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联会跨越九七风雨十年

 


● 编者按:香港回归十年,最值得记载的事件,是支持中国民主的「支联会」在风雨中坚持至今,年年六四,维园大型烛光晚会成为国际新闻的亮点,对中国民主未来有深远影响。本文访问支联会领导人司徒华,畅谈十年历程和经验。



● 支联会主席司徒华择善固执,是支联会的灵魂人物。


今年香港主权回归十年,中共和特区政府大肆庆祝,刻意营造喜气洋洋的太平盛世气氛,但六四之夜,维多利亚港海旁的维园却一片悲情,五万五千枝烛光举向夜空,人们在悲壮的歌声中哀悼一九八九年「六四」血洒北京街头的学生和市民。遥想十年前九七前回归最后一个六四之夜,同样是五万五千人燃点起烛光,许多人感伤不已,不知明年今宵维园的烛光是否还能亮起?组织维园烛光夜祭的香港支联会是否还能存在下去?


但支联会坚持下来了。年年六四,年年烛光,万人夜祭,风雨不改,此景此情在香港已十八个年头,而跨越九七也已十载春秋。这在人类史中也是一项奇蹟。


十年中最大威胁是二十三条


今年六四之夜过后我访问人称华叔的支联会主席司徒华,问华叔:当年是否能想到回归十年后支联会仍然能组织五万人的维园烛光之夜?「我从未没有想过我们不干了。」华叔说.九七过后的第一个六四来临前,新任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号召港人放下六四包袱,还亲自找他谈话,规劝说他不要再搞六四纪念活动,但华叔一口回绝.一九九九年六四之前,董建华再劝华叔,又被拒绝.以后董建华再找华叔谈话,华叔乾脆不去。


华叔说,回归之前,支联会已作了最坏打算,将支联会敏感资料已转移海外(香港有报导称这些资料转移到港人移民最多的加拿大)。而且在回归前的九七年六四维园烛光会上宣称,维园集会是一国两制能否执行的重要标志,如果特区政府不让举行,支联会将发起公民抗争行动,特区政府将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但十年下来,支联会没有遭遇任何像样的威胁,仅零四年「六四」十五周年时,支联会接到匿名恐吓信,说要从高楼扔东西攻击支联会的游行队伍。华叔即拿信找到当时的警务处长李明逵报案。李相当重视,表示会加强警力,予以防范,但结果无暴力事件发生。该年六四维园之夜,参与人数达八万人之多。


实际上,支联会真正面临的威胁,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这条有关颠覆国家罪的法律条文一旦立法通过,支联会这样的政治社团可能堕入法网.在回归前夕亲中人物,特区筹委会副秘书长邵善波即语带威胁地警告:九七后悼念六四活动可能触及基本法二十三条有关叛乱和颠覆国家罪。所以华叔告诉我,九七后这十年他最感兴奋的是二○○三年七月一日五十万人大游行,让二十三条立法被搁置,亟力推销二十三条的保安局长叶刘淑仪和不得人心的特首董建华被迫下台。


华叔还指出,对中共来说,香港九七前最大敌人是支联会,但现在首当其冲的是法轮功。


刘千石出走令人意外与遗憾


支持中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诞生於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一日这一天。香港首次一百万人上街,声援北京学生,当日全港两百多社团宣佈成立香港市民声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稍后提出「释放民运人士、平反八九民运、追究屠城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建设民主中国」五大工作纲领.主席司徒华.其成员还包括中共背景的教师组织教联会,其代表程介南为支联会创会常委。


据支联会现任常委,民主派议员张文光回忆,在成立之前一日,香港八号颱风,港人冒着狂风暴雨在维园集会,第一个上讲台的即是程介南,也是他第一个喊出「打倒李鹏」的口号。但六四过后六四屠城派坐稳江山程介南即辞掉常委,他所代表的教联会退出支联会。而当年一同高呼「打倒李鹏」的亲中左派们也全部转向支持邓李杨。


除此以外,十八年来支联会基本架构未有大变动,仍拥有两百余团体会员,主要常委司徒华、李卓人、何俊仁、梁国雄、张文光、梁耀忠、刘山青等仍站在台前,也有活跃人物因民主派工作安排内部协调,未再任支联会常委,如前民主党主席杨森。而唯一令人意外且遗憾的是常委刘千石的出走。刘千石是很有群众魅力的工运活动家,最初十余年香港无论民主派游行还是维园六四悼念都由他主持领队,其高吭激昂呼声早已为港人所熟悉。但自一九九九年获中方格外开恩允许他北上探母后,或许忠孝不能两全,刘千石与民主派遂渐行渐远,并於二○○四年辞去支联会常委之职务。


