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证综合指数星期一上升一天后,7日却倒跌1.29%,反映细价股市场的上证B股指数更是暴跌9.07%。
新华社客户端(手机新闻程式)7日发布的市场直播文章称:“银行股和两桶油(中石化、中石油)的救市无效,A股早盘再度大幅下跌”,沪指盘中跌破3600点。大盘股拉升救市的背后,中小盘股成为了杀跌的重灾区。官方的中国证券报亦表示从中小型股价的表现来看,足可显示“救市效果仍较为微弱”。
新华社使用“救市无效”四个字,与李克强“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等誓言截然相反,外界为之愕然。保衞战以来,当局严控媒体舆论,禁止发出不利救市的声音,甚至有网民虚称有人炒股失败跳楼也被当局拘查,新华社发出如此泄气的言论惹外界揣测。
苹果日报引述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指,新华社作为官媒,遣词造句一向严谨,但使用这样的文字,已违背中央的救市精神。新华社此言有多种解读:一是记者编辑无心之失;二是新华社终于讲真话;三是中央内部对暴力救市仍存不同看法,有人要出声。第四种可能是,高层或意识到无法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股市问题,透过新华社放风准备撤退;这将使A股陷入灾难。
香港TVB电视新闻引述人民广播电台报导,为了避开跌市自保,先后已有逾1200间上市公司申请停牌,相当于整个市场的四成。虽然申请停牌的公司被股民称许为“良心企业”,但专家推测,此举只会更恶化下跌的势头。
人民广播电台报导,面对股市“狂风暴雨”,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加入停牌“避灾”阵营,掀起内地金融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牌潮”。星期二晚(7日),上海及深圳再有逾500间上市公司申请停牌,令暂停交易的股份总数,有机会增加至逾1200只,占上市公司的四成。
不过香港耀才证券研究部经理陈伟聪就完全不认同停牌自救,估计停牌潮只会令市况更差,“这个反而是适得其反,我认为如果到这地步,公司都要靠停牌以回避沽压,对于整个市场的讯息是颇为悲观。没停牌的公司或面临更大沽压,投资者会否选择,首先沽出目前未停牌的股份,避免未来想沽亦不能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