送绿色铁丝围栏的汽车旁。(2022年4月15日)
中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继续采用严厉的“清零”防疫政策应对传染性极强,但已经变异成更像流感病毒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所有确诊病例和阳性感染者进行强制隔离,而全市居民已经被“封城”长达三个多星期。
网上及社媒上传出大量视频、图像和文字记述,显示上海居民食品耗尽挨饿、无法就医、失去工作和收入、家人被分离,以及隔离条件低劣的问题。
上海严厉的封城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拖累。由于供应链受阻,被封城的居民返工困难,工厂生产也被打乱。
上海大体上还没有受到严厉封城措施的太大影响。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了3.1%,但远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8.1%,也低于全国平均的4.8%的增长率。
上海每天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并加快将阳性感染者送往隔离设施的速度,以消灭隔离区以外的病毒感染。
据一些居民的记述和社媒贴文,在过去一个星期里,当局还将一些小区整体外移清空,包括未感染者,声称需要对这些家庭进行消毒。
许多居民利用社媒表达对封城的不满和愤怒。由于当局严密的监控审查措施,许多内容被删除,迫使居民用婉转词句、谐音字等不同方式试图与审查者周旋。
法国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的同名改编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抗议歌曲《你可听见人民在呐喊?》的视频在网上被疯传,截至周六在微信上已经有9000万个点击观看。
上海当局报告4月23日有39例感染病毒死亡,是此次疫情爆发以来报告最多的死亡人数。此前一天是12例。目前,上海已报告87起死亡,都是过去一个星期内的数字。
疫情开始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当局没有报告任何死亡数字,引发市民对政府报告数字准确性的质疑。
上海还报告4月23日共有19,657例无症状感染,1401例确诊病例。此前一天,有20,634例无症状感染,2736例确诊病例。
在全国,当局报告4月23日发现20,285例无症状感染,1580例确诊病例。
中国在两年多前武汉爆发新冠病毒疫情的时候采取了严厉的“清零”防疫政策,遏止病毒传播,还算比较成功。但是,毒性大大降低,但传染力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给中国的“清零”防疫政策带来了巨大挑战。
▲德国之声(DW)4月25日报道:铁网封楼! 上海“硬隔离”措施再添民怨
上海的疫情数据依旧居高不下,持续数周的严格封控手段令民怨四起。最新的“硬隔离”措施更被人指责为颇有在怒火上浇油之势。
(德国之声中文网)身穿白色防疫服的工作人员在上海居民楼和住宅区入口搭建绿色围栏的照片和视频本周末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
据中国“财新网”周日(4月24日)报道,上海浦东新区4月23日下发通知,要求对辖区内的封控片区、楼栋实施硬隔离措施,并于当日24时前完成。其中,实施硬隔离的楼栋包括了出现阳性病例的单元门栋及其所在的整个楼栋。
报道继续解释道:“封控片区硬隔离措施,是将有封控小区的街镇之间的道路用彩钢板或拦网等隔断,只留主路通行;楼栋硬隔离措施,是将阳性单元门栋及其所在的整个楼栋的大门用彩钢板或拦网等硬质隔离设施封闭起来,开一个应急小门让防疫人员出入。”
民怨沸腾
这种架围栏“硬隔离”的做法迅速引发众怒。有视频显示,居民试图制止搭建围栏的行为,还有视频里的居民正试图拆除已搭好的围栏。目前尚无法核实这些视频的真实性。
“里面的人又不是牲口!”;“整个居民楼都成监狱了”;“运力不足,那么多铁丝网蓝铁皮是怎么运过来的?人手不足,装围栏封铁皮人倒是不少,资金困难,铁丝围栏蓝色铁皮天上掉下来的?”;“没想到在2022年全国GDP第一的城市,能体会到啥叫官逼民反”……尽管新浪微博上不少相关帖文下的评论已被关闭,但是诸如此类的质疑和指责仍屡见不鲜。
安全隐患惹人忧
其中“发生火灾怎么办?”成为众人尤其关心的问题。被新浪微博认证为“热门法律博主”的“王才亮律师”针对网上流传的围栏照片评论道:“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没有法律授权,也是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他呼吁,“硬隔离”不能封堵消防通道!“人命关天,安全第一,希望有关方面予以重视,及时的纠正,防范于未然。同时,这是我作为法律人履行吹哨子的义务,希望网管网开一面,不要封杀本帖。”
也有中国媒体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北京“财视传媒”周日刊文指出,上海选择在此时实施“硬隔离”或许是无奈之举,但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写道:“如果在'硬隔离'期间居民楼发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居民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硬隔离'是否会变成一场人道主义灾害?国家一直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但奈何部分地区不作为地层层加码也让部分民众产生了'逆反心理'.”
