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20113月8日讯):20093月下旬的一天,我接到法国驻华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说法国给我发一年一度的杰出妇女奖,我没怎么听清楚,便说:4月中旬,我要到上海参加《南方周末》颁奖典礼,到时我们可以当面详细谈。对方回答说好。不巧,《南方周末》主办的这个“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的时间推迟,我也就没去成上海。

 

  到了56日上午9时许,我突然觉得气氛不对。我的电话又出故障,打不出去也打不进来,电脑也出了问题。我去小区门外超市买中年的食物, 发现小区内有不少陌生人, 他们目光异常, 使我感到又出现了20072月我赴美国领奖前夕的情况了。我中午饭也没来得及吃,假牙也没来得及带,两手空空, 只取出电脑的硬盘,( 里面有三本书稿, 我不能放弃,) 我把硬盘放在内衣兜里,匆匆的从小区后门离开了家 , 我这次外出,完全是为了艾滋病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件,不能白白的费去。不然20073, 我赴美国领取生命之音 奖,很多议员出面留我居住美国安度晚年, 我没有接受, 仍坚持回国了 ,岂料有近二年如此的生活呢?。  

 

    我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非万不得己, 不会只身流浪在外地,这次盲目外出, 不知所从, 只是为了把这些资料(艾滋病疫情的三本书) 留给后人, 苍大地, 茫茫人海, 何处是我的归宿, 我的心情象马总编所云:

 

高老:你好!
   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我隔着浩瀚的大洋提前给您拜年了!
转眼间您离开故乡故土到陌生的美国就要进入第三个年头了。我知道您无日无夜不在思念生于斯、长于斯、受难于斯,却又无法忘却的这片土地,我无法平息和安慰您的思乡之痛,但要告诉您:依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并没有忘记您,大家都关注着您在天边的每一个举动,倾听着您发出的每一个声音。朋友们经常谈起您,赞叹您在垂暮之年为追求真理和真相所做出的勇敢选择,并从您身体力行的榜样中得到了巨大的鼓舞。
    明来信说您现在非常孤独,这我可以想象。……以您的高龄高德,本应该有个团圆幸福的晚年,但为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为了亿万生灵的苦难,您不得不乘桴浮于海了。我们虽然不能与您同行,但在精神上我们和您在一起,像当年以色列人跟着摩西一样走过红海,远离罪孽。
    扪心自问,您可以心安理得了。像刘宾雁一样,您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说了自己应该说的话。剩下的事应该由我们和更年轻的人们来继续完成了。您能健康地多活一些年,就是您现在的第一任务:您的存在就是一种力量,就是一种抗争,就是我们的希望。
    能有机会为您服务,是我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之一。为此我永远感谢您。
祝您健康、心情开朗舒畅!
                      
                               云龙 
                                2011131日雲南(农历腊月二十八

 

     ,80多岁行走蹒跚 ,多么困难 ,离开家之后先到北京, 又到成都, 最后到广州, 住在一个农村, 天天修改书稿, 此处离大学城很近, 有不少志愿者和大学生来帮助我,他们每天都有两到三人协助我为书稿打字,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这时我多次流泪,多次思考。。我只是为弱势群体说话,救助他们,一切活动都是自费, 我不敢收任何人给我的钱, 即便情面难却时收下钱之后 ,改日再把钱还他, 比如北京爱知行万延海20008月的一天, 来郑州给我送钱, 他两次给我两万八千元, 2003年冬我从邮局寄给他3, 多给他2千元作为2年来的利息, 我为艾滋病受害者呐喊, 是一个医生的职责,为什么要对我进行各种打压、造谣和诋毁?为什么对我的工作中进行阻扰?甚至在农村疫区悬赏500元举报我, 阻止我进入艾滋村,我往贫困地区邮寄书籍、衣物,经常会大量, 多次的丢失。我的电话经常打不通,我出门经常有人跟着。如此种种,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我想来想去,我不知哭了多少次!我权衡了利与弊,我想本人若无声地无息的死去,我手里的资料便石沉大海,而且外界一无所知。最后我决定出走。我托香港的朋友帮我联络,请他往国外给我2007年认识的朋友打了个电话,说我已经离开了家,无处可归, 需要出国,7月中旬取得联系,7月下旬开始办外出手续,有朋友转托在美国的华人组织, 他们派人来接我 ,有人猜测是香港智行基金会主席杜聪先生把我接出来的,我要说:我这次行动杜先生事先并不知道。

