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 谢幕

    2016年6月1日上午,我刚到杂志社,就听说杜老夫人续志先病逝,享年94岁,属于高寿。杜老比夫人小一岁,二人相濡以沫70载,感情甚笃。杜老如何承受打击,令人担忧。我对冯立三说,这事说不定预示着《炎黄春秋》的大限。

    续志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那天吊唁者甚多,隆重程度高过同时举行遗体告别的李洪林。我知道,好多人都是因《炎黄春秋》而来。丧事结束后,杜老血压升高,住进了协和医院。

   第七期轮我担任执行主编。我在编辑部提议,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25周年,应当纪念,把支持《炎黄春秋》的领导人题辞展示出来。如果25周年不作纪念文章,就不会有30周年了。大家同意,于是策划了两篇相关文章。当时没想到,就是这期杂志,为老炎黄画上句号。

    这一期我还编发了沈敏特一篇来稿。沈敏特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平素住在合肥,至今未曾谋面。2015年龚云的《起底炎黄春秋》一文被军方媒体刊发后,沈教授仗义执言,作出有理有据的反驳。此后,他在《炎黄春秋》连发数文,篇篇精彩。杜老提议邀请沈教授参加炎黄春秋编委会,我给沈教授去电话征求意见,他欣然同意。但杂志社内部开会时又决定增加编委的事缓一缓,直到《炎黄春秋》出事,也没有在版权页上补入沈教授的名字。

    清样排出后,我用电邮发给沈教授过目,他来信说:“清样已见,校对很认真,没有看到错字错句。也可以说,我对修改稿没有意见。谢谢!顺便提一个建议,并非针对这篇稿子,而是反映几个青年读者的意见,他们说《炎黄春秋》是给年青人长见识的好刊物,但文风上,理足情不足,也就是严谨没问题,情和趣少了一点。我深知炎黄的处境,没有十二分的严谨是不行的。但为了争取更多的年青读者,也不妨给情与趣适度的空间;我记得鲁迅有个说法,即文章要有一点闲色为好。供参考!”我给他回信:“您的意见我完全赞成。我虽然学的是历史,但也钟情文学,写过一些评论文学的文章。所以对于您说的闲色十分认同。前几年我编过一套背影书系,在工人出版社出版,多数文章既有厚重的历史内容,本身也是美文。但我和老冯都是2014年底进入炎黄春秋的。虽然我们有自己的编辑趣味和编辑伦理,但我们没有终审权,只能在现有的格局里做事。有些文章被删得只剩几根骨头,并非我们的本意。希望您能谅解。炎黄的处境可谓风雨飘摇,一年前我还想如何更上层楼,现在只能勉力维持了。多谢您的支持!”

    这封回信,道出了我的无奈。我参与《炎黄春秋》之初,也曾有不少设想。经手一些好稿因为篇幅所限,编发时伤筋动骨,十分可惜。比如茅青的《大伯父陈仁炳》,全文27000字。87岁高龄的茅于轼先生亲自把外甥女撰写的这篇文章送到编辑部。我一看史料价值颇高。右派大规模改正时,中央决定保留章伯钧等五人不予改正,证明反右运动之必要。当时五人中只有陈仁炳一人在世。他是什么人?有怎样的经历?为何不予以改正?后来是怎样的命运?公众知之甚少。而陈仁炳晚年留下英文自传,不曾出版。茅青因为亲属关系,得到了陈仁炳女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撰成此文。文章不但史料详实,文笔也堪称上乘,生动细节比比皆是。我拿到此文,颇为踌躇。当即给作者去信:“拜读后感到内容十分厚重,文笔也很好,让我似有读章诒和的感觉。只是炎黄内部规定文章一般不超过万字,个别特殊情况也只能放宽到一万二、三千字。如何处理,我想和编辑部的同仁沟通一下,尽量放宽篇幅。但无论怎样放宽,也不可能保全完璧。所好现在是网络时代,你可在炎黄发表后将全文在网上披载。不知意下如何?”作者回信同意。我忍痛将文章压缩至15000字,但终审时仍然被砍到12000字。回想数年前我初次拿到章诒和的大作,嘱冯克力在《老照片》发表时不要删一字,使文章完璧面世,也算在自己的编辑生涯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在《炎黄春秋》不能坚持这种充分尊重优秀作者的编辑伦理,内心不免留下诸多遗憾。好在茅青此文在《炎黄春秋》刊出后,我当即把全文推荐给共识网,发表后马上点击量居首,算是有所弥补。