华叔在访问中说,该年四月两人在立法会时,刘千石突然告诉他不打算做支联会常委了。华叔回答说,不做没关系,他只要在年底支联会换届改选不参选就行了,谁知刘千石迫不及待即时向记者宣佈了他的决定。今时谈及,华叔似乎仍不能释怀。刘千石究竟为何有此巨变?是否政治理念已转向?华叔不予置评.


另一位比较低调出走的支联会常委着名电影界人士岑建勳,曾参加过拯救六四民运人士的黄雀行动,因北上大陆电影圈发展而退出支联会。



● 六四事件十八周年维园烛光夜祭六四死难者,支联会常委台上振臂高呼平反六四。


支联会众常委有理想能实干


相较海外中国民运内斗不息,时曝丑闻的不争气,香港支联会始终屹立不倒,运作十八年如一日,是香港奇蹟,也是香港人的骄傲。华叔说,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人的素质较好,是市民的热情鼓励支联会才能支持下去。


海外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大陆人会说不会做,而香港人是会做不会说.拙於言辞的港人遵法守纪,做事踏实认真,择善固执,任劳任怨。支联会的成功就是靠这种精神。即以支联会灵魂人物司徒华为例,华叔七十年代初投身教师工会活动至今已三十多年,他当年亲手创办任会长十多年的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现是香港最大教师工会组织及支联会骨干,教协会员八万人,并拥有足以自力更生的资产和生意:两个会所(支联会十八年来一直借用教协会所作办事处),两个小型超级市场,四个医务中心,僱佣员工一百六十人。访问中华叔回忆了他草创教协时,如何胼手胝足打杂做事,贴邮票寄信,搬搬抬抬的日子。他说,不亲力亲为任何事都做不好。


现一直坚持留在支联会的其他常委,皆是如华叔那样择善固执又脚踏实地的社会活动家,如香港大学毕业却放弃港大传统的精英富贵道路,从事服务劳工下层社会的工人运动,一九八九年学运期间送捐款到北京被中共扣押三日的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任支联会秘书长热心公益,最近成立中国人权律师关注组,支持中国大陆维权运动的人权律师何俊仁;苦学成材,出任过无数公职和公益事务的浸信会牧师朱耀明;当了立法会议员仍保持街头热血战士本色的梁国雄;因北上探望声援广东民运而坐监十年始终无怨无悔的刘山青;深受选民信任服务基层的社区领袖梁耀忠;七十年代的学生领袖,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创办人,大学教师麦海华;六四时尚是青年学子因支持八九民运而走上从政不归路的陶君行、蔡耀昌等等。都是既有理想,又是能做事的实干家。


除了一般人所熟悉的大型活动,如维园烛光集会及民主游行外,支联会还做了大量其他工作,活动从年头排到尾,粗略计有年初春节年宵摊位推介民运纪念品及书籍,举办各类民主教育讲座,声援国内被捕人士和天安门母亲,清明节献花、组织向国内在狱民运人士中秋节寄月饼圣诞寄贺卡,发起签名运动,向到港中共领导人抗议示威,年底新年除夕民主祝愿集会等等,数不胜数。此外还有日常的出版《港支联通讯》,搜集整理民运资料,与海外华人民运团体联络等工作。


对「黄雀行动」迄今保持沉默


在支联会干的了不起的大事中只有一宗支联会的人是绝口不提,这即是一九八九年六四屠杀后支联会花了大量财力人手援救共五百多民运人士经香港逃亡海外的所谓「黄雀行动」。最近一些参与者出来大曝内幕,但真正的幕后功臣却选择了沉默不语.华叔说,到适当的时候支联会会公佈真相。


支联会的坚持给生活在专制高压下的中国人和六四死难者的家属极大的鼓励和安慰。有位大陆人来到维园烛光集会时,感慨万分,大叹「香港人真了不起」,说「做人要做香港人」。近年很多大陆人慕名而来参加维园烛光会,支联会的捐款箱也多了人民币。


