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胡锦涛22号在中国文联和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评论人士表示,文艺工作是文艺家自发的活动,不需要谁的领导。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申要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胡锦涛对出席会议的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他在讲到第四点希望“坚持德艺双馨”的时候,要求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提到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从文革过来的一代人都记得演员赵丹80年临终前躺在病床上说的一句话:“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这句话当时造成的震撼,远远大于任何一个领导人或文艺批评家的同类言论。

纽约华裔老作家董鼎山表示,文艺创作不需要谁的领导:

“艺术,创造的艺术都是自发的。有什么领导不领导,没有这个事情,简直是笑话。艺术家,很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这样自动出来的。本人的才能、本人的天才发出来的,自发的。新闻方面它要控制,它要领导,不是说我要同意,新闻方面的控制这个共产党是最主要的。在文艺方面、创作方面外面的人根本没关系,根本不能有什么领导不领导的。”

记者:“赵丹您肯定知道。赵丹临死之前说过‘管得太细的话,文艺没有希望。’”

董鼎山:“你说的一点都不错,我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过这句话的。是呀,艺人就是这么个想法嘛。”

美国约克学院教授周泽浩表示,胡锦涛关于加强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讲话是老生常谈;他应当提“放松党的领导”而不是加强这种领导:

“这个还是一个传统的官僚的一种讲话。没有什么新意。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是它所熟悉的。所以这种观点的话对他来说是很自然。他以前是搞政工出身的,当时在大学里面做政治辅导员。所以这套系统、这套理论、这套说法他是非常适应。但也说明了我们整个国家文艺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些领导的思维还停留在50年代、60年代这个过程中。现在已经进入到21世纪了,他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艺工作由党领导的话那就等于是没有文艺。你看中国从共产党49年执政以来,在文艺方面没有什么突破,在世界上是落后的,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开放。看看现在有一点出息的文艺人士,你看高行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入了法国籍了。写的东西是国内不认可的。你看那个时候1988年的时候写的《河殇》他们这些人都在海外。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改变这样一个局面,怎样让海外的华人能够不受约束,不受屏蔽、没有条件地回到国内去发展。在现在经济地位第二,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下它这个文艺上的落后更加明显。在这个情况下,胡锦涛应该讲的是放松党对文艺的领导,而不是说要加强。”

周教授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共产党对文艺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量变。就是说现在虽然是政府对文艺、文学要加强工作,改善提高抓紧控制。但是现在这个平台不一样,现在由互联网在大家交流机会很多。政府要加强、要改善、要调整、要控制的话,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等于是两个东西,政府有它政府的自己的东西,民间有它自己发表的机会。我看到很多东西,你比如是韩寒写的东西,不要说是在海外,在国内的话很多博客网站都公开刊登了。有些作品虽然马上就把它删掉了。但是一出现以后,大家传播得很快。所以政府对文艺方面的控制我看也是每况愈下,社会发展已经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了。焦国标先生说的要打倒中宣部、要废除中宣部,把整个一个审查制度全部消除掉,让国家能够健康地发展、全面地发展。”

这位学者还指出,现在中国主管文艺的官员对作品的审查与以前江青姚文元时代“出于意识形态的热情”的审查在一定意义上有所不同;他说,现在有些人只是“为了混碗饭吃”:

“另一方面的话官员不管,他不在乎。以前那时候管文艺他们还真的把心放到里面,什么姚文元、张春桥也好他们确实是有意识形态的主导。现在大家都混口饭吃,所以大家心不在,未必他是身体力行,他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在里面,所以他不是主动从意识形态的热情出发来监督你,跟他不得已为了混一口饭吃那种监督不一样。”

老作家董鼎山表示,中国反右和文革时期对文艺家的迫害为最甚,他的“许多朋友在那个年代自杀或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