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真君子也。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刘晓波通过他的胞弟说明,诺贝尔和平奖金的奖金“一定要公用,不能私用”。
这是刘晓波通过他的妻子刘霞宣布“诺贝尔和平奖属于六四亡灵”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表态和決定。
刘晓波的这两个表态和決定,使得他与中国历来的政治人物有了基本的区别。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打天下、坐天下、家天下,不去说他们了;就拿近代的“革命历史人物”来说,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他们的继承人,没有一个是把自己的奖项荣誉拿出来“属于(六四)亡灵”的,也没有一个肯把自己已经到手的奖金拿出来“一定要公用,不能私用”的。相反,他们作为“职业”革命家、“职业”政治家、“职业”骗子手,倒是经常自己给自己封号,自己给自己发财,挖空心思“公费私用”,找出各种名目用人民的血汗来报销自己个人的甚至家庭成员的开销。以至于现在的海峡两岸,假公济私、贪污横行、民风浇薄、笑贫不笑娼。
这样看来,刘晓波如果能坚守“诺贝尔和平奖属于六四亡灵”和“诺贝尔和平奖金的奖金一定要公用不能私用”这两个承诺,那么刘晓波就具有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出发点。如果刘晓波在这起点上继续前进,那么显然,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观察家都会承认:那样的刘晓波即将不同于“两个中国”也就是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人物,而创造了第三期中国文明的崭新历史,从而有望把中国社会引向一个君子状态。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显然已经出现了一个曼德拉、瓦文萨、哈维尔式的现代政治领袖。
如果这样,我要说:刘晓波真君子也。
君子,不是一个“道德称号”,而且是一个“理想政治家”。我们看到,一个理想的政治家人格,正在刘晓波身上出现;我们也希望,“一定要公用,不能私用”的原则,即将引导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结束中国日益严重的贪污腐败,最终缔造一个“能够从正面崛起的中国”。
从正面崛起的中国,不同于“从反面撅起的中国”,将是一个创造文明而不是比赛野蛮的社会。这样的中国,才有望能够领导世界,帮助解决全球化失衡的问题,给人类带来健康与希望。
2010年11月8日
刘晓波嘱千万奖金公用 胞弟深受感动一家被禁代领诺奖
2010年11月8日
【明报专讯】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将于下月10日在挪威举行,但谁人将代表身在狱中的刘晓波抵场领奖,包括领取1000万瑞典克朗(约1176万港元)奖金,至今仍是未知之数。刘晓波弟弟刘晓暄早前在广州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无论谁人领奖,哥哥已经交代过,和平奖的奖金“一定要公用,不能私用”。
刘晓暄并说,目前所有亲戚都遭到当局的“三不”警告:不得接受外国机构访问,不得接受传媒采访,不得前往挪威领奖。他称,自己已经习惯这种生活,“自六四以来就没有停过”。
现年53岁的刘晓暄比刘晓波小约两岁,是家中第四子,也是兄弟之中与刘晓波关系最好的一个。他们全家都在上周分别收到警告,不得接受外国机构访问,不得接受传媒采访,不得前往挪威领奖。
刘晓暄现时是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学校保卫处领导约他谈话,特意问他“听说你要去领奖?是不是真的?”他表示不会去,并说早前有海外传媒报道他“有意”领奖只是误传。
刘晓暄说,觉得自己一家人都天生“脑后有反骨”,家中长辈因“文革”中被划为“地主”而被迫下乡接受“劳动改造”,学校停课,当年还是10多岁的刘晓波和刘晓暄处于“无王管”状态,每天一起到处玩,恢复高考制度后,二人又一同考大学,刘晓波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刘晓暄则考入大连理工大学。
去年12月23日,刘晓波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案件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审,其妻刘霞都不准进入,刘晓暄是唯一获准入场旁听的亲属。他说,当时庭上坐的都是80后年轻人,“他们对六四事件懂个什么东西?”,一看便知是特意安排。
今年10月,刘晓波获诺奖的消息传来,不少同事、研究生都向刘晓暄祝贺,更笑称他有一个“世界名人”哥哥,刘晓暄也在本科生课堂上提及此事,有学生特意来问他,政府似乎对刘晓波获奖不满,问他的看法,刘晓暄又叹一口气说,现在的学生与八九时不同,“什么都不懂”,他再也不会在课堂上讲述民运。
刘晓暄特别透过本报表示,感谢外界向来对他哥哥的事的关心,特别是给传媒“添了不少麻烦”。他表示,他们一家人已不可能出国领奖,而无论谁人代为领取,“哥哥已经交代过,诺贝尔和平奖的奖金一定要公用,不能私用,每当我想到这里,都被深深感动”。刘晓暄说到这里,眼圈已经发红。
指官媒造假批判“反驳也没用”
近日新华社等官方传媒大量发表批判刘晓波的文章,刘晓暄回应说,其中很多内容是捏造,“什么刘晓波痛哭流涕去认错,都是假的”。但他表示不会写文章反驳,因为“没有用”。不过,如果当局以为这样可以控制舆论,“那是脑子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