文章最后介绍:“实施'硬隔离'疫情防控措施也并不是上海市首创,只是上海现在面临的疫情形势严峻,公众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上海。早在2020年,深圳已对阳性病例所在单元楼住户实施硬隔离。据山西新闻网报道,山西省太原市西谷乡东罗白村于4月17日开始实施封控'硬隔离'.”另外,网民反映,中国其它地区的居民也经历过这种“硬隔离”的措施。
本周,路透社的记者看到身穿防疫服的警察在上海街头巡逻,设置路障,要求行人回家。上海采取封控措施已有数周之久,但是疫情数据依然居高不下。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消息,4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新增本土死亡39例。
与此同时,严格的防疫措施令民怨四起。一部收集了多个上海疫情期间录音对话的短视频周五引发了“越封杀越转发”的现象级传播。有网民认为,最新的“硬隔离”措施无疑是在民众的怒火上浇油。
▲德国之声(DW)4月25日报道:民怨之下 上海开始探索“软分隔”的可能
在上海,新冠防疫管控继续,大部分居民仍未解封。不过杨浦区开始尝试“三区划分”下的“软分隔”,探索“全域静态管理”之外的可能。一位上海女性说:“虽然我还封着,但高兴得哭了起来”。
(德国之声中文网)目前,中国仍在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措施。不过,当局开始考虑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新冠管制措施。据“第一财经”等中国媒体报导,上海杨浦区正在探索推进“三区划分”精细化工作,以便“进一步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其中同济新村居委会尝试在大型居民区中做“软分隔”。
报导称,在4月25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杨浦区副区长祁克萍介绍了“软分隔”措施,称这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防疫,通过原有小区道路、绿化带等自然分隔,将涉疫楼栋及附近居民楼根据实地情况‘打包’成小的封控区进行严格管理,其他区域则为管控区”。目前,上海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
专家:封控区“不能锁死焊死”
多位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封控区管理中,尤其要重视防范火灾、抢险救援等紧急状态时的风险隐患,“特别是那些硬隔离设施一定不能锁死、焊死,务必留出快速撤离逃生通道”。此外,封控管理需要对居民服务进一步优化,“真正服务到户”。
路透社报导指出,一些上海居民希望,如果细化的防疫措施在杨浦区被证实是有效的,能将该政策扩展开来。
上海长宁区一位女士对路透社说,杨浦的消息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虽然她不确定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她通过微信说:“虽然我现在还被封着,但还是高兴得哭了起来.”
