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近日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关注。在官媒对该文进行批判后,这篇文章的作者表示道歉。有评论认为,北京确实存在房价过高等问题,对这类问题的讨论不该被封杀。
路透社8月1日报道,原籍陕西的张国臣,7月23日透过微信,以张五毛的笔名,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文章批评北京没有人情味,北京城太大,交通拥堵,北京人很难像外地人一样到机场接送朋友,时常跟朋友聚餐。文章说“北京是个肿瘤,没有人能控制它的发展速度;北京是一条河流,没人能划清它的边界。北京是一个信徒,只有雄安能将它超度。”
文章认为,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等,的确能让人有历史自豪感,但自豪“不能当饭吃。北京人感受更深的是拥堵雾霾高房价,是出门不能动弹,在家不能呼吸。”
文章认为,外地来北京务工人员,奋斗一一辈子也赶不上坐拥5套房的老北京。“没有五套房,你凭什么气定神闲?凭什么感受生活气息?凭什么像北京大爷一样逗鸟下棋,听戏喝茶?”文章说,“在北京,没有祖产的移民一代,注定一辈子要困在房子里。十几年奋斗买一套鸟笼子大小的首套房;再花十几年奋斗换一套大一点的二套房,如果发展得快,恭喜你,可以考虑学区房了。”“好像有了学区房,孩子就可以上清华上北大,但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孩子依旧买不起房。”那时候,孩子要么跟父母一起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要么从头开始,奋斗一套房。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邓小刚8月1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北京确实存在房价过高等问题,
“这个文章有些地方是说的过了,但是它确实是反映了很多深层的问题。首先就是北京的房价太高了,高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地步。牛津的经济研究院最近刚做了一个收入与房价的比较,在全世界香港第一,印度的孟买第二,北京第三,上海第四,伦敦第五,纽约排在后面。北京的房价高到了那样的程度。”
文章感叹, “拆墙打洞”的城市改造运动让北京“离生活便利的宜居之都,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越来越远,逼得人们远走高飞。“那些追梦成功的人正在逃离,他们去了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西海岸。那些追梦无望的人也在逃离,他们退回到河北,东北和故乡。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张国臣的文章发表当天,就获得了500万的点击率,而微信平台也以违规为由删除了这篇文章。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数篇题为《2000万北京人勇敢在生活》、《北京有2000万人真正在生活》、《不必假装生活,北京有2000万个梦想》的文章,驳斥张国臣的观点。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批判张国臣的文章是“怎么邪乎怎么写”。新华社则发表题为《一个城市的生活无法“假装”》的文章,抨击张国臣的文章混淆概念,误导民众。面对舆论压力,张国臣7月28日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道歉,说自己的文章有很多漏洞,请求大家不要上纲上线。张国臣说,他对北京这座城市没有任何的不满,感激这个城市给他的一切。
张国臣表示,他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无家可归,“回陕西怕丢人,在北京怕挨揍”。
邓小刚教授对此评论说,
“作为媒体应该让大家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不是逼着作者道歉。让大家发表意见,从中看到反映的深层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是更重要的。”
网络资料显示来自陕西的张国臣,在北京定居了十多年,他做过公务员、图书编辑、IT民工,出版过长篇小说《春天在燃烧》、《公主坟》。中国作家海岩形容他的作品“幽默而又深刻地记录了80后一代的迁徙史,凡有背井离乡之辛酸者,凡有占领城市之欲望者,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