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07年5月14日 |
中国政府在过去10年里把大学入学人数提高了一倍以上,受过高等教育并寻找工作的人正以破纪录的速度加入劳动力大军。政府的目标本来是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培养更多有技术的劳动力,但是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的5百万大学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前景。
招聘会上学生多 |
北京的大学生们在毕业前就开始前往招聘会,希望申请工作,并获得宝贵的求职经验。这类招聘会提供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但竞争十分激烈,因为申请工作的学生人数远比工作机会多。
中国官方公布的全国失业率为4%左右,但是非官方专家说,真正的失业率将近10%。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的问题往往是,需要找到一份喜爱的工作,还要工资高、条件好。
*求职心切 报答双亲*
李燕(音) 是即将毕业进入就业市场的创纪录的5百万大学生中的一员。 她是中国一胎化政策的典型产物,没有兄弟姐妹,深感求职压力。她不希望成为2006年无法找到工作的120万失业大学生中的一个。
应届毕业生李燕(音) |
跟中国的许多年青人一样,李燕在高中时没有打过工,大学期间,她也仅仅做过一些适合她的临时工作。她父母为她支付所有的学校费用。他们期望李燕工作后把四分之一的工资还给父母,作为回报。
李燕说,“因为父母把所有的都给了你,你承受的越多,就想回报的越多。所以到这个时候就想用更大的能量来回报自己的父母。”
*没经验难找工作 没工作何来经验?*
李燕有限的工作经历令她求职更加艰难。仅仅毕业于好大学对越来越多的雇主来说还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毕业生还要具有真正的工作经验。
杨春秀(音)是中国主要的猎头公司--“中华英才”的工作人员。她说,雇主更愿意录取有两到三年工作经验的人,以推动企业发展。
她说,“就毕业生来说,一年比一年要多。其次是,现在我们在招聘会上看到的毕业生大部份都是应届生。应届生刚毕业时是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的。所以我们希望他们有一到两年的工作经验,这样的求职者实际上特别容易找到工作。”
*教育系统不适应就业市场*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说,中国教育质量是问题的一部分。他说,大学毕业生一般需要经过3到4年的工作培训,才能使得他们在雇主的眼中升值。
格林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没有能为现代就业市场培养学生,教育还是基于考试进行大量机械学习。教育系统没有真正培养出能够在现代经济中取胜的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后学生吴妮(音)说,她了解找到一个好工作有多难。
吴妮说,“去招聘会成功率都不太高,一来他们可能希望那种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而不是应届毕业生。去招聘会就会看到有很多很多跟自己一样的毕业生在找工作,那个时候就会没有什么信心,就会觉得竞争太激烈了。”
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跟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之间的距离,一些学生不得不降低他们对完美工作的期望,或者至少在找到自己期盼的工作之前,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