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前中共领导人江泽民的授意下,中国文化部试图逼迫《炎黄春秋》杂志主要领导人下台,这场风波使这个著名的改革派杂志再次成为新闻焦点。这个杂志的领导层对中国的改革如何评价呢?从《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杨继绳的说法中可以略见一斑。

*改革之成败*

《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杨继绳认为,应该肯定中国改革的经济成就。尽管一部分人占据了经济成就的主要部分,但是其他人也相对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政治上也相对宽松了一些。

杨继绳:“改革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公正的问题。”

杨继绳把这个问题的形成归咎于中国官方称之为“改革总设计师”的前领导人邓小平。

杨继绳:“不公正的原因还是邓小平南巡讲话。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两个效果。一个是正面效果,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负面效果就是进一步强化了专政。就是最后的结果形成了威权政治加市场经济,而‘14大’就接受了这个结论,成为后来1993年以后的改革路线。当今问题的一切罪恶根源就在于威权政治加市场经济,权力不受制衡,权力可以在市场上换来大量的黄金白银。”

*强人政治变成常人政治*
   
杨继绳认为,中国的强人政治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领导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杨继绳:“强人政治已经变成了常人政治。过去毛泽东和邓小平是革命年代造就的一种政治强人,来执政。现在是一个普通人,跟我们一样的,通过机会、性格、才能、道德这么一个顺序走上了最高的地位。他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只能按照社会的合力来行事。”
   
*领导人向民间寻求力量*

在这股“合力”中,领导人如何行事呢?杨继绳说:

“当今社会的合力是权势阶层的力量最强,所以权势阶层可能就决定改革的方向。常人政治的常人领导人可能成为权势阶层的俘虏,被他们所俘获,成为他们的工具,这就是常人政治的困境。

“他们要摆脱困境,只有向民间寻求力量。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选票,但是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这个魄力,只好通过亲民,到民间去说好话、做好事、流眼泪、念诗来表现自己的亲民形象,寻求力量。但是这样是不是行?也可能有一点效果,但是还很难说。”

*何以解困?唯有民主*
   
杨继绳指出,民主化是中国改革的唯一出路。

杨继绳:“要防止既得利益群体左右改革的方向,防止现在的领导者成为既得利益群体的工具,只有一条:民主,在民众中寻求支持。而且当前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当然中国现在没有选举,没有选票来支撑,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亲民来支撑,来改善形象,来获得群众的谅解和支持。这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到底能不能很直接,能不能变成现实,还要看。”

记者:“那就是说,您还是认为现在的最高领导层是有可能,也是有意愿逐步地走向民主化。”

杨继绳:“我想他们年龄跟我差不多,受的教育也是一样,甚至他们在高层可能比我们站得更高,可能知道更多的信息,我想他们也会知道,只有民主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市场经济必须和宪政民主相结合。马克思的一句话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嘛。经济基础已经变了,变了30年了,上层建筑还是过去那个样子,矛盾不就出来了嘛?

“所以这样常识性的问题,我想他们会知道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不能像我们说话这么自由,受合力的左右,所以我们要体谅他们,要看,要支持。这是我的想法。我们那个杂志社也是这个指示,要支持,支持现任领导,推动中国前进。”
   
*冒险敢言才有言论自由*

杨继绳曾经是新华社的高级记者,在新闻界工作了几十年,把言论自由看得很重。

杨继绳:“严格说来,没有言论自由是不可能实现党内民主的。但是只要我们的媒体积极进取,上面感到压力,也可能暂时退让,言论空间可以慢慢扩大的。我们不希望某一次突变或者某一次马上言论自由了。言论自由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言论人不断地冒风险,不断地说话,这样可能才有(言论自由)。所以我们不要等到言论自由才开始搞民主。争取言论自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争取民主的过程。”
   
*激进→无政府→专制*

杨继绳特别强调应该实行渐进式民主化。

杨继绳:“中国近百年来吃激进的亏太多了,吃急切的亏太多了。不要太激进,不要太急切。你首先积极,要是不积极的话,你老拖下去,矛盾不断地积累,最后可能发生爆炸式的危机,结果一切都粉碎了。这就不行了。还要稳健。”

“如果太激进,如果这个激进的程度超过社会的承受能力,出现了整个社会的无政府,可能新的专制就来了。专制是医治无政府的最好的良药。如果一旦群众承受不了无政府的突然,他们会像欢迎上帝一样欢迎专制者。”
   
*高层直选 派别公开*

杨继绳认为民主化应该先从中共党内开始。

杨继绳:“怎么走呢?道路很多。我就提出一个,首先是党内民主。最高一级,总书记可以直选。党代表是真正选出来的。现在我们新华社党代表,几个几个我都不知道,我从来没选过党代表。第二步就是党内派别公开化、合法化。这就是多党制的一个雏形了。然后才能慢慢地由一党专制变成多党政治。”

关键词:中国,民主,改革,杨继绳,领袖,权势阶层,炎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