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可疑的自由主义和可信的自由主义
在每一个宽容的时代,或者在每一个需要宽容的时代,自由和自由主义的概念都有大行其道的绝对冲动。有时候是时代引导自由和自由主义,有时候是自由和自由主义引导时代,而当两者都能相互引导并良性互动的时候,旧制度的垮台和新制度的确立就会在自由的旗帜下进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是邓小平开辟的改革事业蓬勃日上的时候,这时期胡赵主导下的中共宣传政策相对宽容。但是,这一时期中共依然是一个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政党,并不是象现在这样是一个利益集团,而一个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政党与自由主义理论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天然的敌人。所以,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多谈自由,也不多谈自由主义,他们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主动引进了一些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理论大肆宣扬,并予以积极挖掘,其主要目的和动向是企图修正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占领中国改革的话语阵地,以思想为主导将邓小平的改革事业推向西式的民主制度实验。
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通过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不断的交锋,并在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九年进行了两次死掐,在这两次死掐之后,中共御用理论家挟专政机器之威基本上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彻底打死,这之后,硕果仅存的少量自由主义者只好赤裸上阵,或者披上民族主义的外衣在萧瑟秋风中惨淡图存。再然后,中共基本上不在张扬其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而突出其大众色彩和民族色彩,这样,自由主义者自然将矛头指向了新左派。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与所谓新左派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之后,依靠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终于在血与火中屹立起来,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而不是自发的自由主义。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吸纳自由主义、消化自由主义和宣扬自由主义有一个自发到自觉的阶段,在自发的阶段,他们一是是要迎合统治者的宽容和需要,二是要取经于西方成熟的理论经验,目的是为了改造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改造中国。当他们彻底脱离了用自由主义去修正马克思主义这一思路的时候,说明他们真的成熟了,成了自觉的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的成熟与自觉需要一定的思想环境支撑,在中国这种支撑主要是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松懈和互联网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界依靠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向传统的意识形态发起冲击,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上到处都充斥着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说辞,好象人人都在研究人的本性,都想以人的本性来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一个怪影在中国大地徘徊,“你是谁?”“我是人。”——这是王弱水先生《为人道主义辩护》中的两句话,理论界人人皆知。但是很快,胡乔木一文《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锤子定音,挟专制工具之威风将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一棒子打死。
于是,“你是谁?”“我是人。”这一问一答本来问得很对,答得也很对,但后来至今似乎又成了一个大的悬念。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消迹之后,自由主义者又向新左派进行了交锋,最后自由主义者依靠时代大潮和互联网基本取得了完胜。但是,新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旷新年先生对自由主义者提出的一个质问至尽没有一个自由主义者能站在潮头做完美的回答。旷新年先生说:
“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我们把所有的话语都搬了进来,用了一遍。每个人都振振有辞,理直气壮。有时候,我真的想问他们一声:你们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吗》他们滔滔不绝,玩了一圈语言的游戏:从呼唤主体,到取消主体;从呼唤人性,到践踏人性;从呼唤人道主义,到抛弃人道主义。我们今天的自由主义学者,大胆地假设了‘经济人’,大胆地假设人性是恶的,他们在‘人性恶’这样一个并不牢靠,并非没有疑问的预设上面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宏伟大厦;然而,他们却不想想,‘人性’是一个争论了几千年还没有争论清楚的问题。”