 

离开国内时有大学生送行,临上飞机前,其中一位大学生送我到机场入口处,交给我一个字条,他说:奶奶,你到飞机上再看。现在我将字条拍下,以资留念。87日离开了广州白云机场,途中经三次转机,8日抵达目的地。我的心中一块巨石落了地,接纳我的是山东同乡, 住在他们家里, 他们全家都对我的生活照顾得不错, 住了半年多,我非常感谢他们 我这个穷光蛋, 来美国之后深深体会到,来美国的华人, 多么富有, 多么会花钱, 多么狡诈,一切一切, 真一言难尽,我只好自我封闭

 

  20103, 我被哥伦比亚大学聘为访问学者, 由外地搬往纽约,住在一所公寓里,我深居简出,我要尽心尽力,把我的书稿修改好。

 

  我离开家后,在国内外辗转多处,最后到纽约,幸遇慈善机构和善心人,把我的生活安排的很好,解除了我的后顾忧虑,世界上还有很多朋友和陌生人关心我,2011年春, 我收到几十到来信, 我迭一封附于下面

 

高医生,
    您好!中国的春节就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思念自己国内的亲人的同时,也把您作为我们的最亲的亲人思念着。
    您为了救那千千万万弱小、无助、卑微的生命,而失去自己应当享有的天伦之乐,想到您现在的处境,我们痛彻心扉。因为我们爱您。
    在我们的眼里和心中,您是一位天下最杰出的女性,一位天下最伟大的母亲,是您这样的母亲,在世界民族之林托起了中华民族。我们感激您,尊重您,也愿意学习您的榜样,尽管我们知道那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标高。
    作为子女,作为父母,我们知道母亲的含义,那是愿意将每一滴血泪,每一个细胞无偿奉献的人类的精灵,是母亲筑起天下的屋宇。而您就是我们的这样的一位母亲。在春节到来的时候,您的子女无法在您的身边,但是我们相信会有很多很多的您的孩子从世界各地送去他们对您的问候,而我们,在他们之中。
    请接受我们对母亲的最崇高的敬意和问候。
    我们愿意为您做任何极微小的事,如果有需要,请一定告诉我们,我们将尽所能。
    衷心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想念您,并爱您的子仲全家
                                      2011131

      我不认识来信者更不知子仲先先何许人也。

 

 我离开半年多, 外界还罕为人知, 有的大学还请我讲座,我推辞了国内大学所有讲座的邀请,绝不是我架子大、摆谱,而是出于无奈。请看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高燕宁教授20091020日的来信:

 

高教授:

  您好!

  阿弥陀佛。上帝保佑。

  有点意外。也不意外。

  我昨天早上还跟小侯说,按她正常联系老师的进度,到时间跟您联系上课事宜。没想到,她就不用再联系您了。虽然我能感到,您若今年来沪能成行,那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我们能在这里听您讲课了。基于这一点,我想把精力留到12月上旬您的课上,只要有1%的可能就尽100%的努力最后去做。理由很简单,对于一个曾经在艾滋病村待过的人来说,如果不这样做,“那我还是人吗?”

  书的问题正要跟您汇报一下。您的书这学期大约发出去了110本,因选课生较多。我这里刚好发得一本都不剩了,而按去年的选课情况本应可剩30本左右的。把您的书发给了学生,发完了,也就无愧于您那么大老远把书送到上海来的心意了。谢谢您还能把书再给我送过来,想来明年和以后还会用得着的。

  想到您,我总会记得居里夫人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伟大,是那么的纯朴和善良。”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您千万多保重!

