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的网络福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部分民众都信奉无神论或泛神论的国度,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一处传福音的“禾场”以及基督徒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美国学者大卫•艾克曼在《耶稣在北京》一书中指出,中国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世界基督教的中心,“北京”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就如同旧约时代的耶路撒冷和新约时代的罗马一样。因为,中国人接受基督信仰,不仅是个人生命的改变,还将引发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质变。中国的变化不仅将改变亚洲大陆的格局,还将对世界文明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教第一个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基督徒及其他国家的宣教士有这样清晰的看见:“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福音化,是神所命定的、也是神所喜悦的伟大事工。能够参与其中,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一个接一个的海外华人基督徒和美国、韩国、英国等国的宣教士,已经风尘仆仆地“在路上”了。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基督徒范学德君也是其中的一位。


二零零零年,是中国大陆家庭教会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农村包围城市”成为事实,城市取代农村成为基督信仰最为奋兴的区域。由于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几十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占据绝大多数资源,是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路标,所以中国城市的福音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中国城市经济腾飞、市民生活方式变更的过程中,互联网正在扮演关键的角色。中国城市的网络化速度,让许多西方国家亦望尘莫及。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拥有超过两亿网民,这些网民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民众,特别是城市年轻人群、知识人群以及正在成长中的“准中产阶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自由匮乏、人权得不到保障的中国大陆,由于网络上保存了稍稍宽松的言论空间,也成为网民们的精神家园和虚拟的“自由乐土”。在此背景下,网络福音这块处女地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现出来。


旅居美国、较早介入互联网领域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基甸,在《中文网络基督教发展史》一文中指出:“网上的互动讨论为思想的交流和理念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使用中文的网络更因母语文字的亲切和言论自由的魅力而日益吸引越来越多的‘网民’,网络对思想、文化的深广影响越来越令人注目。”当网络成为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强有力的新兴载体时,心灵饥渴、精神空虚的中国网民们也试图在网络上寻找信仰,“在这一方中文天地之中,人类心灵对永恒真理和终极价值的渴求与关怀自然也有所表现,宗教信仰常常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基督教信仰和福音更可以说是‘热中之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网络福音’在海外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背景的中文网络及中国大陆的中文网络上已经悄悄走过一条从微小的声音到壮大的力量的发展之路。”与基甸等人一样,范学德也是少数较早关注网络传教事工的基督徒知识分子。这本《传到中国》,便其十年来在“网络的中国”和“真实的中国”传福音的亲身经历。


我个人认为,基甸上面的这段评述有些过于乐观。迄今为止,网络福音工作仍然是被教会严重忽视的一个部分。由于网络是崭新的载体,其成员大都是年轻人,其价值观念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唯物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不一而足;其匿名发言的方式,又不可避免地带上虚妄、调侃、粗暴等色彩。所以,使得许多自诩“出淤泥而不染”的基督徒,避之唯恐不及,哪敢到网络上去传福音呢?但是,上帝难道不得不在网络中“缺席”吗?网络必定成为一处相当特殊的“禾场”,网络应当被神的话语所穿透、所充满。范学德最早在“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关天茶舍”发表帖子,参与各种论战;后来,又转战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虽然有了一群支持者,但经常是被围攻的对象。他撰写了大量介绍美国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的小文章,无不从小处着眼,娓娓道来,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来结集为《活在美国》;他还撰写了一个又一个回大陆传福音的小故事,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接触的福音对象也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国的缩影,这些文字则结集成这本《传到中国》。


范学德在中国所接触到的,除了亲朋好友之外,大部分都是从未谋面的“网友”。每到一地,他都会与网友联系、会面、餐饮和讨论。那些与之心心相印或者唇枪舌剑的网友们,不仅到机场和火车站接送,还热情地为他安排食宿;不仅倾听他的福音信息,还帮助他组织新书推介会。在这些网友当中,有知识分子、学生、商人、公务员、工人等,如果不是网络这一特殊的纽带,他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并成为朋友。也正是通过长期在网络上的交往,范学德得到了数以百计的网友的信任与友谊,这部分“天涯若比邻”的网友,自然而然地便成了福音对象,当然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原本便是基督徒,在主内他们则有更加亲密的交流。在此意义上,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完全是虚拟的,而具有相当的真实性。


这样,范学德进入中国,所依托是两个渠道:一是遍布各个城市的网友群体,二是遍及全国城乡的家庭教会系统。他本人也就成为这两个原本互相“老死不相往来”的群落的联结点。在这本横亘十年时间的“入中国记”之中,他描述了在挤挤挨挨的农村家庭教会中聚会的感人经历,也记载了与置疑基督信仰的网友们激烈而不失君子风度的辩论。他看到了中国社会道德伦理沦丧的可悲光景,也看到了中国这面铁幕已然出现的松动与裂缝。他不像某些民运人士那样只看到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也不像某些回国捞钱的海龟那样迷恋于中国的灯红酒绿。他对中国的观察与评述,客观、理性而中立。


