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奇事件看美中媒体和英雄观







2007年5月4日








美国女兵林奇在2005年
美国女兵林奇在2005年
在伊拉克战争四周年之际,美国女兵杰西卡.林奇最近在美国国会公听会上作证,澄清了围绕她受伤和被俘的若干事实,这一新闻,重新点燃了中国官方媒体对杰西卡.林奇以及对伊拉克战争的兴趣。


*中国媒体强调“造假”*


──搜狐新闻的标题:《美国女兵林奇自揭假英雄经历 全由军方编造操纵》


──南方网的标题是《美国军方一手遮天 拯救女兵林奇竟是瞎编》。


──广州日报的标题是《五角大楼编造“战争英雄”故事》。


从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中映入眼帘的都是“造假”,“编造”,“瞎编”等等字眼。


中国媒体所谓“造假”,“瞎编”的结论,主要是根据美国媒体对
杰西卡.林奇在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的证词。


*林奇说真相 报道有失实*


林奇说,她当时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身受重伤,根本不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利用她拍摄一部虚假的英雄宣传纪录片。


在谈到伊拉克伏击事件时,林奇说她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她的步枪在那时也意外地卡住了。她说:“我不愿接受虚假的荣誉。当时我没有开枪,一发子弹也没有发。我只是跪在地上祈祷。这就是我记忆中最后发生的事情。”


当谈到自己后来获救时,林奇感慨万分地说,“上帝,这是真的。我就要回家了。但是我对于美国电视台反复播放的拯救过程不敢苟同,我仅对拯救我的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证言以及媒体后来对这个事件的后续报道来看,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对林奇受伤以及被解救的细节方面,有失实之处。战争期间,尽管美国军方每天召开记者会,宣布战争的进展,美国军方还允许美国电视记者和其他国家记者嵌入美军之中,随军行动,及时报道他们的见闻和战争新闻,但是美国军方对随军报道战争的媒体和记者是有限制的。


*新闻控制和宣传战*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战时对新闻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各个国家无不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心战和宣传战,自从有人类战争以来,就成为瓦解敌方,鼓舞自己士气的重要手段。两千年前,中国军队就有使用心战而打败强敌的记录。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两千年前,楚汉相争,“力拔山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困垓下,刘邦令军队在夜间吹起了楚国的歌谣,涣散了项羽的军心,一举取得胜利,夺得天下。


美国军队在战争期间也使用了大众传播武器,瓦解伊拉克军队的士气。据报道,美国军方公布的伊拉克第51师全体官兵八千余人向美军投降的消息,就动摇了伊拉克的军心,最后导致美军在没有受到任何正规抵抗的情况下,一举攻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同样,伊拉克电视台和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也在大量播放对伊拉克军队有利的消息。伊拉克的宣传部长萨哈夫经常在半岛电视台上露面。


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电视台和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关于被俘美国女兵的画面,对美国军方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相反,救出被俘美军女兵林奇,对振作美军的士气,对美军的形像和能力,对国际舆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


*中国媒体热衷 美方淡然*


四年后,林奇前往美国众议院,澄清了关于她被救的一些事实。相对于中国媒体对这条新闻的热衷,这条新闻在美国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很多美国民众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也和中国媒体大相径庭。他们认为,这些事实的澄清,没有丝毫影响美国人民对这个普通美国女兵的看法,相反,还从各个角度诠释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


首先,这表明美国有新闻自由,美国媒体不需要仰仗政府的鼻息,追求事实真相是媒体的崇高使命,尽管这些真相的公布会使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楼感到难堪。也许在战时无法全部弄清林奇被俘的全部细节真实,但四年来,西方媒体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的追求。


*美国国会和中国人大*


第二,林奇前往国会作证的过程,说明了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优越。美国国会,白宫和最高法院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从而保证了任何一方的权利都无法压倒另一权力部门。


美国国会召集的这场听证会,目的是为了让美国老百姓知道真相,从而更好地评价伊拉克战争。美国国会议员对美国政府的严厉批评,在林奇事件上敢于让美国人民面对事实真相的勇气,正是美国民主精髓之所在。


