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灾难时代即将来临
2011年年底附近,全球经济可能陡然失速,陷入一场崩溃式的灾难,而中国将是重灾区。如果用地震做比喻,这场经济灾难就是汶川512在全球经济领域重现,而中国是震中。不同于汶川地震的是,这场经济灾难将不是一次的、孤立的,而会开启一个灾难不断的新时代,经济危机在未来将成“新常态”。
二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历史空前的超级繁荣期,至今已持续了近70年。2011年的经济灾难,则将标志着这个超级繁荣期的彻底终结。在这个超级繁荣期内,资本主义不仅在内部保持了社会和平与经济增长,而且资本主义自身也成功实现了全球扩张,目前资本主义文明已经主宰全世界。
此前存在着一种幻想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也将会把这个超级繁荣带给全世界。然而事实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仅仅刚具雏形,便引得各类危机频发,使这个超级繁荣期的可持续性遭遇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可持续性遭遇挑战的还有资本主义文明本身。
2011年的经济灾难不是别的,只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延续与深化,更准确地说,是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标志着这场肇始于2007的经济危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问题之所以会在2011年出现恶化,其原因在于全球的政府们都不认为07年起步的这场危机不是真正的实体经济危机,认为只是金融层面的问题,实体经济保持增长的基础还在,只要采取合适“救助”和“刺激”政策,经济就会“复苏”。
全球将经济复苏主要寄望于三个方面,一是货币刺激,二是新兴市场,三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然而,在本文章系列的以下的部分中,我们将陆续证明:货币刺激不但无效,反而使实体经济层面本就很严重的问题出现恶化;新兴市场是镜中之花;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更是靠不住。08年以来各国经济救助、刺激的是总体实效是,在压缩了本就不足的有效消费需求的同时,还拉升了生产成本,使全球需求不足的局面更加恶化。
已经比08年更严重的问题,总要在某一天以比08年更严厉的方式爆发出来,这个可能时点就在2011年年底附近。当然,也许不是2011,也许会推后,但该来的就一定会来。
事实上,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经济危机、经济灾难,还有资源、环境危机,包括目前全球瞩目的气候危机。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一系列危机在深层都共同指向一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当前主宰全球的资本主义文明、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的实现,它好的一面已经展示殆尽,从现在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它不好的一面,坏的一面。
面对即将来临的经济灾难,面对即将开启的危机、动荡不断的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老百姓们该咋做,政府们该咋做,我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这个文章系列共包括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你已经阅读的内容,其余八个部分分别是:二、肆意货币扩张的恶果;三、新兴市场是镜中之花;四、新能源产业近乎“炼丹”产业;五、中国房价是灾难的扳机;六、资本主义总危机;七、全球大趋势;八、老百姓该咋做;九、政府该咋做。
二、肆意货币扩张的恶果
2011年可能发生的经济灾难,只是08年危机的延迟和放大,放大的原因就是那些所谓的经济救助、刺激政策,尤其是全球范围内规模空前的货币扩张。美国不仅实施了零利率,还搞起了“量化宽松”,而中国的银行则在2009年制造出近十万亿的“天量信贷”。
然而这些货币刺激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几乎是失效的,因为这里的资金大部分流向了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但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新兴市场的实体经济领域,没有进入中国的实体经济领域,没有增加那里真实的有效需求,而只是对一些关键资产和商品进行大肆炒作,恶化了实体经济层面本来就已经存在的问题。
2008年以来,共道发表一系列研究文章指出,2008年的危机,不仅仅是金融层面的危机,而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经济分配出现了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差距太大,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这种收入分配的差距不仅存在于国家内部,也存在于国家之间。
实际上,全球范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过程已经持续了将近40年,它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以及撒切尔夫人的自由化改革,“生产”、“效率”逐渐主宰世界。“巧合”的是,中国也与这个世界潮流高度同步——我们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开放”几乎与欧美的“自由化”同时起步,“生产”和“效率”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运行的指针。
