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之音
前《苹果日报》记者梁嘉丽(Shirley Leung)今年3月移居台湾,今年4月与其余两位前香港记者在台湾成立《光传媒》,主要报导香港议题,梁嘉丽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光传媒》正探索在海外报导香港新闻的可能性。
梁嘉丽指,希望在台湾报导港闻时能提供更多角度,她表示香港主流传媒或因担心风险,未必会访问已流亡的政治人物。
梁嘉丽说:“我觉得我们身在海外的责任,如果能联络到他们(流亡海外政治人物),而他们愿意受访的话,相对主流媒体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将他们的声音带回主流,让读者有更多角度去思考。”
在《苹果日报》停止运作之后,梁嘉丽在社交平台设立个人专页,撰写受社会运动影响人士的报导,专访面临审讯的被捕者及因社会运动服毕监禁刑期的出狱人士。惟梁嘉丽表示在香港做独立记者令她感到压力,不敢撰写敏感内容。
梁嘉丽说:“很多东西都不敢写,对于被访者的说话,自己都有白色恐怖,自己会设红线。如果我这样写会否有危险,不只关乎我的危险,被访者也许都面对危险,可能他(受访者)说的时候没有留意到。作为记者绝对不想有这种自我审查。”
她表示,这种安全上的担忧,令她决定离开香港。
《光传媒》开台接近三星期,在Facebook和instagram分别有1.3万人及5000人追縱。她指,不少报章及网媒相继倒闭后,现时香港主流传媒报导的角度类似。
梁嘉丽说:“希望用我们微小的能力去填补一些空间,对同一件新闻,
海外记者面对人手资源限制
现居于英国的《棱角》记者诗诗(化名),因香港的政治环境,于三年前移居到英国,他在传媒业年资五年,在香港时曾任职电视台、报纸及网媒记者。他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在海外做港闻会遇上很多限制。
诗诗说:“因为不在香港,很多时候不能够亲身到现场,见证事件的发生,很难去接触相关人士,这是一个很大的限制。(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于网上找资料,访问时只能够等对方回覆,而不能像在香港可以打电话问,或者直接去找对方做访问。”
对于在海外报导香港新闻时,会否仍担心人身安全而自我审查,他坦言,在报导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身份。
诗诗说:“报导的内容和题目,会比在香港做的时候大胆,但另一个问题是,会担心自己安全,始终自己、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或会回香港。”
《棱角》开台4个月,在Facebook和instagram分别有4.4万人及2.7万人追縱。资金来源依靠读者付费订阅,根据《棱角》网页,该平台正筹集港币250万资金以维持营运,惟现在只有百分之三。
诗诗表示,在新平台报导新闻,与以往在香港的工作模式和资源不同。
诗诗说:“以前在香港工作,人手好足够,大家有更多时间做深入报导,但现在做网媒,人手减少,很多时候会要靠自己,例如有时(自己)设计图片。自己写好访问后,请同事互相改正,再交由总编审稿。”
数百香港记者离港 六成半人已转行
海外香港传媒专业人员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Hong Kong Media Professionals簡稱“传协” (AOHKMP))董事之一、前香港有线电视财经台台长颜宝刚(Joseph Ngan)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现时政治压力及”港版国安法”对新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传协”上月发布《流散海外香港记者调查报告》,估计有数百名前香港记者已移居海外。
颜宝刚表示,调查报告发现六成半的受访离港记者已转行,近三成半的离港记者在海外继续担任传媒工作,惟角色与之前在港担任全职工作有不同,他指,有些前记者创立自媒体、设立Youtube频道和Facebook专页,发布有关香港的新闻资讯或评论。
颜宝刚又指,离港记者要报导香港新闻会有困难,但认为仍有其他出路。
颜宝刚说:“例如去年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逝世,不少香港媒体以半职形式聘请位于英国的前香港记者,为香港媒体采访及撰写深度报导。”
他进行《流散海外香港记者调查报告》时留意到,离港记者纵使身在海外仍担忧自身安全。
颜宝刚说:“他们(离港记者)明白,香港警方及国安仍会留意海外港人的留言及表态,会有全天候监察,所以出于安全考虑,会减少表达对社会事务的关注,这也是一个出于安全的考虑。”
他並且強調说:“最近有关《港区国安法》的案件,他们(香港警方国安处)会留意海外港人(涉嫌干犯《港区国安法》)的留言,将截图及记录,待发布者返港时,会将其逮捕,这不单单是个安全忧虑,明显是安全威胁。”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