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星期一)香港立法会补选结果公布。原泛民4席中遭建制夺去2席,未能保住在立法会的关键“否决权”席次。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立法会补选结束,泛民主派未能取得失去的4个席次,让拥有庞大资源的亲北京建制派夺去2席。泛民主派将无法藉“否决权”阻止建制派提出的议案。
泛民的姚松炎因为宣誓风波而被DQ (撤销议员资格 )后,在九龙西地方直选中重披战袍,但在重计选票仍以些微差距落败。司马文也失去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的功能界别议席。泛民的区诺轩和范国威则夺得香港岛和新界东的直选议席。
区诺轩打赢关键选战夺得香港岛席次。他说:”今次不能说是胜利而是惨胜,付出相当大代价,于过去的政治风波,民主派面对很大打压,未来要站稳步伐。”本来这个席次是由香港众志派出的周庭参选,但遭取消资格后,在最后由知名度较低的区诺轩出线。
在北京打压下争取民主
虽然北京在97年香港移交时曾允诺在一国两制下维持香港自治与公民自由,但中共领导人不断收紧对香港政策。香港立法会2016年9月举行时,泛民主派4名当选议员在宣誓就任时,因为擅自改变誓辞和身披“港独”宣传物,被当局呈请法庭成功褫夺议席。这次立法会补选前,多名报名参选者也因为主张“港独”或“民主自决”被取消参选资格,包括香港众志成员周庭。虽然泛民派曾有香港民主公投的主张,但在3月11日人大修宪删除主席任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可终身执政的现况下,香港民主运动只会更加艰难。
选民意兴阑珊
此次选举三个直选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西及新界东,以及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功能界,约有210万名的选民合资格投票。截止至晚上8时30分,地方选区总投票率为36.88%,共有775,098人已投票,比2016年换届选举同时段的总投票率的47.83% 低10.95个百分点。
泛民、建制两派阵营均担心选举气氛冷淡,选举日早上开始,已经动员重量级成员及元老、大批助选团、义工协助拉票、甚至派发告急单张和挂起告急横额,亦多次召开记者会表示选情严峻,呼吁选民前往投票。
董建华 :“吵吵闹闹的时候应该结束”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董建华早上前往港岛区投票,表示香港正处于关键时刻,认为港独和自决危害香港,”吵吵闹闹的时候应该结束”,他呼吁选民行使投票权,选出有建设性、做事实干、真心为港服务的人成为议员。
民主派支时者 : “只能投票,绝不能投降”
另一方面,多名民主派重量级成员,包括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公民党创党党魁余若薇等,亦现身为港岛候选人区诺轩造势助选。李柱铭强调民主派必须四席全取,否则只会让人大和特区政府得逞。陈方安生呼吁香港人要相信自己,使用手中一票,对中联办不断插手香港事务,以及香港越来越人治的做法说不。多位演艺界名人,包括着名歌曲填词林夕也呼吁香港人”只能投票,绝不能投降”。
是次补选的结果直接影响立法会建制派及泛民在分组点票的主导权,民主派能否取回直选议席成为选举的焦点。由于早前的DQ事件令六个属于民主派的议席悬空,令民主派在地区直选分组点票部分,失去过半优势,对建制派提出的任何议案没有否权决权。是次补选先补选三个地区的直选议席以及功能组别一席合共四席,另外两名被撤销议员资格的梁国雄 ( 绰号长毛) 及刘小丽由于正等候上诉,因此,是次补选并不包括他们的议席。
九龙西补选民主派候选人姚松炎在选举截止前一个小时表示,是日九龙西的投票率,与2016换届选举同期差距不断扩大;选情非常危急,将最后冲刺将,调动助选团队往民主派票仓拉票,期望扭转劣势。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形容,由于政府的冷处理,以及民间较少举办选举论坛和大型民调有关,令选举气氛相对冷淡,选举结果也较难估计。
低投票率建制派较有优势
尽管泛民、建制派重量级人物也马不停蹄为候选人站台拉票,低票率仍然不甚理想。钟分析指,就过往经验而言,补选的投票率一向较换届选举低,而是次补选也缺乏像罗冠聪、游蕙祯、梁颂恒以及周庭等较有号召力的年轻、本土派参选,令年青一代选民失去投票意欲。
钟剑华又指,香港经历多次”DQ事件”,令不少选民意兴阑珊,令投票率偏低。他认为,在低投票率情况下,传统上由于建制派在动员及组织能力较强、铁票效应下预料会较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