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海苍茫七十载——写于鲁迅辞世70周年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先生在世时,曾希望自己的文字“速朽”,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扎了根似的留存下来,这当然不是因为那些“一个都不宽恕”的决绝反击和对明枪暗箭的“防卫过当”。事实上,在这70年间,关于鲁迅的种种是非功过,争议一直未曾停息过。

对于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情感上有过起伏。早年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鲁迅,我并不感冒。除少数篇目如《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有着童年回忆的意趣和温馨,其余诸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之类的“战斗篇”,似乎充斥着令人反感的戾气,对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实在乏味无趣;对《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令人感觉沉痛的篇章,虽感于先生的正义,然由于年轻和自身经历所限,对其冷峻文字背后的那种痛切,当时无法体会。而课堂上老师有关“段落大意”的提炼和“中心思想”的挖掘,将鲁迅先生的文章掰开、揉碎,似乎每一句话都别有深意,显得正确无比,却也变得乏味无比;每次语文考试,试题中总会出现关于先生作品的怪里怪气的问题,久而久之,令人生厌且生畏。现在想来,估计鲁迅先生地下重生,看见这样的题目,也会莫名其妙。此类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戕害了作为中学生的我对进一步探索鲁迅作品和思想的兴趣(陈愚先生曾有文章论述,鲁迅先生便是如此被中学课本 “败坏”的)。

上世纪80年代,前半期我在读中学,后半期进入大学,在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段,民间开始反思文革,“伤痕文学”流行一时,对这位曾被“伟大领袖”尊崇为那个时代唯一的“文化旗手”和“革命斗士”的鲁迅,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充满叛逆的我,情绪上颇为抵触,因为文革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鲁迅 ”,给我印象很坏:凭什么同时代其它文人的作品皆被封杀,唯有《鲁迅全集》能与《毛选》并行于世?在图书馆翻阅五卷版的《鲁迅全集》时,注意力一多半也还是放在鲁迅后期如《全集》第五卷太多的无聊争斗篇目,觉得不忍卒读!但其时开始留意他早期的短篇小说,认为意境独到,尤其鲁迅通过小说对于中国国民性弱点的深刻揭示与批判,令人触目惊心!对鲁迅的杂文,亦觉其早期作品远胜于后期,心中诧异:这老头!怎么未曾随着年龄的增长历炼出宁静致远、淡泊从容,反倒愈老愈是好斗?以至和胡适、徐志摩、徐懋庸、林语堂、包括梁实秋等人产生那么许多无谓争端,将有限的精力用错地方,匕首、投枪选错了靶子。

直到80年代最后一年,严酷的现实提醒我:自己所处的这片土地,还远没有走出“鲁迅的时代 ”。这时重读《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始惊觉“我所处的并非人间”,逐渐了解了先生的种种孤愤偏激,体味到先生“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孤绝心境。

随着自身年龄、阅历的增长,对于鲁迅,这几年我开始重新思考。

鲁迅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民族饱受屈辱苦难的动荡年代,少年时迭遭家变,家道中落,然而少年鲁迅不肯重走经商或学幕的惯常老路,立意“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年轻时他相信医学可以济世救人,于是东渡扶桑,负笈学医,寻求个人和家国的出路;后改变想法,认为“改造国民性”,拯救一个民族的灵魂更为迫切,遂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寄意寒星,血荐轩辕。鲁迅在辛亥革命后横空出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令人瞩目的“文化战士 ”,其后的20余年创作生涯中,鲁迅辗转南京、北平、厦门、广州、上海等地,历经世事沧桑而始终不改初衷,不断求索,在小说、杂文、散文和文学史诸多领域卓有建树,从其小说《呐喊》、《彷徨》到其如匕首、投枪般深透灵魂的杂文,作品思想深邃,脍炙人口。然而时代的黑暗、环境的严酷和个人的遭际,又无可避免地消耗着先生的生命,戕害着先生的精神人格,造成他为人、为文和个性上的不无偏激与忌刻,到后期尤甚,为此生前树敌无数,死后授人以柄。但无可否认,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的独特贡献和成就,被认为无可取代;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上,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气质独树一帜,其复杂性与深刻性亦无人可与比肩,并深切影响了前后几代人。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其身后不断被人议论和误读,亦被各种势力长期利用拆解,时至今日,对那些关心自身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国思想者来说,“鲁迅”仍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