但是,全世界的政府偏偏不承认问题出在实体经济层面,更不愿意承认收入分配出了问题。他们拒绝任何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只愿意去进行财政刺激和货币刺激,尤爱货币刺激。
值得指出的是,货币扩张在08年后横行全球,还与被一种叫“货币主义”的经济学说误导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这个“货币主义学派”的兴起,也是全球自由化浪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全球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过程也是同步的。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弗里德曼就是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全球对货币主义,对弗里德曼有着宗教狂热式的信奉。不过,弗里德曼本人恰恰在美国次债危机爆发的前一年(2006)去世了。不管是否巧合,弗里德曼的故去正在引领一个时代的终结。
货币主义,主要是弗里德曼本人在研究美国大萧条时得出一个重要判断,美国大萧条是由当时“错误”的、紧缩式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其推论有两点:一是,如果美国当时不采取那些“错误”的货币紧缩措施,大萧条完全可以避免;二是,一旦出现经济危机的苗头,就应该进行货币扩张。伯南克是一个杰出的货币主义者的追随着,他自己也发表了一系列针对大萧条的研究论文,这给他带来很高的“学术声誉”。就是这个人也是在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前一年当选为美联储主席,请大家记住颇为这个颇为诡异的2006年。
事实上,货币主义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很难分清楚大萧条时期美国出现的货币紧缩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还是经济危机的结果。货币主义风靡全球,并非因为它的确是科学严密的,而是因为当今时代存在一种盲目的信仰,一种迷信。
我们早就指出,这些不涉及结构调整的所谓的经济刺激、经济救助,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被恶化的问题将会在未来以一种更剧烈的方式爆发出来。现在看来,这个“未来”更可能在2011年年底附近。
自美国开始实施零利率算起,全球进行货币刺激已经一年零10个月了,效果如何?美国的CPI一直在1%附近徘徊,失业率至今还是维持接近10%的高位。显然,在美国是失效的。
也许很多人会纳闷,美国是号称用直升机撒的钱都跑哪去了?看看中国或许便会豁然开朗。在老百姓收入增长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的房价在2009年出现离奇暴涨。尽管中国也有巨量贷款,但没有可观外资的参与,这也是很难想象的。毕竟08年年底我们的房价已经出现实质性跌势。同时,中国也很快由通缩转向通胀,目前CPI已经超过3%。同是超级货币刺激,在效果上中美却冷热悬殊,唯一的解释是,美国的扩张效果流向了中国,而中国的过热则更可能是中美两国货币扩张共振的结果。(美国国内因素对其货币扩张效果的抵消,这里不做讨论)原因也很简单,目前全球经济看新兴市场,而新兴市场则看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流动性的汇聚地、大本营。美欧复苏无望,唯有“中国概念”有能力为大规模的投机资金提供容身之所。
然而,不对经济结构做调整,货币刺激并不能刺激出真实的消费需求,而只能刺激出大量的投机需求。推动中国的过热的并非真实的消费需求增长,而是投机需求的泛滥。来自全球的大量投机资本,并没有进入中国实体经济领域,没有增加任何真实的生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只是进行大量的投机炒作,其炒作对象集中在中国房地产和一些有炒作题材的重要大宗商品上。其结果是,在真实的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房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反而出现飙升。房价不用说了。在大宗商品方面,以农产品为例,白糖、强麦、棉花的期货价格目前均创历史新高,豆粕的价格也创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无论是房价的上涨,由房价带动的房租的上涨,还是大宗商品的上涨,都将大大拉动中国生产成本的上涨,以及老百姓生活成本的上涨。在收入没有增长,甚至下滑的情况下,生活成本的上升会压缩本来就萎靡不振的消费需求。而生产成本的上升将有两种可能结果,要么向下传导,要么自己消化。向下传导将推高终端消费品价格,进步一步推高通胀,进一步压缩消费需求;而自己消化将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抑制其投资需求。
总体来看,全球货币刺激只是在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收到明显效果,然而,这个效果却是负面的,因为它压缩了中国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使得中国本来就很严重的需求不足的局面进一步恶化,比08年更恶化。中国的效果,也是全球的效果。
