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溅雪:敦煌、雪域高原纪行(六)

青藏高原(网络图片)


─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离开“魔鬼城”我们便一路赶往玉门关,方向大约是西南方,公路的两侧较高,一路蜿蜒向前,黄君说公路是沿着疏勒河的故河道一路向玉门关行进,原来现在的疏勒河经过瓜州向西不远便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以下的疏勒河直到新疆的罗布泊早已完全干涸。

车走了不久便见公路左侧有一道一眼望不到头的铁丝网围栏,铁丝网上不时可见上书“军事禁区”、“严禁进入、危險”的小木牌,一问黄君才知道铁丝网内面即是罗布泊中国核试騐区,由于当局不顾饥肠辘辘的百姓的死活、不顾全世界的反对多次悍然在该地区进行大气层核爆试騐,该地区已成放射性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至今人畜仍不能进入。这是一个穷兵黩武的极权政权所做的无数愚昧、不顾后果的蠢事祸及子孙后代的一个典型事例。在本应愉快的旅途遇上这种勾起人们过去痛苦记忆的事,不免令人心情沉重。

大家一路无语,车开了好久,终于在一片低矮的沙丘中看到一个呈园柱形十多米高的土墩,那就是汉长城烽火台的遗址,接着一道被铁栏栅围住、呈层状的汉长城遗址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那时筑长城是就地取材而建,用一层沙土一层芦苇压实夯紧而成,原来有七、八米高,现在残存的城墙高的仍有四米左右。靠近一看一层突出的是芦苇,一层凹进去的是沙土,一层一层疊加而成,那一层层干枯的芦苇虽已历经两千一百多年的风雨滄桑却并未化为腐朽,依然保持干芦苇金黄的色泽令人惊叹不已,我想这大概得益于当地极端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极低,以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细菌都无法在那里生存繁殖,才使这些芦苇得以仍能保持当初修建长城时的金黄色泽至今。这里照例也立有一块巨石,上书“汉长城遗址”五字,这数百公里的汉代长城远在嘉峪关以西。

通常人们总是认为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为止,实际上在嘉峪关以西还有数百公里的汉代长城未计入万里长城之内。看到那孤立于沙丘之上的烽火台和延绵不绝的汉长城遗址,不禁让人想到在交通极端不便、后勤供应极端艰难、气候如此悪劣的沙漠戈壁、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代,为修建这一试图阻挡西域少数民族铁骑的长驱直入的长城,戌边的将士和内地征发来的民伕们要忍受多少艰难困苦、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啊!他们要忍受多少沙漠戈壁的酷暑严寒和饥渴啊!他们当中许多人为此致病致残甚至付出了生命,也许就在我们站立的脚下的沙土中便埋有他们的白骨,当他们因饥饥、干渴、疾病或过度劳累而倒斃在这一片黄沙之上时,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许仍在企盼他们有朝一日将会出现在回家的路上,这让人想起那句有名的唐诗“可邻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我们在汉长城遗址和烽火台拍了几张照片,黄君还在汉长城遗址附近的沙地上捡到一小段金黄色的芦苇尖送给我以作纪念,也许是风从汉长城上刮下来的吧!对于这一两千一百多年前的珍贵遗物我连忙用纸捲起包好准备带回去让家人一饱眼福。

离开汉长城遗址继续往玉门关行进,车子又经过漫漫黄沙和无边戈壁终于来到古玉门关遗址。

远远望去一个高约十米边长约五六十米的四方形黄色大土墩,屹立在一片黄沙之上。这便是那座大名鼎鼎不让春风西度的玉门关,与想象中的雄关英姿:高大的城墙和上面的箭垜、深厚的城门洞、雄伟的城楼,实在大相径庭。玉门关遗址位于一绿洲附近,有水源故在遗址管理处一带长有红柳、胡杨、芦苇,沙地上的骆驼刺也长得十分茂盛,我走到一丛骆驼刺面前,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种久闻其大名的植物,那丛骆驼刺中有已死亡的枯枝,也有生长旺盛的和刚长出来的骆驼刺,它的叶子较厚实,有的呈绿色有的呈黄绿色,有的还结有淡黄色的小果实,每一丛骆驼刺都在它盘踞的那一小块沙地上不断地演绎发芽、生长、壮大、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生命轮迴,年复一年地为它脚下的那一小块沙地顽强地抵御着风沙的侵袭,有效地保护了它下面的泥沙不致流失,它对于扩大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的植被和防止水土流失居功至伟。为了对这种令人敬佩的植物表示我的敬意,我拉近镜头拍下了它的“英姿”。