   《炎黄春秋》来稿很多,不少出自名家之手,还有许多作者是老朋友,都想在这个平台上发声。2015年我就建议增加印张,从96页扩展到144页,定价相应提高到15元,以便容纳一些篇幅较长的佳作。免得对文章大杀大砍,编辑费了力,作者还不愉快。但是,2015年期刊年检手续一直被搁置,改变印张和定价都必要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办手续,所以这项建议在杂志社内部提不上议程。转眼到了2016年,刊物的处境进一步恶化,扩版之事就更谈不上了。

   7月中旬,不祥的预感终于成为现实。13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向《炎黄春秋》宣布了人事改组决定,撕毁了2014年12月的协议,并马上派人进驻,上演了一出震惊中外的夺权大戏。杜老主导的《炎黄春秋》,从此戛然而止。

   在此期间,我在办公室见过郝庆军一面。他说,想约陈剑澜与我和老冯一起商议编辑事宜。我说,在艺术研究院与杜老达成共识以前,一切免谈。我们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面对历史。又过几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给我发来公函,称聘我为副总编辑,如五日之内不答复,视为接受聘任。我明确表示,与杜老共进退。杂志社其他同事,不分男女老少,都是同一选择。

    我之所以选择与杜老同进退,的确出于我对历史的感悟。《炎黄春秋》创办25年来,努力还原历史真相,成为中国大陆政界、学界追求自由民主宪政,推动转型正义的首选平台,成为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求真向善,向往普世文明的精神家园,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我在此工作一年零七个月,接触了不多作者、读者,他们对杂志的感情之深,期望之高,难以言表。

    回望中国现代报刊史,《炎黄春秋》的确有其特殊意义。虽然,在当下中国,炎黄并非一枝独秀。三年前,有《南方周末》与之南北并誉。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先后有《东方》、《方法》、《书屋》、《百年潮》、《战略与管理》、《南方都市报》等也曾一度辉煌。追溯到1980年代,还有《读书》、《青年论坛》、《世界经济导报》、《经济学周报》,就是文革初期,也有《中学文革报》,1950年代海峡对岸有《自由中国》,延伸到民国年代,更有新记《大公报》,《观察》等一大批报刊杂志,都曾引领风骚。现代报刊从晚清传入中国大地以后,存在两个不同的政治传统,前赴后继,延绵至今。一个传统是国家的喉舌,党的喇叭,一个传统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清朝的帝政,到民国的军政、训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党政,中国大陆至今没有走出历史的三峡,进入宪政的境地。掌握国家权柄者视独立声音为敌手,区别只在对报刊的管控或张或驰。每当强权使出重手,处于弱势的报刊总不免悲剧的命运。不同点在于有的是扼杀致死,斩立决;有的是慢刀阉割,失去雄风。前面列举的报刊都已载入史册,他们有活力的生命短者只有数月,如《中学文革报》,一般为数年,最长者如新记《大公报》,从1928年标举“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到1949年按官媒党报的模式改造,驰骋了21年。《南方周末》1984年诞生,2013年被斩首,好光景有29年,然其间更换过数位主政者,成色有差异,风格有起伏。《炎黄春秋》自1991年7月创刊,到2016年7月“玉碎”,主政者始终为杜导正一人,一直发出自己的声音,可谓中国报刊史上的奇迹!在中国的政治史、文化史和出版史上,《炎黄春秋》必将写下有声有色一页。在人类走向普世文明的漫漫长途上,也将留下不寻常的足迹!

