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天枢:谁不愿意妥协?

 


● 《大国崛起》总策划麦天枢强调中国建立现代国家需要各方学会妥协.此话动听,但在专制中国,民间弱势,妥协的主动权从来都在居於强势的权贵当局。


从二○○六年冬天炒得沸沸扬扬的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说起吧,该片总策划麦天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採访时,反复强调这个片子的「妥协」含义:「我非常渴望让公众理解「妥协」这两个字的社会价值和理性价值。西方这些现代国家的建立,其标志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妥协合作的方式,来探寻一种新制度,探寻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形式。」


在新一轮社会转型当中需要大力倡导理性和妥协意识,这一点,我完全赞成。也希望能以协商的、和平的、渐进的方式顺利实现社会的转型,避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社会震荡.「妥协」不是「投降」,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承认对方的要求、愿望和利益。妥协也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不是私下里的分赃交易。妥协是一种阳光下的搏弈,它意味着公开、平等、直接的对话机制,意味着每个人、每个社会阶层无条件地享有社会资源的权利,如同享有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妥协和理性密不可分。这样的妥协,正是人权意识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文明赖以形成的原因之一。


麦天枢访谈很中听但非现实


麦天枢在这篇访谈中说:「要建立中国式的政治民主,无论这种政治民主是怎样的,它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与冲突,我们的目标也好,西方的经验也好,都意味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和妥协,是成本最低,代价最小的,效果最好的。有了这种妥协意识,才能寻求和成全一种妥协的制度,民主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妥协的制度。没有这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就不能支撑,不能养育,也不能维护一个试图妥协的制度。」


这番话很中听,然而,「一个试图妥协的制度」毕竟只是一个画饼,迄今为止,这个制度压根还没有在我们生存的这块土地上诞生,所谓「试图妥协」不知从何说起?现在的问题,是谁「试图妥协」?是朝廷?是权贵?是掌握绝对资源优势的强势集团吗?从历史到现实,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往往是高高在上的强势集团不愿意与芸芸众生妥协,是朝廷不具备妥协的诚意,是习惯於赢家通吃的权贵们骨子里缺乏妥协意识.要学会妥协,逐步培养妥协意识,习惯妥协的思维方式,首先只有说服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要想最终避免玉石俱焚的结局,实现双赢、多赢,就只能承认妥协.一般情况下,只有等到他们具备了妥协的诚意,妥协才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至少到今天,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朝廷和它代表的强势集团「试图」和我们这个广土众民的社会妥协了,相反的信号倒是很多。


那么,普通知识份子、毫无权利保障的弱势群体、亿万为生存发愁的普通大众||居於弱势一方的民间社会不愿妥协吗?即便他们「试图」和朝廷妥协,朝廷会予以理会吗?千千万万上访者的命运不就是最好的提示吗?弱者往往没有妥协主动权,主动权是在强势一方。麦天枢批评中国知识份子「向来寻求最高的目标,无法达成合作」,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学会「只追求有限的、相比较而言次好的目标」。这里面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知识份子「无法」与谁「达成合作」?是朝廷吗?是他所希望的「强有力的中央权力」吗?老实说,在与朝廷的「合作」上,没有那个国家比得上我们中国的「知识份子」了,如果他们也配这个名称的话。那么,我不知《大国崛起》策划者的这番话矛头所向,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在朝廷能够掌握局面、秩序相对稳定时,往往容易成功,民间社会的要价不至於太高,双方达成有限的共识可能性更大,等到局面开始失控,朝廷再来寻求妥协,民间很有可能不再买帐,这时,他们的期望值已不是朝廷所能接受的范围,双方之间已无法形成共识.这一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已多次证明,清廷也好,国民党政权也好,他们先是不愿妥协,最后,到了大势已去、大厦将倾时,欲求妥协已不可得。由於民众所处的地位、处境,要他们接受妥协实际上并不困难.换言之,在每一轮历史剧变和时代转型中,他们都不是达成社会妥协的障碍.


清末到战后几次妥协的历史教训


「妥协」,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稀缺的因素,专制是不需要妥协的,因为皇位、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唯一的、独佔的、排他的,绝不容许他人染指和觊觎的,为了争夺皇位,父子反目、兄弟残杀都不是什么稀罕的故事。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当然无妥协可言。以晚清为例,改革的机会曾一次次出现,都是朝廷放弃的。一八九八年的百日维新本来是清朝走向自我革新的一次空前契机,不幸以流血告终.一九零一年以后的晚清新政到一九零六年开始「预备立宪」,如果立宪是真心的、有诚意的,而不是转移社会社会矛盾、自欺欺人的一种把戏,朝廷方面光明正大,真正让出部分权力,与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和社会精英分享,这样做的话,完全有可能确立起近代的君主立宪体制,避开共和革命的冲击。然而,当时腐化堕落、贪得无厌的王公贵族都无意选择这条路径。於是,新政也罢、立宪也罢,都不过是权宜之计,妥协也就无从谈起。


辛亥革命以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南北和议,以清廷让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胜出而告终,这难道不是一幕妥协吗?