标题二:自由主义的哲学与哲学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有广义的自由主义,也就是统称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也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自由主义者在经济意义上的一种表述。当然,新自由主义,也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经济概念。下面所述是广义上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一种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也就是说,自由主义是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就象马列主义是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样,其博大精深不限于哲学之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层面,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由主义是信念,也是价值观;是游戏规则,也是制度安排,是手段,也是目的,于是,有政治自由主义,有经济自由主义,有文化自由主义,等等。
更主要的,自由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自由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为本位的主义。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
二十世纪以来,法西斯主义、列宁主义和其他各种极权主义相继在全球遭遇了空前的失败,自由主义则逐渐大行其事,截止到目前,自由主义已经成了所有发达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但是很显然,在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世纪大战中,马克思主义宣称自己有强大的哲学体系,而自由主义虽有几千年的历史,就其哲学体系的建设上来说,却相对逊色于马克思主义。当然,教材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主要来自于斯大林的著作和《联共党史简明教程》,其断章取义和拼凑的成分非常之多,甚至很多基本的观点完全偏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旨。这里面有个问题需要说明,后人虽然善于矫揉造作地拼凑,但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还是有一些系统的,而马克思主义是在自由主义出现之后兴起的思想体系,那么它在应付自由主义质问方面自然有一些编排。
每一种庞大的思想体系都应该有哲学基础,都应该在世界观方面有能够自圆其说的地方。历史上那些影响至今的思想体系之所以能影响至今,都是因为在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有深入人心的独到之处。自由有什么错?民主有什么错?法治有什么错?宪政有什么错?公民社会有什么错?现在的统治者除非朝鲜金氏王朝之外,一般都不说这些是错的,自由主义者也就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坐享其成,在过去的自由主义理论家的大树下免费乘凉。自由主义者又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是对的,所以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促使自由主义者去探讨自由主义的哲学根基。当有人质问自由主义的时候,自由主义者会说:“人人生而自由”,所以自由主义是不容质问的,但是这个说法确实强词夺理。按照旷新年先生所抨击,自由主义的最大缺陷只在哲学体系的建立。
自由是人的自由和人性的自由,自由主义是人的自由主义和人类的自由主义,那么人能不能成为哲学的最高探幽之处,人性之学能不能成为最高的哲学?按照我这么一说,似乎人性之学完全可以成为最高的哲学,起码可以成为社会历史哲学的核心学问,似乎自由主义的哲学根源也只能到人性之中去寻找。事实上,人性的研究也确实曾经被知识界诩为最高的哲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和文学界也曾经到处都是人学的口号,完全摆出一副不把人性挖掘出来誓不罢休决战架势。但是很遗憾,短暂的喧嚣之后,中共内部的左倾宣传家很快认识到人性挖掘之风险,挟专制强力迅速将此“精神污染”从公众视野中清除。专制主义的逻辑就是这样,人性最好不要去琢磨,人性琢磨透了就会有寻求自由的欲望,而知识界和文学界表面上是在独立思考,但是他们的思想不可能摆脱利益格局的影响,最后也就不由自主地接受了专制权威的潜移默化和熏陶。于是,此后的中国哲学也就彻底放弃了对人学的研究的探讨,它们驯服于统治者的意志,在“人”之外去做高屋建瓴的工作去了。
自由主义的哲学其底蕴在“人”,是人的哲学,它主张把人当做人来看待,主张人的本性在人自身,人本身就是人的价值所在,人就是自己的最高目的。自由主义的哲学是人的哲学,它注定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但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哲学。从自由主义的哲学来看,人并不仅仅是企图从客观的眼光去解释世界本身是怎么样的,它还要站在人的立场问这个世界好还是不好,还要对这个世界做出立足于人的价值判断。
人的立场是什么?人的立场就是人的本性、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自由、民主、法治、宪政和公民社会这些现代核心理念必须用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其合理性。自由主义的哲学与哲学的自由主义,其中的交会点就是人。为庞大的自由主义体系建立哲学,或者用哲学确立自由主义的合法性,都要从人出发并归结到人。
标题三:人性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贝多菲有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什么是自由?这是人人关注的问题是,因为大家都失去了太多的自由。我到屋子外面散步,看见天空中的鸟,它们向南飞又向北飞,飞累了,回到巢中吃东西,繁育后代。此时,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自由就是可以选择,而且是在不需要选择的时空里选择,是一种感觉不到选择的气氛中选择,也就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鸟可以选择笼子内,也可以选择笼子外,就叫自由。鸟的自由,就是顺应自己的本性去做一只鸟;人的自由,就是顺应自己的本性去做一个“人”。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就是做一个真正的“人”,就象鸟做一只真正的鸟一样。