鲁迅生前曾对胡适有过苛评,但在鲁迅身后,当有人问其对鲁迅的评价时,胡适却说,不能抹煞周氏兄弟尤其是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贡献,鲁迅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主义的,“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决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鲁迅去世后不久,毛泽东称誉其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更“御封”其为“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总司令”;中共建政以后,鲁迅几乎是其同时代文化人中作品唯一未遭遇封杀的,文革整整一个时代,鲁迅成为意识形态读本以外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精神食粮”,其作品是唯一与“毛选”并行于世的国内作者的系统出版物,然私下里, “伟大领袖”却对人毫不讳言:鲁迅若活到“新中国”,只有两条出路:要么闭嘴,要么关在监狱里继续写――这是怎样的讽刺!

近两年,我所接触到的一些较自己年长的学人和思想者,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透过他们我了解到,在这一代人最需要吸纳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如饥似渴的年纪,除了马、列和毛主席语录,鲁迅几乎成了唯一可能的选择,也因此成为他们成长期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源泉,当时的人们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及社会生态的了解,如果不满足于教科书的灌输和强大的无产阶级宣传攻势,至少还可以去读鲁迅的文字和其全集后的注释,正是鲁迅的文字和渗透其间的思想,培养了他们最初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权威”的质疑、挑战精神,亦令他们对现实生发出自然的忧患意识。由是我意识到,如果不是由于某种阴差阳错,如果在那样一个片面信奉的狂热年代,一代人倘若连鲁迅也没有了,那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所造成的戕害与断裂,后果势必更加严重!

历史的车轮驰入80年代,国门豁然洞开!沉寂闭塞已久的人们犹如久旱逢甘霖,骤然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多少新鲜思潮刺激、搅动着人们的神经,令人激动不安!对鲁迅的价值重估和反思,尤其是消解掉某种势力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随意涂抹在先生身上的“神性”油彩,亦在情理之中。经历了80年代风云变幻的冲击,遭遇过远胜于“民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的悲凉,进入90年代,所有被搅动起来的东西渐渐沉淀,环境亦再度变得肃杀沉闷,此时的中国思想界对于鲁迅的回归,真有痛彻心肺之感!朱学勤先生说:“他那样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个性所然,后来方明白是那样的现实环境逼出了那样的文风,甚至可以说,是那样的时代需要那样的文风。他正是以那样的文风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 我怀念鲁迅,有我对自己的厌恶,常有一种苟活幸存的耻辱。……只有读到鲁迅,才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才能多少医治一点自己的耻辱遗忘症,才迫使自己贴着地面步行,不敢在云端舞蹈。”年轻的思想者邝海炎说:“或许中国现当代的读书人与鲁迅精神的远近,不是由知识决定,而恰恰是由这份耻辱感决定的。”

鲁迅这个“横站”于“无物之阵”、“荷戟独彷徨”的战士,一生压抑深重,孤寂万丈!他试图肩住时代“黑暗的闸门”,深恶痛绝于中国太多的伪君子行为和伪文化现象,太多的伪革命理论和以“革命”、“真理”的名义吃人的事件,他燃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呐喊”于无声处,试图惊醒沉睡的国人,却仿佛置身于无边的荒野。挚友许寿裳先生在鲁迅身后不无感慨:“呐喊冲锋了三十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秽坑。所谓右的固然靠不住,自命为左的也未必靠得住,青年们又何尝都靠得住。”学者汪晖则指出:“鲁迅终其一生都保留着对尼采的兴趣,那种深刻的孤独感、人生悲剧感和大破坏、大激愤、大憎恶、大轻蔑的情绪方式,久久地萦绕在鲁迅的灵魂深处,使人仿佛听到了尼采的遥远的回声。”鲁迅沉痛的心路历程,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振聋发聩的绝响,甚至超越其文学作品和成就,致使我们今天在惋惜其未能取得更辉煌的创作成就时,却欣慰和感佩于其深刻的心灵挣扎,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鲁迅辞世前一年,曾题赠朋友一首《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70年沧桑巨变,回首时募然惊觉:“萧瑟秋风今又至”,却并不曾“换了人间”,我们所处的时代,依然是鲁迅的时代;鲁迅所曾感受到的孤寂和苍凉,依然弥漫在今日思想者的心中,“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

