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考虑对中国采取贸易行动
华盛顿 — 川普政府正在考虑是否要采取可能导致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关税等贸易限制的行动。
据美国媒体报道,川普总统将指示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根据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对中国的贸易行为展开调查。301条款的目的是保护美国产业不受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伤害。美国政府官员说,正式消息几天内可能就会宣布。
川普总统和他的经济团队一直指责中国倾销钢材和窃取知识产权等贸易行为都对美国商业造成了伤害。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星期二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指责中国和欧洲通过“补助金、低息贷款、能源补贴和特别增值税退款”等手段补贴出口。
尽管如此,川普政府任期头六个月还是强调与北京的合作。然而,上个月的美中双边贸易会谈没能达成协议,而且川普政府觉得,中国显然是不愿对朝鲜施加压力,以控制朝鲜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项目,这种情况也让川普政府越来越感到气馁。
美考虑对中国采取贸易措施?美国务院不予置评
华盛顿 — 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代理助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星期三上午就蒂勒森国务卿的东南亚之行向媒体吹风时,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川普政府正在考虑可能导致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关税等贸易限制的行动的报道。
在记者问她能否证实这些报道时,董云裳说:“今天早上有一些有关某种贸易行动的新闻报道,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什么官方的回应,也没有对此的进一步评论。”
她说,美国与中方就一系列的贸易、投资以及其他经济方面的议题进行了很多的讨论。
南中国海也是东盟论坛讨论的重点
这位国务院负责亚洲事务的最高级外交官还表示,尽管朝鲜问题是川普政府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南中国海问题也是蒂勒森此次亚洲行讨论的重点议题。
董云裳:蒂勒森不会与朝鲜外相见面
她说,在东盟区域论坛期间,蒂勒森没有跟同时也与会的朝鲜外相李勇浩进行会面的计划。朝鲜是东盟区域论坛的成员。
美国曾经试图施压有关方面不让朝鲜外相参加今年的东盟区域论坛但未果。
董云裳说,朝鲜外相到时会看到对他发出的一致谴责声。
美责中国遏朝不力拟采贸易制裁
美国有政治新闻网站报道称,白宫幕僚最快在本周内,制定对付中国的经济贸易措施,惩罚中方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不力。另外,尽管美国国务卿表明无意向朝鲜出兵,但有共和党参议员引述总统特朗普的说话,不排除开战摧毁朝鲜的核计划。有大陆国情专家呼吁,中美双方应商讨如何合作处理朝鲜问题,采取经济手段互相惩罚,只会令两国关系更紧张。(文宇晴 报道)
朝鲜由今年初开始已经7次试射洲际导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社交网站推特上,抱怨中国在处理朝鲜问题上“甚么都没有做”。
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刘结一于周一反驳美方指摘。他说,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以至和平稳定,主要靠朝鲜和美国这两个当事国。
刘结一说:无论中国具备多大的能力,中国的努力都不会产生实质的成果,因为这取决于朝鲜和美国两个首要国家,他们负有主要责任推动事情向前,开始向正确方向推进,而不是中国。
同日,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引述华府两名官员说话,表示白宫幕僚最快于本周内,决定惩罚中国箝制朝鲜不力的方案,当中包括贸易限制和经济制裁。报道称,特朗普在衡量针对中国钢铁实施关税、配额。美国商务部同时也针对中国,而检讨是否以国安理由限制钢铁和铝金属入口。
以经济手段迫使中国对朝鲜施压获得民主党支持。民主党参议院领袖舒默致函特朗普,要求他行使总统权力透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来向中国施加经济压力,包括“暂停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所有并购活动”。
大陆国情专家胡星斗表示,中美两国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应互相合作,若美国单方面采取经济制裁的方式,只会令两国关系陷入僵局。
胡星斗说︰朝鲜问题非常复杂,也许美国过高估计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美国如果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中美关系可能走向衰退;中国真的有可能成为美国最大的敌人。我想中美关系不应当走向制裁或破裂。
此外,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访问时透露,指特朗普向他表示,宁愿开战都不想美国继续受到朝鲜的导弹威胁。
格雷厄姆说:这是军事的选项去摧毁朝鲜的核计划,以至朝鲜本身。总统特朗普他不容许金正恩这个狂人拥有能力以导弹攻击美国。
香港智明研究所总监许桢说,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未算稳健,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对美国是弊多于利。美国将加签法案制裁俄罗斯,俄方立即宣布削减境内的美国外交人员作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会再向中国作出这个冒险的行为,更何况是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
许桢分析,目前朝鲜发展核武尽管被指足以威胁美国本土,但是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会是韩国和日本。若美国要开战,也必须先取得韩国和日本的支持。他又说,哪管是对华经济制裁还是对朝鲜动武,这些言论不排除都只是特朗普回应国内的反对声音而已。
