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北京宣布将在首都附近的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雄安新区的分析评论。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雄安新区的设立在舆论上非常轰动,是这些年其他新区宣布设立时所不曾有过的,这说明中央对它的定位已经触动了中国全社会。买房潮在24小时内就涌向雄县,这是近乎于疯狂的投资趋向,但它反映了社会的一种预期。”“雄安新区几十年后什么样,一百年后什么样,现在还没有详图。它也不可能有,它要靠河北省和全国一起干出来。中国北方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何处,这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把雄安建设起来,这个课题就会解答出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雄安新区的意义的确不同寻常,它是中国21世纪发展大棋局中的一枚关键落子。”
香港《东方日报》“神州观察”的评论称:“雄安新区的设立虽然是大手笔,但也是无奈的选择。除了空气污染日益恶化,北京还面临人口爆炸、资源耗竭、交通堵塞等严重问题。这个逾两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每年正以近五十万人口、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速度继续膨胀,而高达六百万辆的汽车,更是令北京的道路水泄不通。此外,北京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数字七分之一,世界平均数字百分之四。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令北京处于一个二千六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大漏斗上,被列为地面下沉城市之一,很容易导致地基不稳,构成安全隐患,令古城沦为‘危城’。”“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北京都已严重透支,再不及早绸缪,很快就会无以为继,设立‘副都’已刻不容缓。”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内地改革开放近40年来,南方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一直交替领跑在经济发展前列。但长江以北的环渤海经济圈,却一直未能出现像深圳、浦东般的新兴经济中心,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也未如上海、香港般发挥经济辐射作用,反在用水和空气污染方面,对毗邻河北省诸多局限,一度曾想复制深圳、浦东模式的天津滨海新区,最终也未能成为引领地区新经济的典范。更重要的是,深圳也好,浦东也好,都是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橱窗,而雄安新区则是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按照官方的预想,未来的雄安,应是环境优美、人才密集而非靠高地价、高楼价维持的现代化科教文化金融城市。”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雄安新区引爆资本冲动,就有人调侃,1980年代深圳特区人们谈拓荒;1990年代浦东新区人们谈下海,2010年代规画雄安新区,人们谈炒房。这确是对时代变迁和经济取向的玩味,更显示,在大陆一日千里的变动中,机遇与挑战迭出,因应于此,人们的视角大不同,将造就的未来格局也大不同。台陆港澳四地紧密关联,大陆的任何变动恐怕都不仅是对大陆人的机遇和挑战了,调侃归调侃,雄安新区及京津冀的未来潜力,显然也远非‘炒房’一词可蔽之。因应中国第3大都市圈‘京津冀’的崛起,台湾要寻找自己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