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2014年中國社會和網絡上最紅的詞,也是中國官方力推的概念。在那次具有鮮明政治導向的文藝座談會上,習近平雄才大論期間,沒有點其他人的名,只是提調兩位網絡作家周小平、花千芳,並且說:「希望你們創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聽說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還沒聽說過正能量與負能量。能量本不分正負,但是由於人的介入,認識的角度和心態不同,就有了正負的判斷。比如同樣是爆炸,如果用於恐怖主義,或者用於工程建設,就會有完全相反的效果。套用一下,同樣是批評政府,如果贊同的人,或者能夠接受批評的官員,就會認為是正能量,監督政府,利國利民。如果不贊同批評政府,即使批評的事實存在、觀點合理,官員也不願接受,認為這是給政府抹黑添亂,那麼這種批評就是負能量。
習近平上台的時候,曾在黨外座談會上公開表示:「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領袖這麼說是一回事,你要當真是另外一回事。當年毛澤東鼓勵大鳴大放,給黨提意見,結果卻是「引蛇出洞」的殘酷「反右」。習近平上台伊始,彭博新聞社只因發布一篇其家族成員經商的報道,網站就被封殺。隨著權力鞏固,習親任「網絡安全小組」組長、「國安委」主任等要職,當局開展「淨網運動」整肅網絡,不斷刪帖、銷號、抓人,這哪裏是容得下尖銳批評的樣子?
媒體中、大街上到處都是「中國何以強,緣有共產黨」的「中國夢」系列廣告。對領導的稱謂則是大大、麻麻、新設計師、中興明君、英明領袖等辭藻。國家領導看望孩子們,在那個場合題詞,說幾句應景的話:「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就變成金科玉律,到處印刷,在學校張貼,要求學生們背誦。本來是工作中的例行講話,也彙編成《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出版竟賣出1500萬本。
因此,正能量不光是不容許批評,保持沉默也不行,還得歌功頌德說好話,在媒體上做正面報道,突出執政黨的英明領導,展示領導人高大全的形象。
全世界的新聞觀都是「壞新聞才是好新聞」,人們普遍愛看負面的報道,揭露黑幕、醜聞,問責官員、監督政府的報道最受歡迎。但是在中國,報刊廣電都是中共的「喉舌」。媒體不僅要像《人民日報》一樣,歌頌「全世界我們最好」,還得像官媒的《參考消息》一樣,選擇性地翻譯編輯,借外國人的口,「全世界都誇我們最好」,或者像《環球時報》一樣,不容外界質疑中國的內政外交,天天發文批判,「全世界都嫉妒我們最好」。
傳統媒體都被黨和政府掌控,只有一個聲音。互聯網絡、社交媒體好不容易有點空間,除了技術控制外,內容審查、司法懲處、心理威懾,無所不用。牆內的網絡「正能量」還不夠,借經濟和資本的威風,還想讓牆外的網絡誇中共的偉大。
在中國自己發起並永久主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官員在發言中稱「網絡空間也應該傳播正能量」,試圖推廣中共的網絡管控模式,讓全世界的網絡都說中國好。
在文藝座談會上被習近平力捧的「正能量」網絡作家花千芳,參加所謂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微博時,誤用成語典故,稱「中國引領信息時代的決心,已經是司馬昭之心了」。借用他的說法,中共力推的「正能量」也是司馬昭之心,網絡時代政治宣傳的馬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