我想两千多年前之所以选择这里建关,一是因为那时流经玉门关的疏勒河水量充沛,附近还有一小片绿洲有水源。二是这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它的西面是一条延绵不绝的高山,这里正对这条山脉唯一的山口,这是西域各族铁骑入侵中原必经的隘口(在古代条件下骑兵要翻越没有道路的高山是不可能的),而为解决人马的饮水问题,在干旱的沙漠戈壁,西域铁骑的入侵路线必然沿着当年水量充沛的疏勒河一路东侵,而建立的玉门关及它南北两侧修建的长城,不仅扼守着这个入侵必经的隘口,而且阻断了入侵者的水源,所以只要扼守住了玉门关便阻断了入侵铁骑的入侵路线,由此可见当时在这里戌边建关的将领深远的眼光和高超的军事素养。

在玉门关南面的小山上还残留有两栋民居的遗址,黄土筑的墙、芦苇盖的屋面、门窗、屋前的牲口棚虽因年代久远和长时间无人居住显得十分残破但仍依稀可辨。我想大概是近年玉门关遗址僻为旅游景点,为保护那里的水草植被,当局已将有礙观瞻的这两户人家迁往他处了吧,看到玉门关附近的绿洲因有水源;便有了青草、骆驼刺、胡杨、红柳、苔藓;有了这些植物便引来了昆虫;有了植物、昆虫便引来了蜥蜴、老鼠、野兔、野驴、野骆驼;有了这食草食虫的动物便引来了狼、狐狸、苍鹰……等肉食动物,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就形成了,所以说水是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的源头或者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走近玉门关遗址可见远处沙丘上耸立的烽火台与玉门关遥相呼应,玉门关用黄土筑成,城墙上部厚约3米,底部厚约5米,东、北两面各开有一个城门洞,透过东边那个城门洞可窥见关内的空地已经过修整,建有花坛,种了不少花草,可惜由于关的四周已用铁栅栏环绕不能进到关内登上关顶城墙举目远眺,不免有点令人遗憾,不过站在文物保护角度看,管理部门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玉门关东面沙地上立有一两米多高的岩石正面阴刻有“玉门关遗址”五个大字侧面刻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令玉门关名扬中外的那首七言绝句“出塞”: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的另一版本第一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学者指出黄河远在玉门关的千里之外,王老先生在玉门关是不可能看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景象的,如用“黄沙远上白云间”较合情理,然而我想在唐代中国缺乏地理方面的典藉,王老先生对黄河究竟发源何处流经哪些地方并不十分了然,作为文人的王老先生具有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许缺乏科学家精确缜密的头脑,当他从长安经兰州看到黄河之后(那里的黄河已不十分宽阔),一路来到玉门关又见到当时水量充沛的疏勒河,河面的宽度也与他在兰州看到的黄河差不多,这位王老先生想当然地误认为这条疏勒河便是他在兰州看到的黄河,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于是这才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佳句,其意境是远非“黄沙远上白云间”可以比擬的。为证实王老先生的不求甚解、富于想象的文人性格,我不得不在这里提前把在阳关遗址参观时遇到的一件事先述说一番,就是王之涣在这首诗里提到的“羌笛”,按照通常的观念笛应该是一种长管状上面有多个园孔的吹奏乐器,当用嘴通过它上面的一个孔向里面吹气时,再通过按在管孔上的手指的开闭控制气流发出各种时而高吭激昂时而低沉幽怨的曲调的乐器。做笛管的材料最普通的是竹、也有芦苇、骨头或金属,然而当我们在阳关遗址博物馆看到的真正的羌笛仿制品时,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原來王老先生诗中提到的羌笛竟是一种古代用泥土制作的陶制乐器,其形状像一个中空的、下大上小的鸭梨,其上部有一吹口,下面周围有几个按手指的小园孔,这种古代的陶制吹奏乐器叫做“埙”,吹出來的声音有点像笛声。我估计王老先生当年在玉门关一带当幕僚时,只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听到关外远处传來羌人吹奏埙的哀怨乐曲的声音,与他在内地熟悉的笛声非常相似,便以为是羌人用笛子吹奏出來的乐曲,所以他便把这种乐器称之为羌笛,实际上王老先生很可能跟本就没有見过羌人吹奏的这种乐器,我想当年如果王老生先不是一位富于想象的诗人,而是一位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务实精神的人,那他必定会找机会到羌人那里弄清楚他们吹奏的这种乐器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可以断定如果他看到羌人吹的是埙的话,是绝不可能把它称之为羌笛的,那么我们看到的诗就会变成“羌埙何须怨杨柳”了,不难想象既然王之涣能把羌埙误为羌笛,那么他把玉门关附近的疏勒河(也许当时疏勒河还没有名称)误认为是黄河的上游也就不足为奇了。

