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华安息礼拜今天举行,在6长4短的钟声伴随下,灵柩将送去火葬场,他的骨灰依遗愿分别撒向大海及撒在香港土地上。华叔的一生就此落幕了吗?香港人和中国民运人士会把他慢慢淡忘了吗?笔者想起美国19世纪诗人朗费罗(HenryW.Longfellow,1807-1882)的《生之礼赞》:
「别对我用忧伤的调子,说生活只不过是春梦一场!/因为灵魂倦了,就等于死,/而事情不是表面那样。/生是真实的,认真地活!/生命的终点并不是坟墓;/对于灵魂,不能这么说:/『你是尘土,必归于尘土』。/我们注定的道路或目标,/不是享乐,也不是悲叹;/而是行动,是每个明天,/看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
一个人死了,如果他代表的精神和价值在我们中间也都消失了,那他就是真的死了;如果他的精神和价值仍被延续,那就是说他的灵魂还在,灵魂并没有归于尘土,生命的终点就并不是坟墓。而活着的人,如果没有灵魂(灵魂倦了),如行尸走肉,也就等于死了。
华叔的精神和价值能够延续吗?他的精神是甚么?
华叔的精神,不是特首和建制派所夸耀的癌末时支持官方的政改,不是左报所夸耀的他曾支持香港回归,甚至不是他建立香港最大的独立工会教协和参与创立民主党,尽管这些都是在他精神价值指导下做的事,但不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事。
最能代表华叔精神的是甚么?甚么是华叔至死都念念不忘的?甚么是他已知癌症末期仍要连任主席职位的?答案就是「平反六四」,就是支联会,是支联会所代表的爱国民主精神。
在香港自开埠以来所形成的香港精神里面,包涵有爱国民主的传统。杨衢云、孙中山,支援中国的国民革命,省港大罢工,香港青年奔赴内地参加抗战,以至支持当年宣称要在中国实现民主的中国共产党的事业,香港人从来不是只顾在香港过安乐日子,而是关怀整个中国。港人的爱国传统也从不是为了功利,不是投靠中国当权派以谋取经济政治利益,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是香港市民的主流。香港人的爱国从来就是与争取中国全国人民的民权联系在一起的。
爱国会同时爱党吗?当中共高举民主旗号革命时,当中共机关报社论不断呼吁要在中国实现民主、自由、人权的社会时,香港有些人是爱国兼爱党的,但那是把国放在党的前面,目的是要实现自由民主共和的中国,而不是盲目追随党,更不是靠党谋取个人利益。当中共连汇集他们当年社论的书《历史的先声》也禁售时,把爱国放在爱党前面的人士就自然不爱党甚而反党了。因此,爱国必与民主联系在一起,没有民主前提的爱国实是误国,甚而称之为卖国也不过份。
华叔一生走的道路,从当年的左派至后来的反共,一以贯之就是爱国民主之路,华叔的精神就是爱国民主精神。
89民运以后,他创立及担任21年主席的支联会,是这21年来爱国民主的标记,是香港人延续从杨衢云以来支持中华全国爱国民主运动的标记。
6长4短的钟声把中共吓怕了,把香港掌权者也吓怕了,他们阻止王丹来港,而香港高官也不参加安息礼拜了。他们已自我否定了他们早前说过华叔热爱祖国、是资深民主人士的话。这没有关系,因为这正好把他们的功利爱国、曲解民主,和华叔所代表的真正爱国民主精神划清了界线,让市民进一步认清了他们假爱国假民主的嘴脸。
而香港市民中的主流意识,将会延续华叔的爱国民主精神,像爱护眼睛一样加倍爱护支联会,今年将会有更多市民进入维园参与6.4烛光集会,香港市民也将更多人也更积极地关怀中国民主与推进香港民主,因为我们记得华叔的话:
「中国没有民主,香港就没有民主」,而推动香港民主也就能促进中国民主。我们不会放弃自杨衢云、孙中山以来香港人精神中所蕴含的这一项核心价值。
华叔走了。有所谓后华叔时代吗?没有。只有延续华叔精神的时代。正如文前诗句所说:每个明天,看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
华叔是过去21年到过维园或关注过维园烛光的市民们的老朋友。亲爱的老朋友,一路走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