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第二期

 


创刊号的初战告捷令我们兴奋了好几天,在这几天的兴奋中,我们谈论宏图伟业:在西单墙建立一个固定的报刊亭,定时定点的出刊,售刊,似乎言论真的开始解禁,宪法中的出版自由真的可以兑现。清醒的时候我们绝没有这种奢望,可是激情按捺不住我们谈论心中的明天。我们平凡,平凡的只想说些心中的话,我们平凡,平凡的只想无阻碍的出一份自己的民刊。面对舆论的超强垄断,我们只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兴趣也许就是这么一点点。难吗?对现在的人来讲,的确不难,可对当年的我们真的很难。激情过后,困难接踵而来。


当年的富裕是什么概念?每个月口袋里保证有五元零花钱。我在单位算是富裕的,可以保证\"五元钱\"这个富裕标准的实现,(就因为确保了这个标准,我当年完全可以像现在的亿万富翁那样对美女招之即来,到现在我还后悔,我错过了多么醉人的时光)四十元的工资支配如下:二十元交父母(父母有收入,不需要我的孝敬,仅是为我攒着钱——娶媳妇儿)十五元伙食费(每天可以保证一个\"单炒\"),而我们单位的许多职工经常在晚餐时只花五分钱,(两个窝头半个素菜汤),早餐不用,中餐一角,即便偶尔挥霍一下,全月伙食不超过六元钱,差距不在于工资的多少,而在于家庭的负担,他们的父母在主席的号召下,多是高产,而我的父母狡猾的选择了低产。贫民的粗俗在于经济的拘谨,在于脑子里整天的盘算,盘算着每一分钱。我是富裕的,但是,也只能保证吃,穿,抽,额外的支出也是我力所不能及,可探索需要纸张,需要蜡纸,需要油墨,魏京生虽然比我还要富裕些,但是,由他一人长期承担也很难。


谈钱那么粗俗,可理想的实现也实实在在的需要钱。创刊号收回了部分成本,但少的可怜,一共三百份,自己留些,免费送些,字迹实在不清楚的浪费些,收回的仅五十多元钱,而第二期准备印五百份,成本大约需要一百五十元钱,除了老魏先期的垫付,我们三个人不吃不喝把工资全部拿出来,还有十元钱的缺口,况且,不吃不喝不可能,至少我没有那觉悟,连交父母的钱,吃饭的钱也不会动,唯一的可能就是拿出用作零花的五元钱,路林的状况比我更差,可他也承诺拿出五元,魏京生的先期垫付花去了他两个半月的工资,现在他手里只有这五十元钱,七十元钱印五百份,显然不行。对此,我几乎失望,感叹父母吝啬,不给我更多的零花钱,感叹我的富裕原本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魏京生总是那么胸有成足,在其他人都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说道:\"刊物的反响强烈,使我们可以做最坏的打算,实在没有钱,可以借,我们有能力还,还可以从好的方面努力,争取多一些人的赞助,比如,外国记者。\"我反正尽了最大努力,交了五元钱,再也不问钱。第二期的如期完成说明魏京生搞到了钱,也许是借的,也许是朋友的赞助,可我想,最有可能的是:外国记者先期支付了用于购买探索的预付款。因为他谈起:\"日本记者很抠门,想拍摄印制现场只愿意付三十元钱,我拒绝了。\"听到这话,有两个想法,一,给我三十元钱我可以下十次饭馆,二,拒绝三十元诱惑一定有实力做保障。只是想想,一想而已。