“润了吗”、“偷着乐”和“全域静态管理”
在被网民戏称为“魔都”的中国商业中心上海,大部分人目前仍没有解封、无法自由出门、出小区。上周末,当局用绿色围栏封锁了一些街区,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长达数周的隔离让很多居民面临收入损失、家庭分离以及吃饭难、看病难等问题。社媒上,民众表达失望、焦灼和沮丧的内容比比皆是。对于上海未来能否留住精英和投资者的讨论,也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润”成为网络流行语,在微博等社媒上,经常可以看到 “润了”、“快点润”的说法。 “润”的拼音是“run”,相当于英语 “跑”的意思。 “先润了”就是“先跑了”的说法。
《联合早报》在4月22日“下午察”也关注了这个网络流行语,指出 “润了”也有“跑去更好的地方”这一深层含义。
此外,中国网民们常用的流行语还包括“偷着乐”以及“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这两句都是反语。其中“偷着乐”来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一场记者会所说的“疫情期间生活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这句话,而民众用这句话表达对官方的讽刺与批评。
中国官方近来也引入一些新词汇。继之前的“时空伴随者”后,开始对封城使用“全域静态管理”的说法。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北京,民众开始大规模采购、囤积物资,为有可能的“全域静态管理”做准备。
▲德国之声(DW)4月25日援引德语媒体:绝望乡一般的上海封城
德国媒体近日也在聚焦中国疫情政策,《德国经济周刊》担心,当局在上海施行的封城将导致更多悲剧。 《法兰克福汇报》则指出,严格的防疫政策不仅使外资加速出走,也让中国这两年来的境外投资金额大幅下滑。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经济周刊》以“逃不了:上海封城如此残酷”为题写道,“几个星期以来,中国的金融重镇上海一直处于严格封锁状态。大约有2600万人居住于此,其中许多人被要求不准离开公寓。上海人抱怨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肉类和蔬菜,无法照顾住在城市另一边的年迈父母,甚至无法工作而面临破产。”
社交媒体上有许多封城期间的视频,例如一位老妇人想出门买日用品,却被警卫挡下,甚至砸了她的购物推车。文章称:“审查人员删帖的速度很难跟上此类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速度。这些片段显示警察、其他志愿者身穿全身防护装备,他们把检测阳性但宁愿在家里治病也不愿被关进方舱医院的人拉走。在集中隔离的场所,数以千计的床位挤在一起。灯光一天24小时都是亮着的。还有其他视频显示宠物被用金属棒殴打致死,因为它们的主人被带到了检疫机构。”
文章继续写道:“尽管抗议频传,中国的领导层仍希望坚持其战略。中国卫健委主任上周再次宣布,与病毒共存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必须防止重大疫情爆发,必须确保来之不易的成功。而就在中国权威病毒学家钟南山最近撰文表示中国不应永远坚持清零时,该文章很快便被删除。”
文章指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被国家媒体描述为清零政策的建筑师,在很长时间里,这个说法对他来说是有益的。毕竟,自两年前疫情在武汉首次爆发以来,严格的隔离意味着中国能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快恢复经济。上海人也曾为此感到自豪。但随着传染性更强的病毒变种奥密克戎(Omicron)出现,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文章援引一位观察家说:变换策略对习近平来说似乎太冒险了,“尽管中国政府知道,人们对封锁的不满正在增加。但中国政府坚信,如果奥密克戎突然不受控制地在全国各地肆虐,会引起更大的骚动。”
文章说,在过去两年间,中国政府显然没有成功说服足够多的老人去接种疫苗,疫情扩大的结果可能是许多人死亡、医院不堪负荷。“习近平将在秋季的党代会上寻求下一届任期,他希望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因此现在才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除了上海,长春、沉阳等大城市,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以及北京的一些街区也都实行了封城,“长时间的封城正在成为一个痛苦的现实。”
文章结尾写道:“在上海,有越来越多如同绝望乡的场景:无人机从空中监视居民区,机器狗在街上奔跑,重复着卫生规则:”戴口罩,勤洗手,量体温!‘ 无路可逃。“
《法兰克福汇报》一篇以“资本正从中国出逃”为题的文章写道,中国政府的“清零政策”正在加速逼走外国投资者。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之下,当局不再将发展经济视为优先,“企业家精神没有得到奖励,政治越来越追求意识形态的目标。 ”
文章说,“中国国内投资者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没有信心,只要看看上证指数就知道了,该指数自年初以来下跌了15%.难怪外国人也在以创纪录的速度撤离。”
文章指出:“虽然在疫情刚开始的2020年,中国通过严厉的封锁和边境管制迅速将病毒拒于门外,当年仍有1630亿美元的境外资金流入中国;相较之下,当年进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减少了300亿美元。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国际金融协会(IIF)表示,在中国‘最好的朋友’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中国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外资撤离潮。 ”
除了外资撤离,中国在境外的投资也受到疫情影响。文章写道:“中国不顾一切地试图用旧的‘清零’战略来打击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变种,同时也在为此举付出代价。……在过去两年里,这已经严重抑制了中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两年的疫情期间,中国在境外的并购值为530亿美元。但在2019年一年,这一数字就高达5600亿美元。”
此外,文章还提到“习近平对国内市场的新关注也阻碍了海外投资,这位领导人希望企业主要关注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应该有助于为中国带来自给自足,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再需要外国投资银行。”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美国之音(VOA)4月26日报道:推特上的中国:《四月之声》唤醒中国人?
