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近日再出现批评外籍法官的舆论,有亲中组织认为香港回归20多年,不应再有外籍法官。建制派亦针对最近终审法院两名海外非常任法官的任命,担心他们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方面有固定立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罕有发声回应,指有普通法系统其他地区的法官参与,是香港司法制度的特色,亦是香港法院赖以成功的关键因素。(林国立 报道)
近年香港法院处理政治敏感的争议性案件时,经常有亲中立场的团体在法院示威,除了针对案中民主派被告,外籍法官都是他们批评的对象。行动较活跃的珍惜群组召集人李壁而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香港回归20多年,根本不应该再有外籍法官。
李壁而说:司法机关是一个很重要的把关地方,怎会容许外人去把关,一个黄皮肤的人,如果有外国籍,不是中国籍的法官,已经很有问题,不是中国血统的就更可怕,香港的乱都是因为美国政府去资助,搞乱我们香港,你说有甚么理由让敌人的人,去判我们的人民,和掌管司法部。
而在立法会,建制派亦有动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3月宣布,任命两位来自英国和加拿大的外籍女性为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虽然最终任命获立法会大比数通过,但多名建制派都对任命有质疑。
其中自由党的邵家辉表示,认同香港在普通法制下,有外籍法官的特色,但确实收到市民的意见,对这两个外籍法官有保留。
邵家辉说:其实有两批人找我,第一批为数很少,他们表达觉得其实香港回归这么久,为何还会有外籍法官,因为已经不是英国的管治,而第二批就主要担心,两位外籍法官在某些立场,对同性婚姻方面,有些很主观的意见。
本身是律师的民建联周浩鼎亦有类似的看法,他认同香港有外籍法官,但对两名新任法官,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立场有疑虑。
前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邵善波日前亦在报章撰文,支持建制派在立法会对外藉法官提出的质疑,终审法院亦应该认清,香港已经由无成文宪法的普通法法则,转变为基本法下的法制,终审法院必定有政治性,终院的判决亦要获广大市民认同。
面对建制派攻势,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在出席公开活动时罕有发声回应,指终审法院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对香港的法制与法治有重大贡献,是香港法院成功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他又指现时终审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都是普通法系中杰出的法官,亦包括英国最高法院的前任以及现任院长。
本身是大律师的公民党党魁杨岳桥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他不猜测建制派的行动,是否借外籍法官打击本港司法独立,但强调外籍法官是普通法容许的,目的就是巩固香港在普通法体系中的地位。
杨岳桥说:我无兴趣去猜度这批人士,是真心假意或有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意图,我只想说作为香港人,无论政治立场,都应该珍惜我们难得,亦是得来不易的司法独立,特别是国际司法界,对香港法院的尊重。
基本法第91和92条,容许香港法院聘用外籍法官,外籍法官的争议,最早由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洁,在2009年提出,她在论文指香港终审法院,容许外籍法官存在是《基本法》一大错误,国务院2014年发表一国两制白皮书,就将法官定性为治港者,指他们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职任,必须爱国,,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饶戈平就在2015年,在一个基本法研讨会上表示,外籍法官只是殖民地的过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