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政正悄然毁灭浙江经济活力


   
     置身于烟雨蒙蒙的浙江西湖边,我一直觉得浙江政府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浙江,并不真正了解浙江经济这20多年大发展的活力之源。浙江的出名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时差不多整个中国经济都被通货紧缩问题所折磨,全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下岗问题严重,而当时的浙江却似乎不为这些问题所困,经济依旧发展迅速,基本无失业下岗问题,人民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在如此强烈鲜明的对比之下,浙江作为全国的经济明星开始冉冉升起。浙江经验,浙江模式由此喧嚣一时,引得不少人顶礼膜拜,而浙江省政府更是总结出了“浙江精神”这一崭新的名词,用来解释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现象。因此,浙江的经济成就被当作浙江官员的政绩而炫耀了不少时间。但是现在我却仿佛听到了浙江经济的痛苦声,是的,你怎么能不哭呢?浙江经济目前已经深深为恶政所折磨,经济活力正在逐渐消耗殆尽,眼看浙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开始干涸,而浙江的某些官员依旧在吹嘘他们在发展浙江经济上的丰功伟绩,好象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已经到了急需改变那些严重降低经济发展效率,严重压制企业正常发展的恶劣政策的时候了。浙江经济,你会因此而停滞不前吗? 

    
    改革开发前的浙江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省份,1978年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24亿元,居全国第1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1元,居第16位;财政总收入27亿元,居第14位;从中可以看出浙江改革开发前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而且该省发展现代经济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45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煤少铁无油,缺少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大量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地处沿海前线,由于海防等历史原因,国家对浙江的投资很少,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1952—1978年累计,浙江省人均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只有411元,处在全国各省份最后一位,因而造成浙江省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再加上浙江处于丘陵地带,省内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山地面积过大,土质过于松软,严重制约了道路交通的发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发展经济先天条件相当不足的小省,却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1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达6748亿元,居全国第4位;2001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广东省,居各省份第一,达到7878元;农村人均收入更是连续16年位于全国各省份之首;浙江省更是在1997年全部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国家级贫困县的省份。
    
    在并不优越的先天条件下,为什么浙江省能够在短短20多年里,从一个经济小省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同在相似的环境中,在并无明显的政策、区位优势下,浙江为什么能交出这样一份出色漂亮的经济答卷呢?
    
    关于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在是看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往往是繁多的,相互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以致我们有时很难确定哪一个因素更为重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浙江经济在改革开发前后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使我们不能不探究改革开放政策到底撬动了当时浙江社会中的哪一部分,以及由此产生对浙江的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而这种变化对于当地经济的增长又是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了较为清晰地分析浙江经济社会的具体演变过程,让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改革开发前浙江的具体状况。
    
    一、改革开放前的浙江
    
    改革开放前浙江的具体状况同全国其它地方并无明显不同,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界定当时浙江的各种社会基本特征。首先改革开放前的浙江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控制下的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购买,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产品销售都是有国家计划安排好的,企业是没有经营自主权的。同样农民也是在集体的安排下劳动的,也没有劳动的自主权,每天早上出工,晚上收工,根本就不准从事任何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劳动权的丧失当然就不可能存在以市场为中心的交换经济了,自由交换经济的消失直接导致了商业在浙江的绝迹。其次整个浙江的社会结构大致可分为官员、工人、农民三个阶层。官员由于掌握着较多的政治资源以及支配经济资源的权力,显然处于社会的较高地位。而工人、农民则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显的泾渭分明,通常来说,因为工人是吃皇粮的,收入相对高一些,生活保障比较稳定,当时的农民对工人是充满了羡慕之情。再次当时浙江的劳动力是国家严格控制下的,以非自由流动、非自由劳动、各种人身权利严重依赖于政府为基本特征的。不论是官员、工人或农民,都是处于国家的严格控制管理之下,工人与农民都被国家强制固定在原籍地,他们的流动、迁移都是有国家安排控制管理的。
    
    农民无疑处于社会的较低地位,那么当时浙江的农民处于怎样一种情况中呢?只有看看描述改革开放前浙江农村状况的书,我们就会发现那时候的浙江农村经济实质上是国家控制下的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农民都隶属于某一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一般都会有一块固定的田地。然后生产大队的成员们每天一起出工,共同在田地里劳动,最后一起收工。生产大队会按每人出工情况给予不同的工分,每人工分的统计数就成为了分配收入的依据,每个农民都过着类似军营的生活。由于一切所劳都归集体,而集体却很难把个人的努力同其它人明显区别开来,在这种情形下,大部分人就会暗中偷懒,磨磨蹭蹭,另外一些人虽能老老实实地劳作,但也没有因素刺激他们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因而积极性很差。可见这种集体体制的整体经济效率是相当低下的,再加上浙江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因此当时浙江省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很低的,农村经济相当落后,改革开放前给浙江农民的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饿”字,粮食不够吃,整天饿的慌。
    
    但对我们来说,农民处境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农民们既没有自由劳动的权利,也没有清晰的财产权界定以及自由流动的权利。而这一切之所以存在的基础就是由于国家的严格控制,其合理性的理论基础是公有制经济的先进性。现在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改革开放前的浙江是以国家严格控制下的计划经济为主导,社会阶层分为官员、工人、农民三个阶层和非自由劳动,非自由流动、各种人身权利严重依赖于政府为基本特征的。而这一切同当时中国其它地方并无多大区别,那么我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在相似的环境中起步,在并无明显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显然需要弄清浙江人在改革开发后有些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具体产生了哪些后果。让我们来看看改革开放后的浙江。
    
    二、改革开放后的浙江 自由、创新与生产外溢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无疑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关于农村的改革政策中大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为著名,的确,允许农民承包到户,意味着有了较为清晰的财产权界定,自己努力的成果可以归属于自己所有的现实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从而大为提高,使得中国人民不再有饥饿之虞了,从这一点看,包产到户确确实实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另外一点的意义可能更加重大,影响也更为深远,那就是允许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点是相当有限的,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甚至有几次反复,但这毕竟是建国后农民第一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的权利,而就是这一点政策的松动,使得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的政策使得农民们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几十年来被饿坏了的农民们的温饱梦得到了满足,但肯定有少数人不满足于这样低层次的生活水平,他们渴望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可能这种愿望是极其模糊的,但绝对是炽烈的,在有悠久商业传统的浙江尤其如此。突破首先在浙江温州发生了。到过温州的人都知道,那是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地方,与外界的道路交通极不发达,可就是在这样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方,一些温州农民在有了一定程度都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后,家家户户办起各种各样的家庭工厂,小作坊,这里有服装作坊,皮鞋作坊,五金作坊,纺织作坊,商标作坊-------等等。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追求更大财富的愿望,让一部分甘冒风险的温州人率先在本地以自己微薄的投资于生产部门,生产外地需求的产品,市场发育的不充分,市场秩序的不完善,决定了他们刚开始只能以家家户户未生产单位,没有多少技术,也没有多少经验与雄厚的资本的情况决定了他们开始只能进入技术水平要求低,资本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销售这些产品,不少温州人走出了温州,在全国各地走南闯北,以自己的简单产品来满足当时市场的点滴需求。他们是一群既无多少知识,也无多少资本的普通农民,而他们闯进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改革开放初期躁动、略带混乱的中国,你由此不能不为他们的勇气而叹服。
    
