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以前:
1953年起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经济建设的许多指标已超过或接近完成“一五”计划的规定指标,原定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1956年9月:
召开的党的八大及其前后,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技术革命上来;在我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以及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1956年发生了波匈事件,党中央、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认为总体是好的,是稳定的,中国不会出现大乱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该认真把中国自己的工作做好。
党中央和毛泽东也看到,在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党内还存在着一些与新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不良思想作风,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新形势下日益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常常表现在领导者和人民群众之间,而党内许多人对此不能正确认识,往往采用单纯行政命令的办法处理问题,用错误的态度对待群众。加上苏共二十大后世界性反共潮流的影响,1956年下半年起,一些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少数人闹事的情况。
在这种大背景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全党整风的部署。
---1956年 8月~1957年3月:
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上说:八大要把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作风切实反一下。9 月15日,在八大开幕词中他又指出:这三风是违反马列主义的观点和作风,不利于党内外的团结,阻碍我们事业的进步,必须通过思想教育来大力克服。11月15日,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宣布要在明年开展一次新的全党整风运动,并且说:“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1957年3月8日,在同文艺界人士谈话时,毛泽东又提到党要整顿三风,并说中央委员会要开一次会,发一个指示,今年准备,明年开始。3 月12日,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央决定今年开始党内整风,方法是学习和研究一些文件的基础上,每个人检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既要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缺点和错误,又要和风细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一棍子把人打死的办法。会后,毛泽东南下济南、南京、上海等地视察,又多次谈到了整风的必要性、目的和方法等。
---1957年4月27日:
中央起草了《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初稿)》。4 月27日,陈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一文件。同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即将发出整风、党政主要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和请各地分析研究党与人民群众各项具体矛盾的通知》,指出,整风即“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发扬正确的思想作风,纠正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的思想作风。”4 月28日,毛泽东又对整风指示作了修改,并指示:“准备五月上旬或中旬公开发表。”4 月29日,毛泽东召集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等同志专门讨论了有关开展整风运动的问题。4 月30日,毛泽东约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谈话,就开展整风运动征询意见。参加谈话会的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等和各方面党外人士共44人。毛泽东在会上说:“现在已造成批评的空气,这种空气应继续下去。揭露出来的矛盾在报上发表,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不然官僚主义永远不得解决。”他指出整风总的题目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反对三个主义,非党员自愿参加,自由退出。他强调整风的办法就是有意见就说,党内外打成一片。毛泽东的谈话以真诚的态度向党外人士讲明了党开展整风运动的目的和意义,并热诚欢迎他们向党提出批评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
---1957年5月1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人民日报》发表。《指示》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从革命的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正处在一个新的剧烈的伟大的变革中。为了克服几年来党内新滋长的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必须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深入的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以便更好地领导全社会的改造、新社会的建设,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将消极力量转化为积极力量,为着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而奋斗。《指示》重申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前整风的主题。《指示》提出,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个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一个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应该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指示》还指出,为了加强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应该在全党提倡各级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指示》的公开发表,标志着全党整风运动拉开了序幕。
---1957年5月3日:
毛泽东在接见保加利亚军事代表团谈到整风运动时说:对党的缺点和错误,要公开在报纸上批评。要党内党外一块来,大多数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是和党一道的。共产党的缺点可以公开批评,人民政府的缺点也可以公开批评,要使公开批评成为习惯,言者无罪。5月4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的指示》中说:最近两个月以来,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的批评,对于党与人民政府改正错误,提高威信,极为有益,应当继续展开,深入批判,不要停顿或间断。
---1957年5 月16日:
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里又一次说:自从展开人民内部矛盾的党内外公开讨论以来,异常迅速地揭露了各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详细情况,我们过去几乎完全不知道。现在如实地揭露出来,很好。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这类批评占 90%以上,对于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大有利益。
》--“最近一些天以来,社会上有少数带有反共情绪的人跃跃欲试,发表一些带煽动性的言论,企图将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引导到错误方向去,此点请你们注意,放手让他们发表,并且暂时(几个星期内)不要批驳,使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动面目。”
