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1中共.jpg (410×270)

 

一,盛世的出现

 

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时期,在某些朝代出现过“盛世”现象,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盛世”。今天国人谈起这段历史,无不引以为自豪。一般说来,出现这种盛世需要几个条件:一,统治阶级内部比较平稳;二。没有内外战争;三,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但是这样的盛世都不会很长,并且大抵出现在开国的那段时间。把这个时期过了,国家就逐渐走向衰败。衰落的原因是封建体制决定的,因为这种体制是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也是一场封建似的农民运动,严格地说就是封建历史的继续。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后,按照封建历史规律,应该也有个“盛世”阶段。因为人民经过长期战乱,谁不渴望和平?如果这个时候好好搞建设,中国经济也会有一个快速发展的,但是这个“契机”被毛泽东破坏了。由于毛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加上不懂经济,穷折腾,把个国家搞得千疮百孔,他死的时候,“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封建时期开国君主在建国初期尚能使国家繁荣一段时期的,而毛一上台就将国家搞得乱七八糟,这说明毛连封建帝王也不如,如果将毛和历史的封建帝王相比,他应该列于最差的一个。对毛可用两句话来评价:“乱世之奸雄,治国之庸才”。毛死后,他的后任邓小平认识到国家不能继续这样乱下去了,提出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方针,加上中国老百姓的勤劳和智慧,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的确惊人,从工业到农业;从电力到交通,无不显示生机勃勃。桥梁、高速公路、地铁让世界瞩目。老百姓的荷包也逐渐鼓了起来,中国的“盛世”在毛死后真的出现了。

 

但是,有一点要指出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取得的,它是在专制统治下,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GDP高度增涨。这里面,中国的农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这个问题暂不作专题论述)。当人们饭桌上佳肴渐丰,私家车越来越多,或乘着火车飞机到处旅游,中国大妈把竟把广场舞跳到了美国,中国人进入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中国梦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已经在高唱“盛世”了。

 

二,当局想以“中国梦”打造今天的“盛世”

 

习近平上台之后,提出来实现“中国梦”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其整体内容来看,仍然脱离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框架。因为这里面没有中国人民百年来为之浴血奋斗的“民主梦”。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到“民主、自由、公正、法治”,然只是玩玩概念而已。随着习执政五年来的种种作为(如对民主人士的打压、对网络的封锁、对进步刊物《炎黄春秋》《南方周末》查封),那张贴在全国大街小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了一张虚假的广告。

 

习当局一方面高调提出来要继续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极力打压民主人士和民主宪政思想。他要打造成一个没有西方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盛世”。

 

中国的普通民众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长期生活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民主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他们盼望的是首先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多数民众温饱已得到解决,他们比较满足于现状,没有更高的要求,如对民主权利和自由度的诉求。这当然不能责怪民众,而是专制集团长期对西方民主思想封锁以及奴化教育的结果。中共专制集团为了抵制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的,他们从文化、教育、宣传领域将西方民主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直至今日还说它是一条“邪路”。中国民众一涉及到这方面就“望门投止”,这正是专制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他们发展经济让利益集团搞得盆满钵满后,然后将剩余的“蛋糕”切一点民众,民众便高呼“吾皇万岁!”,这样,他们可以高枕无忧,来欣赏他们的“盛世”作品了。至于这个“盛世”的可续性、时效性,对他们来说不会考虑的,历史的经验他们全然不顾,凡是独裁者的眼光都是短浅的,他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会对民族的利益作长远考虑的。

 

三,“盛世”的危机。

 

极权国家的“盛世”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它的危险来自于没有民主法治作保障。专制国家越强大,对世界和平威胁越大。这个在历史上已经得到证明。如德国的第三帝国兴起时,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希特勒把全部经济都纳入国家控制、实行强制生产的轨道,德国军事力量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所以希特勒有了资本,侵略野心也同时膨涨,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前的日本明治维新,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经济得到飞跃发展,但由于没有全面引进西方民主制度,日本天皇的权力仍然保留,加上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军国主义势力占据上风,侵略野心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伊拉克在历史上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石油工业是伊拉克的经济支柱,原油储量排名世界第三,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但由于萨达姆建立了极权专制,发动了长达八年对伊朗的战争,把国家搞得千疮百孔,伊拉克自此由富裕变为贫穷。