对待大陆海外民运的朋友们,支联会付出甚多,但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公开批评指摘他们。华叔说,支联会一成立就有三个原则:一,不公开批评其他民运团体(后来见到报上有人批评他们,剪了报寄给他们);二,不介入其他民运团体之间和内部的矛盾;三,把民运人士个人的行为与八九民运分开来看。经过十八年的考验,支联会的这一政策证实很有智慧。


支联会的无名英雄们


对支联会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大陆人可能不能想像,能量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而坚持又如此长久的支联会只有两名受薪员工,其余全部工作主要是靠支联会常委和成员的业余时间及一群核心义工的无私奉献,仅在最繁忙,如大型集会和春节年宵摊位筹款时聘请一些兼职临时工而已。现支联会有二百六十名登记义工,核心义工二十多人,与支联会保持通讯联络的支联会之友一千七百多人。


支联会的义工多是香港普通市民,他们在支持中国民运,为支联会无私奉献的工作中找到人生价值,有十多位义工甚至真正作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位被支联会朋友昵称为「加菲」的女义工梁凤群原是追逐流行文化的女子,但六四改变了她的人生观,成为支联会核心义工。二○○六年她患胃癌病逝前还在病榻上托前来探望的亲友代她在六四弔唁册和联署广告上签名。


另一位同年病逝的义工锦叔邝锦波是位货车司机,自身拥有一部小货车,因而包了支联会大大小小的运输工作,每次支联会游行,都是由他驾驶的装有扩音器的货车领头开道。


还有一位义工刘常佳,是位平凡的老年家庭妇女,十年如一日地为支联会作街头募捐、徵集签名,帮忙发信等琐事。二○○○年她患胃癌去世前最后两个愿望,一是用支联会T恤与襟章为她陪葬,二是六四平反之日要帮她在天安门广场为六四烈士献花。


这些支联会的无名英雄跨过了九七,但是遗憾的是未等到六四平反这一天。


谈到支联会,不能不提支联会的全职员工,人称冯姐的冯爱玲。认识她的人无不对她默默工作任劳任怨有深刻印象。八九年六四血案发生时,她尚是云英未嫁的少女,曾立誓六四不平反不结婚,是华叔劝她,民主路漫长,不要心急,她才与支联会相识的爱侣常委梁国华结成连理,携手一道为支联会,为中国民主化打拼。



● 跨越九七后,支联会成立青年组,以使民运薪火相传。


支联会财务健全帐目清楚


支联会在一九八九年北京学运高潮时诞生,港人三次百万人上街声援,支联会募得的捐款高达一千八百余万港元,其后又陆续有募款,十八年来,经手款项高达四千万,但支联会帐目笔笔清楚,均经会计师核数,从未闹过财务丑闻。而且近年积极开源节流,以图长远打算。


支联会筹款主要靠每年春节年宵摊位和维园烛光集会,近年支联会收支出现盈余,除港人的支持踊跃捐款外,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的华叔在年宵摊位写挥春募款也为支联会进帐不少。去年年宵华叔挥毫共筹到十五万元。今年六四维园烛光会市民共捐款八十七万元。


一个组织能否长期运作,其中一关键是财务健全,港人社团在这方面甚少出问题,这大概因为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优良法制传统,养成港人奉公守法一丝不苟的习惯.支联会在这方面的佳绩可谓香港社会的缩影。


成立支联会青年组薪火相传


华叔去年九月访北美时在华府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时指出,因为面临的敌人是最强大的专制独裁政权和最凶残的压迫者,推进中国民主的有志之士要准备走一条崎岖、曲折、艰苦、漫长的道路。


鑑於此,九七回归后,支联会提出了民运「薪火相传」的口号,於二○○一年宣佈成立支联会青年组,召募年轻生力军。这些支联会的新血大多在六四后才出生长大成人,但在父兄影响下一样养成深厚的六四情意结.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举办了许多适合同龄人趣味的活动,如电影会、舞台剧、青年民主夏令营等,团结了一大批有志於建设民主中国的香港年轻人,他们的夏令营甚至吸引了大陆的青年报名参加。支联会有幸后继有人。


支联会成功跨越了一九九七,走过了十个年头.中国的希望,香港的希望不在正大锣大鼓喜庆回归的这些权贵政要上,而在这些矢志不移推动民主、辛苦耕耘的普通香港人身上。支联会的存在和坚持也给中国一切有志於民主事业的活动人士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社团运作的最好典范。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支联会跨越九七风雨十年