华盛顿 —中国城市上海封城后造成的物资短缺等危机给其他地区的民众敲响警钟。北京近日出现疫情蔓延迹象,政府4月25日起开始对上百万民众进行新冠检测。在上海的前车之鉴下,许多北京市民涌入超市抢购物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封城。
中国依然在坚持对新冠病例的“清零”政策。严格的社会管制让许多民众苦不堪言,人们通过网络发声,表达不满。
上周,短片《四月之声》在中国社媒平台微信上走红后遭当局删除,相关讨论也被限制。这更激发了民众的愤怒情绪。
事件受到了《华尔街日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国际媒体的注意,也成了关注中国的观察人士讨论的话题。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民众正在觉醒。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高级助理玛丽·吉赛尔(Mary Kissel)在推特上写道:“当你下次听说中国人”不介意“腐败、残酷和无能的共产党统治者时,记住这些。(那种说法)远不符合事实。”
彭博社专栏作家任淑莉表示:“中国的审查员们正加倍努力封杀上百条(四月之声)视频的链接和记录上海封城的文章。上海不是西安或是吉林省。我们不会被噤声。”
旅居日本的前中国央视记者、主持人王志安认为:“话说一向温和的上海这一次表现出来的不服从,还挺令人佩服的。而且还留下了类似四月之声,2022上海晚春这样的记录作品。上海是中国的希望。”
上海晚春是另一部近日走红网络的短片,记录了上海封城后民众生活的困难状况。
旅美维吾尔律师莱汉·阿萨特(Rayhan E. Asat)指出,中国信息审查的危害在社会危机时更为突出,一些此前排斥西方新闻机构的民众也不得不通过境外媒体获得可靠咨询。
“上海的惨状让我想起和一位接受美国法学院教育的中国律师的对话。我问她知不知道新疆在发生着什么。她说她会收到西方媒体的新闻提醒,但西方媒体有偏见……一年后,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我问她在北京的家人如何,她说她极度担心,并且打开了所有西方媒体的新闻提醒来了解中国疫情消息,因为只有西方媒体能被相信,唉。”
但上海民众的怒火并未带来管制的放松。相反,过去几天里,上海一些小区出现了“硬隔离”的现象:居民楼入口被栏杆围堵,禁止住户自由进出。
网络上,在审查机构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有关《四月之声》的讨论已经难寻踪影。
一些专家并不看好“网络抗议”能给中国社会带来大的改变
《四月之声》走红当晚,中国问题专家利明璋(Bill Bishop)就在推特上问道:“当下的微信比李文亮去世那晚还要热闹。这一次会产生比网上怒火和抗议更多的结果吗?”
