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在质询面前,权力脱口而出的回应或反诘,往往不自觉就暴露出他们骄横跋扈的倨傲卸责心态。
上一次,在民间呼声甚高的“官员财产公布”事件中,某政协主席一句“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布财产”的塞责雷言,曾一度引发无数网友争“晒”财产的激烈回应;就在前几天,郑州规划局副局长的“替谁说话论”又横空出世,倨傲的权力表情背后,人们很快就看到了潜伏着的权力卸责魅影;这一次,同样面对记者“污水问题为何长年未解决”的质询,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脱口而出“经济越发达水越黑”的雷语,直接就被网友冠以了“史上最牛的不作为托词”。
如果说符副局长这句震动网络的雷语,还可视作在记者质询下情急之中的托词,那我们或可保留一丝环境治理的幻想。毕竟,在此前无数的权力雷人案例中,那些口出狂言的倨傲权力最终还是受到了惩戒问责,也因此,我们尚可将那些雷人言语视为权力的个别表达,至少也可看作不被多数权力者认同的能拿到桌面上的表达。然此事的吊诡之处却在于,就在符副局长发此雷言不久,当再次面对记者镜头时,他又重申了这样的观点,并反问记者“北京、纽约的水不黑吗?”符传君的上级领导则直接成为了他的力挺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是新闻发言人,他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觉得这是可以的。”
世间有一个词叫“常识”,在常识面前,同样的错误一般人很难再犯第二次,尤其是那些置于民众审度目光中的权力者,除非他们打心眼里就不认同这样的常识。以环境为底线的“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论调,早就以常识的形态存在了若干年,“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也早就被国人扔进了故纸堆。但本应以“治水”为己责的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及其上司,却显然更笃信早已被抛弃的“经济发展污染论”,并理所当然地延伸出了“经济越发达水越黑”的升级论点。这种与自身职责相背离的雷人权力表达,不止让人品出了一丝诡异的黑色幽默气味,更让人看到了不止于托词的普遍权力生态——在被上级力挺的不作为托词背后,实质正是经济发展下环境问题的普遍不作为权力生态,而这种权力生态背后,潜伏着的正是多年GDP崇拜下,以牺牲环境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绩观。
由此,“经济越发达水越黑”自然有了其滋生漫长的权力语境。可悲的却是,这种明显违背经济可持续发展常识的论调,却又更似实话实说的现实白描。华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吴启堂一句“我觉得符传君说的话有一定道理”,或可看作“黑水论”的现实注解——我国目前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仅约为50%,而工业污水的处理率80%~90%之间,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企业偷排偷放情况。而纵览当前各地经济发展下的环境现实,近年频发的太湖、巢湖蓝藻事件,以及广东北江、松花江、黑龙江等水域先后发生的重大化学污染事故,甚至那些未通过环评便进入热火朝天施工阶段的重污染项目,都在向世人昭示着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无力。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是恩格斯曾经说过的话。当权力不以为然地抛出“经济越发达水越黑”论调的时候,当阴霾的天空下、腐臭的河水上,矗立起一座座可以换算成GDP和政绩的污染工厂的时候,当权力者在一轮轮的招商引资大战中,以生态环境作为优惠政策,馈赠给环境违法项目的时候,已成为生态环境杀手的权力,显然就正堕入一个自然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都将进入恶性循环的积重难返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