幸亏王老先生的富于想象、幸亏王老先生的不求甚解,才为我们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绝世佳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问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之这首诗就会变成: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埙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就会比前一首遜色不少。

玉门关游罢已近中午,天气酷热,一阵阵热浪迎面扑來,头顶上还照着热辣辣的太阳,此时大家早己汗流浃背、饥肠辘辘,虽然玉门关管理处附近也有餐馆,但黄君和张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到去阳关遗址路上的一处绿洲上一家他们熟悉的农家乐去午餐,以便领略一下沙漠绿洲中葡萄棚下露天午餐的韵味,品尝一下独具西北特色的美味佳餚,餐前还可细细品味绿洲自产自制的味道极其甜美的葡萄干,亦不失为人生一乐,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驱车朝阳关开去。因时值中午灼热的阳光照在戈壁、沙漠上,被炽热的地面烤热的空气不断上升,天空中较冷的空气不断下降,这是沙漠、戈壁出现海市蜃楼的必要条件,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奇妙的海市蜃楼幻像,有时明明看到远处有一大片蔚兰色的海水、一片高楼林立的城市走近却除了漫漫黄沙之外什么也没有,有一次居然看到远处两列白色的子弹头高速列车相向而行,我们正奇怪沙漠里哪来的高速铁路?又担心这两列相向而行的高速列车马上就会撞在一起酿成重大车祸时,转瞬间这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让我们每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再往前又不时出现城堡、大山、及许多动物的幻象,这种变幻无常奇妙无比的海市蜃楼幻景是我第一次看到,令人惊叹不已。

不久远处出现了一片真实的树林,黄君说那就是我们要去午餐的绿洲,在接近绿洲周围的沙丘上盖有许多长方形的平顶房,房四周的墙都砌成花格状,这就是绿洲居民们晾晒葡萄干的房子,绿洲居民们把自家良种葡萄园里採摘下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色或紫黑色葡萄放到墙上的花格里,在日光的照射和沙漠又热又干的大风的吹拂之下,原本水汪汪的鲜葡萄,慢慢脱水干缩,最后就成了我们平日所吃的甜美无比的葡萄干。