“大概不会,” 《外交政策》副编辑詹姆斯·帕尔默(James Palmer)回复说。“就算是被审查的网上抗议实际上也是作为一个阀门,防止真正的危险形成。”
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亚秋也同意:“我年纪足够大,还记得过去许多网络上的呐喊最终都销声了。表达愤怒和悲伤是不够的。抗议必须由诉求开始。我们离挑战共产党的统治还很远。”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4月26日援引法国报纸:上海封锁政策 民众对当局新冠处理更加愤怒
今天法国世界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马克龙连任成功,法国极右派获票率历史新高。今天世界报国际版刊登一篇有关中国的报道指出,上海当局采取的监控措施导致民众对当局处理新冠疫情方式更加愤怒。
世界报头条报道指出,参选的现任总统马克龙竞选蝉联获胜,获票率58.54%.强劲对手极右派的马琳娜勒庞得票:41.46%.评论指出,马克龙没有胜利感的获胜;勒庞虽败犹荣,光环四射。
马克龙在发表胜选感言中,对于那些为了阻挡极右派马琳娜勒庞而投票给他的选民,认知他今后执政上背负着某些责任。
马克龙在他所发表的这一场毫无胜利主义的胜选感言中,他承诺要带给法国人民一个“新的纪元”
今天世界报有关中国的报道,国际版有一篇上海特约记者勒普拉特赫的报道:上海当局的监控措施导致民众对当局处理新冠疫情方式更加愤怒。
周五(22日)晚上,一段视频回顾了该市一个月的禁闭亮点。 它的审查制度引发民众对政府政策的更多批评。
一些与重大事件有关的创作发出了共鸣。 这是于4 月 22 日星期五发布的一个名为“四月之声”的视频就是这种情况,它汇集了过去几周来在上海的重要视频中的数十个声音片段。
这视频中,声音的暴力与图像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这个简单的空拍图像呈现给大家的是在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空荡荡的街道。
就在发布的当天晚上,该视频在中国主要社交网络上大量传播、分享。 自 2020 年 2 月在武汉的吹哨医生李文亮去世以来,我们在全国从未见过这种水平的一致意见。审查机构没有忽略到这现象。 但是,删除该视频后这件事还远远没有结案,只是加剧了互联网用户的挫败感,从那时起,网民就一直在竞争创意以重新发布或引用这个视频。
视频开头是上海市疫情防控中心的新闻发布会录音。 该机构的一位女发言人在 3 月 26 日表示:“上海可能被封城吗,即使是一周? 不会,因为上海不仅仅属于上海人,上海对整个中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结果这话才说完的次日,上海就宣布了分两阶段封城五天,以降低对经济的冲击。 如今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上海整个城市依旧是封闭的。
中国采取“政治化”的应对疫情: 在这些违背承诺之后,还有来自同一机构的流行病学家朱谓萍的一段简短录音摘录;朱谓萍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与消毒管理科主任。朱谓萍在一段简短录音摘录中,向这个大都会城市的一位居民承认:检疫隔离中心人满为患,很难找到救护车。4月4日录制的谈话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官方承认对于疫情的应对已“政治化”,当局会更好地让患者在家自我隔离,以避免医疗资源挤爆。
视频还传出新生儿的哭声,还显示出在上海,幼龄儿童以十几人被隔离在一家医院里,因为他们的父母被测确诊。它引起了愤怒的反应,但至今仍有许多孩子与父母分开。
视频中,我们也听到居民感谢那些《大白》,亦即那些被包裹在白色防疫服里的志愿者;或者是相反地,被封锁的居民发出绝望的呼叫声,要求粮食。同时,还有一个居委会领导被迫采取荒谬政策而感到挫败,更惨的是,一名冠状病毒阳性患者在被送往隔离中心之前,目睹了她的狗被人用一根棍棒活活打死。
这个6分钟的视频把一些令人惊讶而且荒谬场景浓缩而成,显示出这些走到极端的清零政策措施。经过数日的下降后,周六上海发现的病例数猛增 26% 至 22,250 例,这表明这场新冠战斗仍可能持续数周。
中国为了结束这场新冠大流行病,当局似乎首重阻止确诊者逃漏,荒谬地隔离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接触者,即使这意味着将建筑物或住宅里的所有居民都送到隔离中心。
当局试图禁止这些创意竞赛般出炉的视频,测试管制手段的能耐水平。但一名网路族讽刺说:“审查员无法与训练有素的上海人竞争,上海人一大早 6 点就疯狂地点击在线购物应用程序,试图购买粮食! ?
经过多年强硬的审查更加严厉,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规避审查的大师,而且常常带有讽刺意味。 在那些或多或少的直接讽刺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他们不关心我们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的片段。另外还有电影《悲惨世界》的歌曲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是否听到人民在歌唱)》 (你是否听到人民在歌唱),现在也受到大量转发。这首歌呼吁人们站起来反抗暴政,中国官方当然下手了。于是中国最大音乐平台之一网易云音乐已在2020年下架此歌。
报道还指出,中国网民经常利用官方领导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经常为中国言论自由状况辩护的中国外交部也受到了批评。网民们充分利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原话说,“每个人也都有在网上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权利”,网民拿出华春莹本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