钱是困难之一,搬离苹尼家舒适的印刷场地去魏京生的一间没有独立卫生间、独立厕所、独立厨房的小屋,更显不适,苹尼家是木地板,干晚了可以躺下就睡,魏京生家地板是水泥的,干晚了还得回单位,没人做饭,干馒头就自来水,来帮忙的东北人于义(真名于平)干累了与我们一起喝了顿酒,还让老魏说了句:\"下不为例\"。魏京生解释离开苹尼家的原因有二,一,不能连累她;二,给木地板打蜡很累。对第一点老魏补充道:\"进去后,什么都可以往我身上推,无须保密,可在苹尼家印刷的事绝对不可以说,问起来只需说在我家印的。\"对于第二点,他抱怨我们这些\"大男人\",只会添乱。后来很少见苹尼,唯一的一次是我出来后不久在三十二路公共汽车上,我问她要一张魏京生的照片,她答应了却没给,她还对我讲:\"你不是放弃搞政治了吗,要魏京生的照片何用?\"我无言以对。


困难之三是:刻板需要较比专业一点的人,以提高印刷质量,也可以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交往的增多,时间显得可贵,需要分工,需要人手,需要一个专职的人。马文都的叁与解决了刻板的问题,分配给我的工作是:给来信的读者回信,魏京生选择了\"停薪留职\",他所在的单位没有马上开除他,婉言的留了多次,后来好像是闹翻了,没了工作。前面说过,有工作且没有负担就是\"富裕\",他放弃了富裕。


个人情感也出现问题,由于显而易见的危险性,交了五年的女友离我而去,我郁闷了好几天,才最终回到了现实中来。


排除一切困难后,探索如期印制,质量提高,内容增加,页数也增加了,质量的提高马文都的功不可没,内容的增加是魏京生,杨光,路林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都有文章,魏京生,杨光的文章侧重于民主理论的探讨,路林的文章则侧重于上访人员的生存状况。还有四句小诗,是于义提供的,我当时只扫了一下没有记住,感谢提审人员帮忙复习,仅念了一遍,再也不忘。提审对我说:\"你看你们多反动,多恶毒,我给你念念:皇宫遥对纪念堂,一代导师百代亡,阶梯层层堆白骨,岩壁处处滴血浆。\"于义在八六年时见过一次,以后再也没了来往,八九年在武汉枪毙暴徒的电视画面中有一人十分像他,但不敢确定真的是他,全国各地他都有朋友,他也是一个暴力主张者,所以,我真怕是他,但愿不是他,但愿我们还能一起喝酒,重温那份快意,那份豪爽。我偷车的是也只有他知晓,不是创刊号时用的那辆,是去天津时用的那辆,也是我偷的最后一辆。页数的增加使我们没有在一个晚上完成,好像是用了一个白天,两个晚上。我的一个同事也去过魏京生的家,看着我辛勤的劳作,他问道:\"每天四个小时的睡眠,不累吗?\"我还有心微笑:\"很累,还好。\"


第二期的发售场面一样火爆,地点在西单墙,一个回家探亲的军队干部拉着我走了个后门,买了一份,并问了我一个问题:\"对周恩来你怎么看.\"当时的周恩来在人们心中的威望比毛泽东,邓小平还高,说真话后果严重,我谨慎的问:\"听真话还是假话?\"他道:\"不相信我?我是军人,但是,我有思想,其实,我提出这个问题,你就该了解我的想法。\"\"也是,我多虑了,我认为:作为一个总理,他没有尽到他的职责,毛泽东有错,他也有错,从人品上看,他甚至不如毛泽东。\"听了我的这番话,他显的有些激动,仅仅握住我的手,叮嘱道:\"保重!\"多么意味深长的\"保重\",他想说的很多,只凝聚于保重!


男人来了,女人来了,大人来了,小孩来了,中国人来了,外国人也来了,他们不是在买,更像是抢,不用找钱的抢,抢着真实,抢着希望。我们被抢得两手空空,可\"军挎\"中的钱只多不少,抢的事实使我恍然悟道:人民不是尔虞我诈,不是道德沦丧,不是素质低下,仅源于:这个社会真实太少,希望过于渺茫。如果谁能给他们更多的真实,能使希望,并不过分,并不奢华的希望很快的变为现实,他们就会令所有人感动,惊讶!我们该相信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把握自己,相信他们大多善良,坏人总是少的,这就是社会形态存在的理由。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探索》第二期