    也许有人会说这无非是温州人多地少逼出来的,跟勇气没多大关系。我承认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中国人多地少的地方多的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后,在其它地方没有发生这样大规模的家家户户办工厂,人人走南闯北现象呢?显然除了人多地少外,与人们的文化观念不无关系,也与当时温州政府的默许态度有关,而这有人也许会把它归功于当地重商的文化传统。但不管原因为何,最重要的是事实,但肯于吃苦的温州人以自己简单的劳动产品来满足当时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最初微薄的资本,另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秩序还未确立,市场需求信息传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熟悉了各地的市场需求状况,积累了市场销售和企业管理经验。
    
    温州抢先一步在浙江发展,这些甘冒风险,追求财富的温州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民众肯定纷纷跟进,温州农村发生了家家户户搞生产的局面,发生了生产外溢,块状经济就此形成了。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生产企业,块状经济的形成是民间自发的,自发性是它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所谓自发性主要有两层含义,1、生产企业,块状经济的产生不是有政府推动的,更不是在政府的规划,命令,授意下形成的,而是民间自发选择的结果,是当地老百姓出于个人趋利动机的行为产生的。2,生产企业,块状经济的形成也不是政府投资,或政府起相当作用的投资形成或外资投资形成的,生产企业,块状经济是由当地老百姓自发投资形成的,企业的所有权完全归老百姓个人所有。这种基于私人生产资本的块状经济形成使得相当部分温州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这种现象对于有着相似文化和民风的邻近地区及整个浙江省的农民肯定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持久的吸引力,于是这种各种小工厂,小作坊从温州扩散到台州,再到浙南,止至全浙江,从农村扩散到城市,小城市扩散到大城市,总之从此以后私人企业在浙江各地遍地开花,而遍布浙江全省的民营企业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壮大,深刻持久地改变了浙江的面貌,这种影响可以说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它将是把浙江带入现代社会的根本原因。
    
    办起各种各样的家庭作坊,小工厂,只是浙江人迈出的第一步,可是要想跨出这关键一步,没有自由的政策空间,是无法想象的,有了自由,才有了生产创新,浙江才产生了各种以前没有的各类小工厂,有了自由,在经济先行者的丰厚回报的刺激下,才会发生生产外溢,才会形成浙江一个又一个的产业版块。假如只有这一步,那么浙江可能会出现一些有名的商人,如中国历史上的晋商、徽商一样,但肯定是无法支撑起整个浙江的经济发展,而对于整个浙江省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持续作用。但有了自由的市场环境,浙江经济才能向前迈出一步又一步,浙江的企业才能不断地进行生产创新,浙江的企业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浙江的小企业才能变成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才能发展成了大企业。而浙江经济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发展前进过程根本不是在政府的规划,控制,管理之下形成的,恰恰是由一个一个微观的浙江企业求发展,求创新,求壮大的行为汇聚而成的一个总体经济现象。可以说自由,才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没有了自由,浙江经济就会干涸。
    
    三,民营企业的形成及发展壮大对浙江的影响
    
    民营企业的形成及发展壮大对浙江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实际上宣告了本土企业家阶层的诞生。覆盖范围广泛的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说明了浙江的企业家阶层决不是一两个资本寡头,而是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的新阶层。有一则笑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块砖头从浙江大街上砸下去,十个里肯定有八个是老板。”自此,可以肯定地说,改革开放初期由官员、工人、农民三大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一个新的阶层在浙江本地诞生了,即企业家阶层,或俗称老板阶层。正是这一阶层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浙江的经济发展,而这一阶层的人数及其拥有的资本量和投资将从根本上规定着整个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程度。
    
    ② 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为浙江省推进城市化战略奠定了最坚实的经济基础。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交换经济,一个地区的交换经济越强大,范围越广泛,那么该地区城市的发展与壮大也有了更加牢固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的发展与壮大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为经济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若一个城市没有一个强大的交换经济作为基础,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建筑物的杂凑而已。覆盖范围广泛的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将整个浙江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纳入了现代化的市场交换体系,而这种基于自由劳动分工的市场交换体系的发展壮大,为浙江省推行城市化战略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而城市化在浙江发展的程度就是浙江跨入现代社会的标志。
    
    ③ 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为浙江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所以说覆盖范围广泛的的形成与发民营企业展壮大为浙江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因为它导致了以下三方面的结果。
    
    ⒈ 使得浙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
    
    私人生产资本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使得浙江各地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省内虽有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如丽水,衢州等,但差距不像粤南与粤北,苏南与苏北那样大,以下资料很好地反应了这一点:
      2005年浙江省各地统计资料
      地区 GDP(亿元) 城镇人均GDP
    杭州市:2919 16601
    宁波市:2446 17408
    温州市:1612 19805
    绍兴市: 1484 17319
    台州市:1247 18313
    嘉兴市:1156 16189
    金华市:1055 15849
    湖州市: 640 15375
    衢州市: 330 13006
    丽水市: 300 12846
    舟山市: 270 15524
    
    ⒉ 促进了全省的充分就业
    
    浙江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持续旺盛,就业机会不断涌现,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浙江省2005年发布的全省一季度就业供求状况报显示,求职的劳动力共有35万人,用人单位招聘了各类人员34万人,供需基本平衡,按照国际惯例,失业率在千分之一以下就属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就是浙江私人生产资本不断发展的结果。
    
    ⒊ 形成了浙江投资消费两旺的情形。
    
    由于浙江的民营企业是由本地民间自发形成的,虽然仍嫌薄弱,但这使得经营、投资的主动权和利润大部分留在了浙江本地,因而造成了浙江人实实在在的富裕,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兴旺,而市场兴旺发达的状况发过来又刺激了投资的不断增加,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从以上可以看出浙江本地的民营企业形成与发展壮大,给整个浙江带来了何等深远的影响,更可以看出自由对于浙江经济的关键意义。
    