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过重庆谈判走向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各方基本接受的协定,难道不是一种妥协吗?


中国有否可能不流血转型?


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四六年,相隔三十四年间,先后两次昙花一现的妥协曙光,都有可能把我们带入新的政治文明时代,然而,两次脆弱的妥协都以破裂收场,暴力和流血再次主导了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伤痛。


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历史的教训中寻找妥协失败的根由,汲取政治智慧,避免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中重蹈覆辙.从妥协走向兵戎相见,根本上还是社会的强势集团缺乏妥协的诚意,总是想独佔果实,不愿与他人、与其他社会力量分享。可以说,孙中山主张的「二次革命」断送了辛亥革命后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给袁世凯这个枭雄找到动用武力的藉口,历史学家袁伟时对此至为痛心,认为孙中山的战略失误给历史造成了重大挫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过对袁世凯以及他代表的军阀势力的批判,正是他们将孙中山们逼上了不妥协的暴力反抗之路。


一九四六年春天,据说共产党决策层一度准备把总部迁到苏北,要走和平争取政权的道路了。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政协达成的五个协定全部成了废纸,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在战场上分高低,联合政府的梦做到了尽头.其中,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寸土不舍地争天下,这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政权真心诚意走和平之路,愿意与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派政治势力妥协的话,共产党也未必能扭转这个局面,毕竟主动权在他们手里.


文明的进步,不同制度的转换,能不能以流血以外的办法来解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年轻的林昭在上海残酷的黑狱里,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她之前,包括胡适、储安平在内的几代新型知识份子也都深入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地付诸了行动。当然,他们的努力不可能扭转暴力角逐决定社会转型的古老模式。今天,麦天枢和《大国崛起》倡导妥协的理念本身没有错,我们不仅要大力提倡妥协,而且要将妥协意识转化到实践层面,但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弄清楚,今天,到底是「谁」不愿妥协?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麦天枢:谁不愿意妥协?

 


● 《大国崛起》总策划麦天枢强调中国建立现代国家需要各方学会妥协.此话动听,但在专制中国,民间弱势,妥协的主动权从来都在居於强势的权贵当局。


从二○○六年冬天炒得沸沸扬扬的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说起吧,该片总策划麦天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採访时,反复强调这个片子的「妥协」含义:「我非常渴望让公众理解「妥协」这两个字的社会价值和理性价值。西方这些现代国家的建立,其标志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妥协合作的方式,来探寻一种新制度,探寻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形式。」


在新一轮社会转型当中需要大力倡导理性和妥协意识,这一点,我完全赞成。也希望能以协商的、和平的、渐进的方式顺利实现社会的转型,避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社会震荡.「妥协」不是「投降」,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承认对方的要求、愿望和利益。妥协也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不是私下里的分赃交易。妥协是一种阳光下的搏弈,它意味着公开、平等、直接的对话机制,意味着每个人、每个社会阶层无条件地享有社会资源的权利,如同享有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妥协和理性密不可分。这样的妥协,正是人权意识的重要基石,也是现代文明赖以形成的原因之一。


麦天枢访谈很中听但非现实


麦天枢在这篇访谈中说:「要建立中国式的政治民主,无论这种政治民主是怎样的,它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矛盾与冲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与冲突,我们的目标也好,西方的经验也好,都意味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和妥协,是成本最低,代价最小的,效果最好的。有了这种妥协意识,才能寻求和成全一种妥协的制度,民主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妥协的制度。没有这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就不能支撑,不能养育,也不能维护一个试图妥协的制度。」


这番话很中听,然而,「一个试图妥协的制度」毕竟只是一个画饼,迄今为止,这个制度压根还没有在我们生存的这块土地上诞生,所谓「试图妥协」不知从何说起?现在的问题,是谁「试图妥协」?是朝廷?是权贵?是掌握绝对资源优势的强势集团吗?从历史到现实,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往往是高高在上的强势集团不愿意与芸芸众生妥协,是朝廷不具备妥协的诚意,是习惯於赢家通吃的权贵们骨子里缺乏妥协意识.要学会妥协,逐步培养妥协意识,习惯妥协的思维方式,首先只有说服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要想最终避免玉石俱焚的结局,实现双赢、多赢,就只能承认妥协.一般情况下,只有等到他们具备了妥协的诚意,妥协才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至少到今天,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朝廷和它代表的强势集团「试图」和我们这个广土众民的社会妥协了,相反的信号倒是很多。