从财富分配的层面看,货币刺激也是进一步扩大了本就很严重的分配差距。一方面,货币刺激使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出现通胀,引发“劫贫济富”的财富再分配效应;另一方面,从新增资金的流向看,增发的货币最终主要流向“权势利益集团”,流向了大企业,政府背景的企业,而没有流向老百姓,没有流向那些作为创造就业主题的中小企业。也导致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目前的全球的分配不均程度也是比08年更高。有效需求不足的恶化,也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应有之意。
总之,无论中国的,还是全球的经济问题,都没有因全球政府所实施的救助和刺激而得到任何实质性改善,反而因大规模的货币刺激而比08年更严重。这些更严重的问题,终究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即便不在2011年年底,也会是在12年、13年的某个时刻。
三、新兴市场是镜中之花
08年危机以来,支撑全球信心,支持全球经济复苏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新兴市场”。美国的消费增长因次债危机的爆发而消失了,没关系,我们有新兴市场,那里消费者会取代美国人,承担消费增长的重任,拉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正是在这样的概念下,那些被超级货币扩张刺激起来的全球投机资本,便把目光锁定在新兴市场,而中国则被认为是新兴市场的龙头。所以中国也就成为全球热钱的首要炒作对象,这也是美国的货币刺激在本国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欠发达”的、新兴市场里的老百姓,目前故然存在很多消费空白,是待“发展”的,他们很多人的确没有房子,车子,没有洗衣机、冰箱等大件,甚至有很多地区连电都没有,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是一片空白。这里确实存在潜力巨大的消费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新兴市场的确是“新”的。
但是,从深层的经济结构来看,新兴市场一点也不新,甚至还很“旧”,因为新兴市场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很严重,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由于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存在,尽管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总量增长很快,但是,这些增长分配到普通老百姓手里的很少,他们的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总量,他们的消费需求增长也当然落后于经济总量。再加上金融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实际有效消费是普遍不足的。
中国是新兴市场的龙头,中国的消费不足问题也尤为严重。据统计,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从1985年的53%降至2008年的35.3%,而目前美国的这一数据为70%左右,日本也有65%。
中国出现如此严重的消费不足,根源就是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了。关于中国的分配差距究竟有多大,争议也比较大,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值得关注是王小鲁博士的一个研究,他在《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一文中指出,导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隐形收入,2008年隐形收入高达9.3万亿。算上其影响,以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来衡量,人均收入差距应从统计数据显示的9倍调整到26倍。以全国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来衡量,人均收入差距应从统计数据显示的23倍,调整到65倍。王小鲁认为,这些隐形收入的主要部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或缺陷导致的灰色收入。而灰色收入主要是围绕权力产生的,是与腐败密切相关的,往往是来自凭借权力实现的聚敛财富、来自公共资金的流失、来自缺乏健全制度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或者来自对市场、对资源的垄断所产生的收益。
王小鲁的研究符合中国实际。共道在今年年初的一篇研究文章也指出,当今中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是由权力分配不均造成的,造成权力分配严重不均的最主要因素是行政权力参与市场经济,也即所谓的官商勾结。当前哪部分人的收入最高?一定是官商勾结利益集团。要真正压缩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需粉碎官商之间的勾结;要粉碎官商之间的勾结,必需堵死官员权力流入市场的渠道;要堵死官员权力流入市场的渠道,必需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必需实施官员财产公示。
总之,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所谓的“新兴市场”中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并不能转化为有效消费需求,在收入分配不改善的情况下,让新兴市场的消费增长去替代美国的想法,类似于把镜中之花当成真实的花朵了。
“城镇化”概念是“新兴市场”概念在中国的翻版。每每谈及中国经济的未来,很多人都想当然地把城镇化当成一个重要增长点,好像城镇化自动就会实现似的。我们的城镇化率固然目前还很低,我们的农民们又何尝不希望搬到城市居住,但是,他们搬的起吗?他们的收入不见增长,但房价、房租翻着番的往上涨,你让他怎么搬?