    四、浙江的发展经验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浙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幅脉络清晰的图案,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浙江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自由带来了浙江人的生产创新和生产外溢->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发展和块状经济的诞生->扩散到全省->生产创新,生产外溢不断进行,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结论:
    
    ⒈ 这里的每一步跨越,都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都是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才能产生的,浙江经济的发展动力来源内部,来源与众多的微观浙江企业个体。浙江经济的前进不是必然的,而是由一部分敢于冒险者,敢于生产创新者率先行动,接着是民众大量跟进,生产外溢形成块状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企业自发创新行为,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如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 “一个社会必须有少数人愿意充当先驱者,一旦他们开拓的事业得到成功,其他人通常将步他们的后尘而不会对事情本身加以深思。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增长取决于这样冒险开拓的少数人。当然,这种开拓的少数人越多,他们被允许的活动范围越广,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将越迅速。正是这种少数人的比例和活动范围的差异造成了各个社会的基本差异。”让人感兴趣的是,浙江各地似乎都不缺乏这类人物。
    
    ⒉ 浙江本地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形成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本地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浙江本土企业家阶层,他们积极的投资吸纳了浙江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其分布的广泛性使得浙江经济以一种均衡的态势向前发展。而生产企业的本地性,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控制权,主动权掌握在浙江人手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大部分的利润流入了浙江人的口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浙江人的人均收入,促进了消费投资的两旺。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本地民营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大企业家阶层的诞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而这一切的形成主要基于浙江民间的自发行为,往往表现为这样一种情形,少数冒险者获得了成功,大量民众纷纷跟进。
    
    ⒊ 浙江经济目前开始处于第一次工业化向第二次工业化的过渡时期。
    
    浙江的经济发展过程非常符合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一种市场经济秩序的自发形成过程。浙江经济的起步可以看作市场自由竞争的萌芽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的第一次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劳动密集型行业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如浙江温州的打火机产量已经占到了中国总产量的60%以上。与此同时,浙江经济的一些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表现为企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资本实力不雄厚等特点,俗称:”低,小,散”,浙江企业将面对国内其他企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浙江经济又走到了一个瓶颈时期。现代大部分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由于它本身固有的规模庞大,资本力量雄厚,技术水平极高等特点,如汽车业,化工业,电子业等,这些特点造成了市场进入障碍极其高难,不论美国,日本,欧洲,概莫能外。浙江的一些企业家在积累其一定量的资本后,正在投资或将要投资于现代产业部门,而这就意味着浙江由第一次工业化向第二次工业化的过渡,这一过渡的是否成功,也就是说现代产业部门能否在浙江发展壮大,将是浙江未来发展的关键。现代产业的发展需要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有良好的市场制度.二,是要用完善的资本市场. 三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一切又要取决于当地的企业家素质和政府。
    
    五、恶政:正毁灭浙江经济活力
    
    浙江经济的主体是个体私营经济,从“草根”发端,顽强地生长成中小型企业,创业之初,所进入的市场都是以小商品为主。2001年,浙江省展开了对“块状经济”的第二次普查。数据表明: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形成了“块状经济”,共涉及175个大小行业,参与“块状经济”协作生产的企业达到24万家,年产总值突破6000个亿,平均每个“块状经济”规模达到11.5亿。 2003年,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浙江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等等,这些都是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行业巨头。浙江是市场大省。据省工商局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3459个消费品市场成交额4053亿元,同比增长5.42%,547个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2299亿元,同比增长31.63%。年成交额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497个,比上年增加39个;超十亿元市场114个,增加21个;超百亿元市场9个;另有超十亿元的生产要素市场2个。497家超亿元市场成交总额5457.8亿元,占全省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85.5%,平均每个市场的成交额10.98亿元。在浙江省内,交易市场的形成,往往能带动当地的普通百姓参与到市场建设中来。由此,相关联的生产企业、家庭作坊也会群起群涌,形成集聚;到1999——2000年的时候,全省掀起工业园区建设高潮,可以看出浙江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发展轨迹。
    
    1、浙江选择小商品起步的直接原因是:没有资本、没有技术、没有先进设备,只有从身边的小商品入手,因为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资金要求低,是生活中的相关日用品,容易被市场接受,这是浙江人和商品经济博奕之后的必然结果,是浙江人与市场经济互动过程中的鱼水之合。
    
    2、浙江人在创业初始阶段都以家庭作坊起家,从办小工厂起步,专业市场的建设是顺应家庭作坊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靠这个过程完成。
    
    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每个产业里都冒出了若干经营能手,积累了二次创业的资金,开设正式的中型工厂走向工业园区,摆脱同质化的低端竞争,是顺应企业经济发展的第二轮必然选择。
    
    4、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新办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求壮大,求发展,创名牌的渴望,这两股力量共同打造了一个个充满强劲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这四组环节中,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令产业发展受累;哪一个关口没有打通,都将在产业发展遭遇外来不利因素影响时瘫痪。因此,浙江经济发展中凸现的问题,必须从产业集群里寻找解决方案。在这样一种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宽松的市场环境是最为基本的因素,没有自由的发展环境,企业怎么会能一步步发展壮大呢,可现在浙江的恶政却在扼杀这种活力。
    
    一、小工厂无处可办
    
    浙江经济的发展都是成小工厂起步的,靠办各种的小工厂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可现在浙江大力收紧可小企业的用地许可,小工厂的用地许可政府部门根本就不予许可,如2006年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后该市用地大部分将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原则上只供房不供地。没有地,到哪里去办小工厂?绝大多数的浙江小工厂要么是无地可办,要么是不得已违章盖厂房,我在浙江的报纸上不时看到浙江拆除违章的厂房的时候,我就相信浙江经济活力最基础的一块已经被浙江政府的恶政给活活消灭掉了,既不给人家的小厂房批地,又不准人家违章盖小厂房,其不是在说,浙江小企业禁止入内。世界上哪一个大企业不是有小企业发展而来的,比尔-盖茨还不是照样重小作坊起家的。“收紧”中小企业用地,不就是扼住了浙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吗?
    
