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托马斯·弗里德曼:我在中国看到了世界未来的样子 。这篇文章写的精彩、实在、客观也尖锐,文章写到:中国到处是摄像头,随时可以抓人;微薄的养老金和可怜的医保。文章让我想起了过去我的经历,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迎来了出国热,都在努力考大学和到夜校去学习。国家在补资本主义这一课,厂矿企业也在补技术和文化这一课,企业当时叫“双补”,都是企业掏腰包,也就是国家拿钱进行“双补”,那时候基本都是国企。我一边上“电大”一边抓单位的“双补”工作,“电大”也是在那个特殊历史下产生的。大量的最后一批知青回城进了工厂,年轻人特多,单位领导也特别重视“双补”,当时我在单位抓教育,这活就落在我头上了,白天我要上“电大”,还要到当地学校请语文和数学老师,“双补”是上面布置下来的,技术课的老师就在本单位找技术员或工程师来给工人上技术课,在学校请来的老师我们都要给工资的。我们单位各个车间的工人基本是三班倒,“双补”课就分白天和晚上,不能耽误工人上班;白天上班的工人就晚上“双补”,上夜班的工人就白天上“双补”。那个年代的在学校没怎么上课就下乡了,“双补”文化课主要让工人学初中语文和数学,技术课主要学车、铣、刨、磨、钳技术基础知识,“双补”学完的职工要发给“结业证书”,相当于今天的“上岗证”。我为什么要说这段经历呢?就是说中国的技术工人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打下了基础,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技校发展,在不断向企业输送技术工人。80年代我们单位从日本引进“数控机床”,我们也知道这是日本已经淘汰的技术,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先进技术了。有了“双补”才有了后来的中国工人、西方的资本输入、合资企业、半成品加工,一直到中国制造,所以中国不是7、8年就成为制造业大国的。

在川普第一任期对中国“贸易战”时,中国就开始制造业转型,把低端制造业搬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中国低端制造业主要是在东南亚,而中国国内的制造业向高科技和重工业拓展,用了近40年,人工智能中国也是砸了不少钱进去,造船业、钢铁业没有源源不断技术工人输送能有今天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吗?因而才有了中国工厂能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端技术产品。

如果89年学生回去上课,高层改革精英留下来,我想比现在更好,最起码是在民主和法治的道路上进行改革,要比现在这波人强多了。见好就收,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再过几个月雅鲁泽尔斯基和昂纳克做出了比中国更好的选择。香港也是没有做到“见好就收”,重复89年的悲剧。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也经历了40年,从上世纪70年代,资本开始外流,制造业也开始慢慢离开美国本土,到8、9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出去的就再也没有回来。美国失去了50年代那种高速发展,钢铁、铁路、高速公路带动了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并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

川普第一任期的单打独斗,并没有让美国制造业回归,他的注意力在贸易战上了,没有更好的措施来营救美国的制造业,如果在进口上把把关,也许贸易逆差就会扭转。川普第二任期有备而来,但所有人不再提美国和盟国建立各种与中俄对抗所建的群,川普不断以总统行政令绕开国会试探宪法,扩张总统权力,消弱美国的三权制衡和媒体的监督,试图在国会和司法形成一党独大。最近川普又在他的“解放日”抛出对全球的“关税战”,首先是美国股市遭到重创,随后蔓延全球,7日重创中国和香港股市。4月7日,中国A股三大股指大幅下跌,沪指下跌7.3%,创5年最大跌幅,深成指跌9.66%,跌破万点大关,创业板指跌12.5%。
深成指全日收市报9364点,下跌1001点或9.66%,失守1万点大关,盘中最多跌1145点或11.05%,低见9220点。
创业板指数收报1807点,下跌258点或12.5%;沪深300指数报3589点,跌272点或7.05%。
港股失守2万点关口。香港股市出现“黑色星期一”,恒生指数收盘暴跌3021点或13.22%,收报19828点,创史上最大跌幅。港股全日成交总额高达港币6208亿,亦创纪录新高。港股各类股票全面暴跌,在港上市的中国企业几乎无一幸免,科技股、银行股、保险股、芯片股、餐饮股等大多数有10%至20%的跌幅,其中阿里巴巴跌17.97%报101.3港元、腾讯跌12.53%报435港元、比亚迪跌15.9%报315港元。