相比之下,中国也有和美国议会类似的机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中国的人大,被西方媒体称为“橡皮图章”,代表往往只是举手认可党的决定,他们不能像美国议会这样,尖锐地挑战另一个权力机构作出的决策,更不用说,邀请普通民众和专家到议会作证,澄清事实的真相了。


最近很多中国民众对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宣传的英雄的细节提出质疑。例如最近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诉媒体侵犯董存瑞英雄名誉权一案,网民在互联网上对黄继光堵枪眼细节提出质疑等等,中国老百姓都很感兴趣。但是,中国官方媒体显然对这些旨在弄清关于中国英雄人物事实真相的事情不怎么热衷,更不用说有人大代表提议在人大或者政协的会议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全国转播的辩论了。


*谁是英雄?标准不同*


第三,林奇事件反映出美中两国对英雄看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的英雄的概念是,英雄要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如用手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用自己身体堵住燃烧的化学液体,保护实验室设备等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向秀丽等。


中国儿童从小被教育说这样的人才是英雄。而美国人英雄的概念可以涵盖普通人。旅美媒体人林达在 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释说:


“林奇在国会作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事情的底线是,美国人民有确定自己英雄观的能力,他们根本不需要精心编织的故事。’在美国人的概念中,林奇经历的真实故事,已经把她铸成一个十足的英雄,根本不必再添油加醋。剔去虚假内容,完全无损林奇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人的英雄观究竟是什么?林达分析说:“就是在必须履行职责的时候尽力。战场上每个人都可能迷路,可能遇到枪被卡住,遇到意外事故,这并不有损于这样的事实:作为士兵在接到命令时勇敢地走上战场,尽了自己的力;遭遇了伤害、恐惧、痛苦,却都忍受住了、熬了过来。就算是个壮汉都绝对是英雄了,不要说还是个少女。所以,在美国人心中,真实的林奇仍然是永远的英雄。我们看到过的美国英雄,从来不忌讳讲述自己软弱和痛苦的一面,民众对他们崇敬依旧。”


*民众心声*


在美国杰西卡.林奇网站上,很多美国民众表达他们对杰西卡.林奇的支持。他们非但没有像中国官方媒体那样把林奇看成是一个弄虚作假的骗子,反而对她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赞扬,并且认为林奇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弗朗克.威尔纳留言说:“我只是短暂地听了你上个星期在国会作证过程中的只言片语。你说美国人民能够识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那么,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可以说的是,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最使我感动的是你和洛丽家庭背景的差异,而你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忠诚于你的战友洛丽。这种友情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作为一个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杰西卡,你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请不要低估你自己。你永远是一个美国英雄。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伊丽莎白·布克写道:“我希望杰西卡能够光临这个网站,读到我写的这些话。我要告诉她的是,当她和她的战友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她是否开枪目前虽然有争议,但是,杰西卡,你是为了你的祖国而让自己的生命暴露在危险当中。实际上,你是否勇敢地回击或者有没有开枪并不重要 ,很多美国军人在帐篷里吃饭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但是,这并不能减低他们在那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一事实。


“在世贸中心倒塌之后,这些士兵响应了祖国的召唤。他们都是英雄,你也是。你为了你的祖国将终身带着伤疤,做出了感情和肉体的牺牲。你曾经显示出伟大的勇气,正像你现在(作证中)所显示出的勇气一样。我是一个女权运动活动分子,我对美国妇女表现出来的力量从来都是非常钦佩。强有力的妇女永远都能够激励所有其他妇女站出来。”


*美国报纸论英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查尔斯顿每日邮报的一篇社论:“杰西卡.林奇表现出的优雅”。社论说:


“有些人终身都在不倦地追求镁光灯下的名声。


“有些人深陷其中,而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出名,而他们将永远面对媒体曝光而改变的生命。