    二、中小企业无处发展
    
    不少的小企业在市场里经营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基础,都十分迫切地到工业园区去购买土地,建造大一点的厂房,跳出低端的市场,摆脱低档次的同质化竞争。然而,2003年开始的,小型工业园区的撤消合并政策及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对这批有志于二次创业的经营者挡在门外,使得这些小企业无处发展,失去了扩大规模跃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我相信,这些小企业的发展正是整个浙江产业向上提升的源动力之一。买不到地,无法建设自己的工厂。于是,一部分小企业只好陷于低端的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大打价格战,无法持续成长,另一部分小企业不得已去了外省投资。小企业无处发展,使得以小企业为主的浙江产业集群困于停滞的局面中,产业竞争力持续衰退,浙江块状经济的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浙江私营个体投资为什么突然减缓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浙江人有那么多人去投资房地产,就是因为浙江的市场环境正在不断的恶化,市场越来越不自由,政策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造成了浙江人无法在生产领域继续投资。浙江在经济发展后,市场自由不但没有拓展,反而不断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当大量的中小老板投资无门的时候,单个或者联合起来去炒房子、炒石油、炒煤矿,是必然选择。因为相对于上涨快速的房地产来说,如果手里的钱不投入市场令其增值的话,两年之后就贬值了一半。下一轮的进入成本代价高昂,因此,投资房地产也好,逃离浙江投资外省乃至国外也好,是浙江市场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2005年,由浙江联销公司创办的羊毛衫科技创业园奠基开工的时候,100套小型工厂全部预定一空,报名的人数达到400多人。由此可见,民间的投资欲望是多么强烈,这些投资者有将近一般是有实力有想法去工业园区投资的。但是,在土地冻结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能量只能被冰封了。那么,国家初衷为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土地资源被浪费的政策错误了吗?我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是正确。从宏观角度,从全国角度来讲,这样的调控是必须的,是势在必行的。但是从微观,从局部角度来讲,浙江是根本不需要宏观调控,因为浙江的投资主体不是政府,也不是国营企业或外资,而是浙江本地的民营企业,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自己投资的,这里根本就不存在经济泡沫问题,只是浙江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但是如何解决中小型企业用地需求的问题,没有被政府重视。浙江省恰恰是以中小型企业发展为基础的。这股投资能量的被打压,使得不少浙江企业丧失了发展壮大,上档次,上规模的机会,大大延缓了浙江经济的产业优化升级速度。这也是2004年度,浙江经济回落的原因之一。
    
    这些中小型投资者根本无法达到大型工业园区投资的指标要求,全部被大型工业园区挡在外面,像没爹娘的野孩子,任其自生自灭。那么对于那些进入了创业园之后的这些企业,等发展了一年两年之后,他们的规模扩大了,他们的再次投资欲望更强烈了的时候,他们的资金实力依然没有达到大型工业园区指标的时候,他们依然无处发展,政府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浙江省经济发展课题中的一个现实难题。如何解决,用什么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但关系到浙江经济的指标提升问题,更关系到浙江这么多产业集群如何提升产业层次,到更高平台上去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问题,更关系到浙江经济能不能顺利转型,爆发持续发展动能的问题。不然,浙江这么多产业集群必然遭遇整体停滞危机,难以持续发展。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浙江完全不需要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因为浙江没有任何必要来保护耕地。国家出台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但是好的政策未必就有好的实际效果。政府出于良好目的的经济干预措施反而在很多时候扭曲了经济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花了大力气却收获了臭鸡蛋。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最有效率的利用,关键是看它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方面的选择。自由市场经济能够使得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最有效率的利用。一块土地能否得到利用,用做何种用途,是种稻谷还是用来办工厂,是由该块土地在不同利用方式所获得的边际收入的高低决定的。只要人是经济人,市场自然会选择每块土地处于可以获得最高边际收益的利用方式,而这是根本不需要政府来插手的,政府来插手市场经济完全可以自己调节的地方,除了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增加政府官员腐败机会之外,还会有什么?。比如温州的一亩地用来种稻谷,每年只能获得收入上千元,吸收劳动力1人,可是要是用来建设工厂,那么年收入可能高达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可以吸收多达几十人的劳动力,那么允许这块土地由农用转为工用,不论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还是从促进浙江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对浙江来说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可按照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此块耕地只能农用,不能转为建设用地,如此土地资源就无法由较差的,效率较低利用方式转为较好的,效率较高,利用程度更充分的新的利用方式,这毫无疑问使得浙江土地资源处于低效率的利用方式中,降低了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可以说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已经成为了浙江经济发展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它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政府肆意干涉市场经济的典型表现,它大大降低了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运行效率,市场经济不需要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浙江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桥头堡,就根本不需要耕地保护政策。另外废除耕地保护政策,也是符合经济自然发展的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人口总是自然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向,从而形成人口中心区,工业、商业、金融区和人口稀少,农业,小城镇区。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该城市带长965公里,宽48到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再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称为东海道城市群。一般指从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的6%。人口将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所以浙江放弃耕地保护政策的结果,再加上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就是浙江有可能象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一样,从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到最南端的温州,瑞安,每个城市都有可能成为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到时候浙江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就有可能就此诞生了,成为中国著名的人口密集区,工业、商业中心。而浙江沿海一带要是能够成为中国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那么一方面可以为中西部的劳动力转移带来丰富的劳动岗位,另一方面浙江可以发挥自己的工业,商业中心优势,为全国其他地方的农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从而大大提高这些地方的农民收入。故废除浙江的耕地保护政策,是浙江和全国其他地方,二者都可以获利的事情。
    
    后记
    
    浙江的低调,是很出名的.这也许一方面跟浙江经济更多的时候是在相当一部分人怀疑,排斥,轻视的气氛中默默发展起来的有关。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文化不无关系,这从浙江人都爱投资实业,而流通,金融资本相对不发达中可见一斑。而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来说是先行一步的,又面对着全国广大的市场,加入WTO后,一方面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再加上浙江人对实业的偏爱,浙江不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是无法想象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其它类型产业的否定,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浙江的这一步跨越是否能成功,究竟是本地的生产资本不敌外资而消失,还是因为占领了更广大的市场而更加发展壮大。这确实需要一些浙江人为之深思,但是面对这样的现实,浙江的企业最需要的宽松、自由的市场环境,自由,创新,生产外溢造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可现在浙江却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市场的自由度正在不断的减少,受到越来越厉害的压制,浙江经济的活力正遭到持续的扼杀,广大的中小企业无法持续成长,浙江经济还有明天吗?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竟然没有一家全国闻名的报纸,刊物,也没有一家有实力的民营银行,浙江的媒体,广播,电视市场显得死气沉沉,这是所谓大陆自由度最高省份的样子吗?我不知道历史的选择将会是何者,浙江继续繁荣还是停滞不前。
    