由于每一篇短文都最先发表在网络上,处于某种“开放状态”,放任网友们在后面跟帖,所以那些千奇百怪的跟帖,也就成为文章的延伸部分及饶有趣味的“互文本”。范学德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基督徒,他温和而宽容,在回应争论的时候从来不说伤害人的话。有意思的是,他特意将许多跟帖(包括某些毫无理由的辱骂)都一一“录此存照”。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有兴趣阅读这些跟帖。因为,从这些网友的言说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大陆年轻一代人的真实心态。而只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他们的真实心态,才有可能成功地在他们当中将福音传播开去。


网络只是一个中介,网络福音并非在网络上便可全部完成。换言之,网络福音必然经历由网络世界进入真实世界的过程,福音不是道理、不是知识、不是文化,乃是生命。因此,传福音者与福音对象之间,是一种生命感召的关系。范学德坦率地承认,在中国大陆传福音必然面对巨大的难题和考验,在中国传播福音并不是像某些海外华人基督徒想象的那么“易如反掌”。前辈基督徒俞崇恩在《十架窄路》中指出:“目前有许多团体和个人到中国大陆去,声称是为了传福音或者‘短宣’(即短期工人培训)。看来恐怕大部分人都不过是凭着自己的一股热情,或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很少有人是真正有主的带领,凭着信心、有引导,知道神要他进去;所以他们对中国教会并没有真正的帮助。”俞崇恩所批评的现象,至今仍然普遍存在。我在北美访问期间也观察到,某些教会到中国大陆的“短宣”,其实是变相的旅游而已。


基督信仰在中国的拓展,就其社会功用而言,对中国社会可谓有百益而无一害。但是,中共当局为何不断打压家庭教会、阻挠家庭教会的合法化呢?作为一名曾经在中央党校任教的学者,范学德对中共的本质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在中国大陆传福音的过程中,他也遇到过警察的骚扰和审讯,那是面对面的“短兵相接”。他指出,教会的存在,本身便是对中共全面的思想控制和组织控制的突破。“中国政治制度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共产党必须领导一切。党的领导,这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即全国人民的思想都必须统一到共产党的思想上(虽然现在它已经无力达到这一点),唯物论,无神论,就是其思想的两个根本点。基督徒信仰上帝,这从根本上与当局的思想对立起来了,并且,这个对立怎么也不可以调和。也就是说,相信了救主耶稣基督,就会动摇党的领导的思想基础。”


其次,家庭教会类似于一个庞大的NGO组织,虽然它并不试图在政治上挑战中共的统治,但它与政权的关系至少是“非暴力不合作”,这也让中共寝食难安——“党的领导的另外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组织上的领导。斯大林主义强调,组织就是一切,换言之,整个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禁止并且限制任何不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控制的独立组织的存在。教会坚持自己的独立存在,坚持基督才是教会的头,坚持信仰不受任何政治权力的限制,坚持政权没有管辖灵魂的权力,这一切,就构成了对党领导一切社会团体这一个基本原则的挑战。”虽然党已经丧失了理想与信念,但它仍然企图维持组织上的优势。因此,“打压或者限制基督教的发展,这也就必然成为当局对待基督教的战略方针”。在中国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宗教信仰自由的完全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目前这种不自由的状况下,争取和捍卫由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每一个基督徒都不可回避的使命。


根据十年间若干次回国传福音的经历,范学德总结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经验:第一,要谦卑,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千万不能装明白,更不能信口开河地给个答案。同时,对于自己清楚明白的问题,又不能避重就轻。第二,在回答问题时,要分辨什么是最基本的真理,什么是次要的真理,在非基本真理的问题上,要留有一个容纳不同观点的空间。我们要效法卫斯理的榜样,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同心;在次要的事上可以自由;在一切的事上都要有爱心。第三,要有充分的准备。当自己准备回国传福音时,首先自己必须深刻地认识福音,把握住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真理,并了解国内兄弟姐妹所关心的基本问题。这样的准备,决非一日之功,所以,要尽早准备,越早越好。这几点经验之谈,值得每一个对大陆福音有负担的海外华人基督徒关注和思考。