中国目前固然存在巨大的城镇化的潜在需求,但是,由于存在巨大收入分配差距,这些潜在城镇化需求无法转化成真实的城镇化需求。如果不改善收入分配,中国的城镇化将停滞不前,甚至会出现去“城镇化”。
所以,企图让新兴市场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无疑是一种幻想。当然,对当下中国而言,说城镇化将继续对经济增长构成支撑,也是一厢情愿。
四、新能源产业近乎“炼丹”产业
为摆脱08年的危机,拉动经济“复苏”,全球制造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新能源”。奥巴马搞了一个“能源新政”,主要就是针对新能源的,中国也将新能源列为“战略新兴产业”。形形色色的企业,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大谈新能源,都往新能源上靠,都声称自己能够提供这样或那样的新能源。
新能源如此火热,因为之前存在巨大、紧迫的潜在需求,这些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对能源危机,另一方面是应对经济危机。能源危机也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短缺,二是污染和排放,尤其是碳排放。
从历史的经验看,只要社会上存在一种巨大的潜在需求,并且其间蕴含的利益巨大,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跳出来,说自己能够提供这种手段,事实上他根本没有。
一个典型例子发生在22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秦始皇强烈渴望长生不老,由于他是天下之主,不仅是天下所有财富的主人,而且掌管天下苍生的生杀,那么他的这种潜在需求就是巨大的。谁能够满足这种需求,那他也一定会获利非常,得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后来也真的涌现出这么一大批人,说自己能够冶炼出,或寻找到这样药、那样的仙丹。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叫徐福,他创造了一种很完善的“长生不老”理论体系,声称自己掌握了炼丹技术,知道原材料如何寻找,获得了秦始皇的极大信任,人生由此大富大贵。事情的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徐福借口要去东海寻找仙药,揣着丰厚的银子消逝了。显然,徐福就是一个骗子,一个“术士”。
以我们的观察,目前的新能源产业,与秦始皇时代的炼丹产业非常类似。这种类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需求方面看,从根本上来说,目前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类似于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需求。尽管潜在需求很强烈,但是却无法满足,提供满足这种需求的手段远远超越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从供给方面来看,目前形形色色的新能源企业所声称的已经开发出的新能源技术,实际上是,要么这些技术根本就不存在,要么他的那个技术根本达不到新能源的要求。也就是说,那些声称拥有新能源技术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徐福再现。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要找到可以经济地、大规模地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目前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这个挑战究竟有多大,大到要彻底颠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所有的文明的存在方式。
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任何的人类文明都是依赖消耗地球上的已经存在的资源而诞生和发展的。最初是柴薪,从利用小规模的草木,到大片大片的森林;接着就是化石能源了,从主要依赖煤开始,然后过渡到石油,目前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在逐渐加大。如果要真正回避短缺和污染排放问题,那么这个未来的替代能源就一定不能是一种地球上已经存在的资源,只要依赖地球上任何现有的资源,一定就存在短缺问题和这样那样的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
目前业界主流的观点是新能源最有希望的实现途径是开发太阳能。固然太阳能来自地球系统以外,满足无限持续的要求,但是初始的太阳能的能量密度太小,远远低于燃烧化石能源甚至柴薪能源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密度。要提高太阳能的能量密度,需要兴建大规模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尽管太阳能本身来自地球系统之外,但是提高太阳能能量密度的设备所需要的原料却来自地球系统内。譬如当前主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需要硅这种材料。尽管硅的储量很大,但是它还是有限的。而且,提炼硅的过程,也会带来污染和环境的破坏。所以,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能源所带来的问题。
事实上,“新能源思维”存在一个致命悖论:一方面,人类需要和希望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生存;另一方面,却又希望不从地球内部获取能量。希腊神话中安泰俄斯的遭遇可以深刻说明当前人类的困境。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的儿子,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从他的母亲那里持续获取无限的力量。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俄斯的秘密:安泰俄斯的无穷力量来自于与大地的接触。在两人的战斗中,赫拉克勒斯将安泰俄斯举到空中,最后把他扼死了。是地球创造了人类,人类在能量获取上,可能像安泰俄斯一样难以摆脱对大地的依赖。脱离大地之日,可能就是人类灭亡之时。
能源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不在化石能源本身,而是在人类对自身物欲的放纵。能源危机本质上是,这个曾经孕育人类生命的地球再也无法支撑人类物欲的膨胀。控制物欲是痛苦的,寻找新能源,就是企图从地球之外找到一种不竭能量,从而支撑自身继续纵欲无度。这和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何其相似。像仙丹永远无法找到一样,这种来自地球之外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也最终无法找到。