2006年10月于上海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尘海苍茫七十载——写于鲁迅辞世70周年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先生在世时,曾希望自己的文字“速朽”,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扎了根似的留存下来,这当然不是因为那些“一个都不宽恕”的决绝反击和对明枪暗箭的“防卫过当”。事实上,在这70年间,关于鲁迅的种种是非功过,争议一直未曾停息过。

对于鲁迅,我的认识有过反复,情感上有过起伏。早年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鲁迅,我并不感冒。除少数篇目如《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有着童年回忆的意趣和温馨,其余诸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之类的“战斗篇”,似乎充斥着令人反感的戾气,对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实在乏味无趣;对《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令人感觉沉痛的篇章,虽感于先生的正义,然由于年轻和自身经历所限,对其冷峻文字背后的那种痛切,当时无法体会。而课堂上老师有关“段落大意”的提炼和“中心思想”的挖掘,将鲁迅先生的文章掰开、揉碎,似乎每一句话都别有深意,显得正确无比,却也变得乏味无比;每次语文考试,试题中总会出现关于先生作品的怪里怪气的问题,久而久之,令人生厌且生畏。现在想来,估计鲁迅先生地下重生,看见这样的题目,也会莫名其妙。此类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戕害了作为中学生的我对进一步探索鲁迅作品和思想的兴趣(陈愚先生曾有文章论述,鲁迅先生便是如此被中学课本 “败坏”的)。

上世纪80年代,前半期我在读中学,后半期进入大学,在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段,民间开始反思文革,“伤痕文学”流行一时,对这位曾被“伟大领袖”尊崇为那个时代唯一的“文化旗手”和“革命斗士”的鲁迅,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充满叛逆的我,情绪上颇为抵触,因为文革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鲁迅 ”,给我印象很坏:凭什么同时代其它文人的作品皆被封杀,唯有《鲁迅全集》能与《毛选》并行于世?在图书馆翻阅五卷版的《鲁迅全集》时,注意力一多半也还是放在鲁迅后期如《全集》第五卷太多的无聊争斗篇目,觉得不忍卒读!但其时开始留意他早期的短篇小说,认为意境独到,尤其鲁迅通过小说对于中国国民性弱点的深刻揭示与批判,令人触目惊心!对鲁迅的杂文,亦觉其早期作品远胜于后期,心中诧异:这老头!怎么未曾随着年龄的增长历炼出宁静致远、淡泊从容,反倒愈老愈是好斗?以至和胡适、徐志摩、徐懋庸、林语堂、包括梁实秋等人产生那么许多无谓争端,将有限的精力用错地方,匕首、投枪选错了靶子。

直到80年代最后一年,严酷的现实提醒我:自己所处的这片土地,还远没有走出“鲁迅的时代 ”。这时重读《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始惊觉“我所处的并非人间”,逐渐了解了先生的种种孤愤偏激,体味到先生“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孤绝心境。

随着自身年龄、阅历的增长,对于鲁迅,这几年我开始重新思考。

鲁迅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民族饱受屈辱苦难的动荡年代,少年时迭遭家变,家道中落,然而少年鲁迅不肯重走经商或学幕的惯常老路,立意“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年轻时他相信医学可以济世救人,于是东渡扶桑,负笈学医,寻求个人和家国的出路;后改变想法,认为“改造国民性”,拯救一个民族的灵魂更为迫切,遂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寄意寒星,血荐轩辕。鲁迅在辛亥革命后横空出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令人瞩目的“文化战士 ”,其后的20余年创作生涯中,鲁迅辗转南京、北平、厦门、广州、上海等地,历经世事沧桑而始终不改初衷,不断求索,在小说、杂文、散文和文学史诸多领域卓有建树,从其小说《呐喊》、《彷徨》到其如匕首、投枪般深透灵魂的杂文,作品思想深邃,脍炙人口。然而时代的黑暗、环境的严酷和个人的遭际,又无可避免地消耗着先生的生命,戕害着先生的精神人格,造成他为人、为文和个性上的不无偏激与忌刻,到后期尤甚,为此生前树敌无数,死后授人以柄。但无可否认,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的独特贡献和成就,被认为无可取代;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上,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气质独树一帜,其复杂性与深刻性亦无人可与比肩,并深切影响了前后几代人。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其身后不断被人议论和误读,亦被各种势力长期利用拆解,时至今日,对那些关心自身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中国思想者来说,“鲁迅”仍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