---1957年5月8日~6月3日:
中央统战部召开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共开会13次,有70余人次作了发言。在座谈会上,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的建议。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了工商界座谈会,共开会25次,有 108人次发言。《光明日报》编辑部分别在上海等九大城市邀集部分民主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开座谈会向党提意见。国务院各部门的党委、各省市委和一些高等院校的党委,也相继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请他们帮助党整风。
---1957年5月中旬:
毛泽东密切注视着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当听到李维汉向他汇报说,有人散布要与共产党“轮流坐庄”、搞“海德公园”等谬论时,毛泽东说,他这样搞,将来会整到自己头上。并指示要硬着头皮听,不要反驳,让他们放。当李维汉汇报到有人说党外有些人对共产党的尖锐批评是“姑嫂吵架”时,毛泽东说,不对,这不是姑嫂,是敌我。这时的形势发展,已使毛泽东的注意力不可能再专注于领导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而渐渐转向对右派势力的分析和考虑及如何反击右派的进攻。
---1957年5月15日:
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文中写道:“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右派在和我们“互争对中间派的领导权”。“有反共情绪的右派分子为了达到他们的企图,他们不顾一切,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刮起一阵害禾稼、毁房屋的七级以上的台风。”毛泽东还写道:“我党有大批的知识分子新党员(青年团员就更多),其中有一部分确实具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他们欣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反对党的领导。”“他们跟社会上的右翼知识分子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弟兄。”毛泽东还把与极少数右派之间的斗争,说成是“一场大规模的思想战争和政治战争”,认为“这是一场大战(战场既在党内,又在党外),不打胜这一仗,社会主义是建不成的,并且有出‘匈牙利事件’的某些危险”(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写成后,没有立即下发,而是到反击右派开始后的6月12日才印发给党内干部阅读)。
---1957年5月中旬至6月初:
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出了反右斗争的策略。5月20日,中央在《关于加强对当前运动的领导的指示》中说:“在一个短期内,党员仍以暂不发言为好,但是各省市党委必须指导宣传部门和党报立即着手分类研究右翼的反动言论和其他资产阶级论点,准备在适当时机(中央届时另作通知)发表一批论文和社论,予以反驳和批驳。”要求各地党报“继续登载一些右翼分子的反动言论,最好是登那些能够充分暴露他们的反动面目的言论(越反动的越好)。”6月6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抓紧时间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中说:“必须注意争取中间派,团结左派,以便时机一成熟,即动员他们反击右派和反动分子。”6月8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中更加明确地提出:“每个党报均要准备几十篇文章,从当地高潮开始跌落起,即陆续发表。”到适当时机,对破坏性的批评予以反驳,逐渐“将空气完全转变过来”。
---1957年6月8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标志着反右派斗争的开始。随后《人民日报》又陆续发表《工人说话了》、《不平常的春天》等社论。这些社论指出:在帮助共产党整风的名义之下,少数右派分子正在向共产党的领导权挑战,甚至公然叫嚣要共产党“下台”。右派分子对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不甘心的,匈牙利事件加强了他们的一种想象:在所有制方面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础的国家,仍然可以推翻,可以变质。这些社论,有的是毛泽东亲自起草或修改过的。
---1957年6月10日:
毛泽东向党内通报反右斗争的情况:“北京条件已成熟,人民日报已于6月 8日开始反击反动派。”“各地情况不同,何时开始反击,要看当地情况决定。”
并指出:“这次运动中,一定要使反动分子在公众面前扫脸出丑。”一场反右派斗争随即按照这样的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
---1957年6 月26日:
中央在《关于打击、孤立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指示》中虽然指出了对于右派的数量不要估计不足,划得太少,也决不要扩大化。但着重点在强调右派划得太少是右的,也是危险的。6 月29日,经毛泽东批改发出的《中央关于争取团结中间分子的指示》中说:对极右分子必须打得准,打得狠,来不得温情主义。“右派和极右派的人数”,“在全国大约有4000人左右。”7月1日,毛泽东公开点名批判了章伯钧、罗隆基和民主同盟、农工民主党,并肯定地认为,资产阶级右派就是资产阶级反动派。7月9日毛泽东向党内通报说:右派骨干人数扩大了一倍,全国不是4000人,而是大约有8000人。从估计全国极右分子约4000人,到估计约有8000人,其间相隔仅短短10天。
---1957年7月17日至 21日:
中央在青岛召开了一次省市委书记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写了《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文章一开始就强调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性:“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命题,指出:“这一次批判资产阶级右派的意义,不要估计小了。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1957年8月1日:
毛泽东估计:随着反右斗争的深入开展,右派人数将逐步增多。9月2日,中央在《关于严肃对待党内右派分子问题的指示》中说:“已经发现出来的党内右派分子已有3000余人”,并批评一些同志在反对党内右派的问题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温情主义错误。
---1957年10月15日:
中央发出《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和《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标准》规定了划为右派分子的 6条标准,其中主要的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规定应划为极右分子的主要是右派活动中的主谋和骨干分子。《标准》还指出了“其错误应予批评纠正,但不应划为右派分子”的6种情况。应当肯定,这样的标准,政策界线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也存在空泛和不易掌握的缺陷。再加上当时反右扩大化和“宁左勿右”已成气候,这样的标准很难真正贯彻执行。
---1957年底:
全国的反右派斗争大体都已进入扫尾阶段。12月 8日,毛泽东又邀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谈话。谈话中毛泽东提到了对右派分子的处理意见,他说:第一,对右派分子要有所处分,不处分不足以平民愤;第二,还要留点情,不可太严。并说这样做目的一为争取中间分子,二为分化右派。
12月12日,中央发出《关于在国家薪给人员、民主党派、高等学校学生中的右派分子的处理原则》,提出了对右派分子的处理办法。从《原则》附录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统战部处理右派的典型材料看,当时被划为右派的人受到较重处分的占大多数。
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终于没有得以遏止,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深远的不良影响。
在反右派的斗争中,全国划定右派分子共55万多人。
---从1959年到1963年间:
党中央曾先后给五批右派分子摘了帽子,但改正工作仍没有做。
---1978年:
党中央决定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宣布给尚未摘掉帽子的右派分子全部摘掉帽子,并给他们分配适当的工作。
---1981年底:
右派平反工作基本结束,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除极少数以外,绝大多数得到了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