许桢说︰可能他是因应国内无论是共和党还是保守派媒体的压力,在这方面要作出一个回应。另一方,可能是看看谈判桌上,能否与习近平有讨价还价的机会,从而令他整体外交层面上拿出一点成果给美国的国民看到。毕竟在内政上,特朗普现在承受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新华社较早前发表评论文章,指特朗普把朝鲜问题的怨气发泄到中国身上是找错对象,只会令局势恶化。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敦促美国不要把朝鲜核问题,与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混为一谈。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周二在记者会上回应表示,美国不会就朝鲜问题责备中国,但是希望中方运用影响力,因为目前中国占朝鲜对外贸易的90%。因而美方相信,中朝贸易往来使得中国有著独特的对朝关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办不到的。他又呼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在特朗普政府计划开启的进程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就中国的贸易做法展开调查。调查也许只用几个月便可完成,随后,美国可能会征收极高的进口关税、取消许可证,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以回应其他国家对美国商业实施的难于负担或不公平的限制。这一进程被称为301条款调查,援引的是1974年《贸易法》(Trade Act) 中的条款。
美国将对中国开启贸易调查
海外媒体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启动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如果调查发现中国对美国存在不公平贸易做法,美国可能会向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或采取其它限制措施。
路透社8月1日报道称,美国政府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星期二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如何应对他所认为的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目前已接近做出决定。特朗普正考虑鼓励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启动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特朗普政府最早可能在本周公布相关决定。
报道说,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允许美国总统单方面实施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例如违反贸易协定或者增加美国企业负担的“差别对待”等行为。1980年代,美国曾广泛运用301条款,打压来自日本的进口摩托车、钢铁和其他产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美国很少动用301条款。
美国西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尹尊声8月2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此评论说,
“现在不是简单的像上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一个产品在一个国家生产。现在任何一个产品,特别是一些高科技的产品,都是多个国家共同合作的结果。比如像苹果手机,它里面起码涉及到几百个公司的产品或供应链上的环节,才生产出这个东西来。现在如果说只要这个产品是从中国出口的,就受到关税惩罚,那么苹果手机是中国出口的,这就是把非常复杂的问题过度简单化。这伤害的不单是中国的利益,更多的将来会伤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美联社8月2日报道说,知情人士星期三透露,美国即将对中国开启的贸易调查,将重点调查中国的“强制性技术转让政策和做法”。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商业团体此前曾抱怨北京要求想在中国经营的外国公司转让先进技术,因为中国想在医疗器械、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扶植本国的企业。《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相关报道称,特朗普政府计划采取贸易措施迫使中国政府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及放宽有关美国公司必须共享先进技术才能进入中国市场的规定。
《纽约时报》中文网8月2日报道,一项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为中国定下了到2025年时中国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医疗设备、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他很多技术领域的主要制造国,和全球领导者的目标。这要借助巨额中国政府资金的支持以及保护这些领域不受美国竞争者侵扰的措施。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已经要求美国公司削减其就关键专利收取的许可费,还坚持要求美国公司开办合资企业,以便在中国做生意。这已经引起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注意。
报道引用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及贸易顾问称,中美高级官员于7月19日在华盛顿进行一场关键会晤之后,特朗普力促中美合作的政策开始走向失败。那场会晤,也就是由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牵头的所谓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旨在达成可以被称作在“习特会”之后的三个月里取得的“初步成果”的一系列协议。但中美双方无法达成比中国此前对奥巴马政府做出的承诺更重大的协议。双方原计划在新闻发布会上谈论全面经济对话的相关成果,但最终突然取消了新闻发布会。
美国纽约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对此评论说,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超过48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商业协会在今年5月曾致信中国负责监控网络安全的政府部门,对中国的一项新法规表示不满。这些协会认为,该法规将要求其成员公司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寻找中方合作伙伴以及把技术转移给合资公司。这些商业协会在信中写到,所有国家都对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存在合理的担忧,但在应对这些担忧方面,中国是要求外国公司转移技术、放弃自己品牌和营运控制权以在华经营的主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