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使人回归人的本性的东西。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有一名画《自由引导人民》,每每看到它都有一种内心被震撼的感觉,从画名,到画风,到画的内容,都在震撼人心。自由为什么能引导人民?因为自由能够使人回归为人,自由能够使人活得像一个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脱离了本性,就没有自由可言。自由就是本性的自在自然、就是本性自我投诚而不是反叛。
鸟的本性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鸟。人的本性是什么,我知道,因为我是人。人的本性是人的利益性,是人和利益的相关性,是人的需要。人的自由,就是人的利益性的自在自然,就是人与利益的和谐,就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自由即本性,本性即自由。失去了自由就是失去了本性,失去了多少自由,就是失去了多少本性。自由是人对自己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理解,自由是人格的崇高敬意。脱离了人的本性而要谈自由,那将是空洞陈辩;脱离了人的自由去谈本性,本性将是曲意奉承。
自由主义在其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它从自由出发,经历了民主的特征,然后又加上法治的特征,然后又以宪政为主要口号,最后走上了公民社会的道路。可以说,自由主义一直是在向上发展,逐渐完善自己,一直发展到现在,成了一套几乎无可挑剔的理论体系。但是正如旷新年先生所论述,它缺少向下的支撑,就是哲学。
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通常来说,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人们在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二减一等于一才确定一加一等于二,因为这个因果中已经包含了荒诞,所以需要哥德巴赫猜想去解决。那么,为什么自由主义以自由为核心就一定是正确的?其实人们从前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人们在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自由”是无可挑剔的—-就确定自由主义也是不能质疑的,这个因果关系中其实也包含了荒诞的成分,就是用一个概念去证实自己。自由主义要想证实自己的正确,不能说自由是正确的,所以自由主义就是正确的,它必须说明自由的背后还有什么更沉重的东西。自由的背后更沉重的东西就是人性。人如果必须站在人本的立场和人道的立场,那么人性就是第一位的东西;人如果确定人性是第一位的东西,就要肯定自由,因为自由是人的本性需要;只有如此,自由主义才冠冕堂皇的。
我们确立了自由出自人的本性需要,人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本性。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一切言行都从自己的本性出发,一切都从人与利益的相关性出发,符合人的本性的就是正当的,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就是不正当的。自由是符合人的本性需要的,所以自由是正当的,那么,崇尚自由的主义也就是正当的,这样一来,自由主义就有了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塌实根基。
标题四:从自由主义到公民社会所贯穿的人性根基
自由主义对现代世界的影响相当深切。自由、民主、法治、宪政和公民社会,这些概念是当代自由主义理念的集中表达,可以说这些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些概念不只是自由主义的政策目标,也是社会民主主义、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民主主义的政策目标。尽管有许多政府和人士常常会在陈述和现实上有着极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接受了自由主义作为的政策目标。
1.关于自由:
人的本性是人的需要,是利益性,是人与利益的相关性。如果承认人是有本性的,那么解释人类的动机与动态就要从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和人的利益出发;如果承认人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自己的福祉,那么就可以洞察自由对人的全部意义,因为人的福祉全部包含在自由之中,所谓的逃避自由只不过是在寻求另一种自由。人的本性正是自由的深刻根基。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寻求更多的自由,并以此得到福祉。绝不会有人在失去了更多自由以后能获得更多福祉,自由和福祉完全是成正比例的。在人类历史上不乏专制主义者向人们兜售放弃自由的伟大理由和成功案例,但极左的或者极右的专制主义者公然宣称放弃自由可以获得福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法西斯主义和史达林主义破产之后,反对自由的声音只是角落尘埃。
当人们相信人是发源于自然的时候,应该相信自然赋予人选择的自由,也应该确定除了遵守与自然的约定之外不能放弃神圣的自由;当人们相信人是发源于上帝的时候,应该相信上帝赋予人选择的自由,也应该确定除了遵守与上帝的约定之外不能放弃神圣的自由。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有关艺术、文学、自然科学和建筑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并结束了欧洲黑暗时代,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现代的分界。文艺复兴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就是从神到人的回归。文艺复兴之后的近现代社会之所以接连不断地发生巨大变革,就是因为人类行为的根本惯例将会战胜那些试图限制和管制他们的事物,人类行为的根本惯例就是自由,它出自人性。
2.关于民主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宣扬民主?因为我们认为公权是由于人的需要而设立的,它应该听从于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人根据自己本性需要制造的东西不能违背人的意志,民主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善者是人,恶者也是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需要,就是人与利益的相关性,就是利益性。人的本性需要中,有为我的需要,就是人的“为我性”,也有为他的需要,就是人的“为他性”,这就是人的本性的两个部分。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必须用人的本性去解释,而解释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人在什么时候表现成为我,什么时候表现成为他。人的本性分化为“为我性”和“为他性”,与此相适应,人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又将自由进行了分割,由此产生了两个概念:权利和义务。人性面对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为我的部分就是权利,而人性面对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为他的部分就是义务。