 


● 编者按:香港回归十年,最值得记载的事件,是支持中国民主的「支联会」在风雨中坚持至今,年年六四,维园大型烛光晚会成为国际新闻的亮点,对中国民主未来有深远影响。本文访问支联会领导人司徒华,畅谈十年历程和经验。



● 支联会主席司徒华择善固执,是支联会的灵魂人物。


今年香港主权回归十年,中共和特区政府大肆庆祝,刻意营造喜气洋洋的太平盛世气氛,但六四之夜,维多利亚港海旁的维园却一片悲情,五万五千枝烛光举向夜空,人们在悲壮的歌声中哀悼一九八九年「六四」血洒北京街头的学生和市民。遥想十年前九七前回归最后一个六四之夜,同样是五万五千人燃点起烛光,许多人感伤不已,不知明年今宵维园的烛光是否还能亮起?组织维园烛光夜祭的香港支联会是否还能存在下去?


但支联会坚持下来了。年年六四,年年烛光,万人夜祭,风雨不改,此景此情在香港已十八个年头,而跨越九七也已十载春秋。这在人类史中也是一项奇蹟。


十年中最大威胁是二十三条


今年六四之夜过后我访问人称华叔的支联会主席司徒华,问华叔:当年是否能想到回归十年后支联会仍然能组织五万人的维园烛光之夜?「我从未没有想过我们不干了。」华叔说.九七过后的第一个六四来临前,新任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号召港人放下六四包袱,还亲自找他谈话,规劝说他不要再搞六四纪念活动,但华叔一口回绝.一九九九年六四之前,董建华再劝华叔,又被拒绝.以后董建华再找华叔谈话,华叔乾脆不去。


华叔说,回归之前,支联会已作了最坏打算,将支联会敏感资料已转移海外(香港有报导称这些资料转移到港人移民最多的加拿大)。而且在回归前的九七年六四维园烛光会上宣称,维园集会是一国两制能否执行的重要标志,如果特区政府不让举行,支联会将发起公民抗争行动,特区政府将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但十年下来,支联会没有遭遇任何像样的威胁,仅零四年「六四」十五周年时,支联会接到匿名恐吓信,说要从高楼扔东西攻击支联会的游行队伍。华叔即拿信找到当时的警务处长李明逵报案。李相当重视,表示会加强警力,予以防范,但结果无暴力事件发生。该年六四维园之夜,参与人数达八万人之多。


实际上,支联会真正面临的威胁,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这条有关颠覆国家罪的法律条文一旦立法通过,支联会这样的政治社团可能堕入法网.在回归前夕亲中人物,特区筹委会副秘书长邵善波即语带威胁地警告:九七后悼念六四活动可能触及基本法二十三条有关叛乱和颠覆国家罪。所以华叔告诉我,九七后这十年他最感兴奋的是二○○三年七月一日五十万人大游行,让二十三条立法被搁置,亟力推销二十三条的保安局长叶刘淑仪和不得人心的特首董建华被迫下台。


华叔还指出,对中共来说,香港九七前最大敌人是支联会,但现在首当其冲的是法轮功。


刘千石出走令人意外与遗憾


支持中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诞生於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一日这一天。香港首次一百万人上街,声援北京学生,当日全港两百多社团宣佈成立香港市民声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稍后提出「释放民运人士、平反八九民运、追究屠城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建设民主中国」五大工作纲领.主席司徒华.其成员还包括中共背景的教师组织教联会,其代表程介南为支联会创会常委。


据支联会现任常委,民主派议员张文光回忆,在成立之前一日,香港八号颱风,港人冒着狂风暴雨在维园集会,第一个上讲台的即是程介南,也是他第一个喊出「打倒李鹏」的口号。但六四过后六四屠城派坐稳江山程介南即辞掉常委,他所代表的教联会退出支联会。而当年一同高呼「打倒李鹏」的亲中左派们也全部转向支持邓李杨。


除此以外,十八年来支联会基本架构未有大变动,仍拥有两百余团体会员,主要常委司徒华、李卓人、何俊仁、梁国雄、张文光、梁耀忠、刘山青等仍站在台前,也有活跃人物因民主派工作安排内部协调,未再任支联会常委,如前民主党主席杨森。而唯一令人意外且遗憾的是常委刘千石的出走。刘千石是很有群众魅力的工运活动家,最初十余年香港无论民主派游行还是维园六四悼念都由他主持领队,其高吭激昂呼声早已为港人所熟悉。但自一九九九年获中方格外开恩允许他北上探母后,或许忠孝不能两全,刘千石与民主派遂渐行渐远,并於二○○四年辞去支联会常委之职务。