    我和杜老原先并无私交,只是一般性认识。到《炎黄春秋》上班后,才和他有较多的近距离接触。我认为,在当今中国,像他这样自觉以政治家办刊定位者,十分罕见。长期以来,他为了刊物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一直声称自己是体制内改良派。如果《炎黄春秋》一开始就以更加激进的姿态莽撞行事,莫说在严酷的政治夹缝中周旋25年,能否存活几天都很难说。面对复杂的现实,政治家的言行不同于文人单打独斗。公开言论要有分寸,有些想法只能引而不发。其实,他对置身其间的政治体制,对从少年时代便参与的革命,均有深刻的反思。他当过《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在党国序列里算是一个高官。对他的人生价值而言,这并不重要。在中国,比他位高权重的官员数以千计,有资格青史留名者却实在数不出几个。因为多数高官对文明并无独特贡献。而杜老退出官位后,年近七旬时却开启了新的事业——创办《炎黄春秋》。我曾见他当面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来人宣称,如果要把《炎黄春秋》变成《人民日报》、《求是》,《炎黄春秋》可以不办!他要办的是民刊,而非党刊。这种的鲜明自觉,使《炎黄春秋》从众多的文史刊物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一个启蒙思想的策源地,成为中国人向往民主自由的一面旗帜。那些靠垄断思想、钳制舆论推行愚民政策的权势者,总感到芒刺在背,坐卧不宁,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杜导正不但有勇气,而且有智慧,广泛团结国内向往民主宪政的健康力量,其中既有胡赵余部的离休高干,有红二代中的开明人士,还有学界自由知识分子,巧妙周旋,让他们打不死,除不掉,居然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直到风波发生以后,他在7月下旬举行的《炎黄春秋》创刊25周年的纪念会上还演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决心为中国走向民主法治奋斗到死!立德、立言、立功,人生三不朽,莫过于此。

   《炎黄春秋》被夺权以后,《领导者》、共识网也相继沦陷,一些在国内影响较大又有独立追求的报纸、杂志,有的改组了领导班子,有的被兼并重组,中国大陆的舆论生态,有如《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冬天终于来了。

    但我还是不免想起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丁东: 谢幕

    2016年6月1日上午,我刚到杂志社,就听说杜老夫人续志先病逝,享年94岁,属于高寿。杜老比夫人小一岁,二人相濡以沫70载,感情甚笃。杜老如何承受打击,令人担忧。我对冯立三说,这事说不定预示着《炎黄春秋》的大限。

    续志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那天吊唁者甚多,隆重程度高过同时举行遗体告别的李洪林。我知道,好多人都是因《炎黄春秋》而来。丧事结束后,杜老血压升高,住进了协和医院。

   第七期轮我担任执行主编。我在编辑部提议,7月是《炎黄春秋》创刊25周年,应当纪念,把支持《炎黄春秋》的领导人题辞展示出来。如果25周年不作纪念文章,就不会有30周年了。大家同意,于是策划了两篇相关文章。当时没想到,就是这期杂志,为老炎黄画上句号。

    这一期我还编发了沈敏特一篇来稿。沈敏特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平素住在合肥,至今未曾谋面。2015年龚云的《起底炎黄春秋》一文被军方媒体刊发后,沈教授仗义执言,作出有理有据的反驳。此后,他在《炎黄春秋》连发数文,篇篇精彩。杜老提议邀请沈教授参加炎黄春秋编委会,我给沈教授去电话征求意见,他欣然同意。但杂志社内部开会时又决定增加编委的事缓一缓,直到《炎黄春秋》出事,也没有在版权页上补入沈教授的名字。