车一开进绿洲,周围的气温一下子就降了许多度,路边有一条水泥修的渠道,水量充沛、水质清亮,从绿洲的这头一直通到绿洲的尽头,绿洲内沿公路有不少家农家乐,门前都停滿了慕名前来就餐的游客的或旅游公司的汽车,我们的车开到黄君与张先生熟知的一家农家乐门前停下,我一下车连忙到渠道边洗手洗脸,那水不仅清澈无比而且清凉,一问农家乐的主人才知这渠道的水来自附近一个大型水库,很难想象在这茫茫沙漠戈壁之中,居然还有一个大型水库。农家乐内放了几张桌子,已有先到的游客在那里就餐。我们要农家乐的主人把一张大园桌摆到庭院的葡萄架下面,虽然离葡萄收获的季节还有很久,但架上的葡萄枝叶已覆盖滿整个葡萄架,基本上没有阳光透到下面来,从酷热的沙漠一下子进入到流水潺潺、绿树成荫的绿洲,坐在葡萄树荫下,有阵阵凉风吹来,看着绿洲里青葱的树木、成片的葡萄棚架、瓜果、高梁、玉米组成的一片望不尽的绿色,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处一片平和与宁静,这一切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在这里享用了一顿典型的西北农家大餐,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大盆炖土鸡,里面放了不少香料,又是地道的西北老土鸡,火候也恰到好处,吃起来十分鲜美。还有就是一种用绝大部份南方人听都不曾听说过的胡麻油煎制的薄饼,香脆无比,这种胡麻油是比内地香麻油还要香的油,由于只产于西北,产量又低,所以十分金贵,是油中珍品,这种多层的薄饼煎好后,切成小块盛在一个大盘子中端上来,看到它那金黄的颜色、闻到它那诱人的香味简直令人馋涎欲滴,我们品尝之后赞不绝口,连称:“好吃!好吃!”此外还有一道我们南方人听起來又惊讶、又有点忍俊不禁的菜,菜名我们听起來似乎叫做“去拉稀”,当张先生点这道菜的名称时我们都惊诧莫明,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连忙问黄君和张先生这究竟是一道什么菜?名称如此不雅,黄君和张先生大概不是头一回看到客人们听到这个菜名时的反应,故意卖关子说到时候端上來你们就知道了,后來端上來一看原來是茄子炒辣椒和西红柿,简称“茄辣西”,此时我们才愰然大悟,这三个字按西北人的发音在我们南方人听起來就成了“去拉稀”,这道菜虽普通,倒也有些创意,以前我们从來也没有想到过把这三样菜合到一起炒,而且吃起來也别有一番风味。在绿洲农家乐饱餐一顿,喝了几杯茶又稍事休息之后,原本已感疲惫的身体,顿感精神倍增,马上又驱车前往阳关。

 

2010年8月30日补记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一真溅雪:敦煌、雪域高原纪行(六)

青藏高原(网络图片)


─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离开“魔鬼城”我们便一路赶往玉门关,方向大约是西南方,公路的两侧较高,一路蜿蜒向前,黄君说公路是沿着疏勒河的故河道一路向玉门关行进,原来现在的疏勒河经过瓜州向西不远便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以下的疏勒河直到新疆的罗布泊早已完全干涸。

车走了不久便见公路左侧有一道一眼望不到头的铁丝网围栏,铁丝网上不时可见上书“军事禁区”、“严禁进入、危險”的小木牌,一问黄君才知道铁丝网内面即是罗布泊中国核试騐区,由于当局不顾饥肠辘辘的百姓的死活、不顾全世界的反对多次悍然在该地区进行大气层核爆试騐,该地区已成放射性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至今人畜仍不能进入。这是一个穷兵黩武的极权政权所做的无数愚昧、不顾后果的蠢事祸及子孙后代的一个典型事例。在本应愉快的旅途遇上这种勾起人们过去痛苦记忆的事,不免令人心情沉重。

大家一路无语,车开了好久,终于在一片低矮的沙丘中看到一个呈园柱形十多米高的土墩,那就是汉长城烽火台的遗址,接着一道被铁栏栅围住、呈层状的汉长城遗址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那时筑长城是就地取材而建,用一层沙土一层芦苇压实夯紧而成,原来有七、八米高,现在残存的城墙高的仍有四米左右。靠近一看一层突出的是芦苇,一层凹进去的是沙土,一层一层疊加而成,那一层层干枯的芦苇虽已历经两千一百多年的风雨滄桑却并未化为腐朽,依然保持干芦苇金黄的色泽令人惊叹不已,我想这大概得益于当地极端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极低,以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细菌都无法在那里生存繁殖,才使这些芦苇得以仍能保持当初修建长城时的金黄色泽至今。这里照例也立有一块巨石,上书“汉长城遗址”五字,这数百公里的汉代长城远在嘉峪关以西。