华叔在访问中说,该年四月两人在立法会时,刘千石突然告诉他不打算做支联会常委了。华叔回答说,不做没关系,他只要在年底支联会换届改选不参选就行了,谁知刘千石迫不及待即时向记者宣佈了他的决定。今时谈及,华叔似乎仍不能释怀。刘千石究竟为何有此巨变?是否政治理念已转向?华叔不予置评.


另一位比较低调出走的支联会常委着名电影界人士岑建勳,曾参加过拯救六四民运人士的黄雀行动,因北上大陆电影圈发展而退出支联会。



● 六四事件十八周年维园烛光夜祭六四死难者,支联会常委台上振臂高呼平反六四。


支联会众常委有理想能实干


相较海外中国民运内斗不息,时曝丑闻的不争气,香港支联会始终屹立不倒,运作十八年如一日,是香港奇蹟,也是香港人的骄傲。华叔说,这主要是因为香港人的素质较好,是市民的热情鼓励支联会才能支持下去。


海外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大陆人会说不会做,而香港人是会做不会说.拙於言辞的港人遵法守纪,做事踏实认真,择善固执,任劳任怨。支联会的成功就是靠这种精神。即以支联会灵魂人物司徒华为例,华叔七十年代初投身教师工会活动至今已三十多年,他当年亲手创办任会长十多年的教育专业人员协会现是香港最大教师工会组织及支联会骨干,教协会员八万人,并拥有足以自力更生的资产和生意:两个会所(支联会十八年来一直借用教协会所作办事处),两个小型超级市场,四个医务中心,僱佣员工一百六十人。访问中华叔回忆了他草创教协时,如何胼手胝足打杂做事,贴邮票寄信,搬搬抬抬的日子。他说,不亲力亲为任何事都做不好。


现一直坚持留在支联会的其他常委,皆是如华叔那样择善固执又脚踏实地的社会活动家,如香港大学毕业却放弃港大传统的精英富贵道路,从事服务劳工下层社会的工人运动,一九八九年学运期间送捐款到北京被中共扣押三日的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任支联会秘书长热心公益,最近成立中国人权律师关注组,支持中国大陆维权运动的人权律师何俊仁;苦学成材,出任过无数公职和公益事务的浸信会牧师朱耀明;当了立法会议员仍保持街头热血战士本色的梁国雄;因北上探望声援广东民运而坐监十年始终无怨无悔的刘山青;深受选民信任服务基层的社区领袖梁耀忠;七十年代的学生领袖,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创办人,大学教师麦海华;六四时尚是青年学子因支持八九民运而走上从政不归路的陶君行、蔡耀昌等等。都是既有理想,又是能做事的实干家。


除了一般人所熟悉的大型活动,如维园烛光集会及民主游行外,支联会还做了大量其他工作,活动从年头排到尾,粗略计有年初春节年宵摊位推介民运纪念品及书籍,举办各类民主教育讲座,声援国内被捕人士和天安门母亲,清明节献花、组织向国内在狱民运人士中秋节寄月饼圣诞寄贺卡,发起签名运动,向到港中共领导人抗议示威,年底新年除夕民主祝愿集会等等,数不胜数。此外还有日常的出版《港支联通讯》,搜集整理民运资料,与海外华人民运团体联络等工作。


对「黄雀行动」迄今保持沉默


在支联会干的了不起的大事中只有一宗支联会的人是绝口不提,这即是一九八九年六四屠杀后支联会花了大量财力人手援救共五百多民运人士经香港逃亡海外的所谓「黄雀行动」。最近一些参与者出来大曝内幕,但真正的幕后功臣却选择了沉默不语.华叔说,到适当的时候支联会会公佈真相。


支联会的坚持给生活在专制高压下的中国人和六四死难者的家属极大的鼓励和安慰。有位大陆人来到维园烛光集会时,感慨万分,大叹「香港人真了不起」,说「做人要做香港人」。近年很多大陆人慕名而来参加维园烛光会,支联会的捐款箱也多了人民币。


