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权日的前一天,12月9日凌晨,突然得知刘晓波再次被警方绑架的消息。愤怒之余,心里着实有些诧异,不明白当局发了什么神经病,要挑这个日子给自己出丑。

接着,听说事情是与签署一份叫做“零八宪章”的文件有关。虽然当时还没有见到这份宪章,也不知道它的内容,但还是立刻就明白了,当局到底抽了哪条筋:敏感!

它大概是从这303人签名的宪章,联想到八九民运前夕的33人签名信了。

一、当局恐惧如闻战书

的确,当前的局势与八九前夕有几分相像,只是更严峻。从西藏、瓮安到杨佳,数不清的群体抗争、个体抗暴;从汶川地震到三鹿毒奶,制度性腐败昭然于全球;奥运强心剂,加速了亢奋后的疲软;经济滑坡,迫在眉睫;……。而历史偏偏马上就要步入一个几乎可以让当局数得出365个敏感日子的2009年。攫取政权60周年,敏感得如同大限;五四90周年,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六四20周年,更是让当局恨不得日历上没有这两个数字;……。

这个节股眼儿上,在《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纪念日发出的《零八宪章》,无疑在当局绷紧的脆弱敏感神经想象下,就仿佛成了冲击专制末日的战书、檄文和号角,就如同当年33人签名信,揭开了八九序幕一般。

二、《零八宪章》其实是民间给官府一个说法

1989年2月16日公开发布的北京知识界33人签名信,呼应同年1月6日方励之《致邓小平的公开信》,要求当局对魏京生等政治犯实行大赦。在这个基础上,后面还有2月26日42人签名、3月14日43人签名等一系列公开信。不论其背后的含义如何,就其表现形式而言,这几封信都是对当局提出请求,要求官府给个说法。

其后,从4月15日起的自发悼念胡耀邦,4月22日的跪求请愿,4月27日大游行要求取消426社论,直到后来的绝食、对话,在表现形式上,基本上都没有脱离向官府“要一个说法”这样一条主线。

可是官府没有给一个说法,却回应以军事戒严,坦克上街,机枪屠杀。

细读20年后今天的303人首签的《零八宪章》,全文中不再有一个字乞求官府,而是开口就说“我们的基本主张”、“我们的基本理念”,全面地阐述民间对未来中国的展望,描绘民间的中国民主化路线图。

显然,这是民间给官府的一个说法:既然中共当局迟迟拖延政治体制改革,避开政治体制革的根本实质内容。你不争论或含糊其词,我们就给你说清楚。──你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就给你一个说法。

三、杨佳名言的流行,标志民心不再耐烦等待

“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这是杨佳的名言,风靡了网上网下。

今年杨佳袭警案,不论对它具体是什么看法,杨佳得到民众网上网下几乎一边倒的同情与推崇,甚至远远超过七年前的山西胡文海案件,甚于这是不争的事实。上千的民众,聚集在法院门口公开支持杨佳;无数的网民,口口声声尊称杨佳为大侠。

其实要以“行侠仗义”的标准,胡文海当尚在杨佳之上。胡文海的案件,不是私仇而是公仇,是为了反贪。他自认正义在手,也先循了“正常途径”,告状、上访“要个说法”,不仅没有从体制性的腐败官府得到任何结果,反而险遭暗杀,这才挺而走险。案发之后,他不仅敢做敢当,敢大包大揽,敢遗憾“该杀的没杀尽”,更敢后悔误杀了不该杀的无辜。

为什么民众对杨佳案反响的强烈程度远远超过胡文海案呢?这一是七年过去了,社会矛盾和积怨,不仅没得到丝毫的缓解,反而急剧递增长到爆发的边缘。这二是杨佳袭击的对象,是象征公权力的警察。人们通过对杨佳的推崇,强烈地表达出,民众怨恨的目标,早已不在局限于个别的贪官,而是集中到制造这些贪官、制造社会不公的官府和体制本身。

因为从官府那里不可能要到说法,逼出了胡文海以自己的手擅行执法(take the law in his own hand)的举动。而杨佳一句话,则高度概括了从胡文海到他自己行为的一切,也为民众的心头积怨“出了一口鸟气”,成为民心不再耐烦等待的一个标示。这就是为什么这句话能够流行一时。

四、共振足以摧坚

杨佳事件,无论反响多么大,无论因而引发了民间多少呼唤杨佳的声音,在官府看来,那不过是又一个孤立事件。在当今的中国,这样的孤立事件,恐怕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因此官府总是觉得,只要下手重、出手快、真相捂得的严实,胡文海也好,杨佳也好,杀一个少一个,每一个孤立事件都会很快过去,又一个不稳定因素又会消灭在萌芽之中了。

的确,杨佳事件是一个孤立事件,就象胡文海事件一样,也是一个孤立事件。不论民间多少呼唤杨佳的声音,出十个杨佳,出一百个杨佳,中国这么大,也就是十个、百个孤立事件而已。

如果十个、百个杨佳,同时出现在一个事件里,那就会是一场暴乱。要是有十个百个暴乱同时出现,即便中国那么大,也免不了会形成一次暴力革命。

其实,甚至不需要任何的暴力,只要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站出来,表达同一个哪怕是最、最、最温和的诉求,就能酿成一场巨变。

18年前的东德,成千上万的民众兴高采烈地走上街头,想要表达的正是一个再温和不过的愿望:走到西德去。而柏林墙却因此轰然一声倒塌了!