 


创刊号的初战告捷令我们兴奋了好几天,在这几天的兴奋中,我们谈论宏图伟业:在西单墙建立一个固定的报刊亭,定时定点的出刊,售刊,似乎言论真的开始解禁,宪法中的出版自由真的可以兑现。清醒的时候我们绝没有这种奢望,可是激情按捺不住我们谈论心中的明天。我们平凡,平凡的只想说些心中的话,我们平凡,平凡的只想无阻碍的出一份自己的民刊。面对舆论的超强垄断,我们只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兴趣也许就是这么一点点。难吗?对现在的人来讲,的确不难,可对当年的我们真的很难。激情过后,困难接踵而来。


当年的富裕是什么概念?每个月口袋里保证有五元零花钱。我在单位算是富裕的,可以保证\"五元钱\"这个富裕标准的实现,(就因为确保了这个标准,我当年完全可以像现在的亿万富翁那样对美女招之即来,到现在我还后悔,我错过了多么醉人的时光)四十元的工资支配如下:二十元交父母(父母有收入,不需要我的孝敬,仅是为我攒着钱——娶媳妇儿)十五元伙食费(每天可以保证一个\"单炒\"),而我们单位的许多职工经常在晚餐时只花五分钱,(两个窝头半个素菜汤),早餐不用,中餐一角,即便偶尔挥霍一下,全月伙食不超过六元钱,差距不在于工资的多少,而在于家庭的负担,他们的父母在主席的号召下,多是高产,而我的父母狡猾的选择了低产。贫民的粗俗在于经济的拘谨,在于脑子里整天的盘算,盘算着每一分钱。我是富裕的,但是,也只能保证吃,穿,抽,额外的支出也是我力所不能及,可探索需要纸张,需要蜡纸,需要油墨,魏京生虽然比我还要富裕些,但是,由他一人长期承担也很难。


谈钱那么粗俗,可理想的实现也实实在在的需要钱。创刊号收回了部分成本,但少的可怜,一共三百份,自己留些,免费送些,字迹实在不清楚的浪费些,收回的仅五十多元钱,而第二期准备印五百份,成本大约需要一百五十元钱,除了老魏先期的垫付,我们三个人不吃不喝把工资全部拿出来,还有十元钱的缺口,况且,不吃不喝不可能,至少我没有那觉悟,连交父母的钱,吃饭的钱也不会动,唯一的可能就是拿出用作零花的五元钱,路林的状况比我更差,可他也承诺拿出五元,魏京生的先期垫付花去了他两个半月的工资,现在他手里只有这五十元钱,七十元钱印五百份,显然不行。对此,我几乎失望,感叹父母吝啬,不给我更多的零花钱,感叹我的富裕原本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魏京生总是那么胸有成足,在其他人都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说道:\"刊物的反响强烈,使我们可以做最坏的打算,实在没有钱,可以借,我们有能力还,还可以从好的方面努力,争取多一些人的赞助,比如,外国记者。\"我反正尽了最大努力,交了五元钱,再也不问钱。第二期的如期完成说明魏京生搞到了钱,也许是借的,也许是朋友的赞助,可我想,最有可能的是:外国记者先期支付了用于购买探索的预付款。因为他谈起:\"日本记者很抠门,想拍摄印制现场只愿意付三十元钱,我拒绝了。\"听到这话,有两个想法,一,给我三十元钱我可以下十次饭馆,二,拒绝三十元诱惑一定有实力做保障。只是想想,一想而已。