                              高燕宁 敬上

                                   20091020

 

   2009121日国际艾滋日前夕,我参加了《血灾:一万封信》再版新书的发布会,并发表了演讲,也接待了许多记者的采访。我在华盛顿拜谒了多位国会议员,通过翻译,得知他们对我都非常地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国务卿希拉里女士,于1130日中午在她的办公室单独接见我。

 

  我在华盛顿露面之后,高燕宁教授给我转来一位学生给他的邮件:

 

高燕宁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让我有机会听了好几个月的“健康社会科学”课程,受益匪浅。之前工作比较忙,很多的课程分享文件都是在周末才看。

  上周末竟然才看到高耀洁老师去美国的消息,似乎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到了夜里,依然难以入睡。似乎,看到了远在美国的高耀洁老师,老年离乡,她是何等的忐忑心情?高老师总是花时间花精力不怕麻烦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这样的行为让人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

  作为一个中国的年轻人,我早已经不再是愤青的心态,更多的或许是无奈、甚而愤懑。可是没有办法。我想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陆续会有更多的像高耀洁老师这样的勇者站出来为弱势群体出力。这几十年来中国确实已经是越来越好,完善也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努力甚至牺牲!我们作为个人,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我问自己的几个问题,却还没有很明晰的答案!不管做什么,做到什么样的程度,面对自己、面对生活,能无愧于心,踏实前行就好!

  一不留神胡言乱语了这么许多,希望没有耽误高老师太多时间。您开的课程我已经听得上瘾,结束后还常想念复旦的课堂。

  再次感谢高老师,祝您一切都好,工作顺利,愉快!

                                 ××

                                    20091215

 

  自古人生谁无死?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手头这些关于中国艾滋疫情的真实资料被湮没。我这次外出,是为了不让艾滋病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病例白费,今年上半年三本书全出版了, 还修订增版了<高洁的灵魂>一书此书201012月上市, 在世界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请着一位读者的来信

 

尊敬的高妈妈:
   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希望您能能够收到我的邮件。
   我深深知道,对您最大的爱护,尊敬,就是珍惜您的时间,健康,因此,您不必回我的信件,或者只要写上:燕子,我收到了。
   和我的先生住在日本大阪,我1991年年初出国留学,现在在这里教书,写作20年了。今年1月我在香港买到《高洁的灵魂》增订版。读到第31节《八十三岁踏上流亡路》,亲爱的高妈妈,我哭得要死。流亡这个苦难的主题,我已经有了很多间接的苦楚和艰难的经验—–11年前开始研究流亡文学,这10年之中,接触到很多海外流亡者作家,诗人,民运,知识人,底层的抗争者,很多。
   可是,高妈妈,您的故事,艰难的心路历程,孜孜的实践,让我落泪,让我看到您,为维护生命的清洁和尊严,为那么多发不出声音的受害者做的那么多的工作,为此并走上流亡之路!
   亲爱的高妈妈,我有一百句话想说,却说不出来,我叫燕子,却没有翅膀飞去看您,我怕写长了,耽误您的眼睛看,耽误您写作的时间。我不知道我能为您做些什么,您有地址吗?我想邮寄一个大包——日本的食品非常好,营养价值高,又节约时间,安全放心。日本老人都长寿,与食品也有关系。
   一百句话,先说一句最最重要的:叫高耀洁的小星星一直要闪耀在夜空,为我们照出一条路!
   高妈妈,很快就是中国的新年了,向您拜一个早年,新年新福!
       
                                 来自日本的燕子
                                       201121

    本书出版, 影响面较大, 要求译文者有之, 更使我心烦者,是窃取书中的艾滋病有关资料, 使我不得买了400,增送各地图书馆下面是中国南京大学图书馆赠书回执

尊敬的高耀潔先生:

                                       

承賜尊著《高潔的靈魂》叁册,无任感禱。

先生厚愛,澤被館藏,沾溉學子,惠及當代,功垂未来。謹奉寸緘,耑申謝忱。

向您遥拜新春,并頌闊府康泰。

          

      南京大學圖書館

201113

 

  国外华人很多, 多数人很有钱, 各式各样, 形形色色, 把国内人的俗气也带出来了, 宗派斗争, 金钱至上, 令人生畏,而本人年老多病,多年来靠药物维持生存,耳聋眼花,乏力嗜睡、行走蹒跚,精力、体力均不支,所以我不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只有埋头整理书本,来度过我人生最后的时光。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