“请把赞美给与23岁的杰西卡.林奇。她在处理这一局面的时候比那些比她年龄大三倍的人还要优雅。


“林奇自愿参军从而可以帮助她支付大学学费。当美国攻入伊拉克的时候,她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在2003年3月23日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受了重伤。


“林奇在战地的一所伊拉克医院里,最终被美军解救。林奇从军中回到家乡的消息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虽然她被称作是一个英雄,但是林奇从头开始就否认自己是英雄。


“林奇有两处脊椎骨折,右臂粉碎性骨折,经历过多次外科手术,神经受伤导致她的右脚至今没有知觉。


“这些伤痛本身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对于林奇来说,作为一个轰动新闻的中心人物,她还要面对个人隐私权的丧失。


“她将永远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对她本人或者和她有关的部分进行报道,同时她也因什么时候做出反应,什么时候没有做出反应而受到媒体的批评。


“置身这一局面是非常困惑的,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完全和杰西卡毫无关系。


“有些人迅速跳出来攻击杰西卡为什么不作一个美国英雄,而这一英雄称号杰西卡从来没有承认过。有些人批评她接受一些人硬塞给她的帮助───如奖学金,书籍出版权等。


“而从头到尾,杰西卡一直都反对把功劳算到她自己身上,而是把荣誉归于在袭击中牺牲的她的战友洛丽。


“与此同时,林奇还要继续推开一些颇难处理的事务,巧妙地应付媒体采访的要求,经受那些居心险恶者的人身攻击,照顾自己的女儿,继续求学。


“林奇以一种优雅处理所有这一切。她的批评者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耻辱。他们应该从林奇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从这篇社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美中两国英雄观的不同。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被中国媒体称为“骗子”,“假英雄”的普通女孩,即使没有开枪,即使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单纯凭着自己的诚实,勇敢,敬业,对国家的忠诚,照样可以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南都报客观介绍事件过程*


在中国媒体对林奇一片喊“假”的声浪中,只有“南方都市报”再次扮演了新闻钉子户的角色。南都报在一篇文章中,比较客观的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如实告诉中国读者,林奇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仍然是英雄。南都报介绍说:


“林奇在遭遇战火时到底做了什么,媒体的最初消息也来自战区采访。要幸存的士兵们说出本人当时干了什么,还有可能,要他们在采访中准确说出战友做了什么,很可能就有偏差。有人说,媒体当时应该立即向林奇求证,可她在被救援后动着一系列手术,一度也不愿意谈自己的经历。而如此有新闻性的事件,媒体又不肯放弃,就发掘一点报一点,也不断纠正前面的误报。


“现在看来,在战争状态下,军方调查并不算晚,媒体的修正也算是及时的,在林奇自己讲述经历之前,事发两个月多后,2003年6月,《华盛顿邮报》已经基本修正误报的部分;事发三个多月后,2003年7月,军方的正式报告出台。媒体和军方的报告和林奇后来的陈述已经没有什么出入。约四年前,美国民众就已经知道真相。”


*事后评论易 当时判断难*


南方都市报还提到了另一个争议点,那就是军方的救援过程。很多中国媒体声称,救援有惊无险,军方大题小做,救援是作秀,其依据是,救援前一天,伊拉克武装人员已经离开医院。伊拉克的医院位于战争中的战区,美军去救援激烈战斗后的被俘伤兵,这场战斗曾导致多名士兵阵亡。因此,即使事先知道敌军刚刚离开,也没人能保证行动是没有危险的、敌军是绝对不会回来的。军方策划当然要求万无一失,会用足兵力。


另外,林奇被俘的画面多次在半岛电视台上出现,美军能够救出林奇,在鼓舞士气方面,以及在国际舆论方面,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受到国防部的重视。美军出动的兵力多寡,当然是前线指挥官根据这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一定要保证任务万无一失的基础上做出。中国媒体和记者在事后评论说美国军方大题小作,这只能说是事后诸葛亮。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从林奇事件看美中媒体和英雄观