自由主义成熟以后,也意味着权利的合理放弃,以及责任的合理增强。只要权利依照正当的程序放弃,并且是自愿放弃出让,就依然意味着自由。自由转换为义务,这本身就是对自由的放弃,以此保证更高的自由。这里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限于他人的自由。权利是人们将自由分割后保留给自己的自由,义务是人们将自由分割后付出给别人的自由。权利是目的,义务是人们为了实现别人同样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变相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但是,当义务和权利相错无序的时候,目的与手段就时常远离各自的本位,目的不是目的,而手段也不是手段了。这时,人们又不得不将权利继续分割出来一部分做为公用,就是公权力。公权力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权利和义务进行有序的交换,从而为了权利的行使,从而为了人类的自由。
当公权力不能平衡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使之有序交换,当公权力不是服务于人们的权利,当公权力不是帮助人们寻求更多的自由,那么它就是非法的。民主社会里公权力从属于人权利,继而从属于人的自由,所以就当代而言,民主社会是合法的、正当的和伟大的。
3.关于法治
法治,就是要求一切人、一切法人都在法之下而不是法之上,而且还要求他们在法之下都是平等的。当一些人可以法定地去统治、去领导、或者去代表另一些人的时候,就不是法治,因为它违反了法治的第一原则:平等权利。
在权利行使的过程中,权利具有天然的膨胀本性,这就像人们追求自由的本性一样,只想追求更多的自由,这时候人们可能就会要求别人承担更多的义务,从而有损别人的自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必须依靠法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节去帮助那些弱势的人,不仅要叫他们在权利的起点上与别人平等,而且要努力使他们在权利的终点上与别人减少差距,从而实现基本的公正。法治是做什么的?法治就是用来实现公正的。法治的第二原则就是:实现公正。
英国当代最为著名的法官——丹宁勋爵——在其法官生涯中,一再阐明这样的立场:“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仔细想来,丹宁勋爵确实感悟了法治的真正精神。公正就是公平与正义,其中包含「兼顾」的含义。只有每一个人的本性、自由和权利受到应有而相应的尊重,并且有自我发展的机会,那才称得上是和谐公正的社会。
4.关于宪政
人的本性不变,人与利益的相关性不变,但利益本身在变,具体的利益在变,具体的自由在变,具体的权利和义务都在变,也就是说,社会公正的标准也在变。我们说,法治的两个原则是平等权利和实现公正,但是法治需要不断通过政治进行调整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法治的精神不变,但法治的细节必须反映时代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时俱进,与传统的观念决裂,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而不是相反。
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权力和权力的冲突,还有权利与权力的冲突,这些冲突在平等权利的基础上经过调和而达到社会公正,就是道德与法律的成果,这个成果的核心就是法治的发展与进步。在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有权力和权力的冲突,还有权利与权力的冲突,这些冲突怎么调整?当然是依靠法治的发展与进步来调整。法治的发展与进步是这么启动并进行的呢?这当然是依靠政治来解决。
不可否认,法治的每一发展与进步都是人们的政治成就。政治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权力和权力的冲突,还有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如果说法治的原则是平等权利和社会公正,那么一个法治社会力的政治就不能使无序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宪政的规则。宪政是什么?学界有多种解释。但是,宪政也可以简单地归纳:宪政就是用宪法来规范政治,而不是用政治来规范宪政。
当政治用宪政来进行规范的时候,政治才是合理的政治,只有合理的政治才能促进法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使社会达到平等权利和社会公正的目标,从而使保证人类拥有更多的自由、人性和尊严。
5.公民社会
美国总统布什先生说:要把美国建设成一个公民社会,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公民社会。
以宪法约束政治,用政治建设法治,以法治寻求公正,为公正捍卫民主,以民主保障权利,由权利抵达自由,这就是从宪政到自由之间的脉络,这样的脉络就是公民社会的脉络。也就是说,自由、民主、法治和宪政的总和,就是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人的最大限度的自由,所以说公民社会也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曾经说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就人类可以触摸到的历史来看,公民社会是更可靠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公民社会是以公民为基本社会单元并以平等权利和社会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这个社会承认一切事物都必须尊重人的存在,以人的立场出发,按照人性的要求,使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获得自由并因此实现人生的价值。
2009年10月15日