 

专制国家资源再丰富、经济再发达也只会出现以下结果,一是依然贫穷,如北朝鲜比南韩资源不知丰富多少倍,但人民生活却贫苦不堪;二是经济发达必然会搞武力扩张(有的甚至还没发达就想称霸世界,如毛泽东);三是经济“繁荣”不了几天就会走向衰落。这是因为“盛世”潜藏着“危机”。这个“危机”就是由这个体制造成的。

 

封建历史时期的“盛世”是偶然出了比较明智的君主,老百姓遇到了这样的“明君”就会有几天太平日子过。然而这种世袭体制不可能让世代都有这样的“明君”,一旦遇到“昏君”和“暴君”老百姓就遭殃。而“明君”毕竟是少数,“昏君”总是多数,这也是封建历史“盛世”少“乱世”多的原因。今天的专制国家和封建社会是一样的,也基本上是世袭制(如北朝鲜金氏王朝)。即或不是世袭,但也不是民选的政府,一党专政和世袭制基本相同。

 

邓小平上台后,还采用了韬光养晦的策略,以“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治国方针,到了江、胡继任,基本上是“萧规曹随”。但是到了习这任,又开始了“穷折腾”,这就是俗话说,叫花子吃不了三天饱饭。“一带一路”,“大国外交”基本失败,由于外交的失策,与周边国家全面树敌,是继邓小平以来历任领导者的最糟糕时期,目前已经出现了内外交困的窘况。

 

四,为什么民主国家能做到长治久安?

 

易中天宪政著作:《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有这一段话;“1787917,在经过了最后一次小小的修改后,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决定在他们两天之前完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草案上签名作证,并将这部宪法提交邦联议会和各邦代表大会批准。当最后几名代表签字时,81岁高龄的宾西法尼亚代表,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深邃的眼光越过会议主席的椅子,凝视着对面墙上的一件艺术品。那是一幅油画。在那幅油画上,一轮红日正在喷薄而出。

富兰克林对身边的代表说,日出是不好画的。油画家已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注视着主席身后的这幅画,心中充满着希望和担忧,无法断定这太阳究竟是在东升还是在西落。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它是在升起,而不是在落下。”

 

我有时总在思索这个问题,为何上帝总在眷顾大西洋彼岸这个国家,不把他的阳光雨露洒向我们亚洲东方之地?为什么美国出了像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富兰克林这些伟大的领袖;而中国却出了毛泽东?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总是在饱经忧患,灾难绵绵?最终的结论是——制度问题。

 

民主国家制定的法律是不可能让那些独裁者、野心家、阴谋家、暴君上台的。他们的全民选举、多党制和三权分立这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可以将自己的国家永远处于良性运转。即或偶尔有投机者上了台,但这种机制也不会让他长久干坏事。从美国建国200多年的历史就足以证明。笔者不敢说今后还有没有更好的体制,但就今天来说,最好的体制就是西方民主国家,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专制国家出现的“盛世”是短暂的,是昙花一现的。只有实行民主转型才能有真正的盛世。民主派人士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启蒙民众,不要陶醉于当前的“盛世”中。

 

民主派人士对民众还有一个重要启蒙内容,就是让他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这种体制不可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真正给民众带来自由幸福的是西方民主制度,也就是他们所斥之为的“邪路”,恰恰就是这条“邪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时期的“盛世”。假若当年邓小平不将国门打开,不学西方的自由经济,不推行市场机制,中国有30年的经济发展吗?事实证明,只要向西方学一点,中国就会受益一点;多学多受益,全学全受益;彻底学彻底受益。然而,中共当局为何又一直抵制西方思想,抵制普世价值,抵制现代文明呢?他们其实并非不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学西方的结果,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因为全盘西化,只会给民众带来好处,而对他们意味着专制极权的覆灭,既得利益的丧失,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不愿干的。所以,即使民主给中国带来“盛世”,他们也不可能让这种“盛世”继续下去。这就是他们不走“邪路”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要将这“盛世”继续下去,想长治久安,只有实行民主宪政,其他别无出路。

 

20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