2007年5月4日








美国女兵林奇在2005年
美国女兵林奇在2005年
在伊拉克战争四周年之际,美国女兵杰西卡.林奇最近在美国国会公听会上作证,澄清了围绕她受伤和被俘的若干事实,这一新闻,重新点燃了中国官方媒体对杰西卡.林奇以及对伊拉克战争的兴趣。


*中国媒体强调“造假”*


──搜狐新闻的标题:《美国女兵林奇自揭假英雄经历 全由军方编造操纵》


──南方网的标题是《美国军方一手遮天 拯救女兵林奇竟是瞎编》。


──广州日报的标题是《五角大楼编造“战争英雄”故事》。


从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中映入眼帘的都是“造假”,“编造”,“瞎编”等等字眼。


中国媒体所谓“造假”,“瞎编”的结论,主要是根据美国媒体对
杰西卡.林奇在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的证词。


*林奇说真相 报道有失实*


林奇说,她当时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身受重伤,根本不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利用她拍摄一部虚假的英雄宣传纪录片。


在谈到伊拉克伏击事件时,林奇说她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而她的步枪在那时也意外地卡住了。她说:“我不愿接受虚假的荣誉。当时我没有开枪,一发子弹也没有发。我只是跪在地上祈祷。这就是我记忆中最后发生的事情。”


当谈到自己后来获救时,林奇感慨万分地说,“上帝,这是真的。我就要回家了。但是我对于美国电视台反复播放的拯救过程不敢苟同,我仅对拯救我的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美国国会听证会的证言以及媒体后来对这个事件的后续报道来看,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对林奇受伤以及被解救的细节方面,有失实之处。战争期间,尽管美国军方每天召开记者会,宣布战争的进展,美国军方还允许美国电视记者和其他国家记者嵌入美军之中,随军行动,及时报道他们的见闻和战争新闻,但是美国军方对随军报道战争的媒体和记者是有限制的。


*新闻控制和宣传战*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战时对新闻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各个国家无不如此,美国也不例外。心战和宣传战,自从有人类战争以来,就成为瓦解敌方,鼓舞自己士气的重要手段。两千年前,中国军队就有使用心战而打败强敌的记录。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两千年前,楚汉相争,“力拔山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困垓下,刘邦令军队在夜间吹起了楚国的歌谣,涣散了项羽的军心,一举取得胜利,夺得天下。


美国军队在战争期间也使用了大众传播武器,瓦解伊拉克军队的士气。据报道,美国军方公布的伊拉克第51师全体官兵八千余人向美军投降的消息,就动摇了伊拉克的军心,最后导致美军在没有受到任何正规抵抗的情况下,一举攻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同样,伊拉克电视台和阿拉伯半岛电视台,也在大量播放对伊拉克军队有利的消息。伊拉克的宣传部长萨哈夫经常在半岛电视台上露面。


在这种情况下,伊拉克电视台和半岛电视台播放的关于被俘美国女兵的画面,对美国军方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相反,救出被俘美军女兵林奇,对振作美军的士气,对美军的形像和能力,对国际舆论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


*中国媒体热衷 美方淡然*


四年后,林奇前往美国众议院,澄清了关于她被救的一些事实。相对于中国媒体对这条新闻的热衷,这条新闻在美国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很多美国民众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也和中国媒体大相径庭。他们认为,这些事实的澄清,没有丝毫影响美国人民对这个普通美国女兵的看法,相反,还从各个角度诠释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


首先,这表明美国有新闻自由,美国媒体不需要仰仗政府的鼻息,追求事实真相是媒体的崇高使命,尽管这些真相的公布会使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楼感到难堪。也许在战时无法全部弄清林奇被俘的全部细节真实,但四年来,西方媒体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的追求。


*美国国会和中国人大*


第二,林奇前往国会作证的过程,说明了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优越。美国国会,白宫和最高法院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从而保证了任何一方的权利都无法压倒另一权力部门。


美国国会召集的这场听证会,目的是为了让美国老百姓知道真相,从而更好地评价伊拉克战争。美国国会议员对美国政府的严厉批评,在林奇事件上敢于让美国人民面对事实真相的勇气,正是美国民主精髓之所在。