人类已经放弃对可以维持长生不老的仙丹的追求,人类也应该放弃寄望从地球外部追寻一种用之不竭能量的新能源思维。我们应该像克制长生不老的欲望一样,克制肆意膨胀的物欲。
也就是说,从终极意义上看,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不可能依靠从地球外部寻找新能源,宇宙中不存在这样的能源,而只能依靠在人类内部克制物欲。
我们亟需的不是新能源,不是替代能源,而是“新文明”,“替代文明”,一种新的、替代的生活方式。
然而,目前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这种“新能源悖论”,而天真地认为,人类的技术能力是无限的,新能源会变成现实的。他们说,历史上人类也曾经面对很多资源瓶颈,但最终不通过技术问题解决了吗?这是事实,无论是马尔萨斯的粮食制约论,还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木材短缺危机,人类都克服了。但是,需要清楚的是,人类克服这些危机的方式都是以地球上一种资源去替代另一种资源,都没有摆脱对地球现有资源的依赖,只是资源的获取由地上转移到地下而已。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是要彻底摆脱对地球现有资源的依赖。人们目前普遍对技术进步存在一种盲目的迷信,似乎人类需要什么,通过技术进步就一定能够实现。
对所谓的技术进步的迷信,实质上也对人类自身智慧的迷信,相信技术万能,就是相信人类自身的智慧是万能的。事实上,人类智慧是有限的,2200多年前秦始皇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技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出现。
所以,对新能源技术的追求,将会像人类对长生不老技术的追求一样,最终带给我们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终不得不完全放弃,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排除一些“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家、科学家”获取丰厚财富,就像优秀的炼丹术士徐福一样,但最终都将会被证实,他的新能源术要么是妄想,要么是欺骗。希望从新能源产业中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也终将是竹篮打水。
五、中国房价是灾难的扳机
次债危机后,以美国为火车头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崩溃。对全球经济的未来,目前形成的预期格局是:全球经济增长看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看中国,中国经济增长看房地产。最近IMF对2010年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预测为:全球4.8%,发达国家2.7%,新兴市场7.1%,中国则是10.5%。这样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就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就占据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房价又是房地产市场的焦点,所以中国房价也就成当前全球经济中焦点中的焦点,是万绿层中一点红。中国房价有点风吹草动,必然会在全球引发巨大的“蝴蝶效应”。中国的房价的如果崩溃,也必然成为最终引发全球经济导火索。
不幸的是,它真的会崩溃。
在本文章系列“二、肆意货币扩张的恶果”部分中已指出,本已泡沫巨大的中国房价在2009年出现进一步暴涨,是中美两国超级货币扩张共振的结果。这些货币扩张,催生出大量投机资本,疯狂炒作中国楼市。中国的房价已经严重超越老百姓的收入承载力。一般说来,价房是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5倍,是可承受的。而有研究报告称京、沪、深、杭四地纯商品住宅的房价收入比均超过14,甚至有人认为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已经高达27。以租售比看,1:200–1:300是合适水平,而北京普遍超过1:500。
当投机资本开始大规模撤出中国房市时,房价将会出现崩溃,这个时间段很可能就在2011年年底附近。以下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出现,都将成为崩溃的导火索:一是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二是中美都发出收缩货币的明显信号。
前文已经证明,中美两国的非常货币刺激导致中国经济的内部矛盾更加恶化,在压缩有效消费需求的同时,又提高了生产成本。中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2011底之前,衰退的迹象可能会变得明显。一方面,市场届时对经济刺激的认识将更加理性;另一方面,“四万亿”的拉动效果将会平息。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推出新的财政刺激措施的难度已经加大。
事实上,一些衰退迹象目前已经出现,只是不那么明显而已。中国的汽车销量在8月份出现同比下降。同时,10月上半月,北京的房租相比9月同期下跌了5.38%。
中国之所以一定会收缩货币,其动因将主要是对通胀恶化的担忧。目前CPI已经超过3%,如果不给投机资本一些颜色,通胀将会进一步恶化。事实上,人民银行已经上调了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率,并且意外地在10月19日加息。
而美国收缩货币将主要是为了遏制美元持续贬值的势头。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元贬值可以刺激制造业,从而刺激美国经济。这种观点忽略了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美国的经济是以消费为核心的,美元贬值会提高美国消费品的进口价格,从而抑制美国的消费增长,这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更大;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将促进资本外流,没有人愿意在美国投资,没有投资哪来的就业增加,这会使其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局势更加恶化。更重要的,美元的持续贬值将会动摇全球对美元的信任,将危及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中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明显迹象,中美同时紧缩货币,这两种情况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必然会出现其中之一,甚至同时出现。不管是出现其中之一,还是同时出现,都将扣动中国房价崩溃的扳机。中国房价的崩溃将引发全球经济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