让我们祝福范学德弟兄在中国大陆传福音的佳美的脚踪,更期盼更多有同样的异象的海外华人基督徒与之风雨兼程。



——二零零七年九月六日、七日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超越时空的网络福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部分民众都信奉无神论或泛神论的国度,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一处传福音的“禾场”以及基督徒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美国学者大卫•艾克曼在《耶稣在北京》一书中指出,中国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世界基督教的中心,“北京”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就如同旧约时代的耶路撒冷和新约时代的罗马一样。因为,中国人接受基督信仰,不仅是个人生命的改变,还将引发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质变。中国的变化不仅将改变亚洲大陆的格局,还将对世界文明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教第一个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基督徒及其他国家的宣教士有这样清晰的看见:“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福音化,是神所命定的、也是神所喜悦的伟大事工。能够参与其中,乃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一个接一个的海外华人基督徒和美国、韩国、英国等国的宣教士,已经风尘仆仆地“在路上”了。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基督徒范学德君也是其中的一位。


二零零零年,是中国大陆家庭教会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农村包围城市”成为事实,城市取代农村成为基督信仰最为奋兴的区域。由于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几十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占据绝大多数资源,是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路标,所以中国城市的福音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中国城市经济腾飞、市民生活方式变更的过程中,互联网正在扮演关键的角色。中国城市的网络化速度,让许多西方国家亦望尘莫及。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拥有超过两亿网民,这些网民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民众,特别是城市年轻人群、知识人群以及正在成长中的“准中产阶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自由匮乏、人权得不到保障的中国大陆,由于网络上保存了稍稍宽松的言论空间,也成为网民们的精神家园和虚拟的“自由乐土”。在此背景下,网络福音这块处女地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现出来。


旅居美国、较早介入互联网领域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基甸,在《中文网络基督教发展史》一文中指出:“网上的互动讨论为思想的交流和理念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使用中文的网络更因母语文字的亲切和言论自由的魅力而日益吸引越来越多的‘网民’,网络对思想、文化的深广影响越来越令人注目。”当网络成为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强有力的新兴载体时,心灵饥渴、精神空虚的中国网民们也试图在网络上寻找信仰,“在这一方中文天地之中,人类心灵对永恒真理和终极价值的渴求与关怀自然也有所表现,宗教信仰常常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基督教信仰和福音更可以说是‘热中之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网络福音’在海外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背景的中文网络及中国大陆的中文网络上已经悄悄走过一条从微小的声音到壮大的力量的发展之路。”与基甸等人一样,范学德也是少数较早关注网络传教事工的基督徒知识分子。这本《传到中国》,便其十年来在“网络的中国”和“真实的中国”传福音的亲身经历。


我个人认为,基甸上面的这段评述有些过于乐观。迄今为止,网络福音工作仍然是被教会严重忽视的一个部分。由于网络是崭新的载体,其成员大都是年轻人,其价值观念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唯物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不一而足;其匿名发言的方式,又不可避免地带上虚妄、调侃、粗暴等色彩。所以,使得许多自诩“出淤泥而不染”的基督徒,避之唯恐不及,哪敢到网络上去传福音呢?但是,上帝难道不得不在网络中“缺席”吗?网络必定成为一处相当特殊的“禾场”,网络应当被神的话语所穿透、所充满。范学德最早在“知识青年”比较集中的“关天茶舍”发表帖子,参与各种论战;后来,又转战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虽然有了一群支持者,但经常是被围攻的对象。他撰写了大量介绍美国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教育制度的小文章,无不从小处着眼,娓娓道来,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来结集为《活在美国》;他还撰写了一个又一个回大陆传福音的小故事,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接触的福音对象也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国的缩影,这些文字则结集成这本《传到中国》。


范学德在中国所接触到的,除了亲朋好友之外,大部分都是从未谋面的“网友”。每到一地,他都会与网友联系、会面、餐饮和讨论。那些与之心心相印或者唇枪舌剑的网友们,不仅到机场和火车站接送,还热情地为他安排食宿;不仅倾听他的福音信息,还帮助他组织新书推介会。在这些网友当中,有知识分子、学生、商人、公务员、工人等,如果不是网络这一特殊的纽带,他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并成为朋友。也正是通过长期在网络上的交往,范学德得到了数以百计的网友的信任与友谊,这部分“天涯若比邻”的网友,自然而然地便成了福音对象,当然其中也有一小部分人原本便是基督徒,在主内他们则有更加亲密的交流。在此意义上,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完全是虚拟的,而具有相当的真实性。


这样,范学德进入中国,所依托是两个渠道:一是遍布各个城市的网友群体,二是遍及全国城乡的家庭教会系统。他本人也就成为这两个原本互相“老死不相往来”的群落的联结点。在这本横亘十年时间的“入中国记”之中,他描述了在挤挤挨挨的农村家庭教会中聚会的感人经历,也记载了与置疑基督信仰的网友们激烈而不失君子风度的辩论。他看到了中国社会道德伦理沦丧的可悲光景,也看到了中国这面铁幕已然出现的松动与裂缝。他不像某些民运人士那样只看到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也不像某些回国捞钱的海龟那样迷恋于中国的灯红酒绿。他对中国的观察与评述,客观、理性而中立。