川普的全球提高关税,目的不是打贸易战,而是打破原有世界经济秩序,正如英国首相所说的,我们熟悉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川普的全球关税,搅乱了世界各国的股市,全球受川普关税的影响各国股市都出现了混乱,川普的目的达到了,逼得各国向美国做出表态,与美国进行谈判,这是川普的目的,来和美国谈判做交易,谈判的目的就是来美国投资建厂,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不然我川普就用关税卡你。川普刚第二任时,那几个向川普表示向美国投资上千亿的不知进展如何?那么建厂的技术工人哪里来?你能让台湾的台积电都搬到美国吗?技术及技术人员还有工人都过来吗?曹德旺玻璃厂的工人都来自曹德旺的家乡,你让柬埔寨的鞋厂搬来美国,那工人来不来?让iPhone回美国,会不会考虑打螺丝的成本?

现在只有中国和法国与川普的关税杠上了,中国以同样的关税回应川普,但川普忘了,中国已不是川普第一任期的中国,各方面经济已超过美国,人工智能、造船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业、钢铁制造业等,无论在产量和成本价格上都无法与中国竞争。最终的川普关税战也只能是孤立与世界各国打关税战,川普的关税战反而助长中国了世界经济控制欲。形成经济的多极世界的划分,也可能是大国瓜分经济的多极世界。

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美国已经出现衰退,并不是从川普开始的,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已经力不从心了,已经失去了盟国的信任和领导力,美国的经济衰退对昔日的盟友变的越来越粗暴,甚至要“动手抢夺”。

全球各国股市呈现熊市,全球股灾引发各国启动应对措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华尔街开始发声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在上周美股经历了两日重挫、市值蒸发数以万亿计美元后,一些华尔街大佬开始公开发表意见,其中包括特朗普的公开支持者。

川普纠结就在于,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了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 (约合7880亿英镑),出口额达到3.5万亿美元, 进口额2.5万亿美元。特朗普:除非解決與中國貿易逆差問題,否則我不會達成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在受訪時表示,除非首先解決超過1萬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問題,否則他不願與中國達成協議。特朗普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美國與一些國家的貿易逆差超過10億美元,但與中國的貿易逆差超過“1萬億美元”。

如今,川普几乎没有再给欧洲及其他盟友继续配合孤立中国的理由,无论是他对俄罗斯的友善态度,还是最新一轮关税措施,都很难让盟友团结在美国身边。

尽管经济学家预计此次关税将摧毁中美大部分贸易往来,对经济的打击也将超过第一次贸易战。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表示,归根结底,川普的关税将使贸易伙伴团结在一起,而美国则受到损害。“川普的举动将促使占全球人口或经济总量80%的国家,加强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这将使美国陷入孤立。长期来看,这将推动各国之间的全面合作。”

特朗普出手推翻世界经济秩序我们都将为此付出代价,特朗普的关税并非一种谈判策略,而是一项深思熟虑的计划,旨在摧毁美国自己建立的自由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我们所有人或将为他重塑世界秩序的企图付出沉重代价。

就连马斯克对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表示不满。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意大利右翼执政党“联盟党”上周六(4月5日)于佛罗伦萨举行的一次党代会上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我希望美国和欧洲能够达成比以往更紧密的伙伴关系。”他还说:“关于关税,我希望我们能朝着零关税的方向努力,在欧洲和北美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

萨默斯星期二(4月8日)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说,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将在未来几周面临“非常重要的选择”。这些关税计划的规模甚至超过1930年的关税,后者“加剧了大萧条”。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川普主义时代已经隐现的若干后果: 新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损害美国的出口;华盛顿的政治浑水变得更深;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终结;中国将迎来重大机遇,重塑世界经济会带来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未必都会导向川普所标榜的新“黄金时代”。

车宏年 4/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