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钢事件的一点忧思
 
7月24日,吉林通钢上万员工因不满企业被建龙集团重组的方案而在厂区聚集抗议,最后将建龙集团派驻通钢股份公司的总经理陈国军殴打,后抢救无效死亡。当日工人在抗议中,吉林省政府出面答应取消重组方案。从表面看来,工人似乎暂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不出一周,吉林省就成立了专案组,以其一贯的思维追查起这次集会抗议的幕后“黑手”,并将工人划拨到“不明真相”的行列中。可以想见,接下去的抓人,与变相的再次重组将是必然上演的剧情。
 
吉林通钢工人当然不是近年来抗议企业重组或改制的首倡者,更不是60年来中国历史上工人抗议的第一次,相反它只是众多工人抗议事件中的一次,由于这次工人将派驻的总经理群殴致死,而使事件显得特别起来。一个企业的工人将组织领导他们工作的头领打死了,这个事实本身是很值得寻味的。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如下一些内涵。
 
其一、工人与管理者已经不是一体了,而是对立双方。国营企业几十年来工人是主人的虚幻终于遮掩不下去了,工人真实地看到自己被雇佣劳动的现实。而企业重组后,管理者成了企业的主人,他们主宰着工人的工作、工资与生活,决定着工人的去留,甚至通过经济手段拿捏着工人的生死。这种现实中主人与仆人极其鲜明的关系,颠覆了过往岁月被强植入脑中的主人身份认同。工人真切地发现自己一切只剩下出卖劳动的份,别的连知情的份都没有了。在这种两极撕裂的社会中,工人无法寻找到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就是无法获得自己正当的权利。如此反抗侵害自己的管理者就成为他们无路的选择!
 
其二、无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无底线的权利侵害。人类不可违逆的“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的论断,决定了中国在权力没有约束下的国有企业改制中,只能是权贵对资产与工人无底线的掠夺与瓜分,也就是对工人权利无底线的侵害。这种无底线的侵害总有一天必将激起无法活下去的工人的反抗。从已经披露出来的通钢企业改制中,可以看到工人被盘剥得每月只二、三百元工资,企业主为了减少成本而放弃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使用,竟置工人生死于不顾。这一切都再现了马克思揭露早期资本主义的血腥,并且由于今天中国工人没有组织工会的权利,而失去了早期资本主义工人与资本家讨价的唯一希望,因此今天企业盘剥工人的罪恶性事实上要胜过早期资本主义千万倍。
 
其三、社会没有提供任何表达工人心声的平台,更没有工人权利申诉与救济的途径,工人自发性集会与罢工,以及最终采取报复性殴打企业领导,就是无可选择的绝地反击。如果社会给工人提供了和平表达的途径,工人不会走到今天这样被逼上绝路;如果社会还有半点权利救济与申诉的路子,工人就不会诉诸拳头。
 
在如此情况下,中国社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岁月将日益出现自发性群体的抗议及其相伴的暴力事件,也就是用拳头向统治者申诉将是工人绝地的反击的常规途径,因此中国社会整体性的动乱正急速到来。如何走出这种历史性劫难?摆脱这种毁灭性困局?中国一批独立知识分子所提出的《零八宪章》就成为救治中国历史顽症的良药。通过通钢事件成因的追索,我们可以看到解开这种厄运的钥匙正是在《零八宪章》中的如下几点:
 
其一、落实《零八宪章》中的宪政民主,是为权力设限,消除社会两极化,使工人成为公民,成为社会公共事务与权力的真正主人,破解主仆颠倒对立的根本之路。《零八宪章》中所言“民主:最基本的涵义是主权在民和民选政府。民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人民,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2)政治统治经过人民选择,(3)公民享有真正的选举权,各级政府的主要政务官员必须通过定期的竞选产生。(4)尊重多数人的决定,同时保护少数人的基本人权。一句话,民主使政府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现代公器。 宪政:宪政是通过法律规定和法治来保障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权利的原则,限制并划定政府权力和行为的边界,并提供相应的制度设施。”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工人身份认同问题,为社会长久和平稳定持续发展提供起保障!
 
其二、《零八宪章》第九条“结社自由: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权,将现行的社团登记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开放党禁,以宪法和法律规范政党行为,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确立政党活动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实现政党政治正常化和法制化”。工人自主组织工会,使工人有自我表达与申诉的机构与途径,从而为和平理性、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现实的平台。这样既可避免工人被无底线的盘剥,也避免工人最终诉诸拳头暴力。因此这是救工人,也是救企业管理者的双救之路。
 
其三、《零八宪章》中第十四条“财产保护: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利,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保障创业自由,消除行政垄断;设立对最高民意机关负责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合法有序地展开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归属和责任者”。落实此项,则通钢重组就不至于成为一场权贵掠夺的盛宴,就不至于最后置工人于绝地,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绝地反击。
 
通钢事件显然还没有过去,然而由此应该唤起的思考却远远没有跟来,中国社会何去何从?已经没有多少犹疑的时间了!
 
2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