    来源:网友秦世勇推荐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恶政正悄然毁灭浙江经济活力


   
     置身于烟雨蒙蒙的浙江西湖边,我一直觉得浙江政府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浙江,并不真正了解浙江经济这20多年大发展的活力之源。浙江的出名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时差不多整个中国经济都被通货紧缩问题所折磨,全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下岗问题严重,而当时的浙江却似乎不为这些问题所困,经济依旧发展迅速,基本无失业下岗问题,人民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在如此强烈鲜明的对比之下,浙江作为全国的经济明星开始冉冉升起。浙江经验,浙江模式由此喧嚣一时,引得不少人顶礼膜拜,而浙江省政府更是总结出了“浙江精神”这一崭新的名词,用来解释浙江经济的迅速发展现象。因此,浙江的经济成就被当作浙江官员的政绩而炫耀了不少时间。但是现在我却仿佛听到了浙江经济的痛苦声,是的,你怎么能不哭呢?浙江经济目前已经深深为恶政所折磨,经济活力正在逐渐消耗殆尽,眼看浙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开始干涸,而浙江的某些官员依旧在吹嘘他们在发展浙江经济上的丰功伟绩,好象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已经到了急需改变那些严重降低经济发展效率,严重压制企业正常发展的恶劣政策的时候了。浙江经济,你会因此而停滞不前吗? 

    
    改革开发前的浙江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省份,1978年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24亿元,居全国第1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1元,居第16位;财政总收入27亿元,居第14位;从中可以看出浙江改革开发前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而且该省发展现代经济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45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缺煤少铁无油,缺少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大量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地处沿海前线,由于海防等历史原因,国家对浙江的投资很少,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1952—1978年累计,浙江省人均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只有411元,处在全国各省份最后一位,因而造成浙江省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再加上浙江处于丘陵地带,省内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山地面积过大,土质过于松软,严重制约了道路交通的发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发展经济先天条件相当不足的小省,却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1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达6748亿元,居全国第4位;2001年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广东省,居各省份第一,达到7878元;农村人均收入更是连续16年位于全国各省份之首;浙江省更是在1997年全部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国家级贫困县的省份。
    
    在并不优越的先天条件下,为什么浙江省能够在短短20多年里,从一个经济小省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同在相似的环境中,在并无明显的政策、区位优势下,浙江为什么能交出这样一份出色漂亮的经济答卷呢?
    
    关于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在是看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往往是繁多的,相互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以致我们有时很难确定哪一个因素更为重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浙江经济在改革开发前后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使我们不能不探究改革开放政策到底撬动了当时浙江社会中的哪一部分,以及由此产生对浙江的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而这种变化对于当地经济的增长又是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了较为清晰地分析浙江经济社会的具体演变过程,让我们首先简单回顾一下改革开发前浙江的具体状况。
    
    一、改革开放前的浙江
    
    改革开放前浙江的具体状况同全国其它地方并无明显不同,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界定当时浙江的各种社会基本特征。首先改革开放前的浙江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控制下的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购买,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产品销售都是有国家计划安排好的,企业是没有经营自主权的。同样农民也是在集体的安排下劳动的,也没有劳动的自主权,每天早上出工,晚上收工,根本就不准从事任何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劳动权的丧失当然就不可能存在以市场为中心的交换经济了,自由交换经济的消失直接导致了商业在浙江的绝迹。其次整个浙江的社会结构大致可分为官员、工人、农民三个阶层。官员由于掌握着较多的政治资源以及支配经济资源的权力,显然处于社会的较高地位。而工人、农民则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显的泾渭分明,通常来说,因为工人是吃皇粮的,收入相对高一些,生活保障比较稳定,当时的农民对工人是充满了羡慕之情。再次当时浙江的劳动力是国家严格控制下的,以非自由流动、非自由劳动、各种人身权利严重依赖于政府为基本特征的。不论是官员、工人或农民,都是处于国家的严格控制管理之下,工人与农民都被国家强制固定在原籍地,他们的流动、迁移都是有国家安排控制管理的。
    
    农民无疑处于社会的较低地位,那么当时浙江的农民处于怎样一种情况中呢?只有看看描述改革开放前浙江农村状况的书,我们就会发现那时候的浙江农村经济实质上是国家控制下的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农民都隶属于某一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一般都会有一块固定的田地。然后生产大队的成员们每天一起出工,共同在田地里劳动,最后一起收工。生产大队会按每人出工情况给予不同的工分,每人工分的统计数就成为了分配收入的依据,每个农民都过着类似军营的生活。由于一切所劳都归集体,而集体却很难把个人的努力同其它人明显区别开来,在这种情形下,大部分人就会暗中偷懒,磨磨蹭蹭,另外一些人虽能老老实实地劳作,但也没有因素刺激他们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因而积极性很差。可见这种集体体制的整体经济效率是相当低下的,再加上浙江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因此当时浙江省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很低的,农村经济相当落后,改革开放前给浙江农民的最大的印象大概就是一个“饿”字,粮食不够吃,整天饿的慌。
    
    但对我们来说,农民处境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农民们既没有自由劳动的权利,也没有清晰的财产权界定以及自由流动的权利。而这一切之所以存在的基础就是由于国家的严格控制,其合理性的理论基础是公有制经济的先进性。现在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改革开放前的浙江是以国家严格控制下的计划经济为主导,社会阶层分为官员、工人、农民三个阶层和非自由劳动,非自由流动、各种人身权利严重依赖于政府为基本特征的。而这一切同当时中国其它地方并无多大区别,那么我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在相似的环境中起步,在并无明显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显然需要弄清浙江人在改革开发后有些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具体产生了哪些后果。让我们来看看改革开放后的浙江。
    
    二、改革开放后的浙江 自由、创新与生产外溢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无疑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关于农村的改革政策中大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为著名,的确,允许农民承包到户,意味着有了较为清晰的财产权界定,自己努力的成果可以归属于自己所有的现实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从而大为提高,使得中国人民不再有饥饿之虞了,从这一点看,包产到户确确实实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是另外一点的意义可能更加重大,影响也更为深远,那就是允许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点是相当有限的,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甚至有几次反复,但这毕竟是建国后农民第一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的权利,而就是这一点政策的松动,使得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的政策使得农民们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几十年来被饿坏了的农民们的温饱梦得到了满足,但肯定有少数人不满足于这样低层次的生活水平,他们渴望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可能这种愿望是极其模糊的,但绝对是炽烈的,在有悠久商业传统的浙江尤其如此。突破首先在浙江温州发生了。到过温州的人都知道,那是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地方,与外界的道路交通极不发达,可就是在这样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方,一些温州农民在有了一定程度都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后,家家户户办起各种各样的家庭工厂,小作坊,这里有服装作坊,皮鞋作坊,五金作坊,纺织作坊,商标作坊-------等等。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追求更大财富的愿望,让一部分甘冒风险的温州人率先在本地以自己微薄的投资于生产部门,生产外地需求的产品,市场发育的不充分,市场秩序的不完善,决定了他们刚开始只能以家家户户未生产单位,没有多少技术,也没有多少经验与雄厚的资本的情况决定了他们开始只能进入技术水平要求低,资本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销售这些产品,不少温州人走出了温州,在全国各地走南闯北,以自己的简单产品来满足当时市场的点滴需求。他们是一群既无多少知识,也无多少资本的普通农民,而他们闯进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改革开放初期躁动、略带混乱的中国,你由此不能不为他们的勇气而叹服。
    