对待大陆海外民运的朋友们,支联会付出甚多,但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公开批评指摘他们。华叔说,支联会一成立就有三个原则:一,不公开批评其他民运团体(后来见到报上有人批评他们,剪了报寄给他们);二,不介入其他民运团体之间和内部的矛盾;三,把民运人士个人的行为与八九民运分开来看。经过十八年的考验,支联会的这一政策证实很有智慧。


支联会的无名英雄们


对支联会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大陆人可能不能想像,能量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而坚持又如此长久的支联会只有两名受薪员工,其余全部工作主要是靠支联会常委和成员的业余时间及一群核心义工的无私奉献,仅在最繁忙,如大型集会和春节年宵摊位筹款时聘请一些兼职临时工而已。现支联会有二百六十名登记义工,核心义工二十多人,与支联会保持通讯联络的支联会之友一千七百多人。


支联会的义工多是香港普通市民,他们在支持中国民运,为支联会无私奉献的工作中找到人生价值,有十多位义工甚至真正作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位被支联会朋友昵称为「加菲」的女义工梁凤群原是追逐流行文化的女子,但六四改变了她的人生观,成为支联会核心义工。二○○六年她患胃癌病逝前还在病榻上托前来探望的亲友代她在六四弔唁册和联署广告上签名。


另一位同年病逝的义工锦叔邝锦波是位货车司机,自身拥有一部小货车,因而包了支联会大大小小的运输工作,每次支联会游行,都是由他驾驶的装有扩音器的货车领头开道。


还有一位义工刘常佳,是位平凡的老年家庭妇女,十年如一日地为支联会作街头募捐、徵集签名,帮忙发信等琐事。二○○○年她患胃癌去世前最后两个愿望,一是用支联会T恤与襟章为她陪葬,二是六四平反之日要帮她在天安门广场为六四烈士献花。


这些支联会的无名英雄跨过了九七,但是遗憾的是未等到六四平反这一天。


谈到支联会,不能不提支联会的全职员工,人称冯姐的冯爱玲。认识她的人无不对她默默工作任劳任怨有深刻印象。八九年六四血案发生时,她尚是云英未嫁的少女,曾立誓六四不平反不结婚,是华叔劝她,民主路漫长,不要心急,她才与支联会相识的爱侣常委梁国华结成连理,携手一道为支联会,为中国民主化打拼。



● 跨越九七后,支联会成立青年组,以使民运薪火相传。


支联会财务健全帐目清楚


支联会在一九八九年北京学运高潮时诞生,港人三次百万人上街声援,支联会募得的捐款高达一千八百余万港元,其后又陆续有募款,十八年来,经手款项高达四千万,但支联会帐目笔笔清楚,均经会计师核数,从未闹过财务丑闻。而且近年积极开源节流,以图长远打算。


支联会筹款主要靠每年春节年宵摊位和维园烛光集会,近年支联会收支出现盈余,除港人的支持踊跃捐款外,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的华叔在年宵摊位写挥春募款也为支联会进帐不少。去年年宵华叔挥毫共筹到十五万元。今年六四维园烛光会市民共捐款八十七万元。


一个组织能否长期运作,其中一关键是财务健全,港人社团在这方面甚少出问题,这大概因为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优良法制传统,养成港人奉公守法一丝不苟的习惯.支联会在这方面的佳绩可谓香港社会的缩影。


成立支联会青年组薪火相传


华叔去年九月访北美时在华府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时指出,因为面临的敌人是最强大的专制独裁政权和最凶残的压迫者,推进中国民主的有志之士要准备走一条崎岖、曲折、艰苦、漫长的道路。


鑑於此,九七回归后,支联会提出了民运「薪火相传」的口号,於二○○一年宣佈成立支联会青年组,召募年轻生力军。这些支联会的新血大多在六四后才出生长大成人,但在父兄影响下一样养成深厚的六四情意结.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举办了许多适合同龄人趣味的活动,如电影会、舞台剧、青年民主夏令营等,团结了一大批有志於建设民主中国的香港年轻人,他们的夏令营甚至吸引了大陆的青年报名参加。支联会有幸后继有人。


支联会成功跨越了一九九七,走过了十个年头.中国的希望,香港的希望不在正大锣大鼓喜庆回归的这些权贵政要上,而在这些矢志不移推动民主、辛苦耕耘的普通香港人身上。支联会的存在和坚持也给中国一切有志於民主事业的活动人士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社团运作的最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