那么,普通知识份子、毫无权利保障的弱势群体、亿万为生存发愁的普通大众||居於弱势一方的民间社会不愿妥协吗?即便他们「试图」和朝廷妥协,朝廷会予以理会吗?千千万万上访者的命运不就是最好的提示吗?弱者往往没有妥协主动权,主动权是在强势一方。麦天枢批评中国知识份子「向来寻求最高的目标,无法达成合作」,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学会「只追求有限的、相比较而言次好的目标」。这里面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知识份子「无法」与谁「达成合作」?是朝廷吗?是他所希望的「强有力的中央权力」吗?老实说,在与朝廷的「合作」上,没有那个国家比得上我们中国的「知识份子」了,如果他们也配这个名称的话。那么,我不知《大国崛起》策划者的这番话矛头所向,到底是什么?


如果是在朝廷能够掌握局面、秩序相对稳定时,往往容易成功,民间社会的要价不至於太高,双方达成有限的共识可能性更大,等到局面开始失控,朝廷再来寻求妥协,民间很有可能不再买帐,这时,他们的期望值已不是朝廷所能接受的范围,双方之间已无法形成共识.这一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已多次证明,清廷也好,国民党政权也好,他们先是不愿妥协,最后,到了大势已去、大厦将倾时,欲求妥协已不可得。由於民众所处的地位、处境,要他们接受妥协实际上并不困难.换言之,在每一轮历史剧变和时代转型中,他们都不是达成社会妥协的障碍.


清末到战后几次妥协的历史教训


「妥协」,是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稀缺的因素,专制是不需要妥协的,因为皇位、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唯一的、独佔的、排他的,绝不容许他人染指和觊觎的,为了争夺皇位,父子反目、兄弟残杀都不是什么稀罕的故事。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当然无妥协可言。以晚清为例,改革的机会曾一次次出现,都是朝廷放弃的。一八九八年的百日维新本来是清朝走向自我革新的一次空前契机,不幸以流血告终.一九零一年以后的晚清新政到一九零六年开始「预备立宪」,如果立宪是真心的、有诚意的,而不是转移社会社会矛盾、自欺欺人的一种把戏,朝廷方面光明正大,真正让出部分权力,与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和社会精英分享,这样做的话,完全有可能确立起近代的君主立宪体制,避开共和革命的冲击。然而,当时腐化堕落、贪得无厌的王公贵族都无意选择这条路径。於是,新政也罢、立宪也罢,都不过是权宜之计,妥协也就无从谈起。


辛亥革命以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南北和议,以清廷让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胜出而告终,这难道不是一幕妥协吗?


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过重庆谈判走向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各方基本接受的协定,难道不是一种妥协吗?


中国有否可能不流血转型?


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四六年,相隔三十四年间,先后两次昙花一现的妥协曙光,都有可能把我们带入新的政治文明时代,然而,两次脆弱的妥协都以破裂收场,暴力和流血再次主导了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伤痛。


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历史的教训中寻找妥协失败的根由,汲取政治智慧,避免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中重蹈覆辙.从妥协走向兵戎相见,根本上还是社会的强势集团缺乏妥协的诚意,总是想独佔果实,不愿与他人、与其他社会力量分享。可以说,孙中山主张的「二次革命」断送了辛亥革命后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给袁世凯这个枭雄找到动用武力的藉口,历史学家袁伟时对此至为痛心,认为孙中山的战略失误给历史造成了重大挫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过对袁世凯以及他代表的军阀势力的批判,正是他们将孙中山们逼上了不妥协的暴力反抗之路。


一九四六年春天,据说共产党决策层一度准备把总部迁到苏北,要走和平争取政权的道路了。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政协达成的五个协定全部成了废纸,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在战场上分高低,联合政府的梦做到了尽头.其中,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寸土不舍地争天下,这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政权真心诚意走和平之路,愿意与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派政治势力妥协的话,共产党也未必能扭转这个局面,毕竟主动权在他们手里.


文明的进步,不同制度的转换,能不能以流血以外的办法来解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年轻的林昭在上海残酷的黑狱里,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她之前,包括胡适、储安平在内的几代新型知识份子也都深入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地付诸了行动。当然,他们的努力不可能扭转暴力角逐决定社会转型的古老模式。今天,麦天枢和《大国崛起》倡导妥协的理念本身没有错,我们不仅要大力提倡妥协,而且要将妥协意识转化到实践层面,但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弄清楚,今天,到底是「谁」不愿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