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通过《国歌法》,并要香港透过本地立法引入。法律上引起很多问题,包括《国歌法》开宗明义要达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基本法》列明香港不实施社会主义的条文。还有对表达、创作自由的影响,学者梁启智以电影《表姐,你好嘢!》为例,指当中郑裕玲、张坚庭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搞笑桥段肯定不够「庄重」,将来一旦立法,担心此片变成禁片。
立法不能令人衷心尊重
这些问题都有待澄清解决。不过,《国歌法》据说是要令人「尊重国歌」,今香港虽未有法例细节,但我们已可断言,立法纵或可杜绝一些令中共不快的行为表现,却肯定无法令内心根本没半点尊重之意的人,变成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响起,就由衷肃然起敬。因为归根究柢,所谓尊重国歌,是建基于对政权的认同。曾经在球场上嘘国歌的香港球迷,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义勇军进行曲》特别难听,而是因为他们想表达对中共的不认同。将来香港即使立了《国歌法》,那些曾经嘘国歌的人也许不敢再嘘,却肯定不会因此改变他们对政权的看法。
一个政权究竟要如何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上星期在台北落幕的夏季世界大学运动会(世大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原本不被看好的台北世大运,结果成为台湾人2017年夏天最美好的集体回忆。台湾运动员努力夺得佳绩,台湾民众踊跃入场,12天期间各场赛事共售出72万张单日门票,创下87%售票率纪录。世大运场内的战况分析、场外的八卦花絮都成为当地媒体、社交平台的最热话题。
外国选手披旗感动台湾
不过,台北虽是主办方,但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台湾代表队只能使用「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旗」(梅花旗)而非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象征。但在闭幕礼上,却出现了令台湾民众超感动的画面。台湾选手不能持中华民国国旗进场,于是很多国家的运动员除了挥舞自己的国旗外,一些选手同时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披在身上、戴在头上,甚至在台湾选手进场时跟着在旁,令全场观众激动拍掌。有台湾的网媒形容,这一幕是「为台湾人完成带着国旗进国际赛事的梦想」。
事后,国际大学运动总会去信警告一些国家的代表团,指选手不应把「带有政治意涵」的物品入场。有选手不以为然,在网上响应说,「他们可以称你们是中华台北,但我知道你们永远是台湾」。「随你怎么说,但台湾爱我们!」
尽管面对中共不断打压国际空间,台湾民众却藉世大运展现了台湾的文化、价值,外国来的选手感受到的是文明、自由的环境,因此也自发地展示了他们对这个地方的尊重和认同。这些,不是靠立法强制可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