由于每一篇短文都最先发表在网络上,处于某种“开放状态”,放任网友们在后面跟帖,所以那些千奇百怪的跟帖,也就成为文章的延伸部分及饶有趣味的“互文本”。范学德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基督徒,他温和而宽容,在回应争论的时候从来不说伤害人的话。有意思的是,他特意将许多跟帖(包括某些毫无理由的辱骂)都一一“录此存照”。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有兴趣阅读这些跟帖。因为,从这些网友的言说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大陆年轻一代人的真实心态。而只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他们的真实心态,才有可能成功地在他们当中将福音传播开去。


网络只是一个中介,网络福音并非在网络上便可全部完成。换言之,网络福音必然经历由网络世界进入真实世界的过程,福音不是道理、不是知识、不是文化,乃是生命。因此,传福音者与福音对象之间,是一种生命感召的关系。范学德坦率地承认,在中国大陆传福音必然面对巨大的难题和考验,在中国传播福音并不是像某些海外华人基督徒想象的那么“易如反掌”。前辈基督徒俞崇恩在《十架窄路》中指出:“目前有许多团体和个人到中国大陆去,声称是为了传福音或者‘短宣’(即短期工人培训)。看来恐怕大部分人都不过是凭着自己的一股热情,或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很少有人是真正有主的带领,凭着信心、有引导,知道神要他进去;所以他们对中国教会并没有真正的帮助。”俞崇恩所批评的现象,至今仍然普遍存在。我在北美访问期间也观察到,某些教会到中国大陆的“短宣”,其实是变相的旅游而已。


基督信仰在中国的拓展,就其社会功用而言,对中国社会可谓有百益而无一害。但是,中共当局为何不断打压家庭教会、阻挠家庭教会的合法化呢?作为一名曾经在中央党校任教的学者,范学德对中共的本质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在中国大陆传福音的过程中,他也遇到过警察的骚扰和审讯,那是面对面的“短兵相接”。他指出,教会的存在,本身便是对中共全面的思想控制和组织控制的突破。“中国政治制度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共产党必须领导一切。党的领导,这首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即全国人民的思想都必须统一到共产党的思想上(虽然现在它已经无力达到这一点),唯物论,无神论,就是其思想的两个根本点。基督徒信仰上帝,这从根本上与当局的思想对立起来了,并且,这个对立怎么也不可以调和。也就是说,相信了救主耶稣基督,就会动摇党的领导的思想基础。”


其次,家庭教会类似于一个庞大的NGO组织,虽然它并不试图在政治上挑战中共的统治,但它与政权的关系至少是“非暴力不合作”,这也让中共寝食难安——“党的领导的另外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组织上的领导。斯大林主义强调,组织就是一切,换言之,整个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禁止并且限制任何不接受共产党领导和控制的独立组织的存在。教会坚持自己的独立存在,坚持基督才是教会的头,坚持信仰不受任何政治权力的限制,坚持政权没有管辖灵魂的权力,这一切,就构成了对党领导一切社会团体这一个基本原则的挑战。”虽然党已经丧失了理想与信念,但它仍然企图维持组织上的优势。因此,“打压或者限制基督教的发展,这也就必然成为当局对待基督教的战略方针”。在中国一党专制的政治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宗教信仰自由的完全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目前这种不自由的状况下,争取和捍卫由宪法所确立的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每一个基督徒都不可回避的使命。


根据十年间若干次回国传福音的经历,范学德总结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经验:第一,要谦卑,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千万不能装明白,更不能信口开河地给个答案。同时,对于自己清楚明白的问题,又不能避重就轻。第二,在回答问题时,要分辨什么是最基本的真理,什么是次要的真理,在非基本真理的问题上,要留有一个容纳不同观点的空间。我们要效法卫斯理的榜样,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同心;在次要的事上可以自由;在一切的事上都要有爱心。第三,要有充分的准备。当自己准备回国传福音时,首先自己必须深刻地认识福音,把握住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真理,并了解国内兄弟姐妹所关心的基本问题。这样的准备,决非一日之功,所以,要尽早准备,越早越好。这几点经验之谈,值得每一个对大陆福音有负担的海外华人基督徒关注和思考。


让我们祝福范学德弟兄在中国大陆传福音的佳美的脚踪,更期盼更多有同样的异象的海外华人基督徒与之风雨兼程。



——二零零七年九月六日、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