通常人们总是认为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为止,实际上在嘉峪关以西还有数百公里的汉代长城未计入万里长城之内。看到那孤立于沙丘之上的烽火台和延绵不绝的汉长城遗址,不禁让人想到在交通极端不便、后勤供应极端艰难、气候如此悪劣的沙漠戈壁、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代,为修建这一试图阻挡西域少数民族铁骑的长驱直入的长城,戌边的将士和内地征发来的民伕们要忍受多少艰难困苦、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啊!他们要忍受多少沙漠戈壁的酷暑严寒和饥渴啊!他们当中许多人为此致病致残甚至付出了生命,也许就在我们站立的脚下的沙土中便埋有他们的白骨,当他们因饥饥、干渴、疾病或过度劳累而倒斃在这一片黄沙之上时,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许仍在企盼他们有朝一日将会出现在回家的路上,这让人想起那句有名的唐诗“可邻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我们在汉长城遗址和烽火台拍了几张照片,黄君还在汉长城遗址附近的沙地上捡到一小段金黄色的芦苇尖送给我以作纪念,也许是风从汉长城上刮下来的吧!对于这一两千一百多年前的珍贵遗物我连忙用纸捲起包好准备带回去让家人一饱眼福。

离开汉长城遗址继续往玉门关行进,车子又经过漫漫黄沙和无边戈壁终于来到古玉门关遗址。

远远望去一个高约十米边长约五六十米的四方形黄色大土墩,屹立在一片黄沙之上。这便是那座大名鼎鼎不让春风西度的玉门关,与想象中的雄关英姿:高大的城墙和上面的箭垜、深厚的城门洞、雄伟的城楼,实在大相径庭。玉门关遗址位于一绿洲附近,有水源故在遗址管理处一带长有红柳、胡杨、芦苇,沙地上的骆驼刺也长得十分茂盛,我走到一丛骆驼刺面前,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种久闻其大名的植物,那丛骆驼刺中有已死亡的枯枝,也有生长旺盛的和刚长出来的骆驼刺,它的叶子较厚实,有的呈绿色有的呈黄绿色,有的还结有淡黄色的小果实,每一丛骆驼刺都在它盘踞的那一小块沙地上不断地演绎发芽、生长、壮大、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生命轮迴,年复一年地为它脚下的那一小块沙地顽强地抵御着风沙的侵袭,有效地保护了它下面的泥沙不致流失,它对于扩大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的植被和防止水土流失居功至伟。为了对这种令人敬佩的植物表示我的敬意,我拉近镜头拍下了它的“英姿”。

我想两千多年前之所以选择这里建关,一是因为那时流经玉门关的疏勒河水量充沛,附近还有一小片绿洲有水源。二是这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它的西面是一条延绵不绝的高山,这里正对这条山脉唯一的山口,这是西域各族铁骑入侵中原必经的隘口(在古代条件下骑兵要翻越没有道路的高山是不可能的),而为解决人马的饮水问题,在干旱的沙漠戈壁,西域铁骑的入侵路线必然沿着当年水量充沛的疏勒河一路东侵,而建立的玉门关及它南北两侧修建的长城,不仅扼守着这个入侵必经的隘口,而且阻断了入侵者的水源,所以只要扼守住了玉门关便阻断了入侵铁骑的入侵路线,由此可见当时在这里戌边建关的将领深远的眼光和高超的军事素养。

