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30
中国的《三联生活周刊》10月30号一期刊登了一组有关文革的文章,结果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批评,要求编辑部进行自我批评。分析人士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铧说,中国政府视文革为禁忌,其根本原因就是担心对文革的回忆与研究会动摇中共执政的合法性。下面是申铧的采访报道。
《三联生活周刊》上的这组文章包括《“文革”结束时刻》、《1976年10月6日:中国政治大地震》等五篇文章,披露了一些以前少为人所知的细节,涉及中共高层在1976年的权力斗争、这一年中国经济、文化生活等。
作者首先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持批评态度,认为“并没有实现预想的成功”。文章还说,当年一个叫任毅的知青写了首《南京知青之歌》,对上山下乡政策怀抱不满,他也因此获罪。不过他写的歌曲则在知青中走红。文章还披露,周恩来逝世后,江青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没有脱帽,当时有一位沈阳的军人看电视转播时愤怒地抓起一把椅子向电视机砸去。
文章还提到邓小平遭“四人帮”攻击的理由就是邓小平支持知青返城,而毛泽东强烈反对邓小平修改知青下乡政策。文章还写道,在1976年4月5号清明节时发生的“四五运动”中,有人站在“闲人莫入”的人民大会堂台阶上向群众高声问到:“中国向何处去?这是最大的问题。”
这组文章还详细介绍了1976年10月,叶剑英在逮捕“四人帮”中所起的核心作用。
据美联社援引《三联生活周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的话说,中宣部官员在看过这些文章后,很不高兴,打电话到编辑部,要求编辑人员进行自我批评。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披露任何有争议性的内容,为什么中宣部也不放过呢?现在在北京的中国独立学者刘晓波说,现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是不管你如何写文革,都不允许: 现在对中共的统治者来说,在国内有影响的媒体中公开讨论文革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禁忌的话题,这就是不符合现在胡温政权的政治体制。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的文革研究专家王友琴告诉本台说,北京一位九十高龄的作家撰文回忆他亲眼所见北京师大女附中校长卞仲耘被红卫兵打死的文章,投到一个杂志,结果被退稿。
今年是文革发动四十周年,结束三十周年纪念。对于这样一场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浩劫,中国政府不许回忆,不许研究,不许反省,试图让这场持续十年之久,造成无数人死亡的运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刘晓波说,中国政府的根本动机就是担心放开对文革的研究与回忆会动摇中共执政的基础。
尽管中宣部批评了《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但是有关文革的这组文章仍可在互联网上该刊网站看到。
自由亚洲电台申铧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