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四事件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趁着二十周年纪念的机会,粗略的补了补课。或许诚如马英九所言,“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流血冲突,史不绝书,中外皆然”,因此那些渐渐远去的杀戮与血腥、激情和梦想并未令人产生特别的感动。唯一的例外,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播音员吴小庸(一说是李丹)冒着生命危险,于六月四日清晨向全世界报道了事件的真相:
“这里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请记住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这一天,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了最骇人听闻的悲剧。成千上万的群众,其中大多是无辜的市民,被强行入城的全副武装的士兵杀害。遇害的同胞也包括我们国际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士兵驾驶着坦克、装甲车,用机关枪向无数试图阻拦装甲车的市民和学生扫射。即使在坦克打开通路后,士兵们仍继续不分青红皂白地向街上的人群开枪射击。目击者说,有些装甲车甚至轧死那些面对反抗的群众而犹豫不前的步兵。北京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深深地哀悼在这次悲剧中死难的人们,并且向我们所有的听众呼吁:和我们一起来谴责这种无耻地践踏人权及最野蛮地镇压人民的行径。
“鑑于目前北京这种不寻常的形势,我们没有其他新闻可以告诉你们。我们恳请听众谅解,并感谢你们在这最沉痛的时刻收听我们的广播。”
儘管述说的是希望的幻灭、人间的悲剧,但同马丁路德金的着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一样,这篇充满正义力量,闪耀人性光芒的广播稿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发出的最伟大的声音,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二十年后的六月五日,中央电视台的着名播音员罗京病逝了。不知道这位从一九八三年便开始主持《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在一九八九年有过怎样的表现,也不想知道──愿死者安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比自己的同事薛飞、杜宪更懂得“政治正确”,“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性,否则他绝对溷不到今天“国嘴”加“国脸”的地步。
由于罗京的死亡时间──“六点四十分”太过敏感,当局决定让他多“活”二十五分钟,所以在官方最终公佈的生平中,他死于“七点零五分”。为党撒了一辈子的谎,到头来连自己的死亡时间也变成了谎言,这真是“黑色幽默”的事件。然而在中国的各大门户网站上,一隻“肉喇叭”的永久沉默,居然赢得了比重庆山体崩塌,八十多人被埋,成都公交失火,二十馀人罹难更多的关注和悼念,这实在是双重的悲哀。一个罗京死了,千万个罗京仍然坚守在党的宣传战线上,继续编织着“社会和谐”、“大国崛起”的黄粱梦境,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人们沉醉其中,似乎也很受用。今夜,新闻依旧联播,谎言依旧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