    也许有人会说这无非是温州人多地少逼出来的,跟勇气没多大关系。我承认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中国人多地少的地方多的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后,在其它地方没有发生这样大规模的家家户户办工厂,人人走南闯北现象呢?显然除了人多地少外,与人们的文化观念不无关系,也与当时温州政府的默许态度有关,而这有人也许会把它归功于当地重商的文化传统。但不管原因为何,最重要的是事实,但肯于吃苦的温州人以自己简单的劳动产品来满足当时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了最初微薄的资本,另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秩序还未确立,市场需求信息传达机制缺乏的情况下,熟悉了各地的市场需求状况,积累了市场销售和企业管理经验。
    
    温州抢先一步在浙江发展,这些甘冒风险,追求财富的温州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民众肯定纷纷跟进,温州农村发生了家家户户搞生产的局面,发生了生产外溢,块状经济就此形成了。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生产企业,块状经济的形成是民间自发的,自发性是它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所谓自发性主要有两层含义,1、生产企业,块状经济的产生不是有政府推动的,更不是在政府的规划,命令,授意下形成的,而是民间自发选择的结果,是当地老百姓出于个人趋利动机的行为产生的。2,生产企业,块状经济的形成也不是政府投资,或政府起相当作用的投资形成或外资投资形成的,生产企业,块状经济是由当地老百姓自发投资形成的,企业的所有权完全归老百姓个人所有。这种基于私人生产资本的块状经济形成使得相当部分温州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这种现象对于有着相似文化和民风的邻近地区及整个浙江省的农民肯定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持久的吸引力,于是这种各种小工厂,小作坊从温州扩散到台州,再到浙南,止至全浙江,从农村扩散到城市,小城市扩散到大城市,总之从此以后私人企业在浙江各地遍地开花,而遍布浙江全省的民营企业的形成与不断发展壮大,深刻持久地改变了浙江的面貌,这种影响可以说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它将是把浙江带入现代社会的根本原因。
    
    办起各种各样的家庭作坊,小工厂,只是浙江人迈出的第一步,可是要想跨出这关键一步,没有自由的政策空间,是无法想象的,有了自由,才有了生产创新,浙江才产生了各种以前没有的各类小工厂,有了自由,在经济先行者的丰厚回报的刺激下,才会发生生产外溢,才会形成浙江一个又一个的产业版块。假如只有这一步,那么浙江可能会出现一些有名的商人,如中国历史上的晋商、徽商一样,但肯定是无法支撑起整个浙江的经济发展,而对于整个浙江省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持续作用。但有了自由的市场环境,浙江经济才能向前迈出一步又一步,浙江的企业才能不断地进行生产创新,浙江的企业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浙江的小企业才能变成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才能发展成了大企业。而浙江经济这样一种持续不断的发展前进过程根本不是在政府的规划,控制,管理之下形成的,恰恰是由一个一个微观的浙江企业求发展,求创新,求壮大的行为汇聚而成的一个总体经济现象。可以说自由,才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没有了自由,浙江经济就会干涸。
    
    三,民营企业的形成及发展壮大对浙江的影响
    
    民营企业的形成及发展壮大对浙江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实际上宣告了本土企业家阶层的诞生。覆盖范围广泛的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说明了浙江的企业家阶层决不是一两个资本寡头,而是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的新阶层。有一则笑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块砖头从浙江大街上砸下去,十个里肯定有八个是老板。”自此,可以肯定地说,改革开放初期由官员、工人、农民三大阶层组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一个新的阶层在浙江本地诞生了,即企业家阶层,或俗称老板阶层。正是这一阶层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浙江的经济发展,而这一阶层的人数及其拥有的资本量和投资将从根本上规定着整个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程度。
    
    ② 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为浙江省推进城市化战略奠定了最坚实的经济基础。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交换经济,一个地区的交换经济越强大,范围越广泛,那么该地区城市的发展与壮大也有了更加牢固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的发展与壮大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为经济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若一个城市没有一个强大的交换经济作为基础,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建筑物的杂凑而已。覆盖范围广泛的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将整个浙江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纳入了现代化的市场交换体系,而这种基于自由劳动分工的市场交换体系的发展壮大,为浙江省推行城市化战略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而城市化在浙江发展的程度就是浙江跨入现代社会的标志。
    
    ③ 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为浙江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所以说覆盖范围广泛的的形成与发民营企业展壮大为浙江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因为它导致了以下三方面的结果。
    
    ⒈ 使得浙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
    
    私人生产资本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使得浙江各地的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省内虽有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如丽水,衢州等,但差距不像粤南与粤北,苏南与苏北那样大,以下资料很好地反应了这一点:
      2005年浙江省各地统计资料
      地区 GDP(亿元) 城镇人均GDP
    杭州市:2919 16601
    宁波市:2446 17408
    温州市:1612 19805
    绍兴市: 1484 17319
    台州市:1247 18313
    嘉兴市:1156 16189
    金华市:1055 15849
    湖州市: 640 15375
    衢州市: 330 13006
    丽水市: 300 12846
    舟山市: 270 15524
    
    ⒉ 促进了全省的充分就业
    
    浙江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持续旺盛,就业机会不断涌现,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浙江省2005年发布的全省一季度就业供求状况报显示,求职的劳动力共有35万人,用人单位招聘了各类人员34万人,供需基本平衡,按照国际惯例,失业率在千分之一以下就属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就是浙江私人生产资本不断发展的结果。
    
    ⒊ 形成了浙江投资消费两旺的情形。
    
    由于浙江的民营企业是由本地民间自发形成的,虽然仍嫌薄弱,但这使得经营、投资的主动权和利润大部分留在了浙江本地,因而造成了浙江人实实在在的富裕,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兴旺,而市场兴旺发达的状况发过来又刺激了投资的不断增加,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从以上可以看出浙江本地的民营企业形成与发展壮大,给整个浙江带来了何等深远的影响,更可以看出自由对于浙江经济的关键意义。
    