在玉门关南面的小山上还残留有两栋民居的遗址,黄土筑的墙、芦苇盖的屋面、门窗、屋前的牲口棚虽因年代久远和长时间无人居住显得十分残破但仍依稀可辨。我想大概是近年玉门关遗址僻为旅游景点,为保护那里的水草植被,当局已将有礙观瞻的这两户人家迁往他处了吧,看到玉门关附近的绿洲因有水源;便有了青草、骆驼刺、胡杨、红柳、苔藓;有了这些植物便引来了昆虫;有了植物、昆虫便引来了蜥蜴、老鼠、野兔、野驴、野骆驼;有了这食草食虫的动物便引来了狼、狐狸、苍鹰……等肉食动物,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就形成了,所以说水是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的源头或者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走近玉门关遗址可见远处沙丘上耸立的烽火台与玉门关遥相呼应,玉门关用黄土筑成,城墙上部厚约3米,底部厚约5米,东、北两面各开有一个城门洞,透过东边那个城门洞可窥见关内的空地已经过修整,建有花坛,种了不少花草,可惜由于关的四周已用铁栅栏环绕不能进到关内登上关顶城墙举目远眺,不免有点令人遗憾,不过站在文物保护角度看,管理部门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玉门关东面沙地上立有一两米多高的岩石正面阴刻有“玉门关遗址”五个大字侧面刻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令玉门关名扬中外的那首七言绝句“出塞”: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的另一版本第一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学者指出黄河远在玉门关的千里之外,王老先生在玉门关是不可能看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景象的,如用“黄沙远上白云间”较合情理,然而我想在唐代中国缺乏地理方面的典藉,王老先生对黄河究竟发源何处流经哪些地方并不十分了然,作为文人的王老先生具有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许缺乏科学家精确缜密的头脑,当他从长安经兰州看到黄河之后(那里的黄河已不十分宽阔),一路来到玉门关又见到当时水量充沛的疏勒河,河面的宽度也与他在兰州看到的黄河差不多,这位王老先生想当然地误认为这条疏勒河便是他在兰州看到的黄河,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于是这才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佳句,其意境是远非“黄沙远上白云间”可以比擬的。为证实王老先生的不求甚解、富于想象的文人性格,我不得不在这里提前把在阳关遗址参观时遇到的一件事先述说一番,就是王之涣在这首诗里提到的“羌笛”,按照通常的观念笛应该是一种长管状上面有多个园孔的吹奏乐器,当用嘴通过它上面的一个孔向里面吹气时,再通过按在管孔上的手指的开闭控制气流发出各种时而高吭激昂时而低沉幽怨的曲调的乐器。做笛管的材料最普通的是竹、也有芦苇、骨头或金属,然而当我们在阳关遗址博物馆看到的真正的羌笛仿制品时,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原來王老先生诗中提到的羌笛竟是一种古代用泥土制作的陶制乐器,其形状像一个中空的、下大上小的鸭梨,其上部有一吹口,下面周围有几个按手指的小园孔,这种古代的陶制吹奏乐器叫做“埙”,吹出來的声音有点像笛声。我估计王老先生当年在玉门关一带当幕僚时,只是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听到关外远处传來羌人吹奏埙的哀怨乐曲的声音,与他在内地熟悉的笛声非常相似,便以为是羌人用笛子吹奏出來的乐曲,所以他便把这种乐器称之为羌笛,实际上王老先生很可能跟本就没有見过羌人吹奏的这种乐器,我想当年如果王老生先不是一位富于想象的诗人,而是一位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务实精神的人,那他必定会找机会到羌人那里弄清楚他们吹奏的这种乐器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可以断定如果他看到羌人吹的是埙的话,是绝不可能把它称之为羌笛的,那么我们看到的诗就会变成“羌埙何须怨杨柳”了,不难想象既然王之涣能把羌埙误为羌笛,那么他把玉门关附近的疏勒河(也许当时疏勒河还没有名称)误认为是黄河的上游也就不足为奇了。

幸亏王老先生的富于想象、幸亏王老先生的不求甚解,才为我们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绝世佳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问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之这首诗就会变成: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埙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就会比前一首遜色不少。

