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所产生的新领导核心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也引来各种不同的评论。究竟这一新领导层能否有别于胡温的上一届而有所作为?最近习近平的一些平易近人和讲求实际的言行,王岐山的高调反腐以及李克强的讲话似乎又让人产生了新的希望,就像十年前胡温刚刚上台时那样。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分析家明确指出,不应该对所谓习李核心抱任何幻想。

香港亚洲周刊指出,一场来势凶猛的反腐风暴出人意料横扫中国官场,重庆、广东、四川、山西、山东、安徽、河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一些贪腐官员纷纷被纪检部门停职调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成十八大后被查的首位部级官员。十一月十四日中共十八大闭幕,习近平、李克强体制成形,习近平提出反腐为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以“反腐开局”,要“提速治腐”是新一届政治局共识,反腐有利于树立执政威信,赢得民意认同。不过舆论普遍担心,这场风暴过后腐败依旧,唯有实施宪政,推行政改,制定《反腐败法》,才能制约权力,根治腐败。

因支持八九学运而流亡美国的前中国四通公司总裁万润南撰文指出,期望中国啟动政治改革的人,对於中共十八大產生的新的政治局常委班子普遍感到失望。但他却有不同的看法。万润南认为,七常委中,除了习李,其餘五位年龄都偏大,但并不能因此说这就是一个保守的班子。对这个班子,啟动中国的政治改革仍可期待。

在新的政治局常委七人中,人们普遍认為习近平与李克强是改革派人士,那麼新进入的五个人是否都属於保守派呢?万润南说:“至少四个人不是。一个是俞正声,一个是王岐山,这两个人以前我与他们都曾经有过一点接触。我认為他们是相对开明的人,也有改革的想法。他们不可能成為习李搞改革的阻力,他们会成為习李的支持者。再看张德江和张高丽,这两个人不能说他们是保守派,当然他们也不是改革派,他们是风派,他们跟著谁就是什麼派,他们能够当官当到现在就是因為他们听话,现在习李為主,他们也会听话,也就是说他们也不会成為改革的阻力。”这样,就剩下刘云山了。刘云山以往的表现遭詬病处很多,他是常委班子中左派的代表。七个人裡头,有这样一个左派的代表,也不是什麼坏事情。左派群体作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需要有自己的利益代表。七分之一,他成不了气候,也主控不了大局。

胡少江先生最近也撰文分析说,退了休的政治局常委一级的政治老人已经有二十名,他们在公开政治活动中的排位紧接著现任的政治局委员。尤其是江泽民和胡锦涛,他们的排名紧跟现任总书记,位列总理之前,这样的安排似乎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他们在政治上对现有领导人的制约。不少人担心在老人的制约下习近平是否能够真正地主导中国事务。当然,有的人也会方便地将老人制约作為“原谅”习近平等人在近期内少有作為的理由。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老人干政虽然并非好事,但是如果干政的老人太多,他们的作用其实也是可以相互抵消的。有的时候,对现有“皇上”而言,两个“太上皇”的局面比只有一个“太上皇”的局面相对容易对付。正因為如此,比起在邓小平制约下的江泽民和在江泽民制约下的胡锦涛,习近平的政治空间更大。

在八十年代中,邓小平和陈云这两个顶级政治老人之间的不同意见曾经给胡耀邦、赵紫阳製造过无数的麻烦,但是江泽民和胡锦涛远没有邓、陈的党内渊源和个人威望。只要习近平真心想有作為,他完全可以利用两个太上皇之间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利用中国民眾对老人政治的极度厌恶,从容地推行有利於改革的「新政」。真正的问题是,习近平有没有、或者敢不敢推行新政,革除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