    四、浙江的发展经验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浙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幅脉络清晰的图案,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浙江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自由和劳动自由->自由带来了浙江人的生产创新和生产外溢->浙江民营企业的形成发展和块状经济的诞生->扩散到全省->生产创新,生产外溢不断进行,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结论:
    
    ⒈ 这里的每一步跨越,都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都是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才能产生的,浙江经济的发展动力来源内部,来源与众多的微观浙江企业个体。浙江经济的前进不是必然的,而是由一部分敢于冒险者,敢于生产创新者率先行动,接着是民众大量跟进,生产外溢形成块状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企业自发创新行为,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如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 “一个社会必须有少数人愿意充当先驱者,一旦他们开拓的事业得到成功,其他人通常将步他们的后尘而不会对事情本身加以深思。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增长取决于这样冒险开拓的少数人。当然,这种开拓的少数人越多,他们被允许的活动范围越广,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将越迅速。正是这种少数人的比例和活动范围的差异造成了各个社会的基本差异。”让人感兴趣的是,浙江各地似乎都不缺乏这类人物。
    
    ⒉ 浙江本地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形成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本地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浙江本土企业家阶层,他们积极的投资吸纳了浙江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其分布的广泛性使得浙江经济以一种均衡的态势向前发展。而生产企业的本地性,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控制权,主动权掌握在浙江人手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大部分的利润流入了浙江人的口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浙江人的人均收入,促进了消费投资的两旺。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本地民营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大企业家阶层的诞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而这一切的形成主要基于浙江民间的自发行为,往往表现为这样一种情形,少数冒险者获得了成功,大量民众纷纷跟进。
    
    ⒊ 浙江经济目前开始处于第一次工业化向第二次工业化的过渡时期。
    
    浙江的经济发展过程非常符合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一种市场经济秩序的自发形成过程。浙江经济的起步可以看作市场自由竞争的萌芽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的第一次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劳动密集型行业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如浙江温州的打火机产量已经占到了中国总产量的60%以上。与此同时,浙江经济的一些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表现为企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资本实力不雄厚等特点,俗称:”低,小,散”,浙江企业将面对国内其他企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浙江经济又走到了一个瓶颈时期。现代大部分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由于它本身固有的规模庞大,资本力量雄厚,技术水平极高等特点,如汽车业,化工业,电子业等,这些特点造成了市场进入障碍极其高难,不论美国,日本,欧洲,概莫能外。浙江的一些企业家在积累其一定量的资本后,正在投资或将要投资于现代产业部门,而这就意味着浙江由第一次工业化向第二次工业化的过渡,这一过渡的是否成功,也就是说现代产业部门能否在浙江发展壮大,将是浙江未来发展的关键。现代产业的发展需要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要有良好的市场制度.二,是要用完善的资本市场. 三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一切又要取决于当地的企业家素质和政府。
    
    五、恶政:正毁灭浙江经济活力
    
    浙江经济的主体是个体私营经济,从“草根”发端,顽强地生长成中小型企业,创业之初,所进入的市场都是以小商品为主。2001年,浙江省展开了对“块状经济”的第二次普查。数据表明: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形成了“块状经济”,共涉及175个大小行业,参与“块状经济”协作生产的企业达到24万家,年产总值突破6000个亿,平均每个“块状经济”规模达到11.5亿。 2003年,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浙江全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50%。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等等,这些都是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行业巨头。浙江是市场大省。据省工商局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3459个消费品市场成交额4053亿元,同比增长5.42%,547个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2299亿元,同比增长31.63%。年成交额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497个,比上年增加39个;超十亿元市场114个,增加21个;超百亿元市场9个;另有超十亿元的生产要素市场2个。497家超亿元市场成交总额5457.8亿元,占全省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85.5%,平均每个市场的成交额10.98亿元。在浙江省内,交易市场的形成,往往能带动当地的普通百姓参与到市场建设中来。由此,相关联的生产企业、家庭作坊也会群起群涌,形成集聚;到1999——2000年的时候,全省掀起工业园区建设高潮,可以看出浙江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发展轨迹。
    
    1、浙江选择小商品起步的直接原因是:没有资本、没有技术、没有先进设备,只有从身边的小商品入手,因为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资金要求低,是生活中的相关日用品,容易被市场接受,这是浙江人和商品经济博奕之后的必然结果,是浙江人与市场经济互动过程中的鱼水之合。
    
    2、浙江人在创业初始阶段都以家庭作坊起家,从办小工厂起步,专业市场的建设是顺应家庭作坊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靠这个过程完成。
    
    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每个产业里都冒出了若干经营能手,积累了二次创业的资金,开设正式的中型工厂走向工业园区,摆脱同质化的低端竞争,是顺应企业经济发展的第二轮必然选择。
    
    4、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新办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求壮大,求发展,创名牌的渴望,这两股力量共同打造了一个个充满强劲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这四组环节中,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令产业发展受累;哪一个关口没有打通,都将在产业发展遭遇外来不利因素影响时瘫痪。因此,浙江经济发展中凸现的问题,必须从产业集群里寻找解决方案。在这样一种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宽松的市场环境是最为基本的因素,没有自由的发展环境,企业怎么会能一步步发展壮大呢,可现在浙江的恶政却在扼杀这种活力。
    
    一、小工厂无处可办
    
    浙江经济的发展都是成小工厂起步的,靠办各种的小工厂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可现在浙江大力收紧可小企业的用地许可,小工厂的用地许可政府部门根本就不予许可,如2006年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后该市用地大部分将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原则上只供房不供地。没有地,到哪里去办小工厂?绝大多数的浙江小工厂要么是无地可办,要么是不得已违章盖厂房,我在浙江的报纸上不时看到浙江拆除违章的厂房的时候,我就相信浙江经济活力最基础的一块已经被浙江政府的恶政给活活消灭掉了,既不给人家的小厂房批地,又不准人家违章盖小厂房,其不是在说,浙江小企业禁止入内。世界上哪一个大企业不是有小企业发展而来的,比尔-盖茨还不是照样重小作坊起家的。“收紧”中小企业用地,不就是扼住了浙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吗?
    