钱是困难之一,搬离苹尼家舒适的印刷场地去魏京生的一间没有独立卫生间、独立厕所、独立厨房的小屋,更显不适,苹尼家是木地板,干晚了可以躺下就睡,魏京生家地板是水泥的,干晚了还得回单位,没人做饭,干馒头就自来水,来帮忙的东北人于义(真名于平)干累了与我们一起喝了顿酒,还让老魏说了句:\"下不为例\"。魏京生解释离开苹尼家的原因有二,一,不能连累她;二,给木地板打蜡很累。对第一点老魏补充道:\"进去后,什么都可以往我身上推,无须保密,可在苹尼家印刷的事绝对不可以说,问起来只需说在我家印的。\"对于第二点,他抱怨我们这些\"大男人\",只会添乱。后来很少见苹尼,唯一的一次是我出来后不久在三十二路公共汽车上,我问她要一张魏京生的照片,她答应了却没给,她还对我讲:\"你不是放弃搞政治了吗,要魏京生的照片何用?\"我无言以对。


困难之三是:刻板需要较比专业一点的人,以提高印刷质量,也可以减少浪费,节约成本,交往的增多,时间显得可贵,需要分工,需要人手,需要一个专职的人。马文都的叁与解决了刻板的问题,分配给我的工作是:给来信的读者回信,魏京生选择了\"停薪留职\",他所在的单位没有马上开除他,婉言的留了多次,后来好像是闹翻了,没了工作。前面说过,有工作且没有负担就是\"富裕\",他放弃了富裕。


个人情感也出现问题,由于显而易见的危险性,交了五年的女友离我而去,我郁闷了好几天,才最终回到了现实中来。


排除一切困难后,探索如期印制,质量提高,内容增加,页数也增加了,质量的提高马文都的功不可没,内容的增加是魏京生,杨光,路林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都有文章,魏京生,杨光的文章侧重于民主理论的探讨,路林的文章则侧重于上访人员的生存状况。还有四句小诗,是于义提供的,我当时只扫了一下没有记住,感谢提审人员帮忙复习,仅念了一遍,再也不忘。提审对我说:\"你看你们多反动,多恶毒,我给你念念:皇宫遥对纪念堂,一代导师百代亡,阶梯层层堆白骨,岩壁处处滴血浆。\"于义在八六年时见过一次,以后再也没了来往,八九年在武汉枪毙暴徒的电视画面中有一人十分像他,但不敢确定真的是他,全国各地他都有朋友,他也是一个暴力主张者,所以,我真怕是他,但愿不是他,但愿我们还能一起喝酒,重温那份快意,那份豪爽。我偷车的是也只有他知晓,不是创刊号时用的那辆,是去天津时用的那辆,也是我偷的最后一辆。页数的增加使我们没有在一个晚上完成,好像是用了一个白天,两个晚上。我的一个同事也去过魏京生的家,看着我辛勤的劳作,他问道:\"每天四个小时的睡眠,不累吗?\"我还有心微笑:\"很累,还好。\"


第二期的发售场面一样火爆,地点在西单墙,一个回家探亲的军队干部拉着我走了个后门,买了一份,并问了我一个问题:\"对周恩来你怎么看.\"当时的周恩来在人们心中的威望比毛泽东,邓小平还高,说真话后果严重,我谨慎的问:\"听真话还是假话?\"他道:\"不相信我?我是军人,但是,我有思想,其实,我提出这个问题,你就该了解我的想法。\"\"也是,我多虑了,我认为:作为一个总理,他没有尽到他的职责,毛泽东有错,他也有错,从人品上看,他甚至不如毛泽东。\"听了我的这番话,他显的有些激动,仅仅握住我的手,叮嘱道:\"保重!\"多么意味深长的\"保重\",他想说的很多,只凝聚于保重!


男人来了,女人来了,大人来了,小孩来了,中国人来了,外国人也来了,他们不是在买,更像是抢,不用找钱的抢,抢着真实,抢着希望。我们被抢得两手空空,可\"军挎\"中的钱只多不少,抢的事实使我恍然悟道:人民不是尔虞我诈,不是道德沦丧,不是素质低下,仅源于:这个社会真实太少,希望过于渺茫。如果谁能给他们更多的真实,能使希望,并不过分,并不奢华的希望很快的变为现实,他们就会令所有人感动,惊讶!我们该相信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把握自己,相信他们大多善良,坏人总是少的,这就是社会形态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