    清样排出后,我用电邮发给沈教授过目,他来信说:“清样已见,校对很认真,没有看到错字错句。也可以说,我对修改稿没有意见。谢谢!顺便提一个建议,并非针对这篇稿子,而是反映几个青年读者的意见,他们说《炎黄春秋》是给年青人长见识的好刊物,但文风上,理足情不足,也就是严谨没问题,情和趣少了一点。我深知炎黄的处境,没有十二分的严谨是不行的。但为了争取更多的年青读者,也不妨给情与趣适度的空间;我记得鲁迅有个说法,即文章要有一点闲色为好。供参考!”我给他回信:“您的意见我完全赞成。我虽然学的是历史,但也钟情文学,写过一些评论文学的文章。所以对于您说的闲色十分认同。前几年我编过一套背影书系,在工人出版社出版,多数文章既有厚重的历史内容,本身也是美文。但我和老冯都是2014年底进入炎黄春秋的。虽然我们有自己的编辑趣味和编辑伦理,但我们没有终审权,只能在现有的格局里做事。有些文章被删得只剩几根骨头,并非我们的本意。希望您能谅解。炎黄的处境可谓风雨飘摇,一年前我还想如何更上层楼,现在只能勉力维持了。多谢您的支持!”

    这封回信,道出了我的无奈。我参与《炎黄春秋》之初,也曾有不少设想。经手一些好稿因为篇幅所限,编发时伤筋动骨,十分可惜。比如茅青的《大伯父陈仁炳》,全文27000字。87岁高龄的茅于轼先生亲自把外甥女撰写的这篇文章送到编辑部。我一看史料价值颇高。右派大规模改正时,中央决定保留章伯钧等五人不予改正,证明反右运动之必要。当时五人中只有陈仁炳一人在世。他是什么人?有怎样的经历?为何不予以改正?后来是怎样的命运?公众知之甚少。而陈仁炳晚年留下英文自传,不曾出版。茅青因为亲属关系,得到了陈仁炳女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撰成此文。文章不但史料详实,文笔也堪称上乘,生动细节比比皆是。我拿到此文,颇为踌躇。当即给作者去信:“拜读后感到内容十分厚重,文笔也很好,让我似有读章诒和的感觉。只是炎黄内部规定文章一般不超过万字,个别特殊情况也只能放宽到一万二、三千字。如何处理,我想和编辑部的同仁沟通一下,尽量放宽篇幅。但无论怎样放宽,也不可能保全完璧。所好现在是网络时代,你可在炎黄发表后将全文在网上披载。不知意下如何?”作者回信同意。我忍痛将文章压缩至15000字,但终审时仍然被砍到12000字。回想数年前我初次拿到章诒和的大作,嘱冯克力在《老照片》发表时不要删一字,使文章完璧面世,也算在自己的编辑生涯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在《炎黄春秋》不能坚持这种充分尊重优秀作者的编辑伦理,内心不免留下诸多遗憾。好在茅青此文在《炎黄春秋》刊出后,我当即把全文推荐给共识网,发表后马上点击量居首,算是有所弥补。

   《炎黄春秋》来稿很多,不少出自名家之手,还有许多作者是老朋友,都想在这个平台上发声。2015年我就建议增加印张,从96页扩展到144页,定价相应提高到15元,以便容纳一些篇幅较长的佳作。免得对文章大杀大砍,编辑费了力,作者还不愉快。但是,2015年期刊年检手续一直被搁置,改变印张和定价都必要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办手续,所以这项建议在杂志社内部提不上议程。转眼到了2016年,刊物的处境进一步恶化,扩版之事就更谈不上了。

   7月中旬,不祥的预感终于成为现实。13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向《炎黄春秋》宣布了人事改组决定,撕毁了2014年12月的协议,并马上派人进驻,上演了一出震惊中外的夺权大戏。杜老主导的《炎黄春秋》,从此戛然而止。

   在此期间,我在办公室见过郝庆军一面。他说,想约陈剑澜与我和老冯一起商议编辑事宜。我说,在艺术研究院与杜老达成共识以前,一切免谈。我们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面对历史。又过几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给我发来公函,称聘我为副总编辑,如五日之内不答复,视为接受聘任。我明确表示,与杜老共进退。杂志社其他同事,不分男女老少,都是同一选择。

    我之所以选择与杜老同进退,的确出于我对历史的感悟。《炎黄春秋》创办25年来,努力还原历史真相,成为中国大陆政界、学界追求自由民主宪政,推动转型正义的首选平台,成为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求真向善,向往普世文明的精神家园,也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我在此工作一年零七个月,接触了不多作者、读者,他们对杂志的感情之深,期望之高,难以言表。