相比之下,中国也有和美国议会类似的机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中国的人大,被西方媒体称为“橡皮图章”,代表往往只是举手认可党的决定,他们不能像美国议会这样,尖锐地挑战另一个权力机构作出的决策,更不用说,邀请普通民众和专家到议会作证,澄清事实的真相了。


最近很多中国民众对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宣传的英雄的细节提出质疑。例如最近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诉媒体侵犯董存瑞英雄名誉权一案,网民在互联网上对黄继光堵枪眼细节提出质疑等等,中国老百姓都很感兴趣。但是,中国官方媒体显然对这些旨在弄清关于中国英雄人物事实真相的事情不怎么热衷,更不用说有人大代表提议在人大或者政协的会议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全国转播的辩论了。


*谁是英雄?标准不同*


第三,林奇事件反映出美中两国对英雄看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的英雄的概念是,英雄要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如用手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用身体堵枪眼的黄继光,用自己身体堵住燃烧的化学液体,保护实验室设备等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向秀丽等。


中国儿童从小被教育说这样的人才是英雄。而美国人英雄的概念可以涵盖普通人。旅美媒体人林达在 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释说:


“林奇在国会作证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事情的底线是,美国人民有确定自己英雄观的能力,他们根本不需要精心编织的故事。’在美国人的概念中,林奇经历的真实故事,已经把她铸成一个十足的英雄,根本不必再添油加醋。剔去虚假内容,完全无损林奇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美国人的英雄观究竟是什么?林达分析说:“就是在必须履行职责的时候尽力。战场上每个人都可能迷路,可能遇到枪被卡住,遇到意外事故,这并不有损于这样的事实:作为士兵在接到命令时勇敢地走上战场,尽了自己的力;遭遇了伤害、恐惧、痛苦,却都忍受住了、熬了过来。就算是个壮汉都绝对是英雄了,不要说还是个少女。所以,在美国人心中,真实的林奇仍然是永远的英雄。我们看到过的美国英雄,从来不忌讳讲述自己软弱和痛苦的一面,民众对他们崇敬依旧。”


*民众心声*


在美国杰西卡.林奇网站上,很多美国民众表达他们对杰西卡.林奇的支持。他们非但没有像中国官方媒体那样把林奇看成是一个弄虚作假的骗子,反而对她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做法表示支持和赞扬,并且认为林奇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的弗朗克.威尔纳留言说:“我只是短暂地听了你上个星期在国会作证过程中的只言片语。你说美国人民能够识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那么,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可以说的是,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最使我感动的是你和洛丽家庭背景的差异,而你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忠诚于你的战友洛丽。这种友情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作为一个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杰西卡,你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请不要低估你自己。你永远是一个美国英雄。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伊丽莎白·布克写道:“我希望杰西卡能够光临这个网站,读到我写的这些话。我要告诉她的是,当她和她的战友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她是否开枪目前虽然有争议,但是,杰西卡,你是为了你的祖国而让自己的生命暴露在危险当中。实际上,你是否勇敢地回击或者有没有开枪并不重要 ,很多美国军人在帐篷里吃饭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但是,这并不能减低他们在那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一事实。


“在世贸中心倒塌之后,这些士兵响应了祖国的召唤。他们都是英雄,你也是。你为了你的祖国将终身带着伤疤,做出了感情和肉体的牺牲。你曾经显示出伟大的勇气,正像你现在(作证中)所显示出的勇气一样。我是一个女权运动活动分子,我对美国妇女表现出来的力量从来都是非常钦佩。强有力的妇女永远都能够激励所有其他妇女站出来。”


*美国报纸论英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查尔斯顿每日邮报的一篇社论:“杰西卡.林奇表现出的优雅”。社论说:


“有些人终身都在不倦地追求镁光灯下的名声。


“有些人深陷其中,而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出名,而他们将永远面对媒体曝光而改变的生命。


