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逐外来人口后 拆招牌行动接踵而来
北京大兴区大火后,当局进行多项整治行动,近日又要求市内大规模清拆违规招牌。而早前说明要帮助大兴区拆迁户的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会议中提出要强硬对付群众的讲话近日曝光。(黄乐涛 报道)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上月底联合发出通告,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清理市内违规户外广告和各种招牌。相关负责人指出,全市需要拆除的违规广告超过2万7千块,目标在今年内全部清理。
行动于近日开始,北京市内大型吊臂车出现在街头,至今已拆卸上万块招牌,就连百度、中储粮等等的大型企业,而学校、医院及派出所也不能幸免。
本台周三(6日)致电海淀区的1间酒店了解情况,职员表示这数天来,街道上都有多部铲车在拆招牌,基本上区内的商场及酒店的大型招牌都要拆掉,她工作的酒店亦不例外,她指虽然这样做会对客人造成不便,但由于这是当局的命令,大家唯有照做。
职员说︰对对对,酒店在拆,北京市统一规定不让挂,要统一挂。(我们酒店现在只挂上)有1个小的牌子,上面楼顶上一些大的牌子被拆了,(什么原因被拆)我不太清楚啦,不好意思,这我管不了,这我决定不了。
据了解,现在除了楼顶不能设置广告牌及牌匾外,新规定要求每幢建筑物只可以1幢楼1个招牌,不能在外墙上挂上多块标识。牌匾的悬挂位置以及字体的大小等亦有严格规定,悬挂的位置要在楼宇3楼以上,而且距离屋顶不小于0.5米,建筑物名称字体高度不超过2米,单位名称字体高度不超过0.8米。
北京维权人士野靖春表示,政府大规模的拆卸招牌,其实是对民众非常不便的,民众一般也是靠招牌认路,现在多条街道没有了招牌,令民众一时间很难适应。她批评政府这样做简直劳民伤财。
野靖春说︰那我去饭店也找不到,肯定有不方便,问题是人家是多少年习惯下来,就是这样呀,你拆它干嘛呢?没必要把全部都拆了,这个也消耗很大的财力,都拆还要在重建了,政府给人拆,政府就要花钱,这是很大的开支呀。
北京上月18日的大兴区火灾酿成19人死亡,当局进行全市大整治行动,更被批评为借此驱赶市内的“低端人口”,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多次到现场视察,呼吁大家要关心外来的工人,要妥善安排他们的住宿,表示要尽量安置他们。
不过,网上近日却流传一段蔡奇内部讲话的片段,片段中虽未有透露当时的时间及场合,但蔡奇却在片段中“发狠话”,要求官员要以强硬手段解决事件。
蔡奇说︰到了基层就是要真刀真枪、就是要刺刀见红、就是要敢于硬碰硬、就是要解决问题。
对于蔡奇这番说话,经常到灾区协助灾民的宋庄艺术家华涌表示,他认为蔡奇自己现在亦很矛盾,一方面又要顶着上级的压力,一方面又要安抚民众,其实民众受苦,官员做事混乱,都是上级领导胡乱安排所致。
华涌说︰你问我怎么看蔡奇,实际我认为这句话是应该怎么看中国,其实每个人都是那种不知明天会怎么样,明天会出什么政策,蔡奇他之前他说要狠,要动硬,怎么怎么的,一出事,可能媒体舆论压力大之后,他又说要妥善安置甚么的,就很乱嘛。
华涌表示,希望当局尽快安置灾民,令他们有1个容身之所。
清理“天际线” 北京拆招牌引争议
北京政府近日下发通告,全面清除建筑物上不符合规范的广告牌匾,所有企业、学校、甚至派出所都“无一幸免”。此举引发舆论争议,有市民认为这是又一场浪费人力物力的运动,并且令城市失去个性。
在北京,继所谓“低端人口”成为被清理的对象后,广告牌匾也被大规模地拆除。
今年11月24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市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集中清理建筑物天际线专项行动的通告》,要求自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开展集中清理建筑物天际线专项行动。通告中说,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驻京部队、驻京机构、国有企业要带头自拆。清理过程中,屋顶其他违法建设、违规残破设置物要同步拆除,保证市容整洁。通告还强调,公安部门对暴力抗法、恐吓威胁、打击报复等涉黑、涉恶人员依法从严从重处理。纪检监察部门对打招呼、充当“保护伞”等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根据有关规定,只允许建筑物墙体3层以上保留一处建筑物名称牌匾标识;禁设单位名称牌匾标识;建筑物名称牌匾单个字体的单边长度不超过 1.5 米;单位名称牌匾单个字体的单边长度不超过 0.8 米,不可以使用高反光材料,也不能用外射光源,只能用内投光源。
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共计超过1万块不合格的广告牌匾将被拆除。这些天,不少企业、学校的招牌纷纷被拆。
北京市民野靖环接受本台采访时对这一行动表示不解,她说:“城里面中心地区的房顶上的招牌拆了很多。在北京来说,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问路)就会说你往那里看或者抬头看,那个牌子上面写的什么字,这都很习惯了,这样拆掉以后肯定是不方便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拆,我就感觉挺浪费的,原来那个招牌在那里树立得挺好的,也没有影响交通、也没有影响市容,为什么要拆掉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天际线工程”也引发舆论争议,有网民表示拆招牌的范围很广,连附着墙体的也要拆除,认为一刀切的方式太过粗暴,招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一,也是人类商业文明的组成部分。有网民感叹道:感觉亮出的不是北京的天际线,而是北京的发际线。还有网民抨击道:哪个官员拍屁股想出的这一出,有种就把天安门城楼上的大头照摘了。
关注有关问题的北京学者胡星斗向本台表示,拆除招牌的费用由企业支付,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而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决策者应当在征求市民的意见后再做出决定:
“中国现在城市一味追求高大上、整洁漂亮、道路宽阔,这就使得城市失去了个性、失去了灵魂,不能体现以人为中心。现在中国普通的市民很难表达自己的意见,很难参与到市政改造的运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