    回望中国现代报刊史,《炎黄春秋》的确有其特殊意义。虽然,在当下中国,炎黄并非一枝独秀。三年前,有《南方周末》与之南北并誉。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先后有《东方》、《方法》、《书屋》、《百年潮》、《战略与管理》、《南方都市报》等也曾一度辉煌。追溯到1980年代,还有《读书》、《青年论坛》、《世界经济导报》、《经济学周报》,就是文革初期,也有《中学文革报》,1950年代海峡对岸有《自由中国》,延伸到民国年代,更有新记《大公报》,《观察》等一大批报刊杂志,都曾引领风骚。现代报刊从晚清传入中国大地以后,存在两个不同的政治传统,前赴后继,延绵至今。一个传统是国家的喉舌,党的喇叭,一个传统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清朝的帝政,到民国的军政、训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党政,中国大陆至今没有走出历史的三峡,进入宪政的境地。掌握国家权柄者视独立声音为敌手,区别只在对报刊的管控或张或驰。每当强权使出重手,处于弱势的报刊总不免悲剧的命运。不同点在于有的是扼杀致死,斩立决;有的是慢刀阉割,失去雄风。前面列举的报刊都已载入史册,他们有活力的生命短者只有数月,如《中学文革报》,一般为数年,最长者如新记《大公报》,从1928年标举“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到1949年按官媒党报的模式改造,驰骋了21年。《南方周末》1984年诞生,2013年被斩首,好光景有29年,然其间更换过数位主政者,成色有差异,风格有起伏。《炎黄春秋》自1991年7月创刊,到2016年7月“玉碎”,主政者始终为杜导正一人,一直发出自己的声音,可谓中国报刊史上的奇迹!在中国的政治史、文化史和出版史上,《炎黄春秋》必将写下有声有色一页。在人类走向普世文明的漫漫长途上,也将留下不寻常的足迹!

    我和杜老原先并无私交,只是一般性认识。到《炎黄春秋》上班后,才和他有较多的近距离接触。我认为,在当今中国,像他这样自觉以政治家办刊定位者,十分罕见。长期以来,他为了刊物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一直声称自己是体制内改良派。如果《炎黄春秋》一开始就以更加激进的姿态莽撞行事,莫说在严酷的政治夹缝中周旋25年,能否存活几天都很难说。面对复杂的现实,政治家的言行不同于文人单打独斗。公开言论要有分寸,有些想法只能引而不发。其实,他对置身其间的政治体制,对从少年时代便参与的革命,均有深刻的反思。他当过《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在党国序列里算是一个高官。对他的人生价值而言,这并不重要。在中国,比他位高权重的官员数以千计,有资格青史留名者却实在数不出几个。因为多数高官对文明并无独特贡献。而杜老退出官位后,年近七旬时却开启了新的事业——创办《炎黄春秋》。我曾见他当面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来人宣称,如果要把《炎黄春秋》变成《人民日报》、《求是》,《炎黄春秋》可以不办!他要办的是民刊,而非党刊。这种的鲜明自觉,使《炎黄春秋》从众多的文史刊物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一个启蒙思想的策源地,成为中国人向往民主自由的一面旗帜。那些靠垄断思想、钳制舆论推行愚民政策的权势者,总感到芒刺在背,坐卧不宁,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杜导正不但有勇气,而且有智慧,广泛团结国内向往民主宪政的健康力量,其中既有胡赵余部的离休高干,有红二代中的开明人士,还有学界自由知识分子,巧妙周旋,让他们打不死,除不掉,居然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直到风波发生以后,他在7月下旬举行的《炎黄春秋》创刊25周年的纪念会上还演讲: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决心为中国走向民主法治奋斗到死!立德、立言、立功,人生三不朽,莫过于此。

   《炎黄春秋》被夺权以后,《领导者》、共识网也相继沦陷,一些在国内影响较大又有独立追求的报纸、杂志,有的改组了领导班子,有的被兼并重组,中国大陆的舆论生态,有如《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冬天终于来了。

    但我还是不免想起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