可见,民众的共识,哪怕只是最低诉求上的共识,作用比什么都大。这就象物理学上的共振,再轻柔的脚步,千万人一起动起来,聚集起来的共振,再坚固的桥粱、建筑也难以承受。

而官府对零八宪章敏感的根源,恐怕正是在于担忧民间正在聚集共识。

五、零八宪章促动民间聚集共识

零八宪章公布以后,引发了许多的共鸣,和许多的批评。

其中有很多的批评,是它没有包含某个具体的诉求,如西藏自决什么的。其实这类的诉求,是很难取得共识的。接纳了这个诉求,会吓坏那边一大批人,接纳了那个诉求,又气走这边一大群人。避开有争议的内容诉求,找出最大公约数,争取最大程度的共识,显然是零八宪章所谋求的路子。

对零八宪章最多批评,是过于温和。甚至有不少人把它比喻为公车上书,为谏言。笔者对零八宪章是后知后闻,不敢说能准确把握起草人的原意,但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本文的主题,前面说过的:它是民间给的一个说法,并不是什么谏言、上书。但民间要求变革的诉求,主张的途径,包罗万象。有温和,有激进。你提出温和的主张,一般来说,阻止不了主张激进途径的人们。他们还会一样强烈地要求变革。但若你提出激进的主张,却往往会吓跑不少主张温和途径的同盟者。可见,零八宪章采纳相对温和的调子,相对而言,更容易在民间聚起较多的共识,哪怕只是最低程度的共识。

六、官府担忧民间聚集共识

虽然民间对零八宪章中一些词句的具体写法争得面红耳赤,其实对于官府来说,大概那些一点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它在担忧零八宪章会在民间造成一个声势,形成一个气势,聚合成一个运动。而零八宪章这种以温和的诉求聚集最广泛共识的做法,最使官府神经敏感和头疼。这大概正是它为什么如此反应神速,抢在零八宪章公布之前就先行抓人的原因。

只是抓人也有抓人的难处:引起世界关注和抗议,同时还反而促使民间在同仇敌忾之下聚集共识。

从现在的情况看,当局似乎是在采取一种“两手”的做法。

一方面警方国保迅速广泛和密集地对相当一部分首批签署人进行“传唤”,显然是在织罗证据的同时,意图制造一种对民间进行恐吓的气氛。同时,社会上也流传诸如当局有一个数百人的捕人名单,当局将在新年前后有一个“严打”式大规模镇压异议、维权和宗教人士的行动,等等风声,颇有“提前清场”的味道。

另一方面,除了拘留刘晓波之外,当局暂时还没有进一步的抓捕行为。这固然是在观望国际和民间的反应,但也不排除当局也在利用这样一个表面上“风声缓和了一点”的气氛,促动民间阵营内部转移目标,在就枝节问题的自相争执甚至自相猜疑中涣散开来。

七、面对民间的给说法,官府何去何从

近二十年前,面对民间的“要说法”,官府以机枪坦克的屠杀来回答,并从此“断然”拒绝政治体制改革,断绝社会改良的途径,这是中国当前几乎所有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根源。以二十年的“稳定腐败”,积累了鼎沸的民怨。以“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的初衷,浇灌出今天遍地密密麻麻“不稳定萌芽”。胡文海也好,杨佳也好,都是官府一手制造。

一头用“闷声发大财”转移民众政治上的不满,另一头官商勾结巧取豪夺,制造大量的社会不公;一头面对诸如毒奶杀婴、砖窑奴工等等重大弊案,一次又一次地流泪秀,另一头对揭露弊案最有效的媒体、网络严厉控制和封杀;一头在民间的强烈要求下给地震死者下半旗,另一头强力压制要求调查和赔偿的难童家长,关押曾宏玲等撰文披露灾情的网民;一头空口“和谐社会”,另一头截访抓人;……。

可是,截访截走了杨母,逼出了杨佳。官府“两手”的雕虫小技,只能拖延一时,不解决任何社会根本问题,只能使矛盾和危机积累到极限,直到爆发。终于,民众不再忍受等待,民间不再愿意等待。

杨佳以一句名言,和一个暴烈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民间个体自己的说法。

零八宪章则以一个最最温和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民间群体对中国未来的说法。

历史,已经翻到了由民间给说法的一章。

至于官府,不走蒋经国的路,以主动变革来迎应民间的说法,就要最终面对遍地杨佳。

(2008年12月10日腹稿,28 日提笔──碰巧是刘晓波生日,31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