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走向令人关注(资料图片)
美中关系走向令人关注(资料图片)

近日从一家海外网络媒体上读到一篇专访,标题是《专访陈光诚:美中关系不是美共关系》。未细读内容之前,笔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美中关系不是“美共关系”又是什么?是美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当然不是。

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大陆政权“是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的,而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说法,是一九七一年十月才开始被联合国认可的。在此之前的“美中关系”当然还不是“美共关系”。

当时,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尼亚等国提案的中心内容是“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而代之,这就是所谓的“取代投票案”。

在同意和反对的双方明争暗斗的过程中,时任美国大使老布什连同日本等十七国(后增至十九国)提出临时动议,主张将决议草案分段表决,其中“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的内容作为另一项议案。动议如果能获得足够的赞成票,有机会促成“双重代表案”,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以常任理事国身分参与联合国,同时中华民国仍然保持其联合国普通会员国的席位,但此动议在表决中以61票反对,51票赞成,16票弃权的结果未获通过,换言之当时中华民国的六十五个友邦中出现了严重倒戈,再加上当天又有与台湾关系友好的沙乌地阿拉伯大使白汝迪奉其国王指示帮忙中华民国,不断地发言且坚持自己的提案比阿尔巴尼亚提案或者是双重代表权案都好,导致众多成员国不耐烦,因而帮了倒忙。当时的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周书楷上台发言,表示对于即将进行的投票案感到相当遗憾,中华民国决定自行退出以维护立场。

随后中华民国代表团愤而离席,最终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投票案“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中国席位,然而中华民国退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中国席位是空缺的。

而在中共政权宣传中,从来都是故意回避这段历史的重要细节,令中国大陆老百姓至今相信中华民国的驻联合国代表是被“当场驱逐”。

在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后,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不得不将其坚持多年的“汉贼不两立”的政府为弹性外交政策所取代。

1949年,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移至台湾后,为了表达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力争联合国“中国席位”的反对,“汉贼不两立”而成为其口号之一。在这个口号中的“汉”指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拥有完整中国主权;“贼”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它视为叛乱团体。

在当时的中华民国中,“汉贼不两立”是在蒋中正总统时期,对于中华民国的外交政策与政治意识型态一种非正式表述,出发点当然是当时中华民国政府坚持固守的“一个中国政策”,意即中华民国政府拥有中国大陆的完整主权,拒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触或进行政治谈判,拒绝在国际组织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享中国代表权,同时也拒绝中华民国邦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任何交流。

事后总结,如果当然的台湾中华民国政权没有因为蒋中正的所谓“民族大义”,而是赶在在韩战结束后即以“视时务者为俊杰”的中国古训指导其对内对外政策,当时的美国政府即西方主要国家,甚至当时的苏联政府都只会坦然接受同时承认“两个中国”的“分治”现实和在此基础上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权的客观存在,在此前提下,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两岸关系”就相当于今天仍然处于僵局的南北韩关系和过去的东西德关系。

回过头来再“美中关系”何时才正式成为“美共关系”。

回顾当年,除了台湾中华民国政府的蒋中正墨守陈规,没有“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当时的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是为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正确所严重束缚。导致它在联合国层面的步步被动。试想,假如当时的美日等国早一些想出“双重代表”的提案内容并付诸实施,联合国里那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盟友们很有可能不会抛出他们的“取代案”,此其一。

其二,假如当时的联合国通过了“双重代表案”,当时的毛泽东政权会因为一句“贼汉不两立”的“反分裂”理念拒绝进入联合国?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的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理念继续主导,使得中共政权进入联合国之后,外交层面的“美中关系”在若干年内仍然还是美国和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如今我们说的这个“美中关系”,是随着中国的几次改朝换代而内容不同而对象不同。太远的不说,无论是1949年前还是1949后近三十年的“美中关系”,都是中共政权所说的“美蒋关系”。自1979年美国抛弃事实上只统治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宣布与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开始,“美中关系”正式成为“美共关系”,其全称是“美国政府与中国大陆共产党政权(政府)的关系”。而美国与中华民国的关系,则开始被称之为“美台关系”。

历史回顾到此,笔者细读了陈光诚先接受专访的具体内容之后,才发现《专访陈光诚:美中关系不是美共关系》的标题根本就是误导读者,和文中被专访者陈光诚先生的意思满拧。陈光诚先生的原话是:“其实所谓的美中关系,我认为就是美共关系。”

陈光诚先生还说:“以后不要说什么‘中国政府’,对它最准确的称呼应该是’中共政权’。不结束中共专制,中国就永远不是一个正常国家。”

陈光诚先生说得没错,但从外交的角度,所有与中共政权有正式外交关系的专制国家也好,民主国家也好,称中共政权为“中国政府”也是理所当然,更何况“政府”也好,“政权”也好,都是中性词,这个世界上有“独裁政府”,“专制政权”,相对立的则是“民选政府”和“民主政权”。

至于“中共”二字,本来是“中国共产党”或者说“中国的共产党”的简称,恰恰是中共政权自己把它当成了“贬意词”。

2002年发生的一则故事是,针对中华民国总统府资政李元簇出席亚太经合会(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受到中国阻挠,中国外长唐家璇于APEC部长级会议联合记者会指称台湾未按谅解备忘录规定,背后显然含有微妙的政治图谋,而有特别打算;唐家璇随后还制止台湾代表团的发言,当场“纠正”发问的台湾媒体对中共的称谓。

当时台湾某电子媒体记者向唐家璇询问“中共如何处理李元簇的与会问题”时,唐家璇陡然变险,声嘶力竭地怒斥道:“这里是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上海,妳口口声声‘中共、中共’,这名词我以前听过,现在已经是历史名词,但却出自妳这个台湾记者口中”。

不但这个台湾女记者吓得花容失色,其他所有与会的台湾记者也都被震唬得诺诺连声。接下来的提问中,当然没有台湾记者敢再提“中共”二字,但没想到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继而又训斥一位台湾记者不该说“大陆”二字,声称“中国就是中国”,不是什么大陆。

由此推论,既然“中国就是中国”,相对应的当然是“台湾就是台湾”。所以从那以后,据说台湾记者中再无所谓“统派”,连“两个中国”都不支持了,全都是“一中一台”论者了。

最后还想与陈光诚先生讨论的是,陈先生说他对川普当选后的一些做法非常认可,因为他不受陈规旧套束缚,是一个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希望他和他的团队能找回、推动、重振美国的基本价值,把人权作为所有政策、包括外交政策的首要准则。但笔者相信川普先生未来的对华政府无论强硬与否,从人权的角度都会令陈光诚先生失望。道理就在于川普的对华政策肯定是经济至上,贸易第一。美(中)共建交以来的历届总统,川普肯定会和奥巴马一样最不看重中共政权治下的中国大陆的人权问题,区别只是在于奥巴马不敢,川普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