“请把赞美给与23岁的杰西卡.林奇。她在处理这一局面的时候比那些比她年龄大三倍的人还要优雅。


“林奇自愿参军从而可以帮助她支付大学学费。当美国攻入伊拉克的时候,她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在2003年3月23日在受到敌人攻击的时候受了重伤。


“林奇在战地的一所伊拉克医院里,最终被美军解救。林奇从军中回到家乡的消息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虽然她被称作是一个英雄,但是林奇从头开始就否认自己是英雄。


“林奇有两处脊椎骨折,右臂粉碎性骨折,经历过多次外科手术,神经受伤导致她的右脚至今没有知觉。


“这些伤痛本身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对于林奇来说,作为一个轰动新闻的中心人物,她还要面对个人隐私权的丧失。


“她将永远成为媒体追逐的目标,对她本人或者和她有关的部分进行报道,同时她也因什么时候做出反应,什么时候没有做出反应而受到媒体的批评。


“置身这一局面是非常困惑的,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完全和杰西卡毫无关系。


“有些人迅速跳出来攻击杰西卡为什么不作一个美国英雄,而这一英雄称号杰西卡从来没有承认过。有些人批评她接受一些人硬塞给她的帮助───如奖学金,书籍出版权等。


“而从头到尾,杰西卡一直都反对把功劳算到她自己身上,而是把荣誉归于在袭击中牺牲的她的战友洛丽。


“与此同时,林奇还要继续推开一些颇难处理的事务,巧妙地应付媒体采访的要求,经受那些居心险恶者的人身攻击,照顾自己的女儿,继续求学。


“林奇以一种优雅处理所有这一切。她的批评者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耻辱。他们应该从林奇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从这篇社论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美中两国英雄观的不同。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被中国媒体称为“骗子”,“假英雄”的普通女孩,即使没有开枪,即使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单纯凭着自己的诚实,勇敢,敬业,对国家的忠诚,照样可以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南都报客观介绍事件过程*


在中国媒体对林奇一片喊“假”的声浪中,只有“南方都市报”再次扮演了新闻钉子户的角色。南都报在一篇文章中,比较客观的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如实告诉中国读者,林奇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仍然是英雄。南都报介绍说:


“林奇在遭遇战火时到底做了什么,媒体的最初消息也来自战区采访。要幸存的士兵们说出本人当时干了什么,还有可能,要他们在采访中准确说出战友做了什么,很可能就有偏差。有人说,媒体当时应该立即向林奇求证,可她在被救援后动着一系列手术,一度也不愿意谈自己的经历。而如此有新闻性的事件,媒体又不肯放弃,就发掘一点报一点,也不断纠正前面的误报。


“现在看来,在战争状态下,军方调查并不算晚,媒体的修正也算是及时的,在林奇自己讲述经历之前,事发两个月多后,2003年6月,《华盛顿邮报》已经基本修正误报的部分;事发三个多月后,2003年7月,军方的正式报告出台。媒体和军方的报告和林奇后来的陈述已经没有什么出入。约四年前,美国民众就已经知道真相。”


*事后评论易 当时判断难*


南方都市报还提到了另一个争议点,那就是军方的救援过程。很多中国媒体声称,救援有惊无险,军方大题小做,救援是作秀,其依据是,救援前一天,伊拉克武装人员已经离开医院。伊拉克的医院位于战争中的战区,美军去救援激烈战斗后的被俘伤兵,这场战斗曾导致多名士兵阵亡。因此,即使事先知道敌军刚刚离开,也没人能保证行动是没有危险的、敌军是绝对不会回来的。军方策划当然要求万无一失,会用足兵力。


另外,林奇被俘的画面多次在半岛电视台上出现,美军能够救出林奇,在鼓舞士气方面,以及在国际舆论方面,意义非同小可,因此受到国防部的重视。美军出动的兵力多寡,当然是前线指挥官根据这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一定要保证任务万无一失的基础上做出。中国媒体和记者在事后评论说美国军方大题小作,这只能说是事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