玉门关游罢已近中午,天气酷热,一阵阵热浪迎面扑來,头顶上还照着热辣辣的太阳,此时大家早己汗流浃背、饥肠辘辘,虽然玉门关管理处附近也有餐馆,但黄君和张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到去阳关遗址路上的一处绿洲上一家他们熟悉的农家乐去午餐,以便领略一下沙漠绿洲中葡萄棚下露天午餐的韵味,品尝一下独具西北特色的美味佳餚,餐前还可细细品味绿洲自产自制的味道极其甜美的葡萄干,亦不失为人生一乐,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驱车朝阳关开去。因时值中午灼热的阳光照在戈壁、沙漠上,被炽热的地面烤热的空气不断上升,天空中较冷的空气不断下降,这是沙漠、戈壁出现海市蜃楼的必要条件,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奇妙的海市蜃楼幻像,有时明明看到远处有一大片蔚兰色的海水、一片高楼林立的城市走近却除了漫漫黄沙之外什么也没有,有一次居然看到远处两列白色的子弹头高速列车相向而行,我们正奇怪沙漠里哪来的高速铁路?又担心这两列相向而行的高速列车马上就会撞在一起酿成重大车祸时,转瞬间这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让我们每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再往前又不时出现城堡、大山、及许多动物的幻象,这种变幻无常奇妙无比的海市蜃楼幻景是我第一次看到,令人惊叹不已。

不久远处出现了一片真实的树林,黄君说那就是我们要去午餐的绿洲,在接近绿洲周围的沙丘上盖有许多长方形的平顶房,房四周的墙都砌成花格状,这就是绿洲居民们晾晒葡萄干的房子,绿洲居民们把自家良种葡萄园里採摘下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色或紫黑色葡萄放到墙上的花格里,在日光的照射和沙漠又热又干的大风的吹拂之下,原本水汪汪的鲜葡萄,慢慢脱水干缩,最后就成了我们平日所吃的甜美无比的葡萄干。

车一开进绿洲,周围的气温一下子就降了许多度,路边有一条水泥修的渠道,水量充沛、水质清亮,从绿洲的这头一直通到绿洲的尽头,绿洲内沿公路有不少家农家乐,门前都停滿了慕名前来就餐的游客的或旅游公司的汽车,我们的车开到黄君与张先生熟知的一家农家乐门前停下,我一下车连忙到渠道边洗手洗脸,那水不仅清澈无比而且清凉,一问农家乐的主人才知这渠道的水来自附近一个大型水库,很难想象在这茫茫沙漠戈壁之中,居然还有一个大型水库。农家乐内放了几张桌子,已有先到的游客在那里就餐。我们要农家乐的主人把一张大园桌摆到庭院的葡萄架下面,虽然离葡萄收获的季节还有很久,但架上的葡萄枝叶已覆盖滿整个葡萄架,基本上没有阳光透到下面来,从酷热的沙漠一下子进入到流水潺潺、绿树成荫的绿洲,坐在葡萄树荫下,有阵阵凉风吹来,看着绿洲里青葱的树木、成片的葡萄棚架、瓜果、高梁、玉米组成的一片望不尽的绿色,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处一片平和与宁静,这一切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在这里享用了一顿典型的西北农家大餐,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大盆炖土鸡,里面放了不少香料,又是地道的西北老土鸡,火候也恰到好处,吃起来十分鲜美。还有就是一种用绝大部份南方人听都不曾听说过的胡麻油煎制的薄饼,香脆无比,这种胡麻油是比内地香麻油还要香的油,由于只产于西北,产量又低,所以十分金贵,是油中珍品,这种多层的薄饼煎好后,切成小块盛在一个大盘子中端上来,看到它那金黄的颜色、闻到它那诱人的香味简直令人馋涎欲滴,我们品尝之后赞不绝口,连称:“好吃!好吃!”此外还有一道我们南方人听起來又惊讶、又有点忍俊不禁的菜,菜名我们听起來似乎叫做“去拉稀”,当张先生点这道菜的名称时我们都惊诧莫明,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连忙问黄君和张先生这究竟是一道什么菜?名称如此不雅,黄君和张先生大概不是头一回看到客人们听到这个菜名时的反应,故意卖关子说到时候端上來你们就知道了,后來端上來一看原來是茄子炒辣椒和西红柿,简称“茄辣西”,此时我们才愰然大悟,这三个字按西北人的发音在我们南方人听起來就成了“去拉稀”,这道菜虽普通,倒也有些创意,以前我们从來也没有想到过把这三样菜合到一起炒,而且吃起來也别有一番风味。在绿洲农家乐饱餐一顿,喝了几杯茶又稍事休息之后,原本已感疲惫的身体,顿感精神倍增,马上又驱车前往阳关。

 

2010年8月30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