    二、中小企业无处发展
    
    不少的小企业在市场里经营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基础,都十分迫切地到工业园区去购买土地,建造大一点的厂房,跳出低端的市场,摆脱低档次的同质化竞争。然而,2003年开始的,小型工业园区的撤消合并政策及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对这批有志于二次创业的经营者挡在门外,使得这些小企业无处发展,失去了扩大规模跃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我相信,这些小企业的发展正是整个浙江产业向上提升的源动力之一。买不到地,无法建设自己的工厂。于是,一部分小企业只好陷于低端的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大打价格战,无法持续成长,另一部分小企业不得已去了外省投资。小企业无处发展,使得以小企业为主的浙江产业集群困于停滞的局面中,产业竞争力持续衰退,浙江块状经济的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浙江私营个体投资为什么突然减缓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浙江人有那么多人去投资房地产,就是因为浙江的市场环境正在不断的恶化,市场越来越不自由,政策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造成了浙江人无法在生产领域继续投资。浙江在经济发展后,市场自由不但没有拓展,反而不断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当大量的中小老板投资无门的时候,单个或者联合起来去炒房子、炒石油、炒煤矿,是必然选择。因为相对于上涨快速的房地产来说,如果手里的钱不投入市场令其增值的话,两年之后就贬值了一半。下一轮的进入成本代价高昂,因此,投资房地产也好,逃离浙江投资外省乃至国外也好,是浙江市场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2005年,由浙江联销公司创办的羊毛衫科技创业园奠基开工的时候,100套小型工厂全部预定一空,报名的人数达到400多人。由此可见,民间的投资欲望是多么强烈,这些投资者有将近一般是有实力有想法去工业园区投资的。但是,在土地冻结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能量只能被冰封了。那么,国家初衷为优化产业结构,控制土地资源被浪费的政策错误了吗?我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是正确。从宏观角度,从全国角度来讲,这样的调控是必须的,是势在必行的。但是从微观,从局部角度来讲,浙江是根本不需要宏观调控,因为浙江的投资主体不是政府,也不是国营企业或外资,而是浙江本地的民营企业,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自己投资的,这里根本就不存在经济泡沫问题,只是浙江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但是如何解决中小型企业用地需求的问题,没有被政府重视。浙江省恰恰是以中小型企业发展为基础的。这股投资能量的被打压,使得不少浙江企业丧失了发展壮大,上档次,上规模的机会,大大延缓了浙江经济的产业优化升级速度。这也是2004年度,浙江经济回落的原因之一。
    
    这些中小型投资者根本无法达到大型工业园区投资的指标要求,全部被大型工业园区挡在外面,像没爹娘的野孩子,任其自生自灭。那么对于那些进入了创业园之后的这些企业,等发展了一年两年之后,他们的规模扩大了,他们的再次投资欲望更强烈了的时候,他们的资金实力依然没有达到大型工业园区指标的时候,他们依然无处发展,政府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浙江省经济发展课题中的一个现实难题。如何解决,用什么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但关系到浙江经济的指标提升问题,更关系到浙江这么多产业集群如何提升产业层次,到更高平台上去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问题,更关系到浙江经济能不能顺利转型,爆发持续发展动能的问题。不然,浙江这么多产业集群必然遭遇整体停滞危机,难以持续发展。
    
    按照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浙江完全不需要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因为浙江没有任何必要来保护耕地。国家出台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但是好的政策未必就有好的实际效果。政府出于良好目的的经济干预措施反而在很多时候扭曲了经济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花了大力气却收获了臭鸡蛋。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最有效率的利用,关键是看它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方面的选择。自由市场经济能够使得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最有效率的利用。一块土地能否得到利用,用做何种用途,是种稻谷还是用来办工厂,是由该块土地在不同利用方式所获得的边际收入的高低决定的。只要人是经济人,市场自然会选择每块土地处于可以获得最高边际收益的利用方式,而这是根本不需要政府来插手的,政府来插手市场经济完全可以自己调节的地方,除了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增加政府官员腐败机会之外,还会有什么?。比如温州的一亩地用来种稻谷,每年只能获得收入上千元,吸收劳动力1人,可是要是用来建设工厂,那么年收入可能高达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可以吸收多达几十人的劳动力,那么允许这块土地由农用转为工用,不论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还是从促进浙江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对浙江来说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可按照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此块耕地只能农用,不能转为建设用地,如此土地资源就无法由较差的,效率较低利用方式转为较好的,效率较高,利用程度更充分的新的利用方式,这毫无疑问使得浙江土地资源处于低效率的利用方式中,降低了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可以说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已经成为了浙江经济发展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它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政府肆意干涉市场经济的典型表现,它大大降低了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运行效率,市场经济不需要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浙江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桥头堡,就根本不需要耕地保护政策。另外废除耕地保护政策,也是符合经济自然发展的趋势。从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人口总是自然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向,从而形成人口中心区,工业、商业、金融区和人口稀少,农业,小城镇区。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该城市带长965公里,宽48到160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再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也称为东海道城市群。一般指从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该城市群一般分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的6%。人口将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所以浙江放弃耕地保护政策的结果,再加上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就是浙江有可能象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一样,从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到最南端的温州,瑞安,每个城市都有可能成为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到时候浙江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就有可能就此诞生了,成为中国著名的人口密集区,工业、商业中心。而浙江沿海一带要是能够成为中国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那么一方面可以为中西部的劳动力转移带来丰富的劳动岗位,另一方面浙江可以发挥自己的工业,商业中心优势,为全国其他地方的农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从而大大提高这些地方的农民收入。故废除浙江的耕地保护政策,是浙江和全国其他地方,二者都可以获利的事情。
    
    后记
    
    浙江的低调,是很出名的.这也许一方面跟浙江经济更多的时候是在相当一部分人怀疑,排斥,轻视的气氛中默默发展起来的有关。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文化不无关系,这从浙江人都爱投资实业,而流通,金融资本相对不发达中可见一斑。而浙江的经济在全国来说是先行一步的,又面对着全国广大的市场,加入WTO后,一方面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再加上浙江人对实业的偏爱,浙江不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是无法想象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其它类型产业的否定,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浙江的这一步跨越是否能成功,究竟是本地的生产资本不敌外资而消失,还是因为占领了更广大的市场而更加发展壮大。这确实需要一些浙江人为之深思,但是面对这样的现实,浙江的企业最需要的宽松、自由的市场环境,自由,创新,生产外溢造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可现在浙江却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市场的自由度正在不断的减少,受到越来越厉害的压制,浙江经济的活力正遭到持续的扼杀,广大的中小企业无法持续成长,浙江经济还有明天吗?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竟然没有一家全国闻名的报纸,刊物,也没有一家有实力的民营银行,浙江的媒体,广播,电视市场显得死气沉沉,这是所谓大陆自由度最高省份的样子吗?我不知道历史的选择将会是何者,浙江继续繁荣还是停滞不前。
    
    来源:网友秦世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