鲁迅生前曾对胡适有过苛评,但在鲁迅身后,当有人问其对鲁迅的评价时,胡适却说,不能抹煞周氏兄弟尤其是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贡献,鲁迅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主义的,“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决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鲁迅去世后不久,毛泽东称誉其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更“御封”其为“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总司令”;中共建政以后,鲁迅几乎是其同时代文化人中作品唯一未遭遇封杀的,文革整整一个时代,鲁迅成为意识形态读本以外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精神食粮”,其作品是唯一与“毛选”并行于世的国内作者的系统出版物,然私下里, “伟大领袖”却对人毫不讳言:鲁迅若活到“新中国”,只有两条出路:要么闭嘴,要么关在监狱里继续写――这是怎样的讽刺!

近两年,我所接触到的一些较自己年长的学人和思想者,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透过他们我了解到,在这一代人最需要吸纳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如饥似渴的年纪,除了马、列和毛主席语录,鲁迅几乎成了唯一可能的选择,也因此成为他们成长期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源泉,当时的人们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及社会生态的了解,如果不满足于教科书的灌输和强大的无产阶级宣传攻势,至少还可以去读鲁迅的文字和其全集后的注释,正是鲁迅的文字和渗透其间的思想,培养了他们最初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权威”的质疑、挑战精神,亦令他们对现实生发出自然的忧患意识。由是我意识到,如果不是由于某种阴差阳错,如果在那样一个片面信奉的狂热年代,一代人倘若连鲁迅也没有了,那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所造成的戕害与断裂,后果势必更加严重!

历史的车轮驰入80年代,国门豁然洞开!沉寂闭塞已久的人们犹如久旱逢甘霖,骤然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多少新鲜思潮刺激、搅动着人们的神经,令人激动不安!对鲁迅的价值重估和反思,尤其是消解掉某种势力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随意涂抹在先生身上的“神性”油彩,亦在情理之中。经历了80年代风云变幻的冲击,遭遇过远胜于“民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的悲凉,进入90年代,所有被搅动起来的东西渐渐沉淀,环境亦再度变得肃杀沉闷,此时的中国思想界对于鲁迅的回归,真有痛彻心肺之感!朱学勤先生说:“他那样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个性所然,后来方明白是那样的现实环境逼出了那样的文风,甚至可以说,是那样的时代需要那样的文风。他正是以那样的文风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 我怀念鲁迅,有我对自己的厌恶,常有一种苟活幸存的耻辱。……只有读到鲁迅,才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才能多少医治一点自己的耻辱遗忘症,才迫使自己贴着地面步行,不敢在云端舞蹈。”年轻的思想者邝海炎说:“或许中国现当代的读书人与鲁迅精神的远近,不是由知识决定,而恰恰是由这份耻辱感决定的。”

鲁迅这个“横站”于“无物之阵”、“荷戟独彷徨”的战士,一生压抑深重,孤寂万丈!他试图肩住时代“黑暗的闸门”,深恶痛绝于中国太多的伪君子行为和伪文化现象,太多的伪革命理论和以“革命”、“真理”的名义吃人的事件,他燃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呐喊”于无声处,试图惊醒沉睡的国人,却仿佛置身于无边的荒野。挚友许寿裳先生在鲁迅身后不无感慨:“呐喊冲锋了三十年,百战疮痍,还是醒不了沉沉的大梦,扫不清千年淤积的秽坑。所谓右的固然靠不住,自命为左的也未必靠得住,青年们又何尝都靠得住。”学者汪晖则指出:“鲁迅终其一生都保留着对尼采的兴趣,那种深刻的孤独感、人生悲剧感和大破坏、大激愤、大憎恶、大轻蔑的情绪方式,久久地萦绕在鲁迅的灵魂深处,使人仿佛听到了尼采的遥远的回声。”鲁迅沉痛的心路历程,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振聋发聩的绝响,甚至超越其文学作品和成就,致使我们今天在惋惜其未能取得更辉煌的创作成就时,却欣慰和感佩于其深刻的心灵挣扎,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鲁迅辞世前一年,曾题赠朋友一首《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70年沧桑巨变,回首时募然惊觉:“萧瑟秋风今又至”,却并不曾“换了人间”,我们所处的时代,依然是鲁迅的时代;鲁迅所曾感受到的孤寂和苍凉,依然弥漫在今日思想者的心中,“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

2006年10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