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香港逾千名市民走上街头,支持当年广州市民的保卫粤语大游行。(香港网民蔡小姐提供)
香港教育局提出更新中文科课程指引,其中建议将简体字纳入中、小学教材的一部份,并继续以“用普通话教中文”为远程目标,引起教育界和民主派议员批评有关建议是划蛇添足,徒添学习负担。香港教育学院学生会更发起联署反对谘询文件。(潘加晴 报道)
香港教育课程发展议会的“更新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小一至中六)”公众谘询文件,其中提及“学生在掌握繁体字后,亦应具备认读简化字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及加强与内地、海外各地的沟通。”建议将简体字纳入中、小学教材的一部份。另继续以“用普通话教中文”为远程目标。
香港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周五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香港人的母语是粤语,用母语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仍未有具体分析普教中的成效,不能妄下判 断普教中就一定会学好中文。
何汉权说,他们不会排拒普教中和简体字,但政府实在没有须要用文件去讲,去“硬推”,只会令人觉得有划蛇添足,制造混乱。他又说,繁体字的功能和深层意义比简体字多,从中华文化的传存的角度来看,实没有必要改变。
他说:香港和台湾使用繁体字带来的中华文化保存作用是很大,应该珍惜香港和台湾地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坦白说,繁体字的功能和深层意义比简体字多,(政府) 无须要再有一个通过,叫大家庭多学简体字,因为如果熟识繁体字,看简体字就非常容易,相反则不然。从中华文化的传存角度来看,无须要劣币驱逐良币,亦不须要排拒简体字,因多元化发展,才是一国两制。
香港民主党教育政策发言人、立法会议员黄碧云为,教育局不必强制学生学习型义残缺的简体字,而课程谘询内列明学习简体字,徒令社会忧虑香港要急步趋向“大陆化”,削弱本地长久以来的中文文字书写及语言特色。黄碧云质疑此举是否带有政治目的。
黄碧云又说,教育局的课程改革,亦有意透过在个人社会和人民学科,渗入国民教育,但却没有做到平衡,没有提及港人身份认同等部分。
她说:我不反对要有一些认识中国、国民身份认同的(内容),但不能本末倒置,只讲国民身份认同,避而不谈香港人身份认同,现在“出事” 就是因为香港的新一代对香港有很强烈的感情,你不能在学校不去处理这些问题,你应该要认真面对这些身份认同所产生的问题,而不是去回避、不提或少提,以为认识中国,自然大家就会爱国,矛盾消失,但事实是不会这样。所以现在我们提醒市民,在谘询期届满前,尽快提出意见。我觉得教育局过去几年不得民心,尤其是教育局长的表现,制造了许多教师、校长、学生与教育局的冲突。我希望政府可以谦虚些,听取民意,不要迫得太尽,如果硬推改革,只会造成更多不满。
黄碧云呼吁教育局延长谘询期三个月,邀请各界踊跃表达意见。
香港教育学院学生会干事会周五(12日)向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发公开信,表示对教育局所推出的中国语文科发展方向不敢苟同,特别是以“推倒本港文化,促进内地语文发展”的理念。
学生会发起联署,促请学界、全港就职中文教师及准